那些過去的歌謠
文/蔣穎穎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歌謠,那些歌謠帶著那個時代的特色,當你無意中聽到那些歌謠的時候,你的思緒會飛到那個年代,八十年代,追憶曾經的似水年華。
童年的歌謠很多,比如《賣報歌》、《雷鋒之歌》等。這些歌都帶著那個時代的特色,賣報歌是更早一些的,因為經典,到了我們那個年代還是流傳,《小燕子穿花衣》,大人小孩都會唱,因為在農村燕子常見,天天地頭田野上下翻飛,它是吉祥物,人人喜愛,燕子來了,春天就來了,帶給人的是美好和希望,反正我小的時候經常聽到,媽媽教小孩,學校也教。還有一首歌,忘了歌名,記得一句歌詞「原來是一朵美麗的蝴蝶花」,去拔豬草的時候,每次都經過一家門口開滿蝴蝶花的人家,他家沒有院子,門前就是莊稼,靠著門邊擺滿了蝴蝶花,我每次看到蝴蝶花要磨蹭好久才離開,想著歌裡唱的,再看看現實中的蝴蝶花,虛虛幻幻的,感覺那花美的不得了。
《雷鋒之歌》流行的時候,每年三月份是雷鋒月,學生們都爭先恐後做好事,天天撿鉛筆頭橡皮,哈哈,想起來就想笑,自己把自己的橡皮交上去,故意給老師說是撿的,被老師表揚,小小的虛榮心啊瞬間爆滿,心裡那個得意,現在想來,嘿嘿,其實小孩子都喜歡被誇的呀。
到了中學,臺灣校園歌曲風靡,什麼《童年》啦,《幸福不是毛毛雨》啦,《遲到》等等,《外婆的澎湖灣》,唱這些歌曲的時候怎麼感覺都是蟬鳴的夏天,(是不是每個人記憶中的童年都在夏天?)覺得很美好,好像歌裡唱的都是自己要經歷的,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的期待,我喜歡劉文正的歌曲,臺灣歌曲真好聽,充滿浪漫特色,下雨的時候故意淋雨,大聲唱著「譁啦啦下雨了,看到大家們都在跑,哈哈……」,一種莫名的開心,因為歌曲喜歡淋雨,因為淋雨更喜歡歌曲,有的歌曲即情即景感很強,讓人忍不住喜歡~那首《童年》啊,讓我愛上了池塘,榕樹,蕩鞦韆,嘿嘿,到現在我還愛蕩鞦韆呢。
後面大陸就有了流行歌手,朱曉琳的《媽媽的吻》,《童年的搖車》等,程琳的《酒幹倘賣無》,李谷一《在希望的田野上》,後來《信天遊》,《黃土高坡》也都流行開來。
等我上了中專,老狼高曉松開始流行,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迷戀老狼的歌曲。
「想把我唱給你聽
趁現在年少如花
花兒盡情地開吧
裝點你的歲月我的枝椏
誰能夠代替你吶
趁年輕盡情的愛吧
最最親愛的人啊
路途遙遠我們在一起吧
我把我唱給你聽
把你純真無邪的笑容給我吧……」
青春那麼美好又帶著詩意的憂傷,總讓人留戀又懷念啊。
再後來啊,工作了,開始聽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他們的,從那以後就很少專門去找歌聽了,柴米油鹽佔據了生活,詩酒花音樂漸漸遠離……
經年以後,生活安定,那些原來喜歡的歌謠又都加到了歌單上。人生好像一個圓,從起點到終點,喜歡的東西在內心深處一直都潛藏在那裡,等有一天再回過頭來又一次的相遇,就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突然相見把酒話當年的喜悅和感慨。聽吧——
本文圖片作者提供,若侵權,必刪
作者簡介
蔣穎穎,筆名自然之心,1974年生於江蘇豐縣,少年時期求學新疆伊犁,後定居新疆塔城。熱愛大自然,喜歡戈壁灘、沙漠、草原,熱愛花草的一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