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李遠友:獨闢蹊徑 研發水產飼料之「芯」

2021-01-19 水產養殖網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李遠友:獨闢蹊徑 研發水產飼料之「芯」2021-01-15 09: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712 次 我要評論
│李遠友│

華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學院水生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系主任,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營養需求與飼料領域)。在魚類脂肪營養,特別是高不飽和脂肪酸合成代謝調控機制、脂肪酸精準營養與配合飼料的魚油替代技術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性突破,相關成果居國際前沿水平。

作為養殖成功的關鍵一環,飼料事關水產養殖業的前途命脈。當前,我國極力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視持續加碼,同樣也對飼料的配方及其生產工藝提出更高要求。

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水生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系主任、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李遠友教授帶領團隊,近20年來深耕魚類脂肪營養,以黃斑藍子魚、卵形鯧鰺(金鯧)、石斑魚和羅非魚等重要養殖魚類為對象,在魚類高不飽和脂肪酸(HUFA)合成特性與調控機制、脂肪酸精準營養與配合飼料中的魚油替代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的創新性突破,在行業內引起廣泛關注。

水產飼料過度依賴魚粉魚油

「2019年我國水產飼料產量為2203萬噸,位居全球首位,在我國飼料行業中佔比9.6%;其中,淡水魚料約1500萬噸,海水魚料150萬噸,蝦蟹料250萬噸,特種料200萬噸,其他料100萬噸。」深諳市場行情,李遠友對關鍵數據信手拈來,如數家珍。「華麗的數字之下,問題也很明顯。從飼料產量的數據對比可知,海淡水養殖發展不平衡。目前,海水魚養殖產量僅佔海水養殖總產量的7.8%,只佔水產養殖總產量的3.2%。海水魚養殖業的發展遠遠滯後於淡水魚,這與我國遼闊的海域面積是極不相符的。」李遠友指出。

「水產飼料特別是海水魚飼料對魚粉和魚油的依賴性強。但全球魚粉、魚油的年產量僅500萬噸和100萬噸左右,資源短缺且價格昂貴,我國絕大部分要依賴進口。隨著秘魯、智利、挪威、丹麥等出口國對資源的進一步控制收緊,尤其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魚粉和魚油的價格呈現上漲趨勢,這些直接推高飼料生產成本,影響產業發展。」李遠友進一步指出。

「在養殖成本構成中,飼料成本佔40%~80%,特別是肉食性養殖魚類,飼料成本佔比有的高達70%~80%。而在水產飼料配方的三大營養素中,蛋白質和脂肪是降低飼料成本的潛力所在。魚類對蛋白的需求高達24%~55%;同時,魚類對脂肪的量和質要求高,其飼料中脂肪添加量一般6%至12%,最高可達40%,且海水魚配合飼料中一般需要添加富含HUFA(高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才能滿足魚體正常生長發育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李遠友認為,要給水產養殖業提質增效、降本減負,關鍵要從飼料著手,而脂肪營養是一個重要突破口或抓手。


▲&nbsp在珠海考察深海網箱養殖

獨闢蹊徑研發魚油替代產品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脂肪營養和魚油替代技術的研發可以說是水產飼料之「芯」。李遠友說,「開發魚粉魚油替代產品及替代技術,是水產飼料領域亟待解決的核心技術或瓶頸問題。」《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強化科技支撐,支持綠色環保的人工全價配合飼料研發和推廣,鼓勵魚粉魚油替代品研發。

然而,在踏入魚類脂肪營養研究領域之前,李遠友重要的研究經歷卻不在此。在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期間,李遠友先後師從劉筠和林浩然兩位院士,學習水產動物繁殖生理學和內分泌學方面的研究。「對於目前的研究領域,我算是半路入門的。」李遠友說。

「2000年,我在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研究過程中驚喜地發現,HUFA對魚類的生殖性能、精卵及仔魚質量影響很大。這讓我喜出望外,腦洞一下子打開了,覺得魚類脂肪營養、HUFA的生理功能及代謝調控是一個十分有意義值得去深入探究的領域,前景廣闊。」從事魚類脂類營養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於當時的李遠友來說,完全是一個近乎陌生的領域。

「水產飼料營養以前更重視胺基酸平衡,很少關注脂肪酸平衡問題。我認為,重視脂肪酸精準營養和脂肪酸平衡問題,可能是解決養殖魚類普遍存在脂肪蓄積嚴重、脂肪肝、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的重要對策。」20年來,李遠友致力於魚類脂類營養研究,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降低水產養殖A生產對魚油的依賴及提高養殖魚類的HUFA含量,從而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提高養殖產品的營養價值。

正是因為有了多年來深厚的理論研究和卓越的技術攻關成果積累,才激發李遠友獨闢蹊徑,讓他一步步走出了一條研發中國水產飼料之芯的創新之路。

重要成果突破居國際前沿

如今,李遠友領銜的研究團隊不僅在魚類HUFA合成特性與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多項居國際前沿水平的重要創新性突破和理論成果,而且在魚類脂肪酸精準營養與配合飼料中的魚油替代技術方面取得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創新性突破,在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

「我們在黃斑藍子魚的HUFA合成特性與調控機制研究方面獲得重要成果,在國際上率先發現海水魚具有HUFA合成能力,在脊椎動物中首次報導Δ4脂肪酸去飽和酶(Δ4Fad)的存在,在海水魚中首次報導Δ6Δ5雙功能去飽和酶(Δ6Δ5Fad)的存在,率先發現轉錄因子HNF4α、PPARγ及微小RNA(microRNA)參與脊椎動物HUFA合成調控。」李遠友說。這些成果不僅對於全面闡明魚類HUFA合成代謝調控機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而且對於促進該領域的研究工作起到引領作用;同時,對於水產飼料中魚油替代方面的應用研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例如,我們通過對黃斑藍子魚和卵形鯧鰺必需脂肪酸需求特性的研究,開發了基於其脂肪酸精準營養需求的複合油及脂肪粉。利用其生產的配合飼料開展養殖試驗,在生長和健康等方面展現的效果和魚油相當、甚至更優,這令我非常驚喜!其應用可使卵形鯧鰺配合飼料中魚油和魚粉的使用量分別降低40%~50%和40%~80%(飼料魚粉低至6%),飼料成本較市場上知名大公司的商品料及30%魚粉對照組分別降低47%和24%,N、P排放量較冰鮮魚投餵組可分別降低79.21%和66.23%,經濟、環境效益顯著。更令我意外的是,把飼料脂肪營養做好了,可以提高利用陸生動植物蛋白替代魚粉的比例!」談起自己的研究,李遠友娓娓道來。這在業界是首次倡導將魚類脂肪酸精準營養和脂肪酸平衡理念成功應用於水產飼料的生產實踐,對於改變行業觀念具有深遠影響。

推動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如今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研究領域方面,魚粉和魚油替代是兩個重要的熱門研究方向。我主要開展魚油替代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隨著研究逐漸深入,在脂肪酸精準營養與脂肪酸平衡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並在生產實踐中研發出基於卵形鯧鰺脂肪酸精準營養需求的飼料脂肪源產品,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冬日的陽光透過辦公室窗戶,投射在李遠友的身上,言語之間充滿了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和信心。

「國家把魚的健康和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國漁業正在紮實推進綠色健康養殖,實施養殖尾水治理和達標排放,聚焦養殖尾水科學治理。今後的水產養殖業一定是『生態環保、綠色健康、優質高效』的現代模式,高效環保配合飼料將發揮重要作用。」李遠友說,「在這種現代模式下養出來的魚更健康,更富含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營養物質、特別是HUFA,體現水產品最特別的營養價值。」

「依託華農水產養殖應用學科平臺、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的工作需要及珠三角地區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機會,我在華農的研究工作偏向於將前期脂類營養研究理論成果進行應用轉化和開花結果,開展高效環保配合飼料的開發及應用!」2016年底,李遠友從汕頭大學調入華南農業大學工作,積極整合有效資源,開展產學研推工作更加如魚得水。


▲&nbsp李遠友教授和他的學生們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nbsp記者:曾凡美)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出中國最好的功能性水產飼料?
    會議主題圍繞飼料,從技術、市場等多個維度展開探討  3.內容前瞻。各路高手一起探討飼料的研發思路以及開拓方向  4.機遇滿滿。  彭江  布勒水產設備(常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水產飼料設備應用技術研發管理工作,主要從事特種水產飼料生產管理與工藝設備技術創新工作。
  • 上百家水產動保企業邀您共同...
    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山大學海洋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主辦單位
  • 顛覆未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新產品發布!南京農業大學頂級科研團隊...
    顛覆未來中國水產養殖業的新產品發布!南京農業大學頂級科研團隊傾心打造!江蘇南京農大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翟中樹江蘇南京農大動物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由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一手創立,科研底蘊非常豐厚,於2005年公司完成了企業改制,由南京農業大學和自然人股東共同組建的股份制企業
  • 中國農牧行業最亮眼年會,安佑集團水產飼料目標劍指30萬噸!
    禁抗是全球大勢所趨,也是食品安全的前提,讓動物提升自身免疫力抵抗病菌的入侵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2020年安佑集團「創新實幹譜新篇,革故鼎新鑄輝煌」充電會於1月8日在江蘇太倉電視臺舉行。在充電會的前一天,也作為龍蝦中國行太倉站,7日下午水產養殖網對安佑集團常務副總裁趙剛進行了採訪。
  • 屬於水產人自己的展會,100多家動保設備飼料企業齊聚華中,帶來新...
    屬於水產人自己的展會,100多家動保設備飼料企業齊聚華中,帶來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2017-09-16 19:3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1836 次 我要評論 9月15日,由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攜手全國工商聯水產商會共同主辦的2017武漢國際漁業博覽會暨水產養殖產業展覽會在中國文化博覽中心(武漢客廳)召開,與這次展會同期舉辦的還有
  • 報考浙江海洋大學 | 水產學院
    ,圍繞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現狀與發展,特別是沿海地區海洋產業的興起,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備水產動、植物增養殖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服務於水產養殖業的生產、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門,從事水產養殖生產與技術開發、營養飼料領域的研究與建設、水產動物疾病與免疫的控制與研究、水產品貿易的經營與發展、水產教育和諮詢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卓越複合應用型高級人才
  • 華南農業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兩所農業院校,誰更強?
    華南農業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都是我國知名的農業院校。華南農業大學位於廣州,四川農業大學是211和雙一流高校,今天小編對兩校進行簡單對比。根據權威的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華南農業大學畜牧學入選 A-,作物學入選B+;四川農業大學獸醫學入選A-,還有4個學科入選B+,分別是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畜牧學和農林經濟管理。在國家重點學科上,華南農業大學有5個學科入選國家重點學科,分別是作物遺傳育種、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業經濟管理、果樹學、預防獸醫學。
  • 直擊現場:華南地區第一家!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升級完畢!
    1988年開設華南農業大學大東門小動物門診部,即獸醫院分院,是我國高校中最早針對犬貓等開設的小動物門診部。2002年正式註冊為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是全國高校中第一個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診療許可證的動物醫院。從無到有,從簡陋的茅草土屋獸醫院,到高科技齊備的現代化教學醫院,從寥寥數人到而今各領域專家齊集。
  • 不愛浮遊愛飼料 海大奧特公司大頭魚專用料催生華南大頭養殖熱
    不愛浮遊愛飼料 海大奧特公司大頭魚專用料催生華南大頭養殖熱2015-09-16 08:28:00  水產養殖網直到2014年,奧特公司在李翹宇的帶領下組建專門技術團隊,開始研發大頭專用料。集團派華南一區技術總監崔惟東來江門開始啟動這個項目。2015年3月起,在廣東恩平,已經有一批客戶開始嘗試奧特公司的大頭魚專用料。2015年9月,這個新品種剛剛投入市場才半年時間。在華南,以恩平為中心,已經有超2000畝的養殖水面在嘗試使用。
  • 百年華南農業大學 百年廣東高等農業教育
    華南農業大學創建和發展的歷史就是廣東省高等農業教育的歷史,從培養農業技術人員的講習所、專門學校到廣東大學(中山大學)與嶺南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整體獨立成為新中國第一批農學院之一——華南農學院,到改革開放以後的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大學,無不見證嶺南高等農業教育的艱苦創業與曲折發展。
  • 中國的水產飼料能「去美國化」嗎?
    文/水產前沿唐東東  11月17日-18日,第五屆國際飼料加工技術研討會(新型蛋白資源與智能化加工專題)暨第五期水產膨化飼料加工培訓班(高級配方工藝師班)在江蘇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共同主辦。
  • 四川農業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誰更強?網友:川農勝在211
    今天小編介紹的是四川農業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是211工程高校,華南農業大學也是地方強校。有網友稱,四川農業大學勝在其是211,今天小編對兩校進行簡單對比。在國家重點學科方面,四川農業大學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2個培育學科),分別是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作物遺傳育種、動物遺傳育種和預防獸醫學。華南農業大學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含一個培育學科)。
  • 共建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創新中心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徐少華,副省長李紅軍、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市委書記賴澤華、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潘江出席籤約儀式,市長危偉漢、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代表雙方籤約。
  • 上海海洋大學冷向軍教授直播課筆記:低魚粉水產飼料的研究
    Part 1 魚粉介紹 魚粉的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高(60-70%),消化吸收率好;胺基酸含量豐富而平衡,富含必需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多種活性成分和未知生長因子、適口性好 魚粉需求量大,中國產量不高,70%依賴於進口,主要來自秘魯、近年來越南成為我國的第二大魚粉供應國,不同國家的魚粉有所差別 減少魚粉使用勢在必行中國水產飼料目前的普及率在
  •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
    楊在賓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E-mail:yangzb@sdau.edu.cn yzb204@163.com動物營養學系主任,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所長,《畜禽營養代謝》、《飼料科學與安全評價主持國家863、973、國家科技攻關、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省科技攻關、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課題,國際、國內合作課題,山東省現代農業生豬產業體系營養和飼料崗位專家。
  • 華南農業大學「僑胞之家」揭牌
    (廣東省僑聯網站)中國僑網1月8日電 據廣東省僑聯網站消息,日前,華南農業大學「僑胞之家」正式揭牌。廣東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謝惠蓉,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少雄,華南農業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廣東省僑聯兼職副主席鍾仰進等領導和華南農業大學僑界代表40多人共同見證了廣東省高校首個「僑胞之家」的誕生。華南農業大學僑聯主席、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樂天主持揭牌儀式。謝惠蓉對華南農業大學「僑胞之家」揭牌表示熱烈的祝賀。
  •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學院現有各類在籍學生1000餘名,其中在讀博碩士研究生200餘人、本專科學生800餘人;擁有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飼料分中心、教育部飼料安全與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新飼料添加劑飼餵評價機構、畜禽遺傳改良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常德綜合試驗站、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多個國家、省部級和校級科研平臺;擁有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寧波大學與華南農業大學的雙一流發展之路
    第一輪雙一流評選,寧波大學憑藉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入選,而華南農業大學遺憾落選,幾年過後,第二輪雙一流評選臨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校的發展現狀。華南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以熱帶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為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 曾曉房:華南地區肉品加工現狀與創新實踐
    教授、博士生導師輕工食品學院副院長科技處副處長曾曉房,博士、教授、博導,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副院長兼科技處副處長。華南地區是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華南地區畜牧業發達,肉品種類繁多、市場需求強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推了肉類市場的繁榮。本報告主要講述華南地區肉品產業現狀(腊味、鹽焗、醬滷、肉乾、冰鮮肉、調理肉製品等產品、生產技術水平以及代表性企業)、存在問題、科技創新需求以及發展趨勢。
  • 我院成功舉辦2021年水產營養與健康養殖創新科技論壇
    1月9日-10日,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水產研究所)和廣州飛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1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營養與健康養殖創新科技論壇」在廣州番禺舉行。該論壇同時由廣東水產學會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委員會、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飼料創新團隊和青島瑪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麥康森,廣東水產學會會長吳灶和,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曹俊明,廣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劉勝敏,廣東省飼料行業協會專職副秘書長周洪,院動科所(水產所)所長羅成龍出席。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飼料企業的專家、學者和管理、技術人員共300多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