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綿陽北川屢次發生3次地震,再次讓我們認識到地震造成的危害。我國自改革以來約共發生5次大地震:邢臺7.2級地震、雲南大關7.1級地震、遼寧海城7.3級地震、唐山7.8級大地震、汶川7.8級大地震等以及全國範圍內的N次中小地震。這些災害無時不在提醒我們生命寶貴,以及需掌握必要的防範地震的安全知識。然而不僅是我國常有地震發生,鄰國日本也是一個地震頻發的「災區」,甚至日本發生的地震次數在亞洲屈指可數,那麼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呢?

眾所周知,日本的經濟和科技領域一直處在世界前列,其雖島國領土窄少,可各種行業都是世界領先狀態。他們的政府和民眾對地震的警惕性相當之高,畢竟地震在日本是多發的自然災害,當地人很害怕被困被塌方掩埋,故此大部分家庭都儲存有備用品,包括:水、壓縮食品、手電筒、藥物箱、且還發展出有一套防範的方法。

1.派發防範手冊

首先,平日裡日本各地方政府會給各小區住戶派發地震手冊,同時居委會也會在管轄社區做到每家每戶發放該手冊,並且告知臨近避難所的具體位置,以備發生地震時人們能及時躲進去。該手冊還配置有中文等多國語言版本。

2.整頓住房規格

相信去過日本的朋友,會覺得日本人的房子普遍低矮,這跟他們的身高沒關係,主要是為了防範地震,較少傷損。據數據顯示,1981年日本政府就對全國的建築樓房做了一次「防震基準」強令整改。到了2000年,日本內閣再次施行全國性的基準建改,逐漸提到了樓房防災防震性能。

3.儘量少用室內玻璃

地震發生時,最容易破碎的是室內玻璃,碎玻璃容易飛濺和割傷身體,所以日本人很少在自己家裡安裝大量的玻璃家具以及玻璃門窗。如果是非要用玻璃的地方,也會圍貼上防護膜,使得玻璃被震碎時不至於四處飛濺。

4.組織防震演練

平日裡,日本人還會組織小區居民進行防震防災演練,讓他們親身模擬地震發生後,一切自我反應和正確的逃生方法,並且在演練中有指導員及時指出錯誤,傳授必要知識。同時,日本的中小學校也設置有專門的防震防災組織,有老師負責進行相關教導以及舉行演練。據說,日本的中小學校,每年會安排學生參加1-2次的防震防災演習,部分小學一年會演習4次左右,然後中學、高中等都會進行相關演習。當一個日本學生讀到高中時,約共參加過30餘次防震防災演習,且在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有效防範地震,以應不時之需。

小夥被地震嚇到跳樓輕生

2008年甘肅蘭州一個小區內,有個小夥與朋友喝酒,忽然聽到外面有人大喊地震了,他在驚慌失措之時,竟從4樓窗口跳落,結果是發生的是微震,人卻死了。此事告訴我們,遇到地震時千萬不可驚慌,避免做出過激的行為,需保持冷靜,按照正確方式逃生。雖然日本國情與我國不同,但好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可以學習吸收,這樣一來才能在發生地震時,做出較好的逃生選擇。

相關焦點

  • 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真的能協助人們思考「地震來了怎麼辦?」。其實,在此之前國外已有不少使用VR技術進行逃生訓練的案例,比如日本就曾針對海嘯,開發了VR模擬逃生體驗,效果都是挺不錯的,現在我國很多知名VR廠商也在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何學習地震來了怎麼辦?普樂蛙VR地震平臺模擬地震逃生助你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甚至能幫助你自救。
  • 菲律賓防範大地震
    菲火山地震研究所所長索裡杜姆表示,印尼大地震後,附近太平洋島嶼也發生了規模較強的地震,這並不意味著菲也會發生類似強震。印尼地震後第二天,菲北呂宋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足以令人警覺。他說,儘管菲也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屬火山地震多發區,但也不必因此驚慌,而是給予足夠重視,提前做好應付大地震的充分準備。索裡杜姆指出,政府部門已在積極準備應對措施。
  • 網上盛傳日本9月將有大地震 地震名字已經取好
    不過,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普通大眾,都相信包括東京在內的關東地區在未來的某一天將發生大地震。甚至地震還未發生,他們已經給它取好了名字,稱為「東海大地震」。 「大家都在嚴陣以待,只是不知道大地震具體什麼時候會發生。 」他說。  在俞天任旅居日本的15年裡,他看到日本人一直在為這場「可能發生」的大地震進行準備。近年來日本政府還預測:30年內在東海地區發生大地震的機率為87%。
  • 地震防範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要齊頭並進
    地震防範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要齊頭並進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6 15:25 來源: 中國政府網    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 災害|中國的地震災害發生較多,面對地震如何防範和自救?
    據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消息,05月06日17時23分在青海玉樹州稱多縣(北緯34.56度,東經96.53度)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為何中國頻頻發生地震?地震就是板塊運動的表現。中國正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上,即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中國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多的國家,地震的範圍廣、頻度高、強度大,而且危害也大。西部主要受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影響,也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躍、最強烈和最密集區;東部主要由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帶,地殼活動強烈。中國地震有四個多發區:青藏、新疆、華北和臺灣。
  • 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耗費近10年
    日本的神戶、中國的唐山、美國的舊金山等城市都遭到過大地震的破壞,但經過艱辛而漫長的重建之後,這些城市都恢復了生機。在災後的重建中,人類逐漸學習該如何與地震這種大自然災害相處。無論如何,從直接襲擊現代都市的巨大地震災害中得以恢復,對人類而言,這是嚴峻的考驗。
  • 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體驗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體驗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原標題:普樂蛙VR地震平臺 感受VR地震逃生體驗提高災害防範意識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專家權威講解如何預防地震
    大地震造成24萬餘人死亡,16萬多人重傷。究竟什麼是城市直下型地震?它到底有什麼可怕?小編今天有請到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孟潭為大家講解——01什麼是城市直下型地震?地震是破壞性巨大的自然災害,特別是震源位置發生在城市下部或者附近的地震,會對城市造成嚴重破壞,我們把這種地震稱之為「城市直下型地震」。最早,「城市直下型地震」這一名詞是日本學者提出來的,這類地震對大城市造成直接威脅,它所造成的人員傷亡、社會功能的損壞、經濟損失都會大大超過非城市「直下型地震」。
  • 嚴防東京發生特大地震!日本專家警告:必須做好這些
    來源:海外網圖源:時事通訊社海外網2月17日電自今年2月以來,日本關東地區多次發生地震,很多人在深夜接到手機發來的警報,一時間也引發輿論對於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擔憂。據日本雜誌《女性自身》網站17日報導,此前就有日本地震專家表示,該國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在不斷加大。
  • 阪神大地震24周年|血與淚換來的日本防震減災體系的轉折點
    當地時間1995年1月17日5時45分,日本神戶發生直下型地震,震級達到芮氏7.3級,死亡6500餘人,造成約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GDP的2.5%。阪神地震是一場直下型地震,城市離震中近,地震破壞力大,樓房和基礎設施都受到很大的破壞。地震後又引起了連鎖性大火,神戶長田區全部木質房屋付之一炬。
  • 日本爆發「倒閣地震」 菅直人如何「自救」
    日本地震的發生讓支持率一路下滑的菅直人內閣獲得了片刻的喘息機會,但隨著政府行動的「常態化」,曾一路飆升至35.6%的菅政權民意支持率現在已不足兩成。 民主黨政權的老問題再次浮現。日本國民越來越找不到將未來託付給民主黨的理由,民意支持率持續低迷。不過,在4月12日召開的記者見面會上,菅直人拒絕辭職,表示會尊重災民提出的要求、集結全體國民的智慧,重建災區。面對來自各方的質疑、指責以及在野黨要求其下臺的巨大壓力,拒絕辭職的菅直人面臨的最難選擇就是如何有所作為,兌現承諾。
  • 四川蘆山7.0級地震看對防範山區地震地質災害的啟示
    冉勇康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蘆山縣發生Ms7.0級地震(圖1),地震造成近200人遇難,上萬人受傷,大量房屋受損破壞。這是2008年汶川8.0級特大地震發生5年之後,龍門山斷裂帶發生的又一次破壞性大地震。
  • 地震時,為什麼古代四合院和日本房子更抗震?
    2019年6月18日,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現已導致13人死亡,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坍塌,崩裂,地面碎石滿地,有大量市民上街避難。我國是全球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有19個省份發生過7級以上的地震,而在地震災難中,房屋的損壞是最嚴重的。
  • 中國高鐵研究應對強烈度地震措施
    你乘坐時速200公裡以上的高鐵,如果附近發生強烈度地震,該如何應對與處置?較之日本新幹線從上世紀60年代初投入運營、經歷過1995年阪神大地震等一系列強烈度地震的考驗,我國高鐵運營時間相對較短。據王夢恕院士介紹,今年3月11日,日本宮城海域發生世界觀測史上最高震級芮氏9.0級地震以後,中辦、國辦隨即召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中國高鐵應對與防範強烈度地震等戰略問題。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
  • 端午節的凌晨 日本千葉6.2級地震,島國人民又被震醒了
    端午節的凌晨 日本千葉6.2級地震,島國人民又被震醒了時間:2020-06-25 13: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凌晨 日本千葉6.2級地震,島國人民又被震醒了 6月25日清晨4點47分,日本千葉縣旭市發生5級地震,根據氣象廳在7點舉行的緊急記者會宣布,這次地震是
  • 日本首都圈需要注意了!專家預測千葉縣等地將有大地震發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zakzak新聞網報導,日本地震專家認為,9月6日發生在北海道膽振地區震度為7的地震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同源,前者是後者地震的連鎖反應,由於2011年地震中發生移動的地質板塊北側繼續移動,造成本次北海道地震發生。
  • 日本大地震已確認14133人遇難
    新華網東京4月21日電 日本警察廳說,截至當地時間
  • 災難、生命與傳統:關東大地震後,日本女性如何面對和服?
    二、關東大地震、大火和海嘯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之間,板塊活動劇烈,因此地震多發。1906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助理教授今村明恆發表了一篇文章,預言50年內日本相模灣將發生大地震。同校地震學泰鬥大森房吉看到此文後,猛烈抨擊今村。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今天是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