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能夠對自己不要太嚴厲,足夠愛自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擁有一個對自己相處如朋友那樣的爸爸。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爸爸總是一種很嚴肅的面孔出現在孩子的生命中。
很多時候,爸爸如果一直以一種很嚴厲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很難和爸爸之間保持一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自然而然,孩子和爸爸之間的距離就會疏遠,那么爸爸就很難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對於孩子來說,以下這四種爸爸很難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
一個對孩子很嚴厲的爸爸,他總是讓孩子去達到自己的一些條件和標準,如果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他會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批評。對於孩子來說,長期處於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孩子會變得很壓抑,不敢反抗,不敢對爸爸說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及想法,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很委屈和失落。
當孩子和爸爸之間不能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時,孩子就會感受到爸爸帶給自己的壓力。因此她會逃避這些壓力,從而對爸爸產生一些不好的情感體驗,這樣就導致她和爸爸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爸爸很難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
對於孩子來說,他很期待爸爸的關心和愛。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少數的爸爸,從來就沒有去關心過自己的孩子。這類爸爸只顧自己,很少去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當孩子得不到爸爸的關愛時,自然就會和爸爸之間沒有情感交流,這樣兩個人之間就沒有情感連接,因此爸爸很難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
一鳴爸爸很愛打遊戲。每次一鳴想讓爸爸陪他玩時,爸爸總是說:「去找你你媽去,別耽誤我打完這局。」每次一鳴聽到爸爸說句話時,他都不開心地從爸爸身邊走開,希望媽媽能夠說服爸爸陪自己玩一會,但是一鳴媽媽知道一鳴爸爸就這樣的個性,除了工作回來就玩遊戲,為此她已經習慣了。
就這樣,一鳴一直和爸爸之間的關係很不好。主要是他在童年時期爸爸很少參與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很少得到爸爸對他的關心,因此對於他來說,爸爸就是一個隱形人存在自己的生命中。自然而然,他很不喜歡爸爸。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爸爸的稱讚和誇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爸爸都喜歡稱讚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為了激勵自己的孩子,他可能會採取一種否定孩子的做法,對孩子說,做得不夠好。
如果爸爸一次、兩次這樣的做法也可以讓孩子接受,但是爸爸總是以這樣的方式去打擊或否定自己的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對他越來越不信任。有時孩子可能已經是很努力取得這樣優秀的成績了,但是還是被爸爸否定說,沒有那個誰考得好。當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就會越來越反感、甚至討厭自己的爸爸。
孩子心目中好爸爸的標準自然是一個三觀很正。一個三觀很正的爸爸,他一定是一個有界限感的爸爸。通常一個有界限感的爸爸也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爸爸。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爸爸,他一定不會捨得讓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和傷害。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兩個孩子的爸爸因為和自己的前女友一直聯繫,前女友要借他的錢,他準備把自己的貨車給賣掉,給前女友準備錢。但是被孩子的媽媽發現了,孩子媽媽無論如何就想著要和他離婚,因為他們就要靠那個貨車而生存。
孩子爸爸竟然做出這樣的選擇,最後他們鬧著離婚,兩個孩子都不願意和自己的爸爸在一起。由於孩子都願意和媽媽子一起生活,爸爸和想念他們,就在他們的爸爸過來看他們時,他們也不願意過去見一下爸爸,最後還是在媽媽的勸說下,他們才勉強同意去見爸爸。
對於這兩個孩子來說,爸爸的這種行為讓孩子感到很氣憤。因此,對於已經有成家的爸爸來說,你的言行舉止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孩子,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懂得和他人之間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是對家人最好的愛,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