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蘭的種養常識

2021-03-02 番茄雅韻堂

科屬:蘭科天鵝蘭屬。

學名:Cycnoches chlorochilon。

中文名:天鵝蘭、竹筍蘭(臺灣叫法)

原產地:南美州安第斯山脈高海拔地區

繁殖方式:分株、扦插。

花期:花期秋至冬。

日照:半日照。

溫度:生長適溫18℃~26℃,過冬溫度不要低於5度。

建議植料:水苔


天鵝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鱗莖粗壯如萵筍,葉紙質,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綠色。是蘭花中難得一見的雌雄異株,花枝由莖稈上抽生而出,花朵聚生,多數品種具有濃鬱香味,花徑大約8-13cm,花壽20-30左右,花色大多在綠色與褐色之間。因雄花花朵的花柱長而彎曲,狀似天鵝的頸部,花粉帽像鵝頭,唇瓣如鵝身 故名天鵝蘭。

 


天鵝蘭的生命周期大致是這樣的,春天長新芽,秋天開始落葉並開花,冬天進入休眠期。所以在花期購買的天鵝蘭會黃葉或者無葉。早春購買天鵝蘭是一個光禿禿的莖帶著小新芽。

天鵝蘭在生長期需要比較充足的陽光、喜歡通風良好環境、生長期間水肥供應要充足,這樣才能將莖養的肥壯有利於開花。此時可以強光大水大肥,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水苔種植天鵝蘭,生長期每個月最好用水衝洗一次栽培基質,防止盆內積累過多肥料導致水苔變質。進入休眠後要嚴格停肥控水只需保持盆面微微溼潤。和球根花卉、耐寒草花休眠期管理不同的是,因天鵝蘭地上鱗莖不會枯萎,依然在緩慢地生長,所以越冬的天鵝蘭是不能缺光的。休眠期缺光的天鵝蘭比在正常光照條件下重新復甦生長的天鵝蘭生長速度緩很多,開花量也會減少。


家庭種養天鵝蘭植料可以選用水苔,木炭、樹皮塊、蘭石等栽培,盆不宜太高太大,需注意排水透氣。有機植料種植不推薦使用太多的有機肥料,容易導致植料的變質。施肥一定要薄肥勤施,花期停肥。

天鵝蘭的家庭繁殖以分株為主,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春季天鵝蘭新芽萌發時將天鵝蘭的新老鱗莖從連接處剪開,這樣可以刺激枯萎的老莖萌發新芽,否則在正常情況下天鵝蘭只有粗壯的新莖會萌發新芽,平時如有意外弄斷的天鵝蘭鱗莖也不要丟,將其平放在水苔上,它也會像石斛蘭一樣長新芽,待芽生根後即可重新種植。

----打個廣告,我們開始淘寶直播了,如何看直播?

方法一,淘寶直接搜索店鋪-番茄雅韻堂,直接從店鋪埠進入

方法二,淘寶直播直接搜索-番茄雅韻堂進行觀看

開播時間:不定期,一個月最少會播十五場,具體以我們的淘寶群公告為準。

在直播間有帥帥的小哥哥陪你們一起賞花,聊蘭花的鑑賞和養殖,歡迎來撩。



相關焦點

  • 精彩紛呈 一蘭一景2020網上蘭展作品賞析(一)
    推廣「一蘭一景」理念,提升藝蘭水平,「一蘭一景」舉辦了第二屆網上蘭展。本次蘭展面向「一蘭一景」三個群共徵集參展作品62件,參評作品52件,先睹為快!作品賞析1號:作者:周周品名:春蘭 碧瑤作品介紹:春蘭碧瑤15苗連體,7桿都是雙花,難能可貴!
  • 蘭花種養:養蘭要活用
    蘭花長的不好,一定是環境、種法及管理出現問題,因此要了解蘭性,找出問題改進,才有可能養好蘭花,但要如何活用,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以下幾點可做為解決養蘭問題的參考。每一種蘭花的原產地因緯度及高度不同,所以蘭花的生長習性就不同,故溫度、日夜溫差、溼度、光強度、通風………等等生長及開花的條件 均會有所不同,故養蘭不要養太多種類不同的蘭花,以免管理上較困難。
  • 天鵝湖畔話天鵝
    》嘉賓: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處主任 李雲鋒天鵝研究專家 高如意三門峽市離退休幹部 天鵝保護義務宣傳員 謝天明時間:12月11日 下午3:00地點: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天鵝湖畔   主持人:張甜甜
  • 下山蘭你覺得怎麼樣?
    下山蘭是指從山上採挖下來的蘭花,具有稀缺性,每一顆都不同,從蘭草的外觀,花朵的形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異,有的是差異巨大,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品種,這些品種被選育蘭草的人發現,經過命名和推廣就成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新品種。
  • 有機質農業化廢為利將種養廢棄物轉化為"種養廢利物"
    但是最根本的是從有機質農業耕育農法模式的種養平衡開始,到農村能源到有機肥等綜合利用。有機質農業遵循自然規律,是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將種養廢棄物轉化為廢利物的耕育農法生產方式。有機質農業最大特點就是秸稈優先過腹還田、就近還田、變廢為寶,通過「糧•秸•牧•菌•沼」模式對營養物質多層次地分級利用,實現無廢物、無汙染生產。也是種養廢利物(沼渣等)再循環促進有機質農業循環發展模式。
  • 天鵝"爸爸":守護天鵝43年 救助天鵝上千隻
    袁學順在救助一隻受傷的天鵝。今年是「天鵝衛士」袁學順保護天鵝的第43年。他多次深夜蹲守山東榮成天鵝湖,在寒風中不顧危險下冰湖救助受傷天鵝,和受傷的天鵝同吃同住,每年自家產的幾千斤玉米也悉數成了天鵝的口糧。四十餘年來,為保護天鵝,他花費上百萬元,救助的天鵝超過一千隻。他稱呼天鵝為自己的「孩子」,他覺得自己和天鵝之間紐帶關係甚至比和女兒的關係還緊密,「這是從心裏面產生的真摯的愛,和一時的熱血沸騰是不一樣的。」
  • 種養向日葵讓孩子課餘生活更充實
    一個學期結束了,南湖國際實驗學校裡,一些班級獲得了十分有意思的稱號——「向日葵種養優秀中隊」。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原來,上個學期,該校開展了「我與植物交朋友」之向日葵種養活動。學校科學組對此次向日葵種養活動進行了評價,根據每個班級提交的種養活動照片、種養活動小記、種養記錄單和成活的向日葵數量等,對表現出色的班級授予「向日葵種養優秀中隊」的稱號。
  • 八五九「生態種養」促增收
    八五九農場從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補短板等方面入手,不斷優化種植結構,通過打造「生態種養」模式,著力在農業生產和經濟效益上取得新突破。
  • 樹林裡的翠雲草,在陽光照射下,散發著寶石蘭般光澤,絲絲動人!
    比如,整株葉子上都有紅色短絨毛的虎舌紅,整片葉子都是紫色的紫蘇,還有其他很多種植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這種植物,這是偶然在樹林中發現的,它的葉子在陽光下能會散發著寶石蘭般光澤的翠雲草,而當你擋住光線後,它的葉子又是綠色的,特別好玩。
  • 於凡諾說:一隻吃過天鵝肉的癩蛤蟆
    它逢人就說:「我吃了一隻天鵝!我吃了一隻天鵝!」癩蛤蟆吃了天鵝肉?池塘裡居住的幾乎所有癩蛤蟆都不相信它,認為他吹牛!顯擺!自吹自擂!畢竟常識在那裡,從來就沒有癩蛤蟆吃到過天鵝肉!再說了,天鵝在天上,咱們癩蛤蟆在地下,都不是一個世界的,看不看見天鵝都是一個問題?而且天鵝那麼大,癩蛤蟆這麼小,一隻天鵝就是僅僅用翅膀朝向一隻癩蛤蟆扇幾下,估計這癩蛤蟆不死也得脫層皮。
  • 福建長汀:「平民蘭」也有別樣香
    始於庭院「方寸」之間,廖炎士種養蘭花至今已有30多個年頭了。從「庭院」到「林下」,復綠可生金「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四都鎮是長汀素心蘭的原產地,由於蘭花嚴苛的生長條件,一直以來農戶們都只在自家院子裡種植,規模得不到擴大。
  • 牧草種養走出致富路
    但遂溪縣種養專業戶徐才增,不僅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種植起了300多畝的牧草,還憑藉著牧草發酵作為飼料,開展雞、鴨、鵝養殖,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10月30日,在徐才增位於城月鎮家寮村的養殖基地內,一輛貨運車正在緊張地打包裝運,兩天內這些經過專業包裝處理的雞、鴨、鵝將會銷往珠三角各地。
  • 蘭花又被偷了,南靖一蘭園被盜,偷盜蘭花何時休?
    蘭園內的蘭花被盜後,園主林基福第一時間報了警,並記錄了被盜蘭花的品種和數量明細,在晚上20:47分更新了朋友圈徵集線索,南靖惠生活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希望他的蘭花能早點找回,也儘快將偷盜者繩之以法,有線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儘早為蘭友挽回損失。
  • 沭陽北丁集鄉:綜合種養 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通過縣裡培訓,我現在改為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不僅種養風險降低,收益還提高了數倍。」張瀾田說的是沭陽縣舉辦的稻漁綜合種養技術培訓。從2016年以來,沭陽縣為進一步提高綜合種養質量,培育高效農業,聘請專家舉辦稻漁綜合種養技術培訓班,為養殖戶提供專業技術培訓。目前已經開展了10多期,對全縣2000多農民進行了培訓。
  • 深山小眾幽蘭借科技神妙開疆闢土 無錫蘭花開遍長三角
    嚴寒剛剛啟幕,本是少花的季節,無錫農博園近期的一場冬日蘭展,卻讓不少資深花友們感受到了無邊春意,事實上為蘭展備花的18家企業,已在定計劃培育後續的「年宵花」。就蘭花來說,名貴的兜蘭、彗星蘭、文心蘭、紫心蘭等就有很多全國獨家色彩和選育品種。園區負責人介紹,無錫農博園在繡球、玫瑰、蘭花、鳳梨、紅掌等觀賞型花卉和彩色苗木的全產業鏈上均實現了自主獨立,就長三角城市來說,可以說擁有絕對優勢。
  • 推進「標準化生產」 南縣給地方稻蝦種養立規矩
    紅網時刻10月12日訊(記者 王義正 通訊員 聶曉)10月12日,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由湖南省標準化協會、南縣商務和糧食局、南縣農業局、南縣畜牧水產局共同起草的地方標準《稻蝦生態種養技術規程》正式實施。
  • 若不是,它又是什麼蘭呢?
    喜歡種養蘭草,成了我一件難以放棄的事情。
  • 鴨綠河農場「稻田綜合種養」生態模式助農增收
    東北網6月26日訊(通訊員 葛豔晶)「去年我家試驗種植的蟹稻效益很可觀,今年我又擴大了蟹稻種養面積,爭取賺更多的錢。」鴨綠河農場第四管理區種植戶肖方興奮地說道。近兩年來,鴨綠河農場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創新種養模式。
  • 天津市發展稻鰍、稻蟹、稻魚等多種立體種養模式
    經過一年的艱辛努力,康思源的稻魚立體種養獲得了成功,戶均增收2萬多元,每畝純增效益3000元。嘗到了甜頭,第二年許多村民紛紛加入。隨後,合作社帶領社員又開始了探索水稻套養鱔魚、螃蟹等立體種養模式,並多方籌集資金,進一步改善試驗區環境,建立了年育苗能力為6億尾的泥鰍種苗孵化場,規劃建設了稻鰍種養區、稻蟹種養區、甲魚區和垂釣區4個區域,重點開展水田立體生態種養技術模式示範。
  • 湖南農業大學稻田綜合種養團隊科技助力春耕
    湖南農業大學稻田綜合種養團隊按照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恢復。連日來,專家們踴躍深入基層一線,奔波于田間地頭,利用新媒體等技術,多途徑多方式指導水產行業開展春季生產。專家們在洞庭蝦網在線值班。近年來,稻田綜合種養備受關注,它既是水稻綠色生產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水產行業「一主兩翼」模式的重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