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陸良一女子產後引發心臟病 醫生開了2個小孔完成手術

2020-12-23 華龍網

張女士躺在病床上。雲南網記者 彭錫 攝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來自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21歲的張女士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生完孩子後引發了心臟疾病。按照以往,她需要進行開胸手術,並且在醫院住院15天。而如今,醫生在她身上開了兩個小孔,就順利完成了手術。

4月9日,記者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見到張女士時,她正準備出院。

張女士在手術中。

張女士表示,在懷孕的時候,她就被發現心臟出現了一點問題。生完孩子後,她出現了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經過進一步檢查,她是由於懷孕期間心臟受損而出現了二尖瓣閉合不全,需要進行換瓣手術。

省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李洪榮表示,以往,這樣的情況需要進行開胸手術,需要鋸開胸骨、術中反覆牽拉擠壓心臟以及心臟停跳和體外循環等,一直是所有外科手術中創傷最大、風險最高、患者痛苦最明顯的手術。

現在,隨著微創技術不斷精進,胸腔鏡技術不斷成熟,在國內腔鏡心臟外科的龍頭——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郭惠明專家團隊的鼎力支持下,該科室成功實施了完全電視胸腔鏡下心臟瓣膜手術。該手術方式僅需在患者右側胸壁開2個切口,其中主切口4釐米,鏡孔1.5釐米,不用撐開肋間,不損傷骨性胸廓,不影響女性患者的乳腺形態和功能,並且手術時未輸血,手術效果理想。

目前,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三例完全電視胸腔鏡下心臟瓣膜手術,三例患者均康復理想。這意味著今後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二尖瓣疾病、三尖瓣疾病等心臟病患者進行手術可以不用開胸,不僅不會留下20公分長的疤痕,手術也更加安全。

李洪榮表示,胸腔鏡心臟手術相較傳統開胸手術具有切口小、創傷小,心肌保護好、失血極少、康復快的顯著優勢。目前這一技術可以應用在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各種類型的二尖瓣疾病、各種類型的三尖瓣疾病、左房血栓、粘液瘤、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等等疾病治療中。

責任編輯:王胤

相關焦點

  • 醫生開「三個小孔」為年輕女子「補心」
    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武漢亞心醫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成功開展了粵東首例全胸腔鏡下先心修補(房缺)及瓣膜(二尖瓣、三尖瓣)成形術,以微創治療方式,順利地解決了27歲女子多年的「心」病。在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小言的心臟問題嚴重,經進一步心臟彩超檢查後,確診其患有房間隔缺損的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和三尖瓣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聯合心外中心的專家會診後建議她儘早手術治療。小言尚未婚育,如果在其胸部正中開刀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有可能會影響今後的生活,給她帶來心理壓力。但是「心」病不能不治,拖延越久出現肺動脈高壓等不良後果的風險就越大。
  • 前胸上開個小孔 醫生給他的心臟安了把「雨傘」
    一周前,他才接受了一次心臟換瓣手術,這是重慶市首例經心尖途徑介入人工主動脈瓣膜置入手術。高齡老人患心臟病 家人擔心受不了手術蒲大爺是南充人,28年前就出現了嚴重的風溼性心臟病,部分心臟瓣膜嚴重受損。當時在新橋醫院心外科成功接受了傳統的開胸人工瓣膜置換手術,「恢復以後,一直沒什麼大問題。」
  • 醫生為275斤的她「一次性」做了6大手術!僅開個6小孔
    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醫生為來自江門的麗麗(化名)定製手術方案,「一次性」完成了6大手術,僅用6個小孔就微創完成。下定決心減肥,術前檢查發現9種疾病早在4年前,當時已經有180斤體重的麗麗就聯繫上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當年江門第一胖尹金花正是她的鄰居,從356斤減到125斤的減肥故事讓她深受觸動。
  • 懷孕6個月查出心臟病隨時猝死,專家冒險手術,1個月後順利生產
    這個女子遇到的是更大的難題:心臟病。如果不手術,隨時會出現猝死等危急情況。 懷孕6個月女子乾咳 自行服藥後加重 家住河南洛陽的女子,在懷孕6個多月時出現乾咳症狀,以為就是普通的小病,在當地診所開了些對症藥。
  • 醫生為275斤的她「一次性」做了6大手術!僅開6小孔!
    4年前,她拒絕了手術減肥,這次讓她下定決心手術減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想要二胎。然而肥胖導致她患上左側巨大卵巢囊腫,只有減重才有手術切除囊腫、再次懷孕的希望。近日,她來到廣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一次性」進行了6大手術,僅用6個小孔就微創完成。
  • 雲南心臟病寶寶千裡來杭求醫,達文西機器人為他做一臺漂亮的手術
    舒強教授為齊齊開展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佔各種先天畸形的28%,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5~20萬。大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校正畸形。千裡之外的雲南一家人慕名來到浙大兒院 齊齊是一個出生於雲南的小寶寶,才2歲4個月大,平時身體比較弱,人也比較瘦,他在一次體檢中被發現心臟有雜音,後經心臟彩超檢查被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PDA)、室間隔缺損。在成長過程中室間隔缺損自愈,而動脈導管卻未能閉合。
  • 胸壁上僅開2釐米小孔 77歲高齡胰腺癌患者完成手術
    經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吳大爺患有嚴重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疾病,心臟明顯擴大,收縮無力,已到了非手術不可的時候了。但三個月前,吳大爺因為胰腺腫瘤,剛剛接受手術治療,切除了病變的胰腺。現在如果接受大開胸、體外循環、心臟停跳的傳統換瓣手術,家人都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不換瓣,吳大爺的心臟隨時停擺。還未徹底從胰腺腫瘤的陰影中走出來,吳大爺一家再次面臨與病魔較量的艱難抉擇。
  • 雲南陸良華僑農場秋糧喜獲豐收
    陸良華僑農場管委會副書記徐瑞祺表示,經歷了四年連旱,農場的收成雖然沒達到正常年景的最好水平,但是比起前兩三年來已經是打了個翻身仗,糧食、水果等產量都有大幅度提升。  【解說】楊鋼是陸良華僑農產的種植大戶,10月3日,記者在他家看到,飽滿的玉米棒子整齊的堆在院邊,金黃的玉米粒則鋪滿整個院子。正忙著給玉米脫粒的楊剛說起今年的收成,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 雲南陸良:展現「爨鄉」農業新畫卷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裡,在雲南陸良廣袤的土地上,隨處可見疫情防控、忙備春耕、搶抓節令的忙碌景象,爨鄉兒女勤勞樸實的身影,與轟轟隆隆的農機聲、鬱鬱蔥蔥的鮮嫩蔬菜、含苞待放的各色花卉交織繪就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爨鄉農業發展新畫卷,譜寫成一首首催人奮進的春天交響曲,爨鄉沃野正孕育著無限生機與活力。
  • 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赴雲南陸良華僑農場調研
    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赴雲南陸良華僑農場調研   中新網陸良6月28日電 (趙靜 楊華偉)28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一行赴雲南陸良華僑農場調研。
  • 29歲心臟病女患者被針刺麻醉 成功完成手術(圖)
    兩個小時前,針灸科主任李國安和沈衛東一進手術室,便對躺在病床上的小祝打招呼:「害怕嗎?」  「有點。我覺得空調開得有點冷。」醫生和護士都笑了。10分鐘前,小祝嚷著熱,而手術室是恆溫的,溫度始終沒變過。  「別害怕,我們做好了全身麻醉的準備,絕對保證你的安全。」
  • 新生兒患先天性心臟病 醫生細心觀察手術「補心」
    12月29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小兒心臟外科SICU自搬入新兒科大樓後迎來了第一臺床旁關胸手術,40分鐘後,手術順利完成,一名出生僅3天的小患者脫離了生命危險。1月3日,該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張利兵介紹目前小患兒情況穩定,預計一周後出院。
  • 77歲大伯剛做過腫瘤手術,心臟又「報警」,胸壁上開個2釐米小孔...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給吳大爺制定了一個特殊的手術方案:通過患者胸壁約2釐米的微小切口,完成了這次手術。「真沒想到恢復這麼快,實在太感謝了!」吳女士陪父親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病區走廊裡散步,碰到崔勇主任時一個勁地道謝。
  • 我在雲南的小縣城曲靖陸良,其實挺好的!
    都說雲南人是家鄉寶,想想自身,似乎也是那麼回事,在外輾轉之後,最終還是回到了雲南,回到了一個叫陸良的小縣城。在小縣城,其實也挺好的,在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北方已經飄著雪花,但是在雲南的陸良,幸福公園裡還有青青的草,同樂公園還有嬌豔的花,天空還有緩緩流動的白雲,遠處的山色依舊青翠。
  • 女子結紮手術死亡 哪些女人不宜結紮?
    第1頁: 第2頁:  近日,一條「湖北女子因結紮手術後大出血而致死」的新聞引起眾多媽媽們的關注和擔憂。在手術前,女子因「盆腔積液、左側附件區小囊腫、肌層內液實性塊」等多項婦科病症被醫生認定不宜結紮,但計生人員的一再上門敦促終使這名女子走上了結紮的手術臺,也走上了一條死亡的不歸路。
  • 雲南陸良:打好康養牌廣納天下客
    這,就是獨步南境,卓爾不群的滇東明珠——七彩陸良,美麗爨鄉。指揮部8個工作組各負其責,協同推進,以堅強有力的領導體系拉開小鎮創建的帷幕。規劃引領謀長遠。小鎮面向全國徵集優秀的規劃方案,充分聽取省級專家學者的評審論證,在城鄉接合部3.44平方公裡,核心區1.0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做足規劃文章,高起點、大手筆、強帶動創建小鎮。組建平臺是關鍵。
  • 這個「尷尬病」青少年男性高發,在肚臍旁開個小孔手術就能治癒
    上醫院一檢查,方才明確是青少年男性非常高發的精索靜脈曲張。疾病談不上多痛苦,但嚴重的血管曲張病變會帶來疼痛甚至引起睪丸功能減退,並導致男性不育,必須手術根治。 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需要開腹修復靜脈曲張,而普通微創手術需要在腹部開三個洞,每個1釐米長的疤痕,對於喜歡袒露腹肌的年輕人而言也難於接受。
  • 停車體驗大升級,雲南陸良打造智慧停車新名片
    (原標題:停車體驗大升級,雲南陸良打造智慧停車新名片) 「以前停車總免不了因為時長的問題和收費員爭執
  •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調研雲南陸良華僑農場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調研雲南陸良華僑農場7/9) "← →"翻頁 6月28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一行來到雲南陸良華僑農場調研
  • ...交大一附院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巨大雙孔下腔型房間隔缺損封堵手術
    ,能夠讓醫生在心臟手術之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臟結構,制定精準的手術方案。患者系50歲中年女性,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下腔型房間隔缺損,發現心臟病已多年,曾跑遍了全國多家大型醫院就診,而醫生們的建議都是外科開胸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