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體重180斤的她沒有下定決心減重;到如今,體重漲了近百斤,還有甲狀腺癌、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膽囊結石等與肥胖密不可分的9種疾病纏身!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醫生為來自江門的麗麗(化名)定製手術方案,「一次性」完成了6大手術,僅用6個小孔就微創完成。
下定決心減肥,術前檢查發現9種疾病早在4年前,當時已經有180斤體重的麗麗就聯繫上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當年江門第一胖尹金花正是她的鄰居,從356斤減到125斤的減肥故事讓她深受觸動。
不過,因為是手術減肥,家人極力反對。「這4年來,反覆的想給一次努力減肥的機會,可惜越減越肥,看看鏡子裡的自己,我不能再胖下去了。於是我說服了家人,並鼓足勇氣來到醫院減重。」麗麗說,這四年的時間裡,她的體重暴漲至275.6斤,年僅32歲、身高167cm的她BMI高達50,屬於超級肥胖。
事實上,讓她下定決心手術減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想要二胎。然而肥胖導致了她患上左側巨大卵巢囊腫,只有減重才有手術切除囊腫、再次懷孕的希望。
她來到廣州,開始接受術前的全面檢查,然而住院檢查的結果讓自己大吃一驚,居然被檢查出有9大問題:
1.右側甲狀腺癌
2.超級肥胖
3.代謝症候群
4.膽囊結石
5.左側巨大卵巢囊腫
6.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7.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
8.高尿酸血症
9.慢性淺表性胃炎
該院減重中心副主任醫師董志勇博士表示,別說是她,醫生看到這個檢查結果也是大吃一驚。
一次完成6臺手術,6個小孔微創順利完成「我們團隊至今做了2500多例手術,這是同時發現合併疾病最多、合併手術最多的案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減重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告訴記者,從患者的頸部到腹部、再到盆腔,需要手術治療的疾病太多。
「按照常規的手術方式,這需要陸續通過4次手術才能徹底完成。」王存川表示,為了減少患者多次手術的痛苦,他與多學科團隊術前制定好精密的方案,決定為患者同時實施6大手術——腔鏡右側甲狀腺癌根治術、精準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食管裂孔修補術、左側巨大卵巢囊腫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腸粘連松解術。
為了減少創口,多個手術部位僅開了6個小孔,「每個部位按照正常的手術開孔,起碼要十幾個。我們兼顧多種用途設計開孔位置,僅用6個小孔就完成了6個手術。」王存川說,其中最大的孔只有1.2cm,最小的僅有0.5cm。「手術難度反而在於患者的皮下脂肪太厚了,手術阻力太大。」
「6大手術,不僅對麻醉是個挑戰,對主刀醫生的體力也是個很大的挑戰。」手術中,醫生需要不斷地變換體位,麗麗在手術室呆了近7個小時終於成功回到病房。「其實這次下定決心做減重手術,對麗麗來說絕對是不幸中的萬幸——她儘早發現了甲狀腺的惡性腫瘤,在早期進行切除,預後與常人無異。預計一年半時間內體重可以減掉一半。」王存川告訴記者,此外,麗麗想要懷孕,過高的體重造成太大心臟負擔,即便沒有其他併發症也十分危險。
一胖生百病:從頭傷到腳,從內傷到外「肥胖從頭傷到腳,從內傷到外。從麗麗身上,赤裸地體現了肥胖的巨大危害。」王存川說,她身上很多疾病,都與肥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他介紹,目前團隊減重手術聯合甲狀腺癌手術一起做的例數超過30臺以上,麗麗此次也被檢查出「甲狀腺癌」。「給予肥胖患者減重幹預,有利於甲狀腺癌的預防和治療。」他表示,近年來,肥胖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急劇上升,有研究人員展開一項肥胖和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風險相關性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肥胖程度越嚴重,分化型甲狀腺癌風險越大。
麗麗子宮附件B超下,檢查出「左側巨大卵巢囊腫」,董志勇指出,當女性過度肥胖後,身體的內分泌紊亂,出現卵巢囊腫的概率就會升高。他介紹,環境和飲食對卵巢囊腫影響也比較大,比如肥胖,飲食結構失衡與過量攝入膽固醇,可能誘發卵巢組織異常增生,導致囊腫形成;第三,還可能與盆腔或附件感染以及生活作息、心理壓力都有關。所以,要積極治療肥胖的同時也要積極查找原因。
此外,肥胖也是膽固醇結石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王存川指出,膽結石病患者的平均體重相對比未患膽結石病者高,平均相對體重高出20%以上的人群,患膽囊炎的危險性比體重正常者增加兩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有可能因為肥胖患者長期體力活動減少,腹壁鬆弛,內臟下垂,長時間的壓迫膽管就會造成膽汁排洩不暢,膽囊肌張力減退,導致膽汁逐漸的淤積、濃縮、沉積也就會形成結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陳笑梅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陳笑梅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