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醫生為275斤的她「一次性」做了6大手術!僅開個6小孔

2020-12-19 瀟湘晨報

4年前,體重180斤的她沒有下定決心減重;到如今,體重漲了近百斤,還有甲狀腺癌、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膽囊結石等與肥胖密不可分的9種疾病纏身!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醫生為來自江門的麗麗(化名)定製手術方案,「一次性」完成了6大手術,僅用6個小孔就微創完成。

下定決心減肥,術前檢查發現9種疾病早在4年前,當時已經有180斤體重的麗麗就聯繫上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減重中心。當年江門第一胖尹金花正是她的鄰居,從356斤減到125斤的減肥故事讓她深受觸動。

不過,因為是手術減肥,家人極力反對。「這4年來,反覆的想給一次努力減肥的機會,可惜越減越肥,看看鏡子裡的自己,我不能再胖下去了。於是我說服了家人,並鼓足勇氣來到醫院減重。」麗麗說,這四年的時間裡,她的體重暴漲至275.6斤,年僅32歲、身高167cm的她BMI高達50,屬於超級肥胖。

事實上,讓她下定決心手術減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想要二胎。然而肥胖導致了她患上左側巨大卵巢囊腫,只有減重才有手術切除囊腫、再次懷孕的希望。

她來到廣州,開始接受術前的全面檢查,然而住院檢查的結果讓自己大吃一驚,居然被檢查出有9大問題:

1.右側甲狀腺癌

2.超級肥胖

3.代謝症候群

4.膽囊結石

5.左側巨大卵巢囊腫

6.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7.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

8.高尿酸血症

9.慢性淺表性胃炎

該院減重中心副主任醫師董志勇博士表示,別說是她,醫生看到這個檢查結果也是大吃一驚。

一次完成6臺手術,6個小孔微創順利完成「我們團隊至今做了2500多例手術,這是同時發現合併疾病最多、合併手術最多的案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減重中心主任王存川教授告訴記者,從患者的頸部到腹部、再到盆腔,需要手術治療的疾病太多。

「按照常規的手術方式,這需要陸續通過4次手術才能徹底完成。」王存川表示,為了減少患者多次手術的痛苦,他與多學科團隊術前制定好精密的方案,決定為患者同時實施6大手術——腔鏡右側甲狀腺癌根治術、精準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食管裂孔修補術、左側巨大卵巢囊腫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腸粘連松解術。

為了減少創口,多個手術部位僅開了6個小孔,「每個部位按照正常的手術開孔,起碼要十幾個。我們兼顧多種用途設計開孔位置,僅用6個小孔就完成了6個手術。」王存川說,其中最大的孔只有1.2cm,最小的僅有0.5cm。「手術難度反而在於患者的皮下脂肪太厚了,手術阻力太大。」

「6大手術,不僅對麻醉是個挑戰,對主刀醫生的體力也是個很大的挑戰。」手術中,醫生需要不斷地變換體位,麗麗在手術室呆了近7個小時終於成功回到病房。「其實這次下定決心做減重手術,對麗麗來說絕對是不幸中的萬幸——她儘早發現了甲狀腺的惡性腫瘤,在早期進行切除,預後與常人無異。預計一年半時間內體重可以減掉一半。」王存川告訴記者,此外,麗麗想要懷孕,過高的體重造成太大心臟負擔,即便沒有其他併發症也十分危險。

一胖生百病:從頭傷到腳,從內傷到外「肥胖從頭傷到腳,從內傷到外。從麗麗身上,赤裸地體現了肥胖的巨大危害。」王存川說,她身上很多疾病,都與肥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他介紹,目前團隊減重手術聯合甲狀腺癌手術一起做的例數超過30臺以上,麗麗此次也被檢查出「甲狀腺癌」。「給予肥胖患者減重幹預,有利於甲狀腺癌的預防和治療。」他表示,近年來,肥胖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急劇上升,有研究人員展開一項肥胖和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風險相關性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肥胖程度越嚴重,分化型甲狀腺癌風險越大。

麗麗子宮附件B超下,檢查出「左側巨大卵巢囊腫」,董志勇指出,當女性過度肥胖後,身體的內分泌紊亂,出現卵巢囊腫的概率就會升高。他介紹,環境和飲食對卵巢囊腫影響也比較大,比如肥胖,飲食結構失衡與過量攝入膽固醇,可能誘發卵巢組織異常增生,導致囊腫形成;第三,還可能與盆腔或附件感染以及生活作息、心理壓力都有關。所以,要積極治療肥胖的同時也要積極查找原因。

此外,肥胖也是膽固醇結石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王存川指出,膽結石病患者的平均體重相對比未患膽結石病者高,平均相對體重高出20%以上的人群,患膽囊炎的危險性比體重正常者增加兩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有可能因為肥胖患者長期體力活動減少,腹壁鬆弛,內臟下垂,長時間的壓迫膽管就會造成膽汁排洩不暢,膽囊肌張力減退,導致膽汁逐漸的淤積、濃縮、沉積也就會形成結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陳笑梅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陳笑梅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厲害!醫生為275斤的她「一次性」做了6大手術!僅開6小孔!
    來自江門的麗麗(化名)4年前體重180斤,如今體重漲到275.6斤,年僅32歲、身高167釐米的她BMI高達50,屬於超級肥胖,而且,經檢查,她還身患甲狀腺癌、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膽囊結石等與肥胖密不可分的9種疾病。
  • 前胸上開個小孔 醫生給他的心臟安了把「雨傘」
    △醫生為大爺手術。12月6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外科病房內,62歲的重度心臟瓣膜病患者蒲大爺精神非常好,再過兩天,他就要出院了。採用新技術 胸口處開小孔安裝新「雨傘」針對蒲老的情況,新橋醫院心外科專家團隊仔細研究他的病情後,考慮採用目前最先進的介入人工主動脈瓣膜置入技術來實現常規瓣膜置換相同的治療目的。經過周密準備後,蒲老的手術開始了。
  • 雲南陸良一女子產後引發心臟病 醫生開了2個小孔完成手術
    按照以往,她需要進行開胸手術,並且在醫院住院15天。而如今,醫生在她身上開了兩個小孔,就順利完成了手術。4月9日,記者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見到張女士時,她正準備出院。張女士在手術中。張女士表示,在懷孕的時候,她就被發現心臟出現了一點問題。
  • 280斤「胖胖」9個病一臺手術全解決
    身高1米67的她,體重近280斤,在做減重手術術前檢查時,醫生發現她有甲狀腺癌、脂肪肝、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9大疾病。日前,記者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該院聯合多學科專家,為一名肥胖患者同時實施6大手術,一臺手術「打包」解決,減少患者痛苦和多次手術的醫療費用。
  • 醫生開「三個小孔」為年輕女子「補心」
    在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小言的心臟問題嚴重,經進一步心臟彩超檢查後,確診其患有房間隔缺損的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和三尖瓣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聯合心外中心的專家會診後建議她儘早手術治療。小言尚未婚育,如果在其胸部正中開刀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有可能會影響今後的生活,給她帶來心理壓力。但是「心」病不能不治,拖延越久出現肺動脈高壓等不良後果的風險就越大。
  • 第一次手術左腿長了6釐米
    昨天晚上,我聯繫上愛心同盟的「爵士樂」,他說:「這兩天,我們陸續收到好心人為胡石燕送來的捐款,為她的下一期手術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想通過貴報,表達我們最真誠的感謝!」    第一次手術左腿長了6釐米  2008年12月,當胡石燕第一次來到仲主任的面前時,她左腿外撇,走路高低很明顯。「她這是長期走路受壓,腿部承受力弱導致的。
  • 女子貸款6萬做抽脂手術 體重反而增了10多斤
    (原標題:女子貸款6萬做抽脂手術,體重反而增了10多斤)楚天都市報訊為了好身材,貸款6萬元做抽脂手術,哪知術後體重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10多斤。最近幾天,黃岡在漢工作的胡女士,一直為此事鬱鬱寡歡。每次稱完體重後,她連飯都不敢吃了。
  • 川大華西醫院醫生為6個月危重嬰兒做肝移植手術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肝移植團隊連夜組織會診,楊家印教授、向波教授、靳曙光副教授、李可為博士用七個小時的時間,從死神的手裡把孩子搶了回來!,目前,這名患兒已經度過了危險期,據醫生介紹,患者今後只要長期服用抗排異的藥物,能夠與普通人生活無異。這名年僅半歲的患兒只有6公斤重,他被診斷為膽道閉鎖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晚期、門靜脈高壓。
  •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做的這臺手術,厲害了!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做的這臺手術,厲害了!「主管醫生告訴我們,帕金森病藥物治療早期有效,隨著時間推移,藥物療效減退,症狀會逐漸加重,甚至會出現肢體異動、開關現象等藥物副作用。」秦雨女兒說,「醫生建議我們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記者見到病床上的秦雨時,她頭部有兩個小孔,胸部有一個約4公分的小創口,但手腳已能輕鬆自然地活動,精神狀態也很好。「以前雙手平伸,就不停地顫抖,肢體僵硬,睡眠不好,連穿衣做飯都很吃力。」
  • 身高1米6,體重200斤,卵巢囊腫如懷孕5個月大,微創手術「 步步驚心...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體重200斤,身高1米6。發現卵巢囊腫已5年,如今體積巨大呈16×14×10CM,外形如懷孕5個月,高血壓,糖尿病,選擇開刀還是微創?26歲女性真實手術經歷。肚大如懷孕5月小雪(化名)今年26歲了,5年前體檢時發現卵巢囊腫,由於體積不是太大就沒有立即動手術祛除。2020年9月末,小雪由於腹痛難忍來到了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就診。小雪身材不高,又十分肥胖,尤其是肚子特別大,看上去足有懷孕5個月的大小。
  • 港大深圳醫院推綠色手術理念 尖端肺癌單孔微創手術費用大降七成
    核心提示:近日,77歲的河南人張女士因為肺癌在港大深圳醫院做了單孔的微創肺葉切除手術,出院結帳時,她和家人都吃了一驚:包括手術費在內,全部費用才2.1萬元!而她之前在多家醫院問過都要6-10萬元。據了解,此次港大深圳醫院胸外科應用了「綠色手術」的理念,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高值耗材,令這種尖端的單孔微創手術大降7成。
  • 新生兒體重4斤6斤8斤差別大,醫生表示:關乎健康和顏值
    原因是表妹長得漂亮,表妹夫長得也是一表人才,可寶寶卻臉像拳頭大,滿臉皺巴巴,像個「小老頭兒」。我看了告訴她:「你家寶寶才4斤多,所以脂肪少,看著皺巴巴的醜,以後多補充點營養,長開了就好看了。」但是,表妹仍然滿臉愁容,生怕以後閨女長得醜。後來,醫生來查房,表妹就問她寶寶體重有像她家寶寶這樣4斤多的,也有6斤和8斤多的,有什麼區別呢?
  • 胸壁上僅開2釐米小孔 77歲高齡胰腺癌患者完成手術
    突發胸悶氣急,身患胰腺癌的吳大爺全家面臨艱難抉擇吳大爺今年77歲,最近半年出現活動後胸悶、氣急現象,上樓梯、做家務時症狀更加明顯,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經多方打聽,慕名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
  • 東陽最美女醫生產前連做7臺手術 一天後她生下了8斤多重的寶寶
    浙江在線04月20日訊 (錢江晚報通訊員 嚴麗萍 記者 侯明明)東陽市人民醫院的麻醉科有位醫生,即將生產,宮口已經開了3公分,卻挺著個大肚子,仍然堅持在手術臺上,連續做了7臺手術。昨天,初為人母的她,終於出院了。這事傳到朋友圈中,被許多網友贊為「東陽最美醫生」。
  • 腹壁巨大切口疝 醫生妙手巧修補 近6小時內為六旬老太施展9個手術
    記者昨天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醫生花了近6小時,為這位疾病纏身的老太太一口氣做了9個手術,才將老太太的生命挽救回來。  家住天河棠東的李老太今年67歲,兩年前患上直腸癌,當時醫生為她開腹切除直腸、肛門,並在左下腹壁造了一個永久人工肛門。由於身體瘦弱,腹壁張力不夠,術後的舊傷口被越撐越大,最後竟形成了一個長18CM、寬8CM的大切口疝。
  • 77歲大伯剛做過腫瘤手術,心臟又「報警」,胸壁上開個2釐米小孔...
    3個月前,他剛接受胰腺癌手術,如今心臟又出了問題吳大爺今年77歲,最近半年來出現活動後胸悶、氣急現象,上樓梯、做家務時症狀更加明顯,給他的生活帶了很多不便。經多方打聽,他們慕名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
  • 九旬婆婆長腦瘤不肯手術,醫生家屬合力「騙」她接受治療
    楚天都市報9月23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九旬婆婆腦袋裡長了一顆雞蛋大的腦膜瘤,如不趕緊手術,腫瘤會壓迫神經讓她癱瘓。可是由於年齡太大,老人對手術心懷恐懼,十分抗拒。醫生和家屬聯手,一起用「善意的謊言」哄婆婆,終於讓她接受了手術。今天,婆婆康復出院。
  • 妙齡女子貸款6萬元做抽脂手術 反增重12斤
    為了好身材,貸款6萬元做抽脂手術,誰知術後體重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十多斤。最近幾天,黃岡在漢工作的胡女士,一直為此事鬱鬱寡歡。  21歲的胡女士身高164釐米,體重128斤。由於對自己的身材不是很滿意,感覺上身贅肉多,大腿也有點粗,她聽從了朋友的建議,打算通過抽脂來減肥。去年12月,胡女士來到位於武昌徐東大街的武漢五洲美萊整形美容醫院,進行諮詢。
  • 48天,減重100斤!357斤胖小夥在協和成功手術「縮胃」
    他從小經歷坎坷,父親早逝,母親賣農產品為生,家境不太富裕。從小,張宣就很能吃,小學時一頓能吃下6兩米飯,漸漸地,他的肚子像吹氣球一樣鼓起,體重飆升,20歲時已長到250多斤。「吃完飯過會就餓,我可以一口氣吃掉5包薯片」張宣說,年齡漸長,胃口愈好,除了一日三餐,薯片、巧克力、炸雞等小零食是每日必需品。加之運動很少,他的體重飆升至357斤。
  • 6米高墜落傷12處肋骨,打1個小孔手術避免「掀開屋頂修房梁」
    從6米高處墜落,9根肋骨共12處骨折。湖南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專家利用最新微創技術修復骨折,就像「打開一扇門進入房間內修補房梁」,避免了「掀開屋頂修補房梁」造成的較大創傷。心胸外科張志功副主任醫師團隊仔細研究病情後決定,為李某實施微創單孔胸腔鏡內肋骨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