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或因繼承父親基因突變

2020-12-23 央廣網

《科學》雜誌官網近日消息稱,一項探索非編碼DNA的新研究發現,調節基因活性區域的改變也可能導致自閉症,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變化傾向於從非自閉症的父親那裡繼承而來。

過去十年中,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數百種可能影響大腦發育,從而增加自閉症風險的基因變異,但這些變異主要來自直接編碼蛋白質的DNA中。此外,科學家一直試圖在患者個體基因組中發現如何自發產生突變,而非從父母中尋找遺傳突變。

論文作者、加利福尼亞大學遺傳學家喬納森·賽博特說:「基因組中只有2%由蛋白質編碼基因組成,那些被稱為『垃圾』DNA的非編碼部分,迄今在自閉症研究中一直被忽視。」

賽博特團隊對能調節基因表達的非編碼DNA部分特別感興趣,他們研究了來自829個家庭的全基因組序列,包括自閉症個體、其沒有患自閉症的兄弟姐妹和他們的父母。

評估個體非編碼區DNA鹼基變化帶來的影響非常困難,因此,研究團隊選擇了所謂的大序列DNA結構變體作為考察對象。每個人在其基因組中僅有數千個結構變異,這樣就縮小了分析範圍,僅需要檢查一小部分基因結構變體即可。

他們查找了一般人群變異少於預期的區域,包括在腦發育過程中負責調節基因活性並啟動基因轉錄的位點,然後,通過檢查父母對自閉症和非自閉症兒童的影響模式,檢查這些區域的結構變體是否與自閉症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父親傳遞了超過50%的變體,這表明自閉症兒童可能遺傳了父親而不是母親的風險變異。為驗證這個結果,賽博特團隊隨後測試了另外1771個家庭的樣本,再次驗證了上述結論。

對此,斯波坎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和計算生物學家露西卡·佩西歐託認為:「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雖然有挑戰性,但讓我們思考自閉症遺傳學的不同成因,這是對該領域的巨大貢獻。」(記者房琳琳)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隱性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隱性基因突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6 20:38:01 近日,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教授Timothy W.
  • 美國研究人員檢測自閉症基因 或有助於診斷自閉症
    中國網11月3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11月1日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研究人員對27種可能和自閉症有關的基因進行了檢測。研究結果目前已在《自然》雜誌上發表。參與這項研究的布萊恩·奧洛克是俄勒岡州醫科大學的分子遺傳學副教授。奧洛克介紹稱,為確定自閉症是否具有遺傳性,研究人員需要發現一種機制,以檢測自閉症患者父親的基因。
  • 乾貨分享:「高齡父親」危害大,孩子易患自閉症
    1、使孩子基因突變,患自閉症的風險提高一項研究發現:子女98%的基因突變來自父親,基因突變的數量和父親年齡有著直接關係,父親年齡越大,遺傳給孩子的基因突變就越多,相比之下,來自母親的基因突變是恆定的,不會隨著母親年齡增長而增加。
  • Nature子刊:評估後代患自閉症的風險,可以通過檢測精子的突變實現
    現有的研究指出,男性精子的突變對自閉症的影響最大。研究者對8位ASD患兒父親的精子進行分析,使用全基因組測序來測量精子嵌合現象,即後代和父親精子的基因差異,結果在後代身上發現了只與父親精子匹配的變異體。
  • 孩子患自閉症 或父親精子基因缺陷導致
    自閉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自閉症可以治好嗎?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在富裕的家庭來說,如果孩子出現自閉症,很可能會導致這個家庭從此踏上不歸路。自閉症是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近日研究發現,人們或能從父親精子上找出孩子自閉原因。很可能孩子患上自閉症的原因,是因為父親的精子質量出現問題。
  • 副作用顯著,自閉症相關基因療法試驗被叫停
    一項針對天使綜合症(Angelman syndrome,一種罕見的與自閉症相關的遺傳病)的基因療法臨床試驗被按下了「暫停鍵」,原因是兩名參與者暫時喪失了行走能力。專家認為,保證受試者的安全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該療法以及其他類似療法的開發。
  • 為什麼說年齡越大的父母越容易生育出自閉症患兒?特別是父親?!
    其中,對於父親來說,年齡越大的父親越容易孕育出自閉症患兒,這種結論效應是目前自閉症流行病學中最為一致的發現之一。對於母親來說,母親生育的年齡與誘發自閉症患兒之間的聯繫更為複雜: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母親生育年齡大大高於平均水平,或者母親的生育年齡比平均年齡水平小得多,她們孕育出自閉症患兒的風險似乎更高。
  • SHANK這一家子自閉症基因
    在《自閉症基因系列之SHANK3》一文中,椰菜君把之前零碎寫的幾篇SHANK3基因文章整理到了一起,以便閱讀。文後有讀者留言提出,是不是可以談談SHANK2這個基因?本文是對該留言的回答,也是對前文的補充。SHANK3,SHANK2,自然還有SHANK1,是一個小小基因家族的三兄弟。
  • AI篩查自閉症起源突變基因,還能解鎖你的藝術細胞?
    小探就精選了其中一些亮點項目帶大家來看看: 1、用AI篩查自閉症起源的突變基因 自閉症被認為具有強大的遺傳基礎,但引發疾病的基因突變卻很少被找到。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與波士頓兒童醫院、哈佛醫學院合作,利用人工智慧探索自閉症的隱藏起源。
  • 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
    然而自閉症患者的家庭往往被忽視甚至被誤解。「人們曾經以為,自閉症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太冷淡造成的,這個觀點已經造成很多傷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斯科特·塞立克(Scott Selleck)認為,這種觀點來自於對自閉症的錯誤認知。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無疑將加速對自閉症的理解和個性化治療方法的推進。它幫助人們認識到,自閉症與基因和遺傳有重要關係,而不是單純由後天環境造成的。
  • 大多數男性想不到去查這種乳腺癌基因突變,都是命名惹的禍?
    你或許會聽說過BRCA基因突變,這種突變與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症候群(HBOC)直接相關。但很多人都不知道,BRCA基因突變不僅涉及到乳腺癌和卵巢癌,男性出現BRCA基因突變的概率一樣大,傳給子女的概率也一樣大。
  • 深度解讀:自閉症與遺傳的關係
    6已發現大量自閉症臨床相關突變,包括遺傳突變和新發突變,點突變和結構變異隨著測序技術的進步,通過對大量的自閉症家庭進行全基因組或者全外顯子組掃描,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量自閉症相關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有些是遺傳自父母的突變,有些是新發的突變(de novo mutation
  • 最新發現:遺傳因素佔自閉症患病風險的80%!專家聚焦基因療法
    該研究分析了丹麥、芬蘭、瑞典、以色列和西澳大利亞五個地區,近200萬人的數據後,發現,在自閉症的患病風險中,遺傳因素佔據了80%,另外20%存在於隨機基因突變與環境因素。最終,西蒙基金會鑑定出由91個基因組成的高自閉症風險基因合集,如下圖(其中adnp突變基因的攜帶者,患上自閉症的風險高達99%):
  • 自閉症基因系列之SHANK3
    因SHANK3蛋白質數目不足、質量有問題而引起的疾病,叫做Phelan-McDermid綜合症,縮寫做PMS。絕大多數PMS患者是因為他們的一條22號染色體末端缺失,導致兩條SHANK3基因只剩下一條,因而SHANK3蛋白質的產量降低了一半。
  • 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的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基因突變是許多疾病的起源,比如癌症。而人類社會接受基因突變導致疾病的觀點,確實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承認基因突變可以導致疾病,那就意味著,每個人都生而不同,由於基因的差異,有些人可能更容易患某些疾病。這與啟蒙運動以來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主流觀點產生了矛盾。人類社會修正這些認知花了數十年的時間。
  • 自閉症到底是原因什麼造成的?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兩組樣本中,同卵雙胞胎的自閉症發病率都高於異卵雙胞胎。接下來,科學家又對樣本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基因分析,發現有93%的自閉症和61%~73%的潛在自閉症是由基因決定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正常人群的發病率大概為1%,但是對於自閉症家庭,據報導這種概率為8%-25%。03 基因突變很多人感到奇怪,那些並沒有自閉症家族史的患兒,談何說起遺傳因素呢?其實,我們所謂的遺傳因素是指疾病發生過程中,只要遺傳發生變異都可能導致發病,或者導致發病的風險增高。
  • 基因改變可能導致肺癌?某些肺癌風險因素可能導致基因突變
    小團:基因突變也會導致肺癌嗎? 小圓:基因突變分遺傳性和獲得性,在特定染色體(6號染色體)中遺傳某些DNA變化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肺癌,而在獲得性基因突變中,某些致癌物質(如菸草煙霧)可以導致細胞DNA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異常生長,從而導致癌症。
  • 孩子的基因,哪些來自於爸爸,哪些來自於媽媽?
    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孩子繼承了媽媽的大眼睛、爸爸的高鼻梁;但也有可能是一件壞事,孩子沒有繼承媽媽秀氣的小耳朵,反而和爸爸一樣一雙招風耳,卻又沒有繼承爸爸的「櫻桃小嘴」,反而和媽媽一樣一張「血盆大口」。上句只是舉一個例子,事實未必真的如此對應,但卻可以由此引申出一個問題:孩子的基因,哪些來自於爸爸,哪些來自於媽媽?
  • 基因療法有望治療因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
    鐮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和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都是由於編碼成人血紅蛋白β亞基的HBB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貧血症。這些疾病患者可能終生需要接受輸血或者其它療法的治療。已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重新表達胎兒血紅蛋白可以起到緩解貧血症狀的作用。但是編碼胎兒血紅蛋白的基因在胎兒出生之後就停止表達了。
  • 基因突變致乳腺腫瘤大如嬰兒頭
    如三代內兩位以上親屬患癌,患癌機率將增加 可進行基因檢測  父親患食道癌去世,妹妹曾患直腸癌,63歲的馬大娘體內也基因突變,長了乳腺腫瘤。  馬大娘今年63歲,是一名退休教師,兩年前,馬大娘摸出自己右側乳腺內有桌球大小的包塊,但沒有重視;一年後,包塊增大,同時乳腺皮膚出現破潰,氣味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