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前面的全文,倘若你尚未發現挖鼻的樂趣,本書將一步步引導你入門;如果你已是個堅定的挖鼻愛好者,那麼經驗豐富的弗雷特教授將為你提供啟示和建議,使你更充分地享受這一「男女皆宜且不具任何風險的娛樂活動」的樂趣;如果你是好奇心星人,想必看到每個星座的挖鼻特徵也一定會捧腹大笑。
那麼,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挖鼻這個行為是怎麼成為藝術的。
與挖鼻有關的第一種藝術形式是繪畫。有了今天的PS技術,蒙克的《吶喊》、梵谷的《自畫像》、羅特列克的《大使節酒館》,還有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迷之挖鼻》等等大師的作品都可以跑偏到挖鼻上,並且這個藝術升華在書的封面就展現的淋漓精緻。
與挖鼻有關的另一種形式就是詩詞歌賦。作者認為古今中外,與挖鼻有關的藝術作品簡直多得不勝枚舉。比如,20世紀初被人們廣為傳唱的動人歌謠,「上帝給了她美麗的面容,可她卻只顧掏鼻自娛」,便是其中之一。激動人心的進行曲《鼻寶上校》,更是為所有挖鼻同好喜愛。
不過由於篇幅限制,作者只是詳細展示了他個人創作的流行歌曲,並且更是貼心的配上了五線譜。
《挖鼻進行曲》
茶餘飯後,閒來無事,
硬是好無聊。
有片天地,任你遨遊,
就在臉中央。
來嘛,一起來挖寶!
摳嘛,清鼻子長流!
躲在卡卡[插圖],坐著沙發上,
看著電視劇。
開車子時,等地鐵時,
都是好時機。
挖嘛,一年四季!
摳嘛,春夏秋冬!
只吸不擤干著急,
良機逝去不復還。
手指堵鼻過大街,
有寶不挖非好漢!
古來聖賢皆寂寞,
唯有挖者留其名,
無拘無束真暢快,
一根手指挖到底!
吞了!吞了!吞了!讓他們羨慕!
彈開!彈開!彈開!讓他們抓狂!
挖挖挖挖挖挖鼻史 挖挖挖挖挖鼻史
挖挖挖挖挖挖鼻史 挖挖挖挖挖鼻史
書讀到此,你會對書的基調有更進一步的感知。不僅僅在開始把挖鼻投入大歷史的敘事,還是後面花樣百出的挖鼻攻略和挖鼻星座代表人物,直到這裡把挖鼻行為與偉大的藝術作品相結合的表達,都是嚴肅惡搞的趣味。
這與20世紀中葉流行開來的波普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知道很多時候藝術形式的表達背後往往是社會思潮的推動和變化,波普藝術的流行就是反傳統的思潮。
以前,傳統的藝術和傳統的思潮一樣都是只講述宏大的歷史、人物和主題。看到的都是這個世界的大趨勢大變化,講的都是人類和公眾,文明的進程和社會的演化,卻看不到每個人自身的價值和感受。
比如前面惡搞的蒙克的《吶喊》,原本想表現的是這個人正源源不斷地散發著恐懼和痛苦,對未來的迷惘,對廣闊世界的恐懼。
梵谷的《自畫像》其實也是他所處時代的縮影。
而一個人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常常被認為無需為此創作藝術主題,而作者不同,他是喜歡為小人物發聲,願意把每個人自身的美好與有趣表達出來。
實則惡趣味搞怪的背後,其實展示都是真實的自我,這才是普通人瑣碎但卻美好生活不是麼?
好了,感謝你與我一起分享了《挖鼻史》的全部內容,我們下一本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