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他是一個忠心的臣子。而且他還為國家收復了臺灣,趕走了一直統治著臺灣的荷蘭人。這一行為無疑是振奮人心之舉,也讓世人明白,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誰也別想搶走。

因此鄭成功就成為了我們的民族英雄,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除了我們中國外,其實日本也是非常崇拜鄭成功的,也是視其為英雄。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鄭成功明明是我們中國的民族英雄,一直在為我國做貢獻,並沒有為日本做過什麼貢獻,為何還會受到日本的崇拜呢?

這就要從鄭成功的出身說起,鄭成功的父親叫鄭芝龍,鄭芝龍雖然表面上是明朝的官員,可實際上是一個大海盜以及生意人。早在之前鄭芝龍就是一名海盜,在東南沿海地區活躍,慢慢發展為一個大海盜,還有著屬於自己的團隊。

但是他真正發跡的地方不是在中國地區,而是在日本的平戶。他一開始是追尋一位華僑大海盜來到平戶,跟著他一起混。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鄭芝龍很快就混得風生水起,平戶的日本貴族田川家族非常看重他,鄭芝龍在平戶娶了田川家的女子為妻,這位田川氏就是鄭成功的生母。

鄭成功就是在平戶出生,當時鄭芝龍因為要回明朝處理事情,沒有帶上他們母子,於是鄭成功就跟隨母親在平戶生活。而且鄭成功還有一個弟弟,名叫田川七左衛門。他弟弟被鄭芝龍過繼給了田川家,所以沒有跟著姓鄭。

等鄭成功到了6歲後,就被接回了福建,並且開始讀書學習。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鄭成功成為了明朝的臣子,並且做出了一系列壯舉,為後人稱讚。在此期間,鄭成功其實和日本的胞弟以及一些熟人還經常聯繫,關係極好。

而且當時的日本因為深受我國的思想影響,對於君臣之道非常看重。有著日本血脈,又一直忠心於明朝,抗擊清朝的鄭成功就成為了他們的崇拜對象。日本人就曾評價說鄭成功是忠義空傳國姓爺,因為鄭成功被賜予了明朝皇室的朱姓,所以就有了國姓爺的稱呼。

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因為自身的歷史不夠精彩和波瀾壯闊,又深受我國文化影響,經常會崇拜我國的一些名人,比如三國時期的關羽關二爺,呂布等等大將都是如此。所以日本人崇拜鄭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相關焦點

  • 鄭成功的偉大,連日本人也蓋章認證!
    他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曾經控制了中國東南半壁江山;他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被奉為「開臺聖王」。他的塑像遍及各地,真實面目卻鮮為人知。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在日本也被尊為民族英雄! 他傳令各港,並通告東西各國,不準到臺灣與荷蘭人通商,就這樣封鎖了兩年,搞得荷蘭殖民者狼狽不堪。公元1661年正月,鄭成功決定出兵收復臺灣。二月,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大小船隻數百艘,從廈門出發,渡過臺灣海峽,先後進攻荷軍據地「赤莊城」和「熱蘭遮城」。荷蘭殖民者憑藉堅船利炮和堡壘負隅頑抗。
  • 鄭成功的母親真是日本人?鄭成功又為何將自己的母親開膛破肚?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這件事,還要從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說起。鄭成功的祖父鄭士表是泉州的一名小官吏,俸祿低微。
  • 即使鄭成功屠殺鷗汀寨,他仍然是民族英雄?
    百姓安居樂業,各人自得其所。如此歌舞昇平之世,再想起當年的民族英雄,還有多少人記得?鄭成功,這三個字一直給人充滿朝氣的感覺!仿佛聽到這個名字,便能讓人想起400年前廈門、金門。那個不顧一切舉起反清復明大旗的少年!
  • 日本人眼中的鄭成功:打敗滿清給日本長臉,手下軍隊全是日式武士
    國姓爺鄭成功在明清兩朝都備受尊重,他死後康熙皇帝還親自寫了輓聯致敬。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鄭成功在島國日本也是個大名人,日本人很是崇拜他,還為他建寺廟,寫戲本。鄭成功為什麼在日本如此受歡迎呢?日本人為什麼要紀念他呢?
  •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一個決策,無意間挽救了臺灣
    鄭成功於1624年出生,原名鄭森,號大木,父親鄭芝龍為明福建總兵,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的隆武帝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稱之為國姓爺。後人習慣叫他為鄭成功,而不是朱成功。1644年清軍入關,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宣告了大明的滅亡。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本想去清朝謀個官職,沒想到,滿族人居然扣留了鄭芝龍。
  •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所為何事?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所為何事?
  • 日本人崇拜這5個中國名人,其中有一個,有一半日本血統
    (諸葛亮劇照) 二、諸葛亮 這個人在我國,是智慧的化身,可能很難想像,為何諸葛亮能被日本人所崇拜,實際上是因為
  • 鄭成功的母親竟然是日本人?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所為何事?
    鄭成功的母親確實是日本人,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可是事實就是這樣。但是這不妨礙鄭成功的偉大,鄭成功的母親雖然是日本人,但是她確實培養出來這樣一位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由此可見,鄭成功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 民族英雄鄭成功,為何要收復當時荒蕪的臺灣?實屬無奈
    鄭成功,一位南明優秀將領。他的一生都在為光復大明作鬥爭,即使在統治者都已經身死的情況下仍然對大明的光復保有希望。如果他只是因為反抗可能得不到後世那麼高的待遇,他最重要的攻功績是收復了臺灣,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他被後世稱為民族英雄。然而收復臺灣的背後藏著一段讓人無奈的隱情。
  • 300年前收復臺灣——民族英雄鄭成功
    1662年(清朝順治十九年,南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前的處境相當不好,1659年鄭成功曾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之後清政府的步步緊逼,只能困守廈門。鄭成功身後有數萬將士需要供養,廈門一地無法滿足補給。
  • 鄭成功形象 臺灣歷史教科書今昔改很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臺灣高中教科書裡,明鄭時期率軍民渡海來臺的鄭成功形象大變,從過去的「民族英雄」搖身一變「入侵(原住民)者」。研究鄭成功歷史多年的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張伯宇直言,目前教科書敘述鄭成功的方式,是民進黨當局為了「族群和諧」及自身統治正當性而放大臺灣「原住民」感受;但對漢人而言,鄭成功奠定臺灣漢人移民型態是歷史事實,漢人不可能因為尊重臺灣「原住民」而否定鄭成功。
  • 這個出生於日本長崎的孩子,38年後卻成為了中國的民族英雄!
    就在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不久,在日本長崎一個望族的深院裡,呱呱誕生了一個孩子。他就是鄭成功。38年後,他率領中國軍把荷蘭殖民者趕出臺灣,成為了中國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出生在日本,又怎麼是中國的民族英雄呢?其實,他的父親鄭芝龍,就是中國人,本是福建南安縣石井人。他年青時常常跟隨大商賈李習去日本做貿易。
  • 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暴病而死,臨死前決意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
    提及鄭成功這個民族英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抗清明將,曾做出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和創建明鄭的壯舉,但同時,又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鄭成功雖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英雄,但他卻出生在日本,有一半的日本血統,而且在他39歲暴病而死之前,曾決意下令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掉髮妻和長子、長孫?一代英雄為何如此絕情?
    亂世出英雄,在一個朝代末期的時候更是有著不少有著偉大氣節的民族英雄誕生。在明末清初之時,鄭成功就是一名傑出的英雄人物。他對荷蘭殖民者進行了堅決地鬥爭,並且收復了我國臺灣,在清軍攻入的時候竭力抵抗,十分的偉大。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民族英雄,日軍到墓前不敢冒犯,直接下跪磕頭
    但是在說到這個的時候,就想到了我們中國有一個地方,就連日本人到了這個地方也是絲毫不敢怠慢的,更是看到我們中國的這個民族英雄,直接下跪祭拜,真的是很隆重,也是慢慢的敬仰之情啊!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是誰?這5個人在日本近乎於神
    5.鄭成功。鄭成功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他一生做大的功績在於趕走了荷蘭殖民者,逼迫他們在投降書上簽字。鄭成功身上既有中國人的血統,也有日本人的血統,由於其做出的歷史貢獻,他一直被後世銘記。日本人很崇拜鄭成功,他們稱鄭成功為「出生在日本的亞洲英雄」。
  • 臺北市長說鄭成功「精神錯亂」,有無道理?
    光復臺灣前,中國國內即有關於重塑鄭成功在臺影響的討論。至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即將鄭成功的「民族英雄」和「開臺聖王」的形象合二為一,肯定他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及發展臺灣的功績。在國、民兩黨外的原住民看來,鄭成功是比荷蘭人更殘暴的統治者。鄭成功在臺灣將平埔族的土地任意分給文武官員,並向平埔族徵收重稅。面對平埔族的反抗,鄭氏的「手段十分殘酷,鎮壓『番變』毫不留情」,甚至屠殺原住民。如1670年,劉國軒同大肚社衝突,「沙轆番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劉國軒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
  • 日鄭成功紀念館想提升對華關係 宣傳共同英雄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我們可不要像島嶼問題那樣爭執起來啊,鄭成功身上真的有日本的血液,他是我們兩國的民族英雄。」《環球時報》記者不久前參觀剛落成的日本長崎鄭成功紀念館時,當地一名計程車司機詼諧地表示。300多年前,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一舉收復被荷蘭人佔領38年的臺灣,從此成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一面旗幟。
  • 鄭成功寫給日本幕府的求救信會是什麼內容?
    民族英雄鄭成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事跡是收復臺灣,但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鄭成功的大本營一直在廈門一帶的東南沿海地區。 傳統日本浮世繪版畫 永曆元年(1647年)向江戶幕府移書求援 據野史《臺灣開創鄭成功》記載,鄭成功本人向日本曾經移書兩封,一書言辭懇切、端莊,一書辭藻極其華麗,均是文採斐然之作。
  • 尋找臺灣鄭成功痕跡:昔日「開臺聖王」民族英雄,會不會被民進黨...
    而翻開成功高中的校歌,正是對鄭成功生平事跡的書寫:「萬古開山未有奇,登臺望海憶當時,偉哉斯人,壯哉此志,為民族奠定了復興基礎,為臺灣創造了光榮歷史……」 可見,鄭成功不止在臺灣歷史上舉足輕重,也早已成為臺灣民眾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符號。不管是逛街、燒香還是讀書,要說「全臺無處不成功」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