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暴病而死,臨死前決意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

2020-12-20 文化與歷史

提及鄭成功這個民族英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抗清明將,曾做出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和創建明鄭的壯舉,但同時,又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鄭成功雖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英雄,但他卻出生在日本,有一半的日本血統,而且在他39歲暴病而死之前,曾決意下令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明朝隆慶元年,皇帝終究沒有抵擋得住白花花的銀子,海禁政策開始鬆動,在福建開設了漳州月港,與東南亞各國展開了貿易活動,百姓們一看官府都這樣做了,於是很多人開始私底下和日本展開貿易往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澳門學會了葡萄牙語,多次跟隨葡萄牙商船押貨去日本等地,鄭芝龍在日本長崎混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甚至還受到了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接見,而且兩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一次運貨途中,鄭芝龍借宿日本田川小姐的家裡,並很快和田川小姐迸發了愛情的火花,1624年8月27日,田川小姐在海灘上撿海菜的時候,腹痛難忍,在巖石上生下了鄭成功。

鄭芝龍得知此事後很高興,想帶著老婆孩子回中國,但德川幕府擔心鄭芝龍以後不來日本做貿易交易了,於是把鄭成功母子扣在日本,在鄭成功7歲的時候,終於跟隨鄭芝龍回到中國,而懷著第二個孩子的田川小姐因為種種原因留在了日本,年底,田川小姐又生下個男孩,因為鄭芝龍一直沒回日本,所以這個孩子就過繼到了田川家族門下,取名田川七左衛門。

鄭成功的父親雖然出身草莽,但後來被朝廷招安,官職也越做越大直到成為明朝福建總兵,1644年,鄭芝龍被封為南安伯,統領福建明軍。第二年,鄭芝龍擁明唐王朱聿鍵為帝。此時的南明朝中無人,鄭芝龍已是南明中流砥柱,奈何清軍太厲害最終鄭芝龍無奈投降,南明政權也就土崩瓦解,在鄭芝龍投降前夕,鄭成功極力勸阻父親繼續抗擊清軍,為此父子二人不惜決裂,鄭成功孤身一人來到南澳島,湊足了一千多人繼續抗擊清軍,雖然清廷政府三番五次來勸降鄭成功,但鄭成功就是不同意,幾年後,鄭成功已經擁有了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

在和抗清的張煌言將軍強強聯合後,鄭成功一度把清軍趕回南京以北,眼見清軍節節敗退之際,鄭成功大意了,被清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慘敗而歸撤退到了廈門,既然無法收復失地,鄭成功退而求其次開始攻打臺灣,打算利用臺灣和清軍進行持久戰,1661年,鄭成功整頓兵馬開始進攻在臺灣的荷蘭侵略者,雙方在經過一番激戰後,荷蘭侵略者節節敗退走投無路,經過八個月後荷蘭侵略者投降願意退出臺灣,至此,鄭成功終於掌控臺灣。

拿下臺灣後的鄭成功已經有了可以休養生息的地方,但剛剛拿下臺灣沒多久,鄭成功就染上惡疾病逝,享年三十八歲,臨死前鄭成功決意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原因無他,這實在是太丟人了,鄭成功的長子鄭經成年後,雖然娶了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為妻,但他倆並不恩愛,鄭經反倒是迷戀上了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並與她私通生下了私生子鄭克藏,不知內情的鄭成功一開始得知有了長孫還挺高興,但唐顯悅就不爽了,他給鄭成功修書一封「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

鄭成功是一個深受儒家倫理教育的人,是一個非常重視臉面的人,他在得知此事後,羞愧難當暴跳如雷,以治家不嚴的罪名,處死了正妻董夫人,並且要將鄭經、陳昭娘、鄭克臧一併斬首,鄭經人在廈門,所以公然違背父親的意願,扣押了前來殺自己的大將周全斌,鄭成功得知消息後憤怒不已,加之勞累過度暴斃在了海邊。

鄭經在得知鄭成功死後,在金門發動了軍事政變,自稱延平王,打敗了控制臺灣的鄭成功弟弟鄭世襲,然後在臺灣即位,全部照搬明朝中央官制,奉已經死去的永曆皇帝為正朔,成為了南明抗清的最後根據地。

相關焦點

  • 鄭成功臨終前,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以及長子長孫,這是為何?
    鄭成功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個名字了,曾立下赫赫戰功,只是就在他收復臺灣的第二年,就因病逝世,令所有人感到悲痛,但更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他在臨終前下令要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長孫,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鄭成功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家中曝出一大醜聞,那就是長子鄭經雖說已家中有妻,但還是愛上了四弟的乳母陳昭娘,並且有了私生子鄭克臧。鄭成功我們知道,他是受過儒家倫理教育的人,這種事情他是無法容忍的,於是就便立即手持令箭,以「治家不嚴」的罪名,將正妻董夫人,鄭經,陳昭娘,鄭克臧一起斬首。
  • 鄭成功臨終前為啥要處死自己妻子、兒子和長孫?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到鄭成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收復臺灣的壯舉,在這點上被稱為『民族英雄』當之無愧。但是他的結局可謂非常悽涼,39歲憂憤而死,死前抓破了臉,直言「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並且在臨死前曾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兒子及長孫。為何會如此?其實我們看看鄭成功一生的經歷就能找到答案。
  • 鄭成功收復臺灣次年,就暴病離世,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長子長孫
    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只不過是38歲的壯年,很多人都對他報以了極大的期待。然而此後僅過了一年,他就暴病離世,生前的那些願望自然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了。不過比這個噩耗更為驚人的是,在臨終之前,他居然下令要處死妻子以及長子、長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掉髮妻和長子、長孫?一代英雄為何如此絕情?
    亂世出英雄,在一個朝代末期的時候更是有著不少有著偉大氣節的民族英雄誕生。在明末清初之時,鄭成功就是一名傑出的英雄人物。他對荷蘭殖民者進行了堅決地鬥爭,並且收復了我國臺灣,在清軍攻入的時候竭力抵抗,十分的偉大。
  • 鄭成功去世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自己的長子,妻子和長孫?
    鄭成功的死,有很大的原因是被他的長子鄭經給氣死的。他臨死前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的長子鄭經做了一件讓他「羞於啟齒」的事情,而他的妻子董夫人和那個剛出生的小孫子,完全是無辜躺槍。
  • 鄭成功39歲猝死,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下如此命令」這何嘗不是鄭成功的一種悲哀!一前一後兩封信。鄭成功與長子鄭經那平靜和諧的父子關係,因為前後兩封來信而變得「波濤洶湧」。第一封,可稱之為「報喜信」。鄭經有兒子了,鄭成功升級到祖父了,將門有後了。鄭成功那個高興啊,大手一揮,一個字「賞」!
  • 為何鄭成功臨終要殺掉妻子及長子、長孫?一代英雄為何如此狠心?
    《復臺》一詩是民族英雄鄭成功1662年收復臺灣時寫下的七言絕句,當年荷蘭殖民者佔領中國領土,鄭成功親率兩萬餘兵將,英勇作戰近一年,終於將失地收復回祖國。 然而一代英雄,卻在不到40歲時就因病去世,死時滿懷憤懣,尤帶不甘,令人不免傷懷嘆息。 鄭成功的早逝,和其子鄭經不無關係。鄭經是鄭成功與正室董酉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於1642年,3歲那年適逢清兵入關,鄭成功從此忙於戰事,對鄭經疏於管教。而董酉姑是鄭成功的賢內助,平日裡為丈夫管理家中大小事務,以及籌備軍需,鄭經多數時候都由乳母照顧,從而養成了他日後驕奢淫逸的性格。
  • 鄭成功死前處死妻兒、孫子,他們做錯什麼?一代名將為何如此絕情
    中國古代歷史上,誕生了無數的風雲人物,而鄭成功顯然是其中之一,作為明末著名的軍事將領和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也是讓人瞻仰,而在1661年,鄭成功身體越來越差,最終帶著遺憾死去,而他在生前卻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鄭經、妻子董氏以及孫子鄭克臧全部處死,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會讓一代名將如此絕情呢
  • 三十九歲是道坎,鄭成功沒能過了這坎,臨終差點把妻子、長子廢了
    有不少英雄是死於39歲的,嶽飛死於39歲,常遇春死於39歲,李自成死於39歲,抗日英雄趙登禹死於39歲,當然,鄭成功也死於39歲。看來39歲是道坎,不容易過得去。鄭成功在死前,曾安排人員去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這是為什麼呢?一段醜聞鄭成功是個民族英雄,公元1661年,鄭成功留下兒子「守家」,自己帶兵去徵戰臺灣。不久後,「霸佔了臺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被趕了出去。
  • 「道德模範」鄭成功
    民族英雄鄭成功名垂青史,他打敗荷蘭殖民者、奪取臺灣的歷史早已深入人心。今天,咱們說說他的另一面,說說他的道德性格,他生平所堅持的一些原則。
  • 鄭成功死前,想要殺死鄭經,可為什麼結果還是他接了班呢?
    可惜的是,鄭成功在收復臺灣的第二年,就英年早逝了。在死前,他因為一件事,非常氣憤,甚至直言要殺了自己的兒子鄭經。可是,沒想到鄭經沒死,反而接了班。鄭成功死前,想要殺死鄭經,可為什麼結果還是他接了班呢?起初,鄭成功還是非常喜歡這個長子的,據史書記載,他「仁慈儉恤,謙恭愛人」並且「好學善」,絕對不是影視劇中那個看著傻乎乎有點昏庸無能的人。他也很早就跟著鄭成功南徵北戰,在武藝和戰術指揮上頗有能力。鄭成功在去臺灣前,將鎮守思明州(今福建廈門一帶)的重任交給了鄭經。
  • 文德皇后臨死前哀求一件事,唐太宗卻不答應,後導致長孫家族破滅
    長孫皇后本來身體還是很好的,卻突然就快要不行了。於是趕緊派人去通知李世民,當時李世民不在皇宮,但是當他知道自己的老婆快不行的時候,趕緊騎馬飛奔回來。回來就趕緊找人治療,卻回天乏術,臨終前長孫皇后央求李世民一件事,然而太宗卻怎麼都不肯答應。長孫皇后央求的是什麼事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讓自己的哥哥當宰相。還說房玄齡這個人很有才,以後即使他犯錯也不要換了他。
  • 民族英雄鄭成功:明末1661年收復臺灣,1662年舊曆五月因病逝世
    鄭成功鄭成功開發和建設臺灣,總的精神是承認土地私有制,保護私有財產。他憂鬱寡歡,長時間內形成一個心病給鄭成功精神上巨大創傷的是他父親鄭芝龍降清之事。起初,鄭芝龍降清,對鄭成功來說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堂堂正正、教子忠君報國的明朝名將,怎麼會暗中勾結清軍,且後來居然投入清廷的懷抱?在鄭清和議」期間,清廷把鄭芝龍作為向鄭成功勸降的王牌,扣押了十多年當鄭成功光復臺灣之後,鄭芝龍在清廷眼中已成為一個廢物。於是,便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初三,下令將鄭芝龍處死了。
  • 剛剛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卻被一隻蚊子叮咬死
    可是正當鄭成功躊躇滿志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南明皇帝被吳三桂殺害,長子與乳母發生亂倫,祖墳被叛徒挖毀,降清的父親與叔父被清廷滿門抄斬------這些打擊遠非普通人能忍受,他痛心疾首,心力交瘁,正值壯年的鄭成功就這樣在過度的憂傷中倒下了。於一六六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在書房過世,享年三十八歲。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李恪被栽贓陷害,臨死前詛咒這個家族將會滅亡,6年後果真應驗了
    李恪雖然被害死了,但是他臨死前,卻詛咒了這個家族將會滅亡,沒想到才過了短短6年,這個詛咒果真應驗了。正是因為這個優點,所以他在位期間曾經呈現出很多人才匯集一趟,世間繁榮和平的景象。但是,你以為他所任用的人物,都是一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物嗎?其實答案是否定的,畢竟他也不是不會犯錯的,任用長孫無忌就變成他比較大的錯誤。
  •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眾所周知,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他是一個忠心的臣子。而且他還為國家收復了臺灣,趕走了一直統治著臺灣的荷蘭人。這一行為無疑是振奮人心之舉,也讓世人明白,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誰也別想搶走。
  • 300年前收復臺灣——民族英雄鄭成功
    1662年(清朝順治十九年,南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前的處境相當不好,1659年鄭成功曾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之後清政府的步步緊逼,只能困守廈門。鄭成功身後有數萬將士需要供養,廈門一地無法滿足補給。
  • 即使鄭成功屠殺鷗汀寨,他仍然是民族英雄?
    如此歌舞昇平之世,再想起當年的民族英雄,還有多少人記得?鄭成功,這三個字一直給人充滿朝氣的感覺!仿佛聽到這個名字,便能讓人想起400年前廈門、金門。那個不顧一切舉起反清復明大旗的少年!圖2-7.我相信行此私刑的人在行刑 前是不會給人麻醉的,所以這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刑罰,也可以反映出至少以陳君諤為首的鷗汀武裝勢力絕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而其他的普通鷗汀百姓,可能只不過是在陳君諤的統治下身不由己而已。
  • 在古代的大族人家裡,假如長子去世了,長孫和次子誰的權力更大?
    古代實行長子繼承制,家庭的第一繼承人必須是長子繼承人,也就是妻子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在古代少數民族家庭中,如果長子死了,長子和次子誰的權利更大? 一、長子繼承制 在中國古代社會,宗法制度中存在著長子繼承制。在古代家庭中,戶主可能有多個後代。普通男人也可能有三個妻子和四個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