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的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之間的聯繫

2020-12-11 肯定式教養

截止本章之前,感覺統合我們已經講了感覺統合六大感覺系統中的主要三大感覺系統:前庭覺、觸覺、本體覺的基礎理論和訓練方法,有興趣了解的翻看下之前的專欄文章。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主要感覺系統之間的關係。

我們之所以要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因為我們人體的任何感覺系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共同發展。一種失調表現,往往是多個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在設計訓練時,我們就要考慮各個系統的協調訓練,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其實從之前各個感統失調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很多時候,不同的感覺系統失調會有一種共同的失調表現。

比如寫字,我既運用了視覺的信息採集,也運用了前庭神經核的信息處理,還運用了本體覺的肌肉控制,所以,當其中任何一個感覺系統出現問題時,都會導致孩子寫字出現問題。

當然,在具體的寫字問題上,不同的問題表現又反應了不同系統失調,比如孩子寫字用力,潦草,這就與前庭覺、本體覺有很大關係,漏字、顛倒又與前庭覺、視覺有很大關係。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結合之前學的各個系統的理論知識,根據它們的功能來推理,找到具體的原因,然後才能設計有效的訓練方法,針對性的訓練。

總之,大家知道,前庭覺、觸覺、本體覺這三大主要感覺系統,再加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共同構成了人體的感知系統,然後再配合大腦、神經元的統合管理,就組成了人體的感覺統合整體。

觸覺和前庭覺的關係

在三大感覺系統中,觸覺是人體發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而前庭覺的發展是建立在觸覺發展的基礎上。

雖然兒童前庭覺在胎兒期就開始發育,但是並不成熟,還需要胎兒出生後外界持續不斷的刺激輸入才能促進前庭覺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知道,兒童早期主要通過觸覺刺激來獲取外界信息,所以觸覺系統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獲得外界刺激的多少。而刺激信息的傳導傳輸會經過前庭神經核的處理,因此會促進前庭神經核的發育。所以,觸覺系統的運作狀態和所提供的神經刺激的數量與品質,對前庭覺的發展影響非常大。所以,如果我們發現一個6歲的孩子前庭覺發展明顯不足,那麼幾乎可以斷定這個孩子的觸覺系統發展也是明顯不足的。

舉個例子,在孩子的前庭系統發展過程中,孩子可能因為觸覺不足而造成觸覺敏感現象,對外界陌生的刺激反應都過於激烈,導致由末梢神經傳到中樞神經的電流過於強大,孩子還未發展成熟的前庭神經核無法正常發揮抑制功能,而使大量的神經電流傳入大腦,造成大腦組織反應激烈,久而久之,形成生理上的慣性反應,就變成腦神經抑制困難,行為表現極為容易興奮。

觸覺和本體覺的關係

本體覺與觸覺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因為本體覺是觸覺下沉的產物,又稱為深感覺。

孩子出生後形成的初始觸覺系統會發展出更多的分支和網絡,然後第一層觸覺系統下沉到內腔、肌腱、骨膜等身體的深處,與本體覺接收器相結合,形成人體的本體覺系統。同時,因為觸覺是最早發育的感覺系統,觸覺獲得的信息刺激可以幫助人類神經通路的發育。而一旦前期觸覺發育不良,必然導致後期神經通路的發育。而這些神經通路很多是與後期本體覺共用的。所以,一旦人的觸覺系統沒有發育成熟,其結果必然會影響本體覺的發育,導致出現本體覺失調。

舉個例子,因為觸覺發育不良,兒童的神經通路沒有得到充分的激活、發育,那麼即使兒童的本體覺採集到了充分的信息,也可能會因為神經通路的傳導出現問題,傳遞速度慢,致使兒童表現反應遲鈍,比別人慢半拍。

前庭覺和本體覺的關係

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前庭覺系統分為外周前庭感知器官(感知重力和位覺)和前庭中樞處理器官(對各種感知信息進行初步加工處理)兩部分。而這兩部分都與本體覺有非常重要的練習。

我們知道,本體覺是後天發育的人體感覺系統,它正確發育依賴的重力和位覺信息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外周前庭感知器官。所以一旦人體的外周前庭感知器官出現問題,人就不能獲得正確的重力和位覺信息,那麼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本體覺不能獲得正常的正常的重力和位覺信息,於是人就容易動作失調,走路易摔倒。

舉個例子,你已經失去平衡,快要摔倒了,如果前庭覺的外周感覺器官感知到了頭部的失衡,它會立刻傳遞信息給大腦,大腦做出判斷,迅速調整

另一方面,本體覺信息的傳輸要經過前庭中樞處理器官,也就是前庭神經核的處理。如果前庭神經核這個門衛不能對本聽覺信息進行有效的初級加工,導致傳入大腦的本體覺信息過多、過雜,那麼大腦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才能對本體覺信息做出有效處理。更多的工作意味著更多的處理時間。因此,孩子就容易表現為反應慢。

所以,只要前庭覺系統出現問題,那不用說,人的本體覺也必然存在失調。

總結

在三大感覺系統中,觸覺是基礎,前庭覺是關鍵,本體覺是後天發育。

如果觸覺系統出現問題,那麼前庭覺可能出現問題,而本體覺必然出現問題。

如果前庭覺系統出現問題,那麼可能對觸覺系統造成影響,而本體覺必然出現問題。

所以,但凡進行感統訓練,觸覺訓練和前庭覺訓練幾乎是必選項目,而當這兩個感覺系統訓練好之後,本體覺才能正確修正。

注意力訓練資料領取

購買了本感統專欄的朋友,都可以免費領取訓練資料一份,幫助孩子能更好的進行感統訓練,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1、1000個左右的迷宮

2、10套電腦注意力訓練軟體,適合5-20歲

3、100張點仿畫

4、漢字劃消

資料領取方式

寫在最後,我一遍資料領取方式,因為總有朋友購買後不看文章,一遍遍的問怎麼領取。

購買專欄後,進專欄第二章,文章末尾有資料領取方式,按照要求操作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本體覺、觸覺、前庭覺【收藏】
    廣泛的來說,感覺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的接觸,透過感覺系統,進而傳遞給腦部作出分析,從中獲得學習,再命令身體的運動系統作出反應。小遊戲刺激本體覺發展 小孩的感覺統合發展,其實與生活環境、父母的協助有很大的關係。而針對本體覺的協助,其實也有許多小方法,廖笙光技術長特別指出,本體覺的感覺接受器在關節、肌腱處,因此可多讓小孩玩一些可撐手(爬)、出力(彈跳床)的遊戲。
  • 三大感覺統合:本體覺、觸覺、前庭覺(收藏文章)
    廣泛的來說,感覺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的接觸,透過感覺系統,進而傳遞給腦部作出分析,從中獲得學習,再命令身體的運動系統作出反應。小遊戲刺激本體覺發展 小孩的感覺統合發展,其實與生活環境、父母的協助有很大的關係。而針對本體覺的協助,其實也有許多小方法,廖笙光技術長特別指出,本體覺的感覺接受器在關節、肌腱處,因此可多讓小孩玩一些可撐手(爬)、出力(彈跳床)的遊戲。
  • 感覺統合--前庭平衡覺【必學】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注意力與前庭平衡能力有關。       前庭平衡覺是指利用內耳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碳酸鈣結晶體),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保持身體的平衡。前庭平衡系統的發育過程:       前庭系統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的內耳前庭對地心引力的感覺,比較容易了解的是皮膚觸覺,眼睛的視覺和耳朵的聽覺等。
  • 家庭必備的感覺統合訓練常識,你了解前庭覺嗎?
    感覺統合訓練是通過遊戲或運動的形式,對人體的前庭覺、觸覺、本體覺、視知覺、聽知覺等基礎體系的鍛鍊,從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及空間知覺能力等。避免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多動症、自閉症,減少由此帶來的學習障礙不與生活障礙。前庭覺前庭覺掌管身體的平衡系統,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有重要影響。
  • 兒童感覺統合的發展
    寶寶的感覺統合是怎樣發展的呢?那我們說的五項基本方向又具體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4)每個感官系統所接收到的感覺輸入會彼此影響。(5)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敏感期 黃金期 關鍵期。(6)發展有順序性但也有個別差異。
  • 寶寶的感覺統合怎麼發展?
    昨天我們聊了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常時孩子可能會出現的症狀。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聊聊感覺統合正常發展孩子的表現是怎樣的!前庭覺啟動,新生兒第一個月各項感覺系統發展啟動藉由感覺建立關係(觸覺、本體覺),眼睛和頸部的發展幫助進一步發展其他能力。
  • 寓教於樂訓練寶寶感覺統合
    專家指出,感覺統合簡單來說,主要由前體、本庭、觸覺構成,並控制感覺的輸入,在大腦裡面逐步做好整合之後,能夠出現適應性或適當性的反應,藉此跟外在互動。   掌管肢體協調的本體覺   本體感覺主要是經由肌肉、關節或骨骼等感覺接受器而來的訊息,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使關節能夠自由活動。另外,本體覺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加本體感覺的輸入,並有助於情緒的正常化。同時,本體感覺會影響個體視知覺及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進而影響一個人計畫活動的能力,幫助孩子進行模仿、執行、協調等肢體動作。
  • 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基本重點
    首先,什麼是感覺統合?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取信息,並由大腦對其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進而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嬰幼兒期就已經開始發展,而且與兒童日後的學習能力有很大關係。簡單來說,感覺統合就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感覺統合是1972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提出的。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4、觸覺敏感的危害?       觸覺敏感的孩子常常會衍生前庭覺不足,好動不安的毛病,本體感也會扭曲,情緒化及笨拙現象。     5、強化觸覺訓練的原則       觸覺是感覺刺激中分布最廣,信息最頻繁的,我們幾乎不斷地在接受觸覺刺激,包括曬太陽,吹風,洗澡,遊泳以及玩沙,玩土,玩水都是非常重要的觸覺刺激。
  • 父母不要天天責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可能是前庭覺失調
    上兩節我們學習了神經元和大腦的功能及對感覺統合的影響,本節我們將學習前庭覺。人的三大感覺系統:前庭覺系統、本體覺系統、觸覺系統。所以前庭覺是我們感覺統合訓練的學習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後期對孩子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重中之重。
  • 感覺統合訓練的內容 美嬰教育
    感覺統合訓練不僅能提高兒童感覺統合能力,還是預防和治療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主要解決兒童前庭-平衡覺能力、本體覺能力、觸覺能力、視聽覺能力等感覺統合能力。所以,感覺統合訓練也分為前庭-平衡覺訓練、本體覺訓練、觸覺訓練、視聽覺訓練等等。
  • 感覺統合003 |簡述感統三大基礎感覺之——前庭覺
    、蕩鞦韆、衝動、好動不安、喜歡繞圈跑區辨障礙:方向感、速度感差,容易摔倒運用障礙:雙側協調困難、專注力差、手眼不協調前庭覺的發展較早,在孩子胎兒期第九周就開始發育,所以說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缺乏運動,也很可能造成孩子前庭覺的失調。
  • 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下)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在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中我們常常會用到的設施及器材。1圓筒吊纜:它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平衡和動作運用能力,還可以矯正重力平衡感,促進身體協調性。針對的感覺輸入主要包括了前庭覺、本體感覺、觸覺和視覺。使用時患兒可以屈曲身體抱住圓筒,坐於圓筒的底邊,治療師通過擺動圓筒讓孩子感覺到刺激。
  • 好立德《感覺統合課程》介紹
    感覺統合的科學定義,其實指的是我們應對外界刺激的一個完整過程:身體各感覺通道(視覺、聽覺、觸覺、本體覺、前庭覺……)向大腦輸入各種信息,然後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各種加工和整合,再指揮身體各部位做出適應性的反應。
  • 最沒存在感的本體覺,對於孩子的注意力卻有著重要影響!
    前面我們學習了人體三大感覺系統的前庭覺、觸覺,本章我們將學習最後一個感覺系統----本體覺。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一天,一隻青蛙碰到一隻蜈蚣。這影響蜈蚣穿鞋的能力就是本體覺。本體覺概念本體感覺最早由 Shrington於1906年提出,是指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是肌、腱、關節等運動器官本身在不同狀態(運動或靜止)時產生的感覺。
  • 孩子學習不好,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各感覺器官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 兒童感覺統合的小活動
    我們先來說說感覺統合訓練對各種感覺神經系統方面的作用:視、聽、嗅、味覺:由12對腦神經接收訊號,再傳送至大腦整合作出反應,這些都是對孩子很直接的感覺刺激,尤其,視覺刺激對孩子未來的視知覺認知發展,手眼協調發展是非常重要。
  • 兒童感覺統合的小活動
    嗅覺、味覺是原始感覺刺激,有時嚴重發展遲緩的孩子對這兩種感覺刺激的反應最明顯。觸覺:嬰兒最早的觸覺接觸,主要來源是母親,這種關係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經驗,這通常會影響到個體日後的情緒穩定度。本體感覺:本體感覺的功能,對於個體的運動非常重要,藉由本體感覺,各種反射動作及自動反應,如此,一些計劃性的活動才能產生,從本體感覺的輸入中,個體還可從此獲得更成熟的運動覺,進而發展精確的身體認知(body schema)、及身體位置、區分感覺。
  • 別亂給孩子貼「感統失調」的標籤,先來理解什麼是感覺統合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SI)是指大腦接收、分析、組織和綜合加工各種感覺信息(包括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並依據身體內部、外界環境做出適當的行為舉止和情緒反應的能力(Ayres,1972)。感覺統合是幼兒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的基礎。
  •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感覺統合是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並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人體通過大腦處理信息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就好比我們看到一個足球迎面飛來,我們知道要馬上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