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003 |簡述感統三大基礎感覺之——前庭覺

2020-09-03 感覺統合高級指導師

前庭覺是影響嬰幼兒成長和學習發展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前庭是臉的正前方,傳達視聽嗅味觸等訊息,這些訊息的處理中心在後頸部腦幹(大腦中樞神經)前方的前庭神經核。核心部分八個前庭神經核,位於大腦後下方,腦幹前部,也就是後腦勺的位置,呈倒三角狀。周圍神經系統叫前庭,由三根半規管形成的立體空間。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是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源泉。

前庭感受器官位於內耳,包括三對互成直角的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是人體對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前庭的作用:

  1. 維持身體平衡
  2. 維持正確的姿勢
  3. 發展身體兩側協調的運作能力
  4. 控制眼球運動,發展視覺空間能力
  5. 影響人體大腦的警醒度
  6. 語言邏輯思維能力
  7. 影響聽覺功能

前庭覺失調的主要表現:

調節性障礙:

高敏:容易暈、怕晃、怕倒立、怕旋轉、重力不安症

低敏:旋轉不會暈,走路歪歪扭扭,追視困難

尋求,喜歡旋轉、蕩鞦韆、衝動、好動不安、喜歡繞圈跑

區辨障礙:方向感、速度感差,容易摔倒

運用障礙:雙側協調困難、專注力差、手眼不協調


前庭覺的發展較早,在孩子胎兒期第九周就開始發育,所以說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缺乏運動,也很可能造成孩子前庭覺的失調。嬰幼兒期間的爬行的抬頭動作,搖抱旋轉動作以及有效的活動量都很有效的刺激的前庭覺的發展,使得前庭覺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發揮。

前庭覺不良的孩子會造成孩子的專注力不好,學齡前的孩子可能會表現不出或不明顯,孩子升入小學後孩子需要在課上安靜坐一節課,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不好,會造成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造成孩子自卑自信心不足,嚴重影響孩子以後的學業乃至事業發展。

除了平躺以外,絕大部分的時間前庭系統都在執行任務。換言之,前庭系統與許多神經系統的運作息息相關。例如:上課專注的凝視,就是前庭動覺與視覺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現在我們來一起學習前庭系統與其它神經系統間的關係:

前庭系統與視覺系統:

人在凝視時,需要頭頸穩定不動;追視移動的目標時,需要頭頸穩定的移動,如此捕捉的影像才會清晰。前庭系統將地心引力的強弱信息提供給視覺系統,形成遠近、高低、前後、左右等方位概念,此即「空間視知覺」。

前庭系統與聽覺系統:

這兩個系統的接收器都在內耳,併合而為第八對腦神經,彼此功能上有相輔相成之效。

前庭系統與動覺系統:

前庭刺激引發肌肉張力提高,帶動肌腱、韌帶、骨骼與關節做出平衡動作,並維持姿勢。前庭平衡覺與動覺的信息整合,掌握四肢在三維空間的位置,形成有意義的身體知覺。

前庭系統與雙側統合:

前庭系統的神經纖維把信息分別送到左右大腦半球,對促進身體的雙側統合助益很大,在學習複雜動作時,讓身體反應靈敏。

前庭系統與情緒中樞:

前庭系統有神經纖維連接情緒中樞,所以前庭刺激能影響情緒,包括正面與負面的各種情緒,如興奮、緊張、平靜等。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比較有效的前庭覺訓練方法以及訓練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在治療前庭失調的許多方法中,刺激內耳前庭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矯治方法。可以讓孩子接受以下各種運動的訓練來刺激前庭平衡能力的發展:

①旋轉運動:

旋轉圓筒(抱筒)、旋轉木馬、旋轉座椅。這些項目會比較強烈的刺激孩子的前庭感受器,讓孩子產生比較強烈的暈眩感,進而刺激前庭神經的發育。操作時一定要注意旋轉的力度,尤其是對前庭敏感的孩子,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慢一些,等孩子適應後再逐步提高強度與時間。在家中可以以抱著旋轉或者讓孩子自己旋轉來代替,前庭敏感的孩子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緩解其暈眩感。

②搖晃運動:

採取俯臥位、仰臥位、側臥位、頭腳顛倒等體位進行鞦韆、吊床、大龍球等遊戲。操作時要注意孩子安全,尤其是仰臥位與頭腳顛倒時,孩子很難自我保護,需要操作者一定要保護好孩子。開始搖晃時也應以由慢到快的順序,並且觀察和詢問孩子的反應,幅度也是由小到大,先前後晃再左右晃。如果孩子有些害怕,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

③平衡運動:

走平衡木、平衡板等。操作時做好防護工作,提醒孩子注意力集中,目光一定集中在所走的器材上,開始可以輔助其保持平衡,之後要逐步撤去輔助。

④跳躍性運動:

蹦床、翻滾、墊上運動等。跳床時可以加入一些接拋球和投擲的項目,鍛鍊其手眼協調。做前滾翻的時候,一定提醒孩子保護好頭部與頸部。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的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之間的聯繫
    截止本章之前,感覺統合我們已經講了感覺統合六大感覺系統中的主要三大感覺系統:前庭覺、觸覺、本體覺的基礎理論和訓練方法,有興趣了解的翻看下之前的專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主要感覺系統之間的關係。總之,大家知道,前庭覺、觸覺、本體覺這三大主要感覺系統,再加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共同構成了人體的感知系統,然後再配合大腦、神經元的統合管理,就組成了人體的感覺統合整體。
  • 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本體覺、觸覺、前庭覺【收藏】
    家庭感覺統合與時代環境、家庭配置轉變相關  感覺統合,這個名詞近幾年來不斷的被提起,連央視CCTV也點名感統失調的問題,具體戳這個連結(央視CCTV點名「感統失調」丨家長應該怎麼做廣泛的來說,感覺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的接觸,透過感覺系統,進而傳遞給腦部作出分析,從中獲得學習,再命令身體的運動系統作出反應。
  • 感覺統合--前庭平衡覺【必學】
    其實我們人生活在地球上不管是什麼舉動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因為太平常了,所以不去感覺地心引力的存在。前庭覺早在懷孕九周就開始操作,直到年老壽終,一直將對地心引力產生的無休止的感覺信息流入中樞神經系統,其他視、聽、觸感覺則在出生以後才開始發展功能的,而且都重疊在前庭感覺之上。如前庭功能不正常,其他感覺也都可能有輕重失常的情形。前庭的功用宛如高樓大廈的地基,基礎不好疊建在上面的建築也會有問題。
  • 三大感覺統合:本體覺、觸覺、前庭覺(收藏文章)
    廣泛的來說,感覺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平衡覺、運動覺,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周遭環境的接觸,透過感覺系統,進而傳遞給腦部作出分析,從中獲得學習,再命令身體的運動系統作出反應。 因此家長可別產生誤解,其實感覺統合的發展與智力發展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感覺統合與大肢體動作以及精細動作的發展才有關係,至於很多家長的疑問是,我的孩子究竟有沒有感覺統合上的障礙。
  • 別亂給孩子貼「感統失調」的標籤,先來理解什麼是感覺統合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SI)是指大腦接收、分析、組織和綜合加工各種感覺信息(包括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並依據身體內部、外界環境做出適當的行為舉止和情緒反應的能力(Ayres,1972)。感覺統合是幼兒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的基礎。
  • 【感覺統合訓練】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失調包括觸覺敏感、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固有平衡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視聽覺失調,因為感統失調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配合感統訓練可以糾正,因此,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5、嚴重感覺統合失調要進行特殊訓練、行為強化和腦力活動等感覺統合功能訓練,直到失調的感覺統合功能矯正。感統訓練即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於寶寶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並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 家庭必備的感覺統合訓練常識,你了解前庭覺嗎?
    感覺統合訓練是通過遊戲或運動的形式,對人體的前庭覺、觸覺、本體覺、視知覺、聽知覺等基礎體系的鍛鍊,從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及空間知覺能力等。避免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多動症、自閉症,減少由此帶來的學習障礙不與生活障礙。前庭覺前庭覺掌管身體的平衡系統,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有重要影響。
  • 感覺統合(感統)能夠治療自閉症嗎?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們給大家說了「感覺統合」的概念,這裡不再贅述。那麼,我們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感覺統合「到底能不能治療自閉症。2012年,美國孤獨症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報告結果中明確表示:感覺統合為無效的自閉症康複方法。
  • 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基本重點
    首先,什麼是感覺統合?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取信息,並由大腦對其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進而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嬰幼兒期就已經開始發展,而且與兒童日後的學習能力有很大關係。簡單來說,感覺統合就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感覺統合是1972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提出的。
  • 感覺統合教育的概念以及感統失調的表現
    感覺統合教育1.感覺統合——是指人體將各部分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在大腦中樞神經中進行整合併作出反應的過程。只有通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2.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3.前庭覺——是利用內耳裡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
  • 【感覺統合教育】原來這就是感覺統合
    目前為止很多的家長都對於「感覺統合」這個詞很陌生,更別說「感統」這個簡稱了,總是讓家長們一頭霧水。對於感統是什麼?怎麼上課?我的孩子可以上感統課嗎?這些問題成為了家長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今天就由我給大家做進一步的解答。    首先,感統是什麼?
  • 【感覺統合教育】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理論與實踐,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會問我什麼是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就是肌體將各個感覺通路的信息,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分析判斷統一,在傳輸到機體,讓身體跟環境相適應的過程,這就是感統。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很多家長不理解,那我舉個例子吧。
  • 兒童感覺統合的發展
    寶寶的感覺統合是怎樣發展的呢?那我們說的五項基本方向又具體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1)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兒童感覺統合發展定義:(1)本體覺-軀幹與四肢的協調 基本發展(2)前庭覺-左右腦的交互作用 專注能力(3)觸覺統合-敏感知覺的整合 身體情緒(4)感官覺-視聽嗅味說的整合 表現能力 那感覺統合中的: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覺等五項基本方向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當心,感覺統合失調可能就在你身邊
    感覺統合就是指個體通過分布於全身的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前庭平衡覺及本體感覺等),將來自自己身體與周遭環境的感覺信息,送達至中樞神經進行分析、組織與統合處理後,再命令運動系統作出適應性反應的過程,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這一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提出來的。
  • 國內開辦的感統訓練機構都是騙人的?你真的了解感覺統合失調嗎?
    所謂的感覺統合失調是因為大腦對身體所感知到的觸覺、溫度覺或空間、立體感等變化缺乏統一的統合功能,從而出現對觸覺或痛覺等過敏,或者出現肢體的協調性差,如多動、走路不穩、容易暈車或者對空間沒有安全感,或者在寫字時容易出現6和9的顛倒、記憶力差等等問題,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發展。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六、前庭覺統合失調  ⒈ 什麼是前庭?       人的臉部正前面的各個器官如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巴所接受到的信息。透過腦幹前邊的前庭神經核,進入大腦的功能區。這個器官所接受的信息稱為前庭信息。    ⒉ 前庭神經核的功能?     ① 過濾、篩選、重組身體各部分接受的信息。
  • 感覺統合是孩子生命的基礎
    我問媽媽你是否有報過感統課呢?其實感統才能解決孩子的根本問題,出問題的是道本身,不是要給孩子術的輸入。感覺統合是到大腦與身體的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通過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觸覺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經過解析,身體做出反應,這個過程稱感統。
  • 好立德《感覺統合課程》介紹
    感覺統合的科學定義,其實指的是我們應對外界刺激的一個完整過程:身體各感覺通道(視覺、聽覺、觸覺、本體覺、前庭覺……)向大腦輸入各種信息,然後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各種加工和整合,再指揮身體各部位做出適應性的反應。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分享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 簡單一點來理解,感覺統合能力就是指在多種感覺通路的幫助下,成功從外界獲取重要信息,隨後大腦將這些傳遞的信息進行精細分析處理的能力。多種感覺通路包括嗅覺、聽覺、前庭覺、觸覺等等。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4個小遊戲,帶娃在家做感統訓練
    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簡單一點來理解,感覺統合能力就是指在多種感覺通路的幫助下,成功從外界獲取重要信息,隨後大腦將這些傳遞的信息進行精細分析處理的能力。多種感覺通路包括嗅覺、聽覺、前庭覺、觸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