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珠算文化 創新珠數融合課堂 徐州珠心算教學現場會在睢寧...

2020-12-16 新華報業網

  12月11日,徐州市珠心算教育實驗經驗交流現場會在睢寧縣第二小學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區)珠心算實驗學校教師150餘人參加活動,徐州市教育局、睢寧縣教育局相關領導蒞臨調研指導。

  走進該校校園,濃厚的珠心算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珠算新韻」雕塑承載著新時代傳統珠算的科學、文化和教育價值,它在無聲講述著珠算跨越時空,「從遠古走來,向未來走去」。

  珠心算兒童畫、珠心算算盤詩硬筆書法、珠心算教師風採、小明星、珠心算取得的成績等十塊文化展示匾牌,展示了該校珠心算紮實研究的歷程。

  「一珠一韻小算盤,啟心啟智大夢想」,是該校珠心算特色學校創建的精神堡壘,指引著老師們紮實開展珠心算教育實驗,探索珠心算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珠韻長廊」每根柱子上都懸掛著兩個小算盤,供學生鞏固課間遊戲使用。「紫藤算亭」下,一群孩子圍繞算盤撥珠練習遊戲,暢想著未來,收穫著自信。「珠韻廣場」更成了孩子們的珠心算樂園。

  每到課間,孩子們踏上柔軟的塑膠場地,圍繞在珠心算器械旁,指尖飛舞,珠珠撥響脆如玉,顆顆啟「智惠」童心。二年級300多名學生為老師們表演了珠心算特色操,一年級舞蹈《珠韻童心》伴著活潑的鼓點和唱詞,孩子們手持算盤,動作整齊劃一,噼噼啪啪的算珠擊打聲,儼然是校園裡最動聽的旋律。

  與會教師還觀摩了睢寧縣第二小學三位教師執教的珠心算課堂教學。朱玥老師執教一年級《進位加9》,創設闖關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王紅玉老師執教二年級《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重視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心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等思維能力,獲得數學思考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珠心算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魏會會老師執教三年級《三位數乘一位數》,在實撥時引導學生口、腦、手、眼並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的珠心算能力形成與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卞強針對珠心算觀摩課進行了點評,對三位教師課堂教學中做到珠心算課程與小學數學兼容並蓄、相得益彰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提出要讓學生感受珠算的價值,引導學生經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豐富的數學活動中逐步積累珠算的經驗,將珠心算教學與數的運算教學有機融合。

  此次珠心算教學典型案例現場會,展示了該市珠心算教育實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搭建校際之間交流的橋梁,不斷提高珠心算實驗教師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珠心算教育實驗質量。(張甫強)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交流珠算教學,弘揚珠算文化
    為了促進珠心算教育的發展,弘揚珠算文化,2018年10月29日下午,南通市小海小學和無錫市珠心算教育實驗工作專家組成員的交流研討活動在小海小學舉行。 活動中,小海小學的王玉蓉老師為大家執教了《認識11~20》一課。王玉蓉老師將蘇教版一年級教材與珠心算教學進行了有效融合,用吸引孩子們眼球的動畫人物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 珠算與珠算文化不能一概而論 想要走進課堂路還很
    去年九月份,針對政協委員提出的「將珠算重新納入小學數學課程」提案,教育部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014號(教育類003號)提案答覆中就表示,「教育部正在組織進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修訂,主要考慮有:將珠算作為中華數學文化的標識,而不只是一種技術,在課程教材中予以強化,加強對學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推進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選擇包括珠算在內的多種計算方法進行學習,提升計算思維能力
  • 弘揚中華國粹 傳承珠算文化
    為紀念珠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7周年,12月4日上午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舉辦「首屆珠心算發展高端論壇」,論壇主題是「中國珠算——另一種知識體」。為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愛心姐姐王輝老師向全國助成長珠心算教學點申請參與成人、少兒珠心算等級鑑定。江蘇淮安助成長教育一起科普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珠心算!江蘇淮安助成長教育、黑龍江沾河助成長幼兒園、江蘇金湖貝斯特、江蘇泗洪金曙光四個考場同一天舉行少兒珠心算等級鑑定。
  •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重視傳承珠算文化
    學校成立珠算工作坊出臺工作坊建設方案弘揚中華國粹,傳承珠算文化。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座落於河北省省會滹沱河畔,是一所以財經類專業為主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學校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2015年10月建成的會計文化展室,面積近200平米,將會計產生發展通過各類算盤、貨幣、帳簿、會計工作用具等實物展品和圖片資料等形式進行展示,可同時容納近百人參觀。會計文化展室用於會計專業教學、會計文化活動和會計文化研究,同時也是珠算文化的傳承傳播陣地。
  • 珠算文化≠敲算盤 想要走進課堂路還很長
    珠算文化≠敲算盤 想要走進課堂路還很長未來的研究還需要對比分析珠算、珠心算與其他類型工具的不同效果和規律,例如珠算、珠心算課程與數學思維課程的對比分析。這種對比能夠準確揭示珠算、珠心算訓練效果的來源和相對價值。
  • 吉爾吉斯斯坦舉辦神墨珠心算大賽 弘揚中華珠算文化
    神墨第三屆吉爾吉斯斯坦珠心算大賽日前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盛大舉辦。來自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賈拉拉巴德州,納倫州,伊塞克湖州,比什凱克市共計290名小選手同臺競技,展示珠心算學習成果。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民族文化——本市中職專教師交流珠算教學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繼承發揚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堅持文化自信,做好中等專業學校財經類專科學生珠算珠心算教學工作」,在12月9日召開的上海市中職學校珠算珠心算教學工作會議上,與會的教師們紛紛表示,盡心盡力做好珠算珠心算教學工作
  • 珠算到底該不該進入課堂?珠心算又是什麼?一起來看
    話題背景: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議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 教育部最近給出答覆:「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珠算學習要 求,從『看到算盤』『知道算盤』到會簡單的珠算口訣,撥珠運算, 我們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認真研究。」「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珠算擬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引爭議的背後……
    把珠心算納入中小學課程,不是一個新話題。2013年,中國珠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就有專家提議讓珠算重回小學課本。在2020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的提案之一是「關於珠心算教育如何納入國民基礎教育,即進入小學課堂。
  • 中國珠算心算協會成立四十周年暨國際珠算科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勝利召開
    劉建華指出,四十年來,中國珠算心算協會基本建立起傳承弘揚珠算文化的體系機制,在構建傳承組織體系、普及珠算科學知識、創新珠算傳承形態、科學發展珠心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思想理論指導下,高舉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旗幟,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本方針,牢牢把握珠算心算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充分發揮珠算心算的核心價值、創新價值、時代價值,共同推動珠算心算事業再上新臺階、取得新輝煌。
  • 在這裡,珠心算早已進入小學課堂
    加大珠心算教師培訓的背後,是江蘇省珠心算教育的蓬勃開展,在江蘇,珠心算課程早已進入小學課堂。江蘇的珠心算教育起步於1991年,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2017年,江蘇教育主管部門指定的省級珠心算教育實驗學校達到238所,開設珠心算課程的小學遍布江蘇全省。
  • 珠算文化進小學到底有無必要?業界專家各抒己見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 教育部將研究珠算文化進小學 業界爭論仍未休止
    央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導,9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 教育部將研究珠算文化進小學,業界爭論仍未休止
    9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200號(教育類016號)提案答覆的函》,披露教育部答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關於推動珠算文化進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提案》的具體內容。《答覆》稱,珠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珠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 評論:珠算不僅是運算技能,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前幾天,看新聞說珠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賀女士想起自己的算盤,找了半天才從一個抽屜的一堆白紙下翻出來,由於長時間沒用,珠子已經少了光澤。「現在算盤都是老古董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人使用。申遺了,這個珠算文化應該不會消失吧。」  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僅引起不少人對算盤的回憶,還有專家呼籲珠算重回小學課堂。
  • 「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煙臺少兒珠心算交流賽圓滿結束
    大小新聞訊(YMG全媒體記者 馬銀濤 通訊員 通訊員 王冬梅攝影報導)12月20日,由煙臺市青少年宮和煙臺市珠算心算學會聯合主辦的「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煙臺少兒珠心算交流賽在煙臺市青少年宮綜藝廳隆重舉行。此次共有來自青少年宮和社會培訓機構的110餘名小選手參賽。
  • 傳承國粹啟智未來 煙臺少兒珠心算交流賽圓滿結束
    所謂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的計算方法。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驚人,往往只要聽到題目報數,或看到計算題型和數字,算者即能在心中算出答案。  活動開始,在主持老師帶領下,參與比賽的珠心算選手進行了賽前宣誓:「我是珠算人,能上能下,能進能退,心中有算盤,胸中有溝壑。
  • 百師源珠心算課堂教學軟體
    四大組成部分: 珠心算課堂教學, 珠心算練習出題, 珠心算學生練習, 珠心算智慧王國;2.       課堂教學軟體包含: 課堂講解部分, 課堂訓練部分和課堂娛樂部分;3.       課堂講解: 將珠心算的所有知識點和所有撥珠手勢的要領通過編程將它們羅列出來並進行歸類, 並呈出現在學生面前, 並通過課堂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理解並接受;4.
  • 用筆學珠算、珠心算方法,絕對不是要取代算盤,否定珠心算
    為了能夠較好的學習珠算、珠心算,熟練掌握珠算、珠心算的各種方法,筆者認為:應根據珠算和筆算的特點,吸取珠算和筆算的優點,迴避二者的缺點, 互相取長補短, 使珠算和筆算的優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珠算方法轉化為筆算方法,探索新式的珠算式筆算方法,為學習珠算、珠心算服務。
  • 珠算筆算互動 優化數學課堂
    珠心算的教學已經成為紅旗小學第一學段數學學習的特色。為進一步探究珠心算教學和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提高數學教師珠心算教學的水平,近日,紅旗教育集團舉辦了「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思維發展」數學主題活動。在集團教學交流中,相互切磋,共享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