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魚米」香 品牌「湘」天下

2020-12-22 人民網湖南頻道

一年一度的中部農博會開幕在即。

中部農博會是農業品牌的盛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省委、省政府以精細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品牌強農」行動,下「繡花」功夫打造農業品牌,不斷提升「湘字號」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

近幾屆中部農博會上,湖南立足主場優勢,各區域公共品牌特裝亮相,「一縣一特」品牌抱團參展,與國內外名牌農產品同臺打擂,自信展示農業大省的「精氣神」。

三湘四水五彩茶,蔬菜產自湘江源,洞庭魚米香天下……湖南農業品牌「群星」閃耀。

品牌為帆,助力「湘字號」農產品遠航,邁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打造品牌「金字塔」

湖南素稱「魚米之鄉」,享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多年來,湖南的稻穀、生豬、柑橘、茶葉、淡水魚等農產品總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但過去,靠大水、大肥、大藥粗放式生產,過於追求產量,導致農業大而不強,品牌競爭力弱,農產品銷售「粗而不精」。

品牌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競爭力。多年來,省委、省政府一直探索品牌強農的新路子。

大湘西地處綠茶黃金產業帶,茶業是當地脫貧的主導產業。長期以來,1000多個茶葉品牌「散、小、弱」,陷入價格惡性競爭,茶業壯大面臨「瓶頸」。

省茶業協會秘書長王準介紹,進入「十三五」,省政府推進茶葉品牌整合,每年投入上億元項目資金,加快茶園改造,統一加工、包裝的標準,重點打造「瀟湘綠茶」公共品牌。

今年受疫情影響,茶葉總體銷量、價格下跌。在高橋茶葉市場,來自保靖縣的茶商張明告訴記者,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都統一打「瀟湘綠茶」公共品牌,在高橋市場開店統一營銷,銷量、價格基本穩定。否則,今年會很難「熬」。

目前,大湘西地區已有逾100家企業共用「瀟湘綠茶」品牌。在近幾屆農博會、農交會上,大湘西地區茶葉企業抱團參展,唱響「神韻大湘西、生態瀟湘茶」,湖南綠茶在國內茶市的影響力穩穩提升。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精細農業發展戰略。按要求,品牌打造要精緻。省政府重點建設農產品省級區域公共品牌、片區公共品牌和「一縣一特」等地方特色公共品牌,形成湖南農產品公共品牌的「金字塔」格局。

做強「大而優」的省級區域公共品牌。立足全省糧、油、茶、果、豬等大產業,成功培育了湖南紅茶、湖南茶油、安化黑茶、湖南菜籽油、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6個省級區域公共品牌,加快打造湘南柑橘、優質湘豬、湘九味中藥材、瀟湘竹品等品牌,全面提升「湘字號」農產品整體競爭力。

做實「特而廣」的片區公共品牌。在培育南縣小龍蝦、嶽陽黃茶等5個片區公共品牌基礎上,繼續扶持湘贛紅、洞庭香米、湘西獼猴桃、洞庭水產、黔陽冰糖橙、臨武鴨、湘西莓茶等品牌。

做精「小而美」的「一縣一特」品牌。立足各地傳統優勢產業,每個縣打造1-2個知名地理標誌品牌,已形成湘潭湘蓮、祁東黃花菜、洞口雪峰蜜橘、石門土雞、桃江竹筍、永豐辣醬等30個耳熟能詳的品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

打造公共農產品品牌,各地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逾2000萬元,組建專門班子和專家團隊,統一標準,引導龍頭企業打造示範基地。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稱,全省形成「區域公共品牌+特色品牌+產品品牌」鏈條,大品牌「頂天立地」和小品牌「鋪天蓋地」相得益彰,助推精細農業加快發展。

生態底色「綠而美」

瀟湘綠茶、安化黑茶、湖南紅茶、嶽陽黃茶、桑植白茶,組成公共品牌體系,叫響「三湘四水五彩茶」。

從外觀看,五彩湘茶各有特色,但內質卻擁有共同特徵,就是綠色生態品質,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其實,看湖南菜籽油、崀山臍橙、南縣小龍蝦、湘江源蔬菜等公共品牌,雖然各有「賣點」,但底色也必然是「綠色」。只有如此,品牌才有活力,才能行之久遠。

綠色優質農產品,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和土壤。

汝城縣泉水鎮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種出的辣椒品質好、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全鎮辣椒種植面積達6000餘畝,與御廚香、康師傅、老乾媽等國內大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年銷售收入過億元。

泉水鎮卓越辣椒合作社理事長胡寶松說,合作社按照綠色生產規程,為種植戶提供各種服務,堅決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他跟記者算帳:種辣椒的成本高了,但品質安全、風味口感好,訂單價遠遠高於市場價,農民還是得實惠。

在全省評出的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中,汝城縣辣椒小鎮(泉水鎮)榜上有名。

同樣的故事,在靖州楊梅基地上演。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獨特的氣候和優良的生態,孕育了靖州楊梅酸甜多汁、美味可口,被譽為「江南第一梅」。2017年,靖州楊梅被評為湖南十大區域公共品牌後,名氣更響,銷路更廣。目前,該縣楊梅基地發展到10萬畝,年產鮮果6.9萬噸,年產值達14.6億元。

近年來,針對每個區域公共品牌,相關專家團隊制訂可操作的質量標準,農業部門重點把握產品上市的幾項關鍵指標,倒逼生產經營者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進行生產,完善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過程質量監控,確保區域內所有產品的綠色品質。

品牌農產品的綠色品質,既要靠「產出來」,也要靠「管出來」。全省嚴格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加強產地環境監測和產地環境保護。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利用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平臺,對使用公共品牌的產品實行「一品一碼」賦碼標識,憑「證」上市。

「在中部農博會上,全省主要公共品牌都已確認參展。」據組委會負責人介紹,所有品牌農產品都帶有賦碼標識,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碼,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參展產品的來源、生產檔案、企業信息和產品檢測情況,綠色品質有保障。

擦亮品牌「勤吆喝」

吃油不長油、長智不長脂、防病又去病——這就是湖南茶油。

為了推廣湖南茶油公共品牌,省林業局局長胡長清多次帶隊,參加農博會、綠博會和香港美食周。如今,許多香港市民對湖南茶油的好處已耳熟能詳,每公斤茶油市場價穩居200元高位。

「有好產品,還要勤吆喝。」省油茶專家陳永忠說,農產品要賣出好價錢,品牌才有意義。

為打響「湘字號」品牌,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助力湖南茶油、安化黑茶、湘江源蔬菜等品牌完善視覺識別系統,拍攝區域公用品牌形象宣傳片,還創作崀山臍橙、嶽陽黃茶等公用品牌原創歌曲。省政府每年在長沙舉辦中部農博會,加力推廣農產品公共品牌。

「如今,湖南農產品的外觀和內質,都有大的飛躍。」 舜華鴨業公司董事長胡建文回顧創業歷程,連續10多年,公司輾轉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年年參加農交會、農博會,展播「臨武山水鴨天下」的宣傳片,年年發布新品,品牌越來越響,臨武鴨亮翅飛全國。

「打響公共品牌,企業抱團參展,有利於開拓市場。」湖南黑茶商會執行會長彭接班說,政府組織黑茶企業參展,費用有補貼。政府還投放招牌廣告,往往黑茶未到圖片先到,激發市民的購買慾,安化黑茶店開一家、成一家。

從傳統的邊銷茶,變身都市「白領茶」。安化黑茶一路進北京、進濟南、進長春,紅遍大江南北。如今,安化黑茶品牌估價32.99億元,獲評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共品牌。

「農博會是展示品牌的舞臺,也是產銷對接的平臺。」中部農博會組委會介紹,去年農博會上,永州打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的牌子,湘江源蔬菜受追捧。全省14個市州都與廣州市籤署合作協議,搶抓粵港澳「菜籃子」合作商機。

打響公共品牌,疏通銷售渠道。近兩年,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各市縣,舉辦32場產銷對接活動,通過大規模的集中展示展銷,邀請採購商洽談,累計籤訂銷售合同168億元。

在沅陵縣五強溪庫區,1.3萬畝茶園撐起茶農致富的希望。沅陵縣茶葉協會會長張幹發告訴記者:「早春採摘嫩芽,加工瀟湘綠茶;夏秋採制湖南紅茶,茶農收入每畝增收5000元,就像在庫區建起一個『綠色銀行』。」

短短3年,湖南紅茶綜合產值提升到152億元,成為湘茶千億產業的增長點。湖南茶油產業總產值達到505億元,佔國內市場「半壁江山」。湘江源蔬菜供粵港澳基地面積突破35萬畝。去年,全省重點培育的20個「一縣一特」公共品牌實現綜合產值近400億元,真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字招牌」。(記者 張尚武)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相關焦點

  • 洞庭魚米香 湖南好糧油|不是所有湖南米都叫洞庭香米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王銘俊通訊員孫燁「洞庭天下水,香米天下糧」「中國有好油,湖南菜籽油。」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湖南米、油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所有湖南出產的米和油都能享有這樣的美譽嗎?旨在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整合資源,共同打造「洞庭香米」區域公共品牌,實現湘米出湘。目前,稻米產業聯盟有32家成員企業,11家理事單位。黎望華的另一個身份,是湖南省食用植物油產業聯盟的秘書長。該聯盟於2019年11月成立,共有18家成員企業,9家理事單位。聯盟致力於促進湖南食用植物油產業做大、做強、做優,把「湖南菜籽油」打造成全國消費者信賴和滿意的品牌。
  • 洞庭魚米香 湖南好糧油|好奇嗎?種子是這麼選出來的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銘俊 通訊員 孫燁「這是桃優香佔,綜合性狀好、米飯香、整精米率高,非常受大米加工企業歡迎。這是泰優553,口感超過泰國香米……」「洞庭魚米香,湖南好糧油」媒體三湘行記者團走進湖南金健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基地,公司副總經理吳立群介紹起試驗田裡的品種時頗為驕傲。
  • 「洞庭魚米香,湖南好糧油」媒體三湘行啟動 第一天「好香」
    紅網時刻8月24日訊(記者 童妙 馮鈞)8月24日,「洞庭魚米香,湖南好糧油」——高質量發展的湖南糧食產業「媒體三湘行」活動在長沙啟動。第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新聞網站和省內主流媒體走進田間地頭、走入糧油加工企業,大家感嘆「好香」!「這個米煮出來的飯好香呀!」
  • 洞庭畔,湘水岸,有一家綠色建材品牌悄然崛起
    洞庭湖畔,湘江水岸,依託良好的地理優勢,藍天豚作為綠色建材領軍企業正悄然興起!藍天豚致力推進綠色建材應用「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在這樣的美景映襯下,長沙這個「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星城正悄然孕育著一家綠色建材品牌,藍天豚綠色建築新材料以「為天空守護一片藍」為使命,將硅藻壁材當成一件偉大的事業來經營,極致挖掘硅藻壁材的環保性、裝飾性、施工性,改變當前人們的居住環境,守護人們的居住健康。
  • 洞庭魚米香 湖南好糧油|什麼?麵條、餃子也不走尋常路?
    8月24日至8月26日,「洞庭魚米香,湖南好糧油」媒體三湘行記者團來到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寧鄉產業園,揭開了這三種不尋常食物的神秘面紗。裕湘雜糧面保持雜糧含量51%的最高紀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食品營養結構的要求越來越高。
  • 有肉有魚味真鮮,農家鮮食一口上癮,地道湘味俘獲胃、撩花眼!
    地道的湘式口味,喚醒的是基因裡對香辣的渴望,和「家鄉」的感知一起,深深印刻在每一個湖湘人的記憶深處,不會遺忘。琳琅滿目的各色店家,但最愛的一口還是質樸與鮮活兼具的熱辣口味。嫩滑彈牙,飽滿的蛙肉帶著香辣鹹香,每一口都是極致享受。豆辣蒸刨鹽魚湖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魚類品種豐富,而這份「洞庭百裡出珍鮮」的豆辣蒸刨鹽魚,鮮辣入味的經典湘菜,嘗過方知嫩滑爽口的滋味。
  • 湖南自駕遊指南①嶽陽篇: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 星辰體驗官 天機 攝二東洞庭觀鳥 六門閘吃魚  「東洞庭觀鳥,六門閘吃魚」是資深玩家們的不二選擇。  六門閘曬魚可謂壯觀,家家戶戶門口沿湖都支著曬架,巨大的竹匾內,肥厚的有鱖魚、青魚、鯿魚,細長的有翹白、刁子魚、毛哈魚,層層攤開像盛放的花朵。
  • 詩行天下|嶽陽樓:洞庭湖邊一勝景,文人筆下多愁地
    這裡是百期經典文化傳播系列《詩行天下》,由湖北之聲與「詩詞世界」聯合出品。在湖南的嶽陽城,有一座建築,它與城市同名,但名氣卻比所在的城市還大,它正對著碧波萬頃的洞庭湖,千百年來,被無數文人墨客踏足提筆,用一篇篇詩文讓其名動天下。而這個地方,自然就是嶽陽樓。
  • 餐飲湘軍強勢出湘(組圖)
    一味魚頭賣兩個億  在「湘菜出湘高峰論壇」上,一則「鴻運當頭」的故事帶給人們許多啟發與思考。大蓉和是湖南人李自康到四川成都創立的品牌,在成都生根又回湖南發展,而且分店還開到了其他省份。一份地道湘菜「剁椒魚頭」被李自康引進到成都,稍作調整後改名為「鴻運當頭」,紅極一時,還被評為四川名菜。
  • 嶽陽網網有魚、洞庭三珍魚館上「黑榜」
    「嶽陽代表 洞庭野魚 蝦鮮當道」「源於湖湘 取材洞庭」「產地洞庭湖 河鮮來自洞庭湖,營養健康,每日採購,限量供應,新鮮原生態」等字樣的廣告。經查,該公司烹飪中實際使用的原材料為人工養殖魚,該公司為吸引客源,提升餐館檔次,於2019年開始以「長江、洞庭湖野生魚」為噱頭,宣傳店內銷售的魚類菜品為長江、洞庭湖野生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規定,嶽陽市市場監管局已依法予以處罰。
  • 洞庭大道將東延6900米
    常德網訊(記者 潘敬林 姜美蓉) 昨日上午,在市城區二輕路附近,禮炮陣陣,彩花漫天飛舞,洞庭大道東延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洞庭大道東延段西起紫緣路,東至二廣高速連接線,是我市東部城區一條主幹道,還將成為新的東部城區主入口。路段全長6900米,寬60米,中間有6米的綠化帶,總投資約5.5億元。
  • 【今朝湘企更好看】益陽南縣順祥食品公司:洞庭魚蝦「出海」去
    「吃透」一隻小龍蝦之後,順祥食品公司又開發淡水魚產品,打入東歐、中東市場——洞庭魚蝦「出海」去12月4日,益陽市南縣順祥食品有限公司冷鏈倉庫,工作人員將小龍蝦裝車準備發貨。省農委黨組書記袁延文稱,順祥食品公司開發淡水魚產品,出口到多個國家,開啟了「洞庭天下魚」的新篇章。南縣小龍蝦位列三強上世紀90年代,洞庭湖區的小龍蝦開始走俏市場,湘鄂兩省小龍蝦產業幾乎同時起步。在江蘇盱眙,小龍蝦作為美食招牌,一時風靡長三角。湖南最早從事小龍蝦開發的順祥食品公司,於2000年在南縣成立。
  • 還島南洞庭|離島上岸 靠代代相傳的烹魚手藝從新生活
    紅網益陽站特開設「還島南洞庭」欄目,記錄這一變遷,敬請關注。曾經的南洞庭沅江漁民石仲芳正在自己魚館前晾曬魚乾。相關連結:還島南洞庭|沅江:為何要搬離洲島紅網時刻記者 劉志雄 通訊員 黃擁軍 益陽報導「我們世代是漁民,做魚的手藝是一代代傳下來的。」
  • 洞庭魚米香 湖南好糧油|華為+金健 這款聯名你絕對沒聽過
    8月26日,「洞庭魚米香,湖南好糧油」媒體三湘行記者團來到了常德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帶大家一探究竟。為了解決產線信息化程度不高,人工投入較大,效率產出滯後,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偏高的問題,2019年8月初,金健米業與華為合作,為企業所有的大米生產線安裝了工業網際網路系統。
  • 禺你湘約,漁痴魚醉!番禺這家湘菜館,保證讓你一筷子吃到湖南
    我們認為,國內河鮮之首,首推洞庭。洞庭湖水產豐饒,所產河鮮達百餘種。而「漁痴魚醉」是一家只做洞庭湖鮮的湘菜館,是目前珠三角大型的以河鮮為主打的餐廳。漁痴魚醉主打「洞庭湖裡的魚,洞庭湖邊的菜」,菜品原材料絕大部分來自洞庭湖區,包括大湖甲魚、洞庭野生大黃鱔、野蓮子、野菱角等等珍貴的鮮野食材。
  • 僑鄉山鄉魚米香: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僑鄉山鄉魚米香:青田稻魚米出山記 2020年12月04日 14:33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佬麻雀:「敢為天下鮮」 理念在湘菜界殺出一條血路
    近日,洞庭土菜館的兄弟品牌「佬麻雀(需求面積:350-600平方米)」在廣州三店同開。餐廳主打湘菜,卻顛覆了以往湘菜「一片紅」、「無辣不能成菜」的標籤,以「敢為天下鮮」 的理念,以集美學與美味於一體的出品告訴大家:湘菜不止辛辣還有鮮,不僅好吃還蘊含文化之美!
  •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嶽陽篇
    嶽陽市主要旅遊資源品位高,知名度大,全市擁有1處納入聯合國「國際溼地公約」的重要溼地、2個AAAAA級風景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尤其是「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旅遊品牌聞名中外。
  • 「野生江鮮」招牌不可取 「洞庭」「大通湖」也將被禁
    「野生江鮮」招牌不可取 「洞庭」「大通湖」也將被禁 原標題:注意!「野生江鮮」招牌不可取 「洞庭」「大通湖」也將被禁此次專項行動範圍為湖南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通知明確的44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包括長江湖南段、洞庭湖和湘、資、沅、澧「四水」幹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以及與長江湖南段、洞庭湖和湘、資、沅、澧「四水」幹流連通的其他天然水域),全省禁捕退捕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的97個禁捕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