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竟然細菌最多 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2020-12-22 騰訊網

細菌能致病,很多人都有耳聞,而我們身體表面其實就覆蓋著一層細菌,都是什麼菌,會致病嗎?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繪製出了潛伏在人體皮膚表面的真菌種類分布圖。原來,腳後跟的真菌構成最為多樣化,胸部和腹部所擁有的真菌種類最少,而馬拉色菌在身體上最多。那麼這些到底跟我們的健康有多大關係呢?

腳後跟真菌多但不致病

人的腳後跟、腳趾和趾蹼上的真菌種類可謂是最多了,包括馬拉色菌屬、麴黴菌屬、隱球菌屬、紅色酵母菌屬和附球菌屬等等,而我們的腳後跟更是分布了80多種真菌。

但你要因此認為腳後跟是最髒的地方,那就錯了。因為腳後跟的真菌雖然種類多,但多數都不會引起人發病。它們多數不是以真菌致病形式存在的,腳後跟的真菌是以孢子的形式出現的,就好像是細菌的兒子,它們的個頭比較小,像蟲子蛹一樣,在殼裡包著,不會引起人發病,但如果是長成菌絲的話就會有危害了。

發病細菌愛藏縫隙處

真正引起發病真菌大多藏在腳趾縫、手指縫、腋窩、大腿窩等皺褶地方。這些致病真菌包括皮膚癬菌屬、酵母菌屬、黴菌屬等。在身體上最多的馬拉色菌,也是酵母菌的一種。這些菌類在溫暖潮溼的條件下,就很易生長成為菌絲,也就是變成對人體有害的存在形式了。

我們身體上有褶皺的地方或者是夾著的地方因為愛出汗、又不好透氣,很容易滿足這些致病細菌生長的條件,另外頭皮有頭髮蓋著,也是容易發生感染的地方。由於夏季炎熱潮溼,也是真菌感染的高發季節。

在我們皮膚科的門診上,大約有15%~20%都有真菌感染導致出現症狀的患者,醫學上稱為頭癬、手癬、足癬、股癬、體癬,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腳氣、手氣、圈癬等,這些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瘙癢、皮膚脫皮、起皰、潰爛等症狀。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

相關焦點

  • 這個部位竟然細菌最多!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原標題:這個部位竟然細菌最多!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原標題:這個部位竟然細菌最多!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細菌能致病,很多人都有耳聞,而我們身體表面其實就覆蓋著一層細菌,都是什麼菌,會致病嗎?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繪製出了潛伏在人體皮膚表面的真菌種類分布圖。
  • 人體皮膚是「細菌動物園」 但不少細菌對人體有益
    皮膚上存活182種細菌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美國微生物學家利用全新分子技術對人類皮膚進行研究後發現,人類皮膚上存活著182種細菌,其中一些只是短暫寄居,而有些則在皮膚上安營紮寨、長期居住。他介紹說,研究人員已經在人類皮膚上確認了182種不同的細菌,共分為91類,其中大約8%的細菌之前從未被發現過。基於這一數據,布萊澤推斷人類皮膚上大概存活有250種以上的細菌。他開玩笑說:「一個好的動物園不過擁有一二百種動物,而我們身上的細菌多得都夠開一個細菌動物園了。」研究發現,人類皮膚中的細菌種類隨著時間變化而有所不同。
  • 科學家證實狐臭源於細菌,Lavilin拉芬林中和細菌...
    科學家證實狐臭源於細菌,Lavilin拉芬林中和細菌根源淨味人體最能藏汙納垢、細菌群聚集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腋窩!腋窩處皮膚皺褶多,加上大汗腺分泌旺盛,為細菌提供了獨特的生存和繁殖條件,藏在腋窩的微生物每平方釐米高達10億~100億個。據了解,猶太人發明的Lavilin黑科技,能有效對抗這些細菌,改善腋下環境。
  • 人體「最髒」的3部位,洗澡多搓搓,身上細菌少一半,身體更健康
    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細菌,而我們的身體即便是穿了衣服,也會滋生非常多的細菌,尤其是一些細菌,即便是清洗也會很快在再次滋生出來,人的身體非常容易接觸到空氣中的灰塵以及汗液之類的髒東西,如果清洗不及時的話,很容易就會滋生大量的細菌,人體「最髒」的3部位,洗澡多搓搓,身上細菌少一半,身體更健康
  • 人體:細菌的天然遊樂場
    這句話聽起來就像科幻故事裡的荒誕說法,但它是事實:在人體內發現的數百萬個細菌,可以填滿一個容量是半加侖的水壺。每個人的身體其實都是各種微生物和真菌的天然遊樂場。人體細菌有些對我們有益,有些有害。一些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例如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另外一些偶爾發生的變異可能會使我們生病。
  • 《探秘細菌王國》: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細菌
    一提到細菌,家長們全都是膽戰心驚。打一個噴嚏,用手遮擋,不用細想,滿手滿臉都是細菌;摸一個門把手,剛洗乾淨的手,瞬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細菌;一個小朋友剛玩了球遞給另一個小朋友,立馬沾染上了球上面的細菌……細菌以各種各樣傳播的方式進行分布,很容易讓人受到細菌的侵害,讓家長們臉色大變。
  • 教室哪裡的細菌最多
    我沒有聽懂(因為我還不知道這個英文詞語)。「引力波,」兒子接著說,「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100年前提出來的一個假說,科學家們做實驗證明了它的存在。老師說我們現在還理解不了引力波具體是什麼,不過她說科學家證明引力波所用的科學方法和我們上課講的差不多,都是先提出一個假說,然後做實驗,採集數據,最後得出結論。」在美國,老師更強調方法的傳授。而何為科學方法?
  • 手上的細菌危害 身體最髒的部位竟是這裡
    說到身體最髒的部位,很多朋友可能想到了臀部、腋窩、足部,事實上人體最髒的部位是手部,人的手部存在大量的細菌,如果不經常洗手,當這些細菌接觸到食物時,很容易導致健康受損,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手上細菌的危害、手有多髒、怎樣洗手。手上的細菌危害手上的細菌如果我們不管它,在接觸食物是很容易讓細菌隨著食物進入身體,導致疾病出現。
  • 好細菌 壞細菌-光明日報-光明網
    美國基因學專家在研究了人體內幾百種不同細菌的DNA後證明,剛出生的嬰兒,其體表和體內是無菌的,但在出生後幾個小時,隨著吃奶、喝水等,一些細菌便乘機進入體內「安家落戶」。此後,「移民」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王國」。
  • 長得胖是肥胖細菌作怪?歐美人胖菌比其他人多
    對 此,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張建法表示,目前還不能這麼做,因為細菌與肥胖的關係也是近些年才開始的研究,人體內的細菌種類繁多,到底哪些參 與變胖或變瘦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而且每個人的細菌群落都不相同,適合這個人的細菌群落放到別人那裡可能就有害,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張建 法說,對於肥胖者來說,正確的減肥方法依然是多運動,有健康的飲食。
  • 你體內的細菌竟有3斤重!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小傢伙——與我們人體共生的微生物吧。數量龐大的人體微生物人出生後,外界微生物就逐漸進入人體。其中,存在於我們的呼吸道(鼻咽)、胃腸道、泌尿生殖道、皮膚表面等,與我們人體共生共存的細菌,被人們稱為正常菌群。細菌是人類微生物群落中數量最多的成員,在人體的微生物中,僅細菌種群就估計有75萬億~200萬億個個體,而整個人體則由大約50萬億~100萬億個體細胞組成。
  • 鍵盤上的細菌竟然這麼多 你還不知道吧
    鍵盤上的細菌大家都知道嗎,這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了。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大部分的細菌都會危害到人體健康,所以很多朋友關心細菌的問題,但手部、足部、居室、客廳等地方的清潔工作做好了,鍵盤的清潔工作您做了嗎?小小的鍵盤有時是致病的元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鍵盤上有多少細菌、鍵盤細菌多的原因,以及怎樣清理鍵盤。
  • 你對細菌的誤解,正在破壞寶寶的抵抗力,今天就來為細菌正名!
    說到「細菌」,我們常常會看到很極端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細菌有罪論」者,堅信細菌都是壞的,是「萬惡之源」,只有從世界上消失才能一勞永逸。而另一方面是「益生菌萬能論」者,他們有無數的實驗數據證明,益生菌作為細菌中的一種,確實是個好玩意兒。
  • 實驗顯示:抹布細菌最多 鞋上真菌是鍵盤兩倍(圖)
    實驗顯示——  抹布細菌最多 鞋上的真菌是鍵盤的兩倍  醫生說,實驗檢測到的細菌數量包括真菌都是條件致病菌,人體抵抗力低下或者有開放性傷口接觸的情況下才致病  核心提示  半年沒清洗的電腦鍵盤、球鞋,都會有很多細菌。
  • 你每吃下一顆蘋果,有1億細菌進入消化道,這些細菌是好是壞?
    但你能否想像得到,每吃下一顆蘋果會有多少細菌伴隨著香甜可口的果肉進入自己的消化道中呢?這些進入到消化道的細菌究竟是好是壞? 1億個細菌 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它們都會對宿主的健康產生影響。食物,尤其是生食的蔬菜和水果,其攜帶的大部分微生物(主要是細菌)未經殺滅便隨著攝食過程直接進入人體的消化道內,因此了解微生物攜帶情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食物選擇可能會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從而指導我們有意識地選擇食物種類。
  • 人類腸道,細菌4600多種,你知道幾種
    細菌,在人類未誕生,它們已經遍布於地球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幾千米之下大洋海溝深處還是寒冷的南北兩極。人類出現以後,細菌遍覆蓋著人體的內外。它們產生的蛋白質會影響我們的消化、健康,甚至讓人類生病。腸道細菌據估計,人體內外含有的微生物群的細胞,包括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比人體細胞還多。單單就在人類腸道中就發現了4600多種細菌。
  • 【群落微生物專題】開篇:微生物主宰世界,細菌奴役人類
    群落微生物專題開更,將由我來主持這個專欄。希望和做群落微生物的小夥伴們一起學習。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
  • 「超級細菌」演變史:看看哪條河流抗生素濃度最高
    釋疑  水中抗生素從哪裡來?  2013年16 .2萬噸抗生素52%為獸用  環境中抗生素的來源主要包括生活汙水、醫療廢水以及動物飼料和水產養殖廢水排放等。環境中的抗生素殘留又會通過各種方式可能重新進入人體,最主要的就是喝了含有抗生素的水、吃了存在抗生素殘留的肉類和蔬菜,另外還可以通過生態循環的方式回到人體。
  • 研究人員發現家中細菌地圖:椅子上存在乳酸菌
    據西班牙《趣味》月刊3月號報導稱,「所有這些微生物是從哪兒來的?」梅多提出這樣的疑問,「它們是因為我們而出現還是在靜候我們走近它們從而殖民我們的身體?」相同領域這樣那樣的問題催生了一個新的科學分支:建成環境生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