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話不投機半句多,教育孩子雞飛狗跳似打仗,父母公婆觀念不同有代溝,你是不是想問:這一地雞毛的生活到底要怎麼辦?
讓《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來幫你吧!
愛的五種語言也就是愛的五種表達方式:
第一,肯定的言辭——誇獎、讚美對方;
第二,精心的時刻——創造只屬於你們自己的時間;
第三,愛的禮物——不在於貴重、在於用心;
第四,服務的行動——做對方希望或喜歡你做的事情;
第五,身體接觸——不限於擁抱和親吻。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他在美國各地舉辦婚姻研習會,為已婚者提供輔導,挽救了無數在感情破裂邊緣掙扎的夫妻。
除了夫妻之間,它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家庭成員之間。
下面我將從夫妻、親子、婆媳三個方面為你解惑。
夫妻之間
一、結婚後的柴米油鹽跟戀愛時的二人世界完全不是一回事,妻子可能覺得丈夫不再體貼入微、不做家務、不帶孩子,丈夫則覺得妻子不再小鳥依人、整天嘮嘮叨叨。這樣下去生活質量怎麼能高呢?
這時你就得用第一種語言——肯定的言辭了。作為妻子,當丈夫偶爾做一回飯時,一定要誇他做的好吃;當他偶爾帶一回娃時,一定要誇他真會帶……以此為例,人們都是越誇越有動力,當妻子不再嘮叨,丈夫也不會充耳不聞,反而願意分擔妻子的重擔了。
二、有了孩子後,夫妻二人,尤其是媽媽的精力大部分都會轉移到孩子身上。兩個人的溝通逐漸變少,大部分也圍繞著孩子。尤其是那種「喪偶式育兒」家庭,丈夫經常在外忙著掙錢,妻子在家全職帶娃,原來的二人世界幾乎要成為兩個世界。
這時就得用第二種語言了——精心的時刻。每天都留出一點時間,哪怕只有20分鐘,趁孩子睡著也好交給老人帶一會也好,只有兩個人聊聊天解解悶,全神貫注只在對方身上,這樣可以很好地促進感情。
三、結婚後不比戀愛時那麼輕鬆,柴米油鹽、房子車子孩子都需要很大的花銷。夫妻倆都變得現實起來,以前過節日都買禮物吃大餐,現在可能統統都省了。有了孩子後更是什麼都捨不得買了。這樣的生活難免變得乏味、失望。
這時就需要第三種語言了—愛的禮物。不需要多貴重的禮物,只要是用心準備的就好。比如老公有時會買衣服給我,雖然是打折的,但特別適合我。我也會回贈他保溫杯,以滿足他的養生需求。
禮物不在於貴賤,不在於形式,它只是表達愛的方式。
四、你是不是經常因為丈夫的不體貼傷心失落?會不會因為丈夫的不修邊幅生氣抓狂?而丈夫總是抱怨你不夠關心他?這時你們需要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把希望對方做的事情說出來,然後各自去完成——這就是服務的行動。丈夫幫你看孩子,你幫他整理衣物,只要一方主動,對方也會有回應,這樣想吵架都難。
五、你們多久沒有擁抱了?是不是牽手都少了,更別提親吻了?科學研究表明,身體接觸能快速增進雙方的感情。對於夫妻來說,像牽手、拍肩膀、擁抱這樣的小動作,比性愛更能促進彼此的感情。
老公的一位朋友說每次看見我們夫妻倆都像是戀愛時的樣子,因為我倆走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牽著手。
這些身體接觸的語言不是戀愛的專屬,細水長流的婚姻更需要他們來點綴。
親子關係
一、肯定的言辭一定要用到孩子身上,因為好孩子都是被誇出來的。育兒家建議,觀察孩子做的事情,每天找出一件事情來表揚他,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孩子很多平時不被注意的優點。比如,孩子用剪刀拆快遞,用完立刻放回原位,這就是一種收納的好習慣,值得表揚。
放大孩子的閃光點,他們會越來越優秀。
二、精心的時刻尤其適用於有二胎的家庭。當二胎來臨,全家人尤其是媽媽的重心都放到了老二身上,老大就會感到「失寵」了。他們會變得愛哭鬧、愛生氣、愛搶東西,最重要的是不喜歡自己的弟弟或妹妹,這就違背了父母親想給老大生個「伴兒」的初衷。
這時就需要媽媽創造跟老大的獨處時間了,哪怕每天15分鐘,陪ta玩跟ta聊天,讓ta感覺這一刻媽媽是只屬於自己的,甚至跟爸爸都沒有關係的。當孩子被重視的需求被滿足後,他們不僅不會吃醋,甚至會主動幫媽媽照顧弟弟妹妹。
三、家長經常會給孩子買禮物,但多半都是有條件的。比如,你可能會這樣說:這次考試得第一,我就給你買那個你一直想要的玩具。或者你心血來潮買了禮物,卻又要求孩子比賽一定要得獎。孩子很難從這樣的禮物中感受到你的愛。
所以下次準備禮物不要附加條件,並且記得說,這是愛的禮物。
四,多久沒接孩子上下學了?多久沒陪孩子踢足球了?多久沒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了?雖然每天都在見面,但你有真正得陪伴孩子嗎?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高質量的陪伴,而不僅僅是陪著。
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那就為孩子進行服務的行動吧,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也許他只是希望爸爸能去開一次家長會;也許是想跟媽媽聊聊學校裡的故事;也許是想一家人飯後一起去散步。雖然孩子的願望很單純很好滿足,但隨之帶來的幸福感卻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
五、有沒有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了?有沒有被孩子稱為「母老虎」而難過?是不是覺得有時跟孩子溝通太難了?
與孩子溝通的方式,不只有語言,還有身體接觸。父母與孩子最早的交流就是從撫觸開始的。身體的親密接觸可以傳遞愛的信息,使孩子更有安全感。
所以跟孩子在一起時,要多擁抱、撫摸、親吻等等。尤其是情緒失控、語言幾乎不能起作用時,擁抱是最快建立連接的方式,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意。
婆媳關係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幫忙帶孩子,由於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不同,兩代人很容易產生矛盾。尤其是婆婆與兒媳,真是個千古不衰的話題。
如果你也有婆媳矛盾,不如試試這五種語言吧。
一、首先肯定和讚美婆婆做的對的事情,然後再去討論有分歧的問題。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都有的心裡訴求,肯定別人的付出是一種積極的正向激勵。當婆婆得到你的肯定和讚美時,就會獲得一種想要達到你要求的動力。如果每天聽到的是你不要這樣不要那樣,任誰心裡都會生氣窩火的,長時間的積累就會爆發矛盾。
二、跟婆婆的精心時刻不一定非要坐下來面對面交談,你們可以一起邊做家務邊聊八卦,也可以一起逛逛街喝喝茶,甚至可以一起去旅行。你們在一起交流的越多,了解的就越多,在遇到問題時就能夠靜下心來聽一聽對方的心聲,這樣你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和諧融洽。
電視劇《金婚》裡,文麗和婆婆經常吵架,佟志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後來佟志因為工作原因調去三線,半年都不回家。沒有了中間傳話的丈夫,文麗和婆婆在長期的相處中逐漸了解和體諒彼此,最終一家人和諧美滿。
三、送禮物是表達關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雖然婆婆都希望兒媳能勤儉持家,但能力範圍內的禮物還是很能討人歡心的。另外要觀察婆婆的需求和喜好,能投其所好才更完美。
例如,婆婆看手機總用杯子當支架,非常不方便,我便送了個指環扣給她。原來她早就想買,只是不知道這小玩意叫什麼。一個不起眼的小禮物,卻令她特別開心。
四、做婆婆想要你做的事。也許你會聯想到影視劇裡舊社會時,婆婆對兒媳立規矩的情景。其實你不用擔心,不是讓你事事聽從婆婆的安排,而是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婆婆想學網購,希望你能教教她,因為兒子可能沒有什麼耐心。再比如,婆婆喜歡跟好友打麻將,然而帶孫子沒時間,希望周末能放個假。
總之通過做一些令婆婆高興的事,來表達你的關心和愛,你也會收穫同樣的關心和愛。
五,你跟媽媽逛街的時候會不會手挽著手?雖然你已經成年,但會不會偶爾跟媽媽撒嬌?都說搞好婆媳關係,就要將婆婆當做親媽一樣。身體接觸就是最簡單的方法。逛街散步時可以挽著手,聊天的時候可以肩靠著肩,開心的時候可以給個擁抱……你可以發掘很多能讓彼此感覺舒服的小動作。
有時這些身體接觸的小動作比語言更有親和力。
總之,愛要表達還要會方法,愛要行動更要主動。這五種語言適合任何有愛的關係,按照這個方法去愛你的家人吧,相信你一定會收穫滿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