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答疑:必須等到38.5℃以上才能餵藥嗎?退燒藥如何正確使用?

2020-12-13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6月2日,崔大夫育學園診所兒科醫生黃可飛大夫、檢驗科主任穆煜大夫進行了一場以「可怕的發燒」為主題的直播。很多朋友可能因為一些原因無法進行整場直播的觀看,沒關係,小園子把整場直播的知識點及大家關於本場直播的高頻問題進行了統一梳理和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01

知識點總結

一、泰諾林(對乙醯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的使用

一般來說,布洛芬的使用劑量的範圍是每次5~10mg/公斤,而對乙醯氨基酚是每次10~15mg/公斤(每次用藥,一定要根據寶寶當時的體重計算!!)。不過市面上的退燒藥劑型、濃度可能也不同。大家在給寶寶服藥時,可以參考下表。(育學園製作的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劑量換算表)

二、耳溫槍與水銀溫度計的使用區別

一般來說,還是水銀溫度計最準確。如果用耳溫槍測量寶寶的耳溫,所得的寶寶的體溫度數,通常與用水銀計測量的腋溫相差大約0.2~0.3℃,這與不同溫度計本身的特性、測量方式都有關,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說明耳溫槍就是不準確的。

在日常生活中,考慮到測量體溫的方便程度以及寶寶的配合程度,以及安全的考慮,還是建議大家用耳溫槍測量寶寶的耳溫。總之,只要從頭到尾都用一種測溫工具,得出的體溫就是具有參考性的。

三、呼吸道感染檢測——鼻咽拭子檢測

針對嬰幼兒的呼吸道感染,想要確定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應首選鼻咽拭子檢測。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使用已知的抗體來檢測病原,可直接確定導致呼吸道感染的是哪一種病原體。

在育學園診所,因呼吸道感染就診的寶寶中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都是常見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而細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相對少見。

進行鼻咽拭子檢測時,醫生會使用一個「加長的棉籤」,深入寶寶的鼻腔後部,沾取分泌物並進行檢測。

鼻咽拭子的取樣很快,大約只需要1-2s,不會給寶寶帶來太多的痛苦。不過,小寶寶由於對鼻咽拭子檢測沒有心理預期,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所以難免會覺得害怕、抗拒。因此,在取樣時,家長一定要配合醫生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以便快速、精準地完成取樣,避免反覆取樣給寶寶帶來的心理壓力。

另外,寶寶因呼吸道感染到醫院就診時,家長和寶寶都應注意佩戴口罩。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其他人的保護。

02

高頻問題

1.必須等寶寶發燒到38.5℃以上才能餵退燒藥嗎?

答:一般臨床上建議寶寶體溫超過38.5℃時給寶寶餵退燒藥,主要是因為我們測量體溫時測得的是寶寶的體表溫度,而寶寶體內溫度一般要比體表溫度高0.5℃。也就是說,當寶寶體表溫度達到38.5℃時,他體內的溫度可能已經達到39℃了。另外,寶寶服用退燒藥後,退燒藥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效。所以說,為避免寶寶出現高熱驚厥等其他問題,一般在寶寶達到38.5℃就需要吃退燒藥了。

但在實際生活中,家長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靈活調節。比如寶寶有高熱驚厥史或者精神狀態非常不好,為避免寶寶出現再次驚厥或出現其他症狀,可能在寶寶體溫達到38℃時,就要給寶寶吃退燒藥了。

2.夜裡寶寶發燒超過38.5,要叫醒餵藥嗎?

答: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寶寶睡眠較為平穩,建議家長繼續觀察,並採取溫水溼敷或擦浴等物理降溫方式,增加寶寶體表水分蒸發,使寶寶體表溫度有所下降;同時還可以適當提高室內溫度,給寶寶少穿一些、鋪蓋薄一些,幫助寶寶降溫。

3.才一個月的寶寶,超過38.5℃怎麼辦?能吃退燒藥嗎?

答:一個月的寶寶如果體溫超過38.5℃,家長首先要排除是否因為穿蓋太多導致寶寶體溫過高的,這種情況臨床上較為常見。

六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調節能力較弱,如果穿蓋過厚,且出汗較多,可能導致寶寶體溫過高。家長可以適當給寶寶減少穿蓋,過一段時間,再幫寶寶測量體溫,如果寶寶體溫降至正常溫度,家長則無需太擔心。但如果寶寶體溫仍然偏高,並且出現了哭鬧不止、嘔吐、腹瀉等其他不適症狀,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就醫。

4.物理降溫時怎麼才能更安全有效?

答:在幫寶寶進行物理降溫時,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多補充水分。如果寶寶不願意大量喝水的話,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喝水方式,或者給寶寶多喝母乳、粥、湯等液體,增加寶寶的水分攝入。這主要是因為,通過汗液蒸發是人體的主要散熱方式,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汗液分泌不足的話,會影響寶寶身體散熱,不利於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

5.寶寶發熱了,做血常規檢查有沒有意義?

一般來說,孩子因發熱去醫院,可能都會做血常規檢查。但對孩子來說,這種做法卻不一定合適。

首先,細菌或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熱,同時刺激免疫系統做出反應。這會讓孩子體內的白細胞數量和組成比例發生變化。而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造成的變化不同,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判斷孩子發熱是否發生了感染,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但是,血常規檢查也有一些局限性。一方面,兒童的各項指標、正常值範圍跟成年人不同,甚至不同年齡的兒童之間,正常值範圍也有差別,而一般醫院的血常規檢測只有成人的參考標準。另一方面,兒童的血常規結果,相比成人來說,波動也更劇烈,加上血常規檢查其實是通過白細胞的變化間接地推斷感染的情況,而白細胞的反應是有滯後性的。因此兒童的血常規檢測,反映的並不一定是實時的病情。

另外,

最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明白:發熱只是一種症狀,而非一種明確的疾病。面對孩子發熱時,我們要找到孩子發熱的根本原因。除了血常規檢查之外,我們還可以結合孩子的其他症狀,通過其他方法,如通過鼻咽拭子檢測孩子呼吸道分泌物等,來確定孩子是否感染了一些常見的病原體等,而引起了孩子發熱。相對血常規檢查,這些方法更能直接說明問題。所以,孩子發熱去醫院檢查時,重點是找到孩子發熱原因,血常規檢查只是輔助手段,而非必須檢測項目。

6.指尖血和靜脈血有什麼區別?分別什麼時候需要查?

答:在血液檢查中,常用的有指尖取血和靜脈取血兩種取樣方式。相比來說,指尖血取樣過程中容易混入取血時因擠壓而溢出的組織液,導致血樣稀釋。而靜脈血則是直接從靜脈中抽血,血樣純度比指尖血更高,因此檢測結果也要比指尖血的檢測結果更準確。所以,無論是血常規檢查還是其他檢查,都應取靜脈血血樣最好。

以上,就是小園子關於6月2日【「可怕發燒】這場直播中,知識點高頻問題的詳細解答啦。

如果還有任何關於蛋白質&蛋白粉怎麼吃希望進一步了解的問題,歡迎留言,也許下一個被翻牌的就是你哦~

相關焦點

  • 退燒藥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我們需要了解清楚了,這樣才能更好的退燒。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也很重要。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退燒藥的使用我們需要格外的注意,所以退燒藥的使用很重要,所以我們需要了解清楚了,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正確的認識退燒藥很重要。退燒藥常見的退燒藥:口服:安乃近,尼美舒利,阿司匹林,布洛芬混懸液(美林)、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栓劑:右旋布洛芬栓。
  • 李小璐馬伊琍,師從崔玉濤的她們如何給孩子退燒
    孩子精神狀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體溫超過38.5度按要求服藥,暫時在家觀察治療就可以了。多喝水,一定要多喝水因此,對於寶寶來說,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和布洛芬(美林)是退燒的首選。至於兩種藥是否可以交替使用,目前存在兩種聲音,包括崔玉濤醫生和我接觸過的首都兒研所、兒童醫院的不少主流醫生認為,使用對乙醯氨基酚4小時後使用布洛芬,使用布洛芬6小時後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這樣的用藥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之內的使用次數降低副作用。
  • 寶寶發燒,為什麼推薦38.5度時吃退燒藥?崔玉濤醫生告訴你答案
    導語:小兒發燒,38.5度是個關鍵的發燒穩定,如果超過38.5度的時候會建議吃退燒藥,為什麼呢?小兒發燒到38.5度時,寶寶可能就不舒服了,為了讓寶寶舒服點,可以選擇吃退燒藥,這裡有個疑問,為什麼會推薦38.5度時吃退燒藥呢?看看崔玉濤醫生的答案。
  • 孩子燒到38.5℃,才能吃退燒藥?
    大於2月齡的寶寶,腋溫38.2℃及以上時,或因發熱出現了極不舒適和情緒異常的發熱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對乙醯氨基酚,劑量為每次15mg/kg每次,2次用藥的最短間隔時間為6小時。大於6月齡兒童,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2次用藥的最短間隔6小時,布洛芬的劑量為每次10mg/kg每次。
  • 崔玉濤:寶寶發燒時用肛門栓比口服藥副作用小,是真的嗎?
    糖喵喵 我家寶寶11個月了,前幾天發燒了,吃不去東西,能空腹餵藥嗎?餵下去的藥沒多久就又吐出來了,擔心再餵的話藥物會過量,就給他用了肛門栓,聽說用肛門栓的副作用會比口服藥小,是真的嗎?
  • 寶寶發燒多久後可以吃退燒藥?
    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 孩子發熱到38.5℃才能吃退熱藥?美林好還是泰諾林好?
    ℃又不敢給孩子吃退燒藥,看著他遭罪,自己心裡也難受!孩子體溫沒到38.5℃真的不能吃退熱藥嗎?孩子發熱不舒服時,很多爸媽看體溫沒到38.5℃,就不敢給孩子吃藥,擔心孩子吃了藥會出現不良反應,那孩子應該什麼時候吃退熱藥呢?
  • 寶寶每次吃退燒藥不管用,是用法不對?還是產生了耐藥性?
    問題一: 我家兩個寶寶,分別是三歲多和一歲多,每次發燒吃退燒藥效果都不好,必須得打退燒針才能退燒,這是體質原因還是產生了耐藥性又或是我餵藥方法不對?平時都是38.5度以上才餵孩子退燒藥,不燒不喂。 羅真醫生解答:一般發熱多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這種情況會反覆發熱3天左右,目的是通過體內免疫反應殺滅病菌,所以發熱對孩子也是一種保護。
  • 38.5℃吃退燒藥,腋溫還是耳溫?如何測溫才準確?
    腋溫耳溫口腔溫肛溫需服退燒藥體溫38.5℃39℃39℃39℃體內溫度高於體表溫度。直腸和耳溫被認為最接近人的體內溫度。以前醫院以肛門溫度為準,耳溫與肛溫接近,所以現在許多醫院都開始測耳溫。口溫比肛溫略低,腋溫比口溫低。
  • 孩子發燒一定要38.5度才能吃退燒藥?建議這個溫度就可以用藥了
    退燒藥使用常見的三個誤區一、超過38.5度甚至是39度才用藥很多媽媽可能都聽說孩子要超過38.5度才可以使用退燒藥,所以孩子發燒再不舒服,家長也會堅持到38.5度再給孩子吃藥。有些家長甚至等孩子39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藥。
  • 研究者:發燒到38.5℃先別急著吃退燒藥 可維持會
    發燒38.5℃以上,先別急著吃退燒藥? 該研究作者獨家回應快報) 發燒到38.5℃,先別著急吃退燒藥,再讓它燒一會?
  • 2歲男童被灌藥後引窒息,這5大餵藥誤區你中招了嗎
    一、5大餵藥誤區孩子生病需要吃藥,但是一旦餵藥方式出錯,有可能辛辛苦苦餵下去的藥壓根就不起作用,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那些餵藥的誤區吧。其實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每種藥都有特定的服用劑量安排,家長千萬不能隨意給寶寶增加或者減少用量。5、 哺乳媽媽通過奶水過藥給孩子有的媽媽看寶寶吃藥太痛苦,乾脆就"代勞",自己服用了孩子的藥,企圖通過餵奶的方式將藥物"傳遞"給孩子,可是這種做法寶寶根本吃不到藥啊。
  • 2歲男童被灌藥後引窒息,這5大餵藥誤區你中招了嗎
    一、5大餵藥誤區孩子生病需要吃藥,但是一旦餵藥方式出錯,有可能辛辛苦苦餵下去的藥壓根就不起作用,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那些餵藥的誤區吧。1、 用牛奶、果汁餵服  有的藥物味道很大,媽媽擔心寶寶拒絕這個味道,就會採用牛奶、果汁餵服的方式試圖掩蓋藥物本味。
  • 高燒38.5℃,要吃退燒藥嗎?這位科學家說:別急,再燒一會
    發高燒了怎麼辦打點滴吃退燒藥一般來說體溫 低於38.5℃靠物理降溫就可以高於38.5℃ 就需要吃退燒藥 了但今天有個專家說燒到38.5℃,別著急吃藥再讓它燒一會日前,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 兒童發燒高於38.5℃ 才需吃退燒藥
    兒保專家提醒家長,退燒藥只在兒童體溫大於38.5℃以上時才考慮使用,低於38.5℃不需要使用。  38.5℃以下最好物理降溫  瀋陽市婦嬰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高英強調,當兒童腋下溫度高於38.5℃才需要吃藥。38.5℃以下可用物理降溫方法。包括頭部冷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
  • 兒童發燒吃什麼藥退燒快?只選兒童退燒藥
    人民網圓桌對話就「兒童發燒吃什麼藥退燒快」這一問題做了深度對話,適合爸爸媽媽學習實踐。1. 兒童發燒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退燒藥?因此,中國兒科循證雜誌建議,大於6個月的兒童發熱腋溫超過38.2攝氏度開始使用退燒藥,退燒藥在體內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發揮藥效開始退燒,腋溫38.2攝氏度使用退燒藥能保證退燒藥起效之前,孩子的溫度不超過39攝氏度。
  • 美林退燒藥多久吃一次?兩次用藥最短間隔6-8小時
    美林退燒藥多久吃一次?兩次用藥最短間隔6-8小時2016年最新發布的以臨床研究證據為基礎的《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建議,當6個月以上的兒童口溫≥38.5℃或腋溫≥38.2℃時,推薦使用布洛芬,2次用藥的最短間隔6~8小時,布洛芬的商品名就是美林退燒藥。
  • 秋冬季寶寶發燒忌做4件事,正確給孩子退燒的方法,家長都來看看
    如果想要給孩子正確退燒的話,哪些方法才是正確有效的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冬季寶寶發燒忌4件事情,各位家長知道嗎?①捂很多家長可能小時候就聽自己的父母說:"發燒了就捂著,捂出汗就好了!"雖然這個方法有時候確實看似有點效果,但是危害也很大。
  • 秋冬季寶寶發燒忌做4件事,正確給孩子退燒的方法,家長都來看看
    如果想要給孩子正確退燒的話,哪些方法才是正確有效的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但是如果高燒超過了38.5度就不能夠再等了,3月齡以內寶寶發熱超過38就得送醫。再等可能就會危害到寶寶的生命健康危險,應該及時送往醫院,查明病因,對症治療。另外,38.5也不是大齡兒童送醫院的唯一標準,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佳,加上出現發熱,也要及時送往醫院。
  • 寶寶發燒時,千萬不能立即吃退燒藥……
    寶寶發燒了,粑粑麻麻們就跟那熱鍋的螞蟻似的心急如焚,有貼退熱貼、有吃退燒藥的、有物理降溫的,有觀察幾天再送醫院的…面對寶寶發燒,你採取的應對措施是真的對寶寶有用,還是無意間耽誤了寶寶的病情?假如寶寶一發熱家長就立即餵退燒藥,將會減弱今後寶寶對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掩蓋真實的病情,延誤治療時間。所以,只要單純體溫不超過38.5度,不要急著吃藥,應進行物理降溫退熱,注意多給寶寶補水,預防脫水現象。如果寶寶出現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或高熱驚厥,同時合併頻繁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時,應儘快就醫,不得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