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人類面臨的主要公共健康問題之一,兒童是流感的高發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0年版)》是在2015版專家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修訂,關於兒童流感診斷標準與治療,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診斷標準
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 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
流感樣病例:
在流感流行季節,出現以下表現:
(1)發熱,體溫≥38℃;
(2)伴有咳嗽和/或咽痛
臨床診斷病例:
出現上述流感臨床表現,有流行病學史(發病前7d內在無有效個人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診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屬於流感樣病例聚集發病者之一,或有明確傳染他人的證據)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樣症狀的疾病
確診病例:
流感臨床診斷病例,具有以下1種或以上病原學檢測結果陽性:
(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2)流感抗原檢測陽性;
(3)流感病毒分離培養陽性;
(4)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流感病毒特異性IgG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重症病例:
流感病例出現下列1項或1項以上情況者為重症流感病例:
(1)呼吸困難和/或呼吸頻率增快:5歲以上兒童>30次/min;1~5歲>40次/min;2~12月齡>50次/min;新生兒~2月齡>60次/min;
(2)神志改變:反應遲鈍 嗜睡 躁動 驚厥等;
(3)嚴重嘔吐 腹瀉,出現脫水錶現;
(4)少尿:兒童尿量2,學齡前兒童2,學齡兒童2,14歲以上兒童
(5)合併肺炎;
(6)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7)需住院治療的其他臨床情況
危重病例: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
(1)呼吸衰竭;
(2)急性壞死性腦病(ANE);
(3)膿毒性休克;
(4)多臟器功能不全;
(5)出現其他需進行監護治療的嚴重臨床情況
治療
1
治療原則
評估患兒的一般狀況 疾病的嚴重程度 症狀起始時間及當地流感流行狀況等確定流感患兒治療方案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兒在發病48h內儘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早期治療可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但是在出現流感樣症狀48h後的治療也有一定臨床獲益 合理使用對症治療藥物及抗菌藥物
2
抗流感病毒藥物
我國目前獲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共有3大類,包括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Oseltamivir) 帕拉米韋(Peramivir)和扎那米韋(Zanamivir);細胞血凝素抑制劑阿比多爾(Arbidol);M2離子通道抑制劑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 其中,阿比多爾兒童循證證據不充分,臨床使用較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對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藥,已不建議使用 我國批准臨床研究的抗流感藥物還有RNA聚合酶抑制劑法匹拉韋(Favipiravir)和巴洛沙韋(Xofluza) 2018年至2019年流感季節臨床流感抗病毒治療推薦總結見表3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選擇性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經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細胞釋放和入侵鄰近細胞,阻止子代病毒顆粒在人體細胞的複製和釋放,對甲 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目前我國批准上市的是奧司他韋顆粒及膠囊劑 扎那米韋吸入劑和帕拉米韋注射液 推薦的用法和用量見表4,口服奧司他韋仍然是治療流感的首選抗病毒藥物 在對1~12歲兒童進行的前瞻性試驗中,收集的不良事件數據顯示嘔吐是奧司他韋較安慰劑更常見的唯一不良反應 在日本報導了奧司他韋引起的神經精神不良反應後,研究者根據對照臨床試驗的數據和持續監測,未在奧司他韋和神經精神不良反應之間發現必然聯繫 帕拉米韋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中性粒細胞計數降低 腹瀉和嘔吐
RNA依賴的RNA聚合酶抑制劑
法匹拉韋2014年在日本獲批使用;巴洛沙韋2018年在美國上市,目前國內尚未獲批使用 但日本感染學會在抗流感藥物使用的公開建議中明確12~19歲及成年人,由於缺乏臨床數據,目前無法確定推薦使用或不推薦使用;12歲以下的兒童,考慮到低水平耐藥,應慎重考慮給藥;對免疫功能低下或重症患者,不推薦單獨給藥
耐藥及臨床用藥選擇
流感病毒隨著季節變換很容易產生耐藥毒株 但目前測試中99%的甲型H1N1病毒株對奧司他韋和帕拉米韋敏感,所有測試的流感病毒株均對扎那米韋敏感 對奧司他韋治療無反應或者曾使用奧司他韋預防流感無效的患兒,可考慮使用扎那米韋或帕拉米韋替代治療 應注意那些免疫功能嚴重低下,由於病毒再活化而接受了延長療程抗病毒治療的患兒,耐藥特點可能發生改變
3
流感患兒聯合應用抗菌藥物的診療建議
臨床或實驗室確診流感患兒如出現以下徵象,應在抗病毒治療同時行進一步檢查並經驗性治療合併的細菌感染:出現重症流感的早期徵象;早期抗病毒治療臨床好轉後病情再次惡化;應用抗病毒治療3~5d仍無好轉
4
重症病例的治療
治療原則:積極治療原發病,防治併發症,並進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呼吸支持: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是重症和危重症患兒的表現,需要密切監護,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包括常規氧療 鼻導管高流量氧療 無創通氣或有創機械通氣等 對常規治療和挽救性治療措施無效的難治性低氧血症患兒,可考慮使用體外膜肺(ECMO)
循環支持:臨床診斷膿毒性休克的患兒,應儘快積極液體復甦,應用正性肌力藥物
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給予降顱壓 鎮靜止驚等對症處理 ANE目前無特效治療,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和丙種球蛋白等治療
腎臟替代治療:合併急性腎損傷的患兒可採用持續的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或間斷血液透析治療 腎臟替代治療有助於合併急性腎功能不全的ARDS患兒的液體管理
其他支持治療:重視營養支持,糾正內環境紊亂,出現其他臟器功能損害時,給予相應支持治療
5
中藥治療與預防
詳見《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
以上內容摘自: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0年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20,35 (17):1281-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