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分析:自閉症執行功能存在缺陷嗎?

2020-12-22 元分析

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2018年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期刊上,探討的是自閉症的執行功能缺陷。元分析非常適合於探討特殊被試的認知功能和大腦缺陷,這樣的文章一般也比較好發表。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殊被試異質性高且原始研究的樣本量都比較少,導致假陽性的概率遠高於普通被試。元分析可以增加統計檢驗力,所得結果更具可靠性。所以,如果你對特殊被試感興趣,可以考慮元分析這種方法哦!如果你想學習元分析,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元分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英文題目和摘要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of executive function

Evidence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across development remains mixed and establishing its role is critical for guiding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meta-analysis is to analyse executive function (EF) performance in ASD, the fractionation across EF subdomains,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EF measures and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moderators (for example, age, gender, diagnosis,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The Embase, Medline and PsychINFO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to identify peer-reviewed studies published since the inclusion of Autism in DSM-III (1980) up to end of June 2016 that compared EF in ASD with neurotypical controls. A random-effects model was used and moderators were tested using subgroup analysis. 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was Hedges』 g effect size for EF and moderator factors. Clinical sensi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overlap percentage statistic (OL%). Results were reported according to the PRISMA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guidelines. A total of 235 studies comprising 14081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N, ASD=6816, Control=7265). A moderate overall effect size for reduced EF (Hedges』 g=0.4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43–0.53) was found with similar effect sizes across each domain. The majority of moderator comparisons were not significant although the overall effect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 has gradually reduced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S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EF measures achieved clinical sensitivity. This study confirms a broad executive dysfunction in ASD that is relatively stable across development. The fractionation of executive dysfunction into individual subdomains was not supported, nor was diagnostic sensitivity. Development of feasible EF measures focussing on clinical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udies should be a priority.

中文摘要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執行功能障礙的證據仍然有爭議,確立其作用對於指導診斷和幹預至關重要。這項元分析的主要目標是分析ASD的執行功能(EF)表現,EF子領域的劃分,EF指標的臨床效用以及多種調節變量的影響(例如年齡,性別,診斷,測量特徵)。檢索Embase,Medline和PsychINFO資料庫,以識別自閉症患者納入DSM-III(1980年)至2016年6月底以來發表的同行評審研究,這些研究將ASD中的EF與神經典型對照進行了比較。使用隨機效應模型,並使用亞組分析檢驗調節變量。主要結局指標是EF和調節變量的Hedges g效應量。臨床敏感性由重疊百分比統計(OL%)確定。根據PRISMA(系統綜述和元分析的首選報告項目)指南報告結果。總共納入235項研究,包括14 081名參與者(N,ASD = 6816,對照= 7265)。結果發現,EF下降的總體效應量大小適中(Hedges g = 0.48,95%置信區間(CI)0.43–0.53),每個領域的效應量大小相似。儘管自引入ASD以來,執行功能障礙的總體效應已逐漸降低,但大多數調節變量的比較並不顯著。只有少數EF指標達到了臨床敏感性。這項研究證實了ASD中存在廣泛的執行功能障礙,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相對穩定。不支持將執行功能障礙分為單個亞領域,也不支持診斷敏感性。應優先發展以臨床敏感性為重點的可行的EF措施,以用於診斷和治療研究。

相關焦點

  • Psychol.Med:ADHD與冷熱執行功能缺陷存在關聯
    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存在廣泛的神經認知功能缺陷,執行功能缺陷是主要缺陷之一。從傳統意義上講,執行功能被認為是可實施靈活的目標指向行為的更高級能力的集合體,與前額葉皮層功能相關並通過前額葉與頂葉、顳葉、邊緣葉和紋狀體相聯繫。過去關於ADHD兒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更純粹的認知功能或者與背外側前額葉相關的如反應抑制、工作記憶等「冷」執行功能方面。
  • 自閉症或與觸覺缺陷有關
    原標題:自閉症或與觸覺缺陷有關   該發現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了線索 日前對小鼠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自閉症或相關疾病患者表現出的社交障礙及高度焦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緣於皮膚觸覺神經的損傷。美國《細胞》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提出,一些自閉症症狀與四肢、皮膚等人體外周神經系統的缺陷有關。   自閉症一般被認為是一種大腦疾病,通常表現為溝通技巧和社會互動中的重複行為和缺陷。
  • 高功能自閉症及其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差異
    今天是自閉症日,我們來和大家聊一聊大家經常忽略的高功能自閉症,並且告訴大家如何將它與注意缺陷多動症區別開。 自閉症兒童的社會互動問題較嚴重、退縮行為較多,且具有特定而怪異的人際互動與溝通模式,例如:缺乏同理心、難以理解社會訊息等等…,利用這些特性可以協助區分自閉症兒童及ADHD兒童。 相關研究指出自閉症兒童普遍存在心智理論發展遲緩或缺損的現象,即使是智力正常的高功能兒童亦然,而這也是導致他們行為異常及社交功能缺損的主因之一。
  • 自閉症的成因
    60年代後期,Foster教授(1964)開始採用區分增強(PRO)嘗試改變自閉症者的問題行為並有良好效果之後,行為改變技術迄今仍然教師善用、且是改變自閉症者諸多症狀的有效方法。70年代,學者鑑於前述治療效果不佳,再加上醫學科技之發現,因此提出先天性腦部功能損傷是引發自閉症的原因。80年代起,由於認知學習論的盛行,學者據知從多種觀點提出認知缺陷是影響到自閉症者的人際關係、語言溝通等領域的核心缺陷。
  • 自閉症的特徵:一篇文章幫你分析孩子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
    孩子缺乏眼神交流、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如果你了解過自閉症的症狀,可能知道這個名詞「缺乏眼神接觸」,這是一個簡單的症狀描述,實際包含的內容非常多。>眼神交流是自閉症障礙的標準之一根據DSM-5顯示,自閉症的特徵是「在使用多種非語言行為如眼對眼的注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和手勢來進行社會互動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
  • 孩子不愛說話,是得了自閉症?幫你分析了原因,別輕易下結論
    自閉症患兒除了不說話之外,還會出現有交往障礙。自閉症的出現,一般和家庭教養方式沒有直接關係,通常是屬於發育問題。孩子不說話是不是得了自閉症?很多原因都會使得孩子不說話,不僅僅是由於自己在引起的,也可能屬於選擇性緘默綜合症。這類的孩子在家裡面可能語言表達正常,但是在到了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跟老師或同學陌生人說話,這屬於選擇性的沉默,一般是由於焦慮情緒引起。
  • 簡單的課堂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執行功能方面的缺陷
    執行功能是神經科學中的一個總稱,用於描述涉及精神控制和自我調節的神經過程。執行功能控制和調節認知和社會行為,如控制衝動,注意力,記住信息,計劃和組織時間和材料,以及適當地應對社會情況和壓力情況。專家認為,執行功能受到大腦額葉,前額皮質的調節。因為人類天生就沒有完全發育的大腦,所以孩子並非天生具備這些技能,但他們有發展它們的潛力。有些學生沒有像同齡人那樣培養高管職能。對於這些有缺陷的學生,課堂上的額外支持可以改善他們的執行功能的發展。
  • 浙大自閉症研究成果登頂級期刊:或將帶來治療手段革新
    在這項為期四年半的研究工作中,團隊通過實驗得出了5項新結論:首先,發現小鼠前額葉皮層與社交行為有關;第二,發現NL3自閉症與前額葉皮層中的PV神經元異常有關;第三,發現PV神經元的興奮性下降導致低頻gamma振蕩波異常;第四,發現自閉症前額葉神經元神經編碼功能缺陷;最後,通過光遺傳學技術操縱驗證PV神經元與gamma振蕩及社交缺陷的因果關係,也就是找到了導致自閉症模型小鼠出現社交障礙的特定腦區和特定類型神經元
  • 與自閉症共存可能嗎?——也談自閉症教育幹預的「誤區」
    下面的很多問題都是自閉症兒童家長們最常問我的問題,我只能從我自己有限的專業積累和經驗裡嘗試著去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1. 自閉症可以治癒嗎?學界一直在探索,但並沒有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沒有一個答案是適用於每一個自閉症個體的,有的孩子存在基因缺陷,但有的孩子無法用基因缺陷來解釋……而各種生物療法、幹細胞移植……以及有著各色各樣字母縮寫的幹預方法,很多都只有寥寥無幾的個案在某些症狀上有改善,但自閉症診斷標準裡的核心障礙,社會交往與溝通,以及行為特徵,至今也沒有文獻證明可以「治癒」。
  • 自閉症兒童的思維有什麼不同?
    也就是說,常人對事物的知覺加工在順序上存在對事物的總體特徵進行優先加工的傾向,即在對事物進行局部分析之前,必須經過整體加工的知覺階段。據此,他認為常人的知覺過程開始於對總體的組織,之後才是對局部特徵的分析。這種整體和重點思考的正常運作驅使人類最注重事物的意義,由此方可分辨有意義和無意義的材料。
  • 鄒小兵分析,孩子出現這些行為也是因為自閉症
    當認識了自閉症的臨床表現,家長們或許覺得自己已經懂得自閉症了。但那些很多都是一條一條、羅列不盡的內容,是否把您看糊塗了?當真正面對面前這個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家長真的懂得了自閉症了嗎?至少,您真的懂得了您的孩子了嗎?
  • 自閉症譜系障礙詳解-泰和國醫自閉症中心
    事實上,社交功能,社會互動的損傷和發展緩慢的確是自閉症的重要特徵。但是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自閉症還包括其他多種表現,不同程度的症狀表現有很大的差別,它叫做「譜系障礙」,說明這個病症像一個光譜一樣,有著多種不同的表現和特徵。功能性好的自閉症朋友和功能性差的自閉症朋友的症狀表現可能完全不同。
  • 翻轉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 執行功能的提升將有機會避免陷入焦慮與憂鬱的人生
    在家庭的氣氛部分,很明顯的小孩子會覺得整個家庭的功能並沒有父母親報告的那麼好,他們對家庭的不滿意度也較父母來得高,此結果在一次呈現出親子間的差異,提供我們一個警訊:也許父母親並不覺得在親子關係或家庭功能中出現任何問題,實際上孩子可能已存在對整個親子關係和家庭功能的不滿,這樣的差距可能會影響到這個孩子人格的成長和將來的適應。
  • 孩子患自閉症 或父親精子基因缺陷導致
    自閉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自閉症可以治好嗎?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在富裕的家庭來說,如果孩子出現自閉症,很可能會導致這個家庭從此踏上不歸路。自閉症是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近日研究發現,人們或能從父親精子上找出孩子自閉原因。很可能孩子患上自閉症的原因,是因為父親的精子質量出現問題。
  • 自閉症是天才症嗎?
    但,不是所有的自閉症患者都能被命運寵愛。只有不到10%的自閉症患者在某方面有異於常人的才能,50%的自閉症兒童智力發育處於中度或重度低下水平。 針對所有的問題(除了第 2、5 和 12 項之外),回答為 「否」 表明存在孤獨症譜系障礙的風險;而對於第 2、5 和 12 項,要回答為 「是」 才表明存在孤獨症譜系障礙的風險。 如果兒童的篩查結果呈陽性,則要求家長回答第二個部分中的後續問題訪談,與專業人員一起進行,花費時間 5-10 分鐘,後續問題訪談的每一頁都對應M-CHAT-R 中的一項。
  • 執行功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認知!
    ADHD的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人們常稱為「多動症」,它是一種發展性的自我控制障礙,核心症狀是注意力缺陷、多動和衝動。有些家長會疑惑:「我家孩子並不多動呀!它並不存在活動水平上的問題啊?」這個問題涉及到ADHD的診斷分型。ADHD有三種診斷分型,分別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動衝動型和混合型。
  • 我國學者證實,腸道菌群排毒功能受損導致毒素積累,引發自閉症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在外表上與常人一般無二,卻仿佛隔了一堵無形的牆使人無法觸及他們的內心。據美國疾控中心2018年統計數據,自閉症發病率高達1/59。我國缺少全國性自閉症統計數據,2015年的《中國孤獨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我國自閉症呈高發趨勢,發病率高達1%。更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對自閉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既與遺傳基因相關,也涉及多種環境因素。
  • 智優1號丨語言發育遲緩與自閉症究竟存在怎樣的聯繫?
    那麼,語言發育遲緩與自閉症究竟存在怎樣的聯繫,語言發育障礙會導致孩子出現自閉症嗎?結合語言發育遲緩與自閉症的具體表現來分析,語言發育遲緩是自閉症的表現之一,而自閉症則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誘因之一,語言發育遲緩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調理幹預,最終有可能導致孩子自閉症的發生。
  • 輕度自閉症兒童:各位家長注意了,輕度自閉症的孩子是可以上學的
    實際上,絕大多數輕度自閉症兒童是能念書的,但會遭遇同一個難題:執行能力缺陷。執行能力缺陷的關鍵特點是沒辦法將注意力從一個每日任務轉換到另一個每日任務。輕度自閉症小孩在手頭上的主題活動還沒有完畢或圓滿完成以前,一般沒有能力轉換到另一個新的主題活動。
  • 科學家發現首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執行抑制缺陷易感基因
    科學家發現首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執行抑制缺陷易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