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高考中,河南鄭州第七中學高三理科班,全班62人有59人高考成績都超過了600分!
班主任楚老師說這屆高三班是自己帶過成績最好的一屆!班內同寢室的同學比著學!
果然,優秀的人都在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這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
回想小編上學那會兒,老師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整個樓道就數你們班說話聲音最大!」
赤裸裸的差距!
當然,這也離不開學生的自律和班主任的教育有方,懂得如何對學生進行管理,並帶動班級的良好學習氛圍。
然而,我們在祝賀這些學子能夠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之後,我們應該也需要清楚的認識到一個數據:
2020年河南省高考,全省高考總人數高達115.8萬人。而高考成績在600分以上的人數突破了49203人!700分以上考生人數竟然多達169人!
通俗點說,在我們常人眼中600分的高考優異成績,在河南省就得排到四萬多名!
而清華大學目前在河南省計劃錄取101人,這就意味著即使在河南省考了700分,報考清華大學也有很大機率被刷掉。
縱觀之前幾年的高考,河南一直就都是「高考大省」,每年的報考人數都位居全國第一,而眾多的考生也意味著極為殘酷的競爭壓力。
其實,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已經由來已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城鄉的結構,不自覺形成了教育資源地區差別的情況,城鄉教育經費投入差距巨大。在落後的偏僻地區,教育經費的投入遠遠少於城市的教育經費。
就比如在城市地區的某些學校,大搞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綠化植被的種植等,但在落後的鄉村地區,孩子有不漏雨的教室就已很好,這種狀況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存在。
倘若教育資源問題持續演化而得不到解決,就會導致更多青少年的教育平臺受限。因此,針對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我們應該採取相應的方式和方法來應對。
首先要儘可能提高鄉村教師的基本待遇,對地方偏僻、條件艱苦的地區給予一定補貼,這樣才能鼓勵更多教師奉獻於鄉村。
同時,城鄉學校之間可形成一對一幫扶政策,城市重點學校定期對鄉村學校教師進行教學指導,共享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有利於城鄉教育差距縮小。
最後,要平衡教育資金的分配比例,要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縮小資源分配差距。針對某些特別貧困的地方,應投入一定的資金改善教學條件,增加教學設備,實現現代教育資源分配的合理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