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8日訊 基層活則全局活。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約鄉村振興的短板和不足。從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看,引進人才是打造基層一流人才隊伍的有效方法,但內部挖潛,培養「本土人才」更是關鍵。
今年,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教育廳、農業農村廳、文化旅遊廳、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從全省農、教、文、衛系統新選派了500名基層一線業務骨幹,正式開啟為期1年的掛職鍛鍊。近日,這500名基層一線業務骨幹,已分赴省直單位研修崗位,開展「定製式」培養。
據了解,山東省已連續開展6年的基層人才掛職研修工作,共1100餘名來自全省基層一線的業務骨幹參加掛職研修。該項目激發了省市人才資源優勢,調動了基層人才成長潛能,搭建了上下聯通橋梁,暢通了人才培養通道,幫助基層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管理的「多面手」人才,受到基層廣泛好評,成為深受一線歡迎的「香餑餑」。據了解,山東省這種「上掛」培養基層人才的新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基層人才掛職研修主要有以下特點:
精準施策,眼睛向「下」探實情。農、教、文、衛系統貼近基層,貼近人民群眾,自身素質決定著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為了掌握到基層最緊缺、最迫切的人才培養需求,省人社廳分赴多縣區基層單位,走訪大批一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瓶頸,把握方向,並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科研項目等情況,精準選派人員,精準制定培養政策。比如,食用菌是鄒城的優勢特色產業。在得知當地急需解決食藥用菌的育種、栽培、加工等方面技術瓶頸後,省農業農村廳迅即安排山東省食用菌產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萬魯長研究員,有針對性地指導掛職研修人員,逐一突破攻關難題,逐步把食用菌產業培育成當地的主導產業。再比如,面對一線教育人才培養需求,省教育廳注意將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管理特點與掛職研修人才自身專業所長相結合,按照「一加一、大於二」的培養目標,多角度、多視野、多範圍選崗育人,培養了一批既能課堂教學、又懂綜合管理、也善科研攻關的綜合型人才。
精心培養,眼睛向「上」學本領。紮根基層、服務基層,不僅要用真情意,還要有真本領。為真正解決基層人才的「本領恐慌」,省直有關部門結合每名掛職研修人員的專業特長和工作領域,逐人安排對接省裡最優質資源、最頂尖專家,把「橄欖枝」拋給基層一線人才,給他們提供給向「上」學習通道。比如,文化系統為基層掛職研修人員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和個人表演技能發展規劃,採取匯報展示展演方式,檢驗學習成果,交流研修心得,為基層一批優秀文化人才。省京劇院一團團長翟萍,採取口傳心授,加快培養掛職研修的菏澤市大平調演員孫豔麗,讓她僅1年時間就實現了「脫胎換骨」式成長,由一個大平調的老演員成為京劇界新兵。參加掛職研修人員不僅自身學到了技術,學到了知識,而且帶動了其他基層人才提升了業務技能。比如,鄄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楊慧清,不僅把掛職研修中獲取的新知識、新技術通過「傳幫帶」,傳給了鄄城縣人民醫院其他婦產科醫生,而且還搭建起鄄城縣人民醫院與省直掛職單位的長期合作關係。省直掛職單位與鄄城縣人民醫院開通上下聯繫的直通車,廣大專家利用下沉服務等方式,為鄄城縣人民醫院開展定期指導,定期服務,有力地提升了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通訊員 範洪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