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綠城電梯連發23次墜梯事件,居民回家提心弔膽

2020-12-17 半島網官網

  

  4月13日,膠州綠城紫薇廣場(麗園)一部墜梯、急停事故頻發的電梯被市場監督局關停,並責令其16日前找到解決方案。16日下午,物業、業主代表和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就電梯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探討,多戶業主稱自己遭遇過墜梯事故,但物業堅稱該電梯「沒問題」。最終,在物業拒絕籤字的情況下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將電梯貼上了封條。  

10戶業主一年遭23次墜梯

  4月16日下午2時30分許,針對膠州市綠城紫薇廣場(麗園)6號樓2單元東戶電梯連續幾年來頻頻出現的墜梯、急停等故障問題,使用該電梯的13戶(共15戶)業主代表與綠城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膠州分公司工作人員以及膠州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一起在小區物業辦公室展開解決問題的探討,業主們紛紛表達了對這部電梯的恐懼。

  「我在4月13日當天就遇到了電梯急停的問題,當時電梯晃動的很厲害。」住在該單元10樓的蘇先生說,當天早晨6點半左右,蘇先生從10樓下負1樓,結果電梯在到達5樓時突然急剎車,電梯開始劇烈的抖動並發出噪音,隨後停在了4樓與3樓之間來回徘徊,在長達30秒的時間內電梯內所有按鍵均失靈,最後電梯停在了3樓恢復正常,蘇先生才走出電梯。根據記者現場的統計,自2018年以來類似事故14樓的劉先生經歷4次,13樓的李先生經歷2次,12樓的姜先生經歷3次,11樓的匡先生經歷2次,9樓的孫先生經歷2次,8樓的張先生經歷3次;7樓的臧女士經歷1次,6樓的李先生經歷2次,5樓的趙女士經歷3次,連同蘇先生的遭遇在內共計23次墜梯事件。  

  居民反映物業說法前後不一

  在現場業主們表示,這部電梯最初出現墜梯、急停問題的時候是在大概3年之前,彼時該電梯尚在質保期之內,所以物業理應給他們更換新的電梯,但是由於物業公司的不作為,對業主們的投訴、反映置之不理,才造成了如今該電梯「修不了、換不成」的尷尬局面,對此物業公司應該承擔全部責任。

  現場物業公司一位劉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3日電梯出現急停事故並被有關部門關停以來,物業公司一直在查找問題,但均沒查出電梯有問題,所以物業否認電梯有問題。在現場,記者問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近一年來物業公司接到過多少次業主關於該電梯故障的投訴和反映」,物業工作人員稱業主的反映記錄他們都有存檔,可以查找,但是大概十分鐘後,該工作人員返回並沒有找到任何記錄。「判定電梯是否有問題,需要專業的鑑定機構來鑑定,並不是物業和業主說了算。」該劉姓負責人說。隨著現場部分業主情緒激動,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離開會場。

  採訪現場,業主還反映了物業公司的卑鄙行為,就是他們進入會議室進行商談時,物業竟然提前在現場隱蔽的位置放置了兩部錄像設備,且沒有告知業主進行偷拍,但被業主發現,當場摘下錄像設備。  

  頻發墜梯電梯被查封

  由於在4月13日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已經給該物業公司下達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並要求物業公司在16日前消除事故隱患,由於物業並沒有做到消除隱患,市場監管局只能對其採取強制措施,將該部電梯查封,並貼上了封條。「由於物業公司拒絕籤字配合,我們查封後對物業留置送達。」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下一步,膠州市場監管局將對該部電梯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調查舉證,全力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針對該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將如何處理,半島記者將繼續跟蹤報導。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相關焦點

  • 膠州綠城物業寧願被罰20萬也拒絕更換問題電梯
        近段時間,本網一直關注的膠州綠城紫薇廣場(麗園)6號樓一部問題電梯的處理問題有了新的進展。5月22日下午,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對綠城物業下達了《聽證告知書》,擬罰款20萬元,正式的《處罰決定書》將在聽證會結束之後下達。目前,綠城物業仍未表態願意將這部問題電梯更換。
  • 吉林市中凱夢之城發生「墜梯事件」?物業:電梯正常運轉,沒發生墜梯...
    12月15日,有吉林市民向二三裡資訊爆料:中凱夢之城小區10號樓14日晚上11點多,發生一起電梯墜落事件,當事人從22樓滑落,受傷被送醫。有業主回憶,夏天這部電梯也有一次事故,而且15日,19號樓1單元又發生電梯滑梯事故,人員被困半小時左右。事發後,小區群內有業主反映:小區的電梯檢修時間都已經過期快一個月了,正常是到2020年11月進行檢查,可是現在還沒人年檢貼,很多業主反映現在對乘坐電梯感到恐懼。市民爆料的「墜梯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花樣年碧雲天/致敬綠城,智領膠州人居3.0時代
    ,開創了膠州人居的新高度,綠城紫薇廣場已然成為膠州人居的經典標杆。外立面幹掛石材、高密度園林綠化、大落地窗產品設計、雙層入戶大堂、綠城物業服務等,成為膠州城市豪宅典範,將膠州人居標準提升了一個新高度。示意圖第二重:3重人臉識別入戶大堂首層單元入戶門、雙層地庫皆使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防止非業主尾隨進入單元,且首層人臉識別聯動電梯自動控制系統,掃臉後無須按鍵閒置電梯自動運行至一樓等候。
  • 花樣年碧雲天:致敬綠城,智領膠州人居3.0時代
    房改20餘年以來,隨著膠州城市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標準歷經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豪的發展歷程,2009年綠城作為首個入主膠州的一線品牌房企,開創了膠州人居的新高度,綠城紫薇廣場已然成為膠州人居的經典標杆。
  • 住宅擋光 6住戶狀告膠州規劃局和綠城公司
    4月26日,膠州市民劉莉(化名)撥打了本報膠州新聞熱線「83982818」反映,青島綠城膠州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公司)建設的「朗月苑」項目9號樓與王家灘小區7號樓前後相鄰,距離很近,影響了王家灘小區7號樓部分居民的通風採光,其中6戶居民將膠州市規劃局和綠城公司告上法庭,索賠180萬元「擋光費」。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加裝電梯,長寧·周家橋-三次登門求理解加梯工程暖人心
    2015年全市啟動加裝電梯項目工程後,小區居民李祥玉主動發起了加裝電梯意見徵詢,之後由居委會牽頭物業、業委會和居民骨幹,組織居民自籌資金,2016年年末就成功加裝了小區第一部電梯,這在長寧區乃至全市都是先行者。自那以後,三涇南宅的加裝電梯工程便迎來了「加速度」。「我是2018年上半年才來到中五居民區工作的,雖然時間不長,但收穫的加梯感想卻不少。」
  • 濟南:乘梯按次收費,充值30元乘梯600次,業主:物業涉重複收費
    稿源:2020-07-06 07:41濟南都市頻道訊:近日,家住濟南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東曹社區市民向本媒體報料稱,該小區電梯開始實時按次收費,居民乘坐樓道電梯,需要「刷卡後才能按樓層」,每戶需要交10元辦理梯控卡,充值30元可乘坐600次電梯,乘坐一次電梯相當於花費0.05元,一個來回就是
  • 電梯突墜 按報警鈴15分鐘無應答
    邵女士供圖新京報訊前晚8時30分許,和平裡中街一小區內客梯從13樓直墜到6樓,2名居民被困電梯至少十五分鐘,幸未受傷。昨日下午,電梯維修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因機房溫度過高,繼電器粘連在一起,使得本來是斷開的電路繼續運行,從而導致事故。
  • 膠州綠城社區主任盧軍澤:讓文明之花綻放社區每個角落
    為了讓創城聲音傳達到每一位居民,綠城社區在小區顯著位置張貼創城公益廣告牌1000餘個,入戶問卷調查2000餘戶。 「上個周末,我們的綠城巾幗志願者服務小分隊在風華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活動,指導社區居民使用智能垃圾桶,宣傳垃圾分類常識,號召社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共建乾淨美麗的新家園。」
  • 老人接孩子放學回家,乘坐電梯時突然速降,物業態度讓人無語
    今天跟大家說一件小區電梯墜梯事件。現在高層小區每棟樓都有電梯,也方便了人們上下樓。雖然電梯基本上都很安全但是也會有一些電梯存在安全隱患,這就需要電梯公司和物業多用點心。來自杭州的王女士和家人就經歷了電梯墜落的事,而且還不止一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電梯總出現故障的呢?
  • 西安一小區電梯頻出故障居民無奈爬樓梯 原來電梯也會「中暑罷工」
    來源:三秦都市報面對高溫天氣,西安近期時不時有市民反映小區電梯出現不同程度故障的問題。對此,記者昨日採訪得知,電梯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機電一體化設備,高溫和居民用電的高峰期,會對電梯帶來不少影響。究竟該如何應對,聽專家怎麼說。
  • 小區電梯多次出現「滑梯」 物業表示梯門滾輪碰到電梯門刀所致,已...
    小區電梯多次出現「滑梯」 物業表示梯門滾輪碰到電梯門刀所致,已檢修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6日 15:16:38 | 作者:王倩玫 | 編輯:許琳琳  對於居住在高層樓房內的市民來說,電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共設施。
  • 深圳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屢禁不止,為哪般?
    砸中女嬰的高墜物來自哪裡?事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事情還是要追本溯源,回到事發現場,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該小區共有176戶居民,每層5戶,其中2、3、5、20層是一梯三戶的復室,而事發的區域則疑似是臨街的住戶家洗手間的位置。物業表示監控拍不到事發位置。
  • 「綠城杯」CCTV-10「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啟幕
    4月6日至7日,「綠城杯」2014年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膠州賽區選拔賽,在綠城·紫薇廣場營銷中心如期舉行,210餘名年齡在10-15周歲之間的小選手在當天的比賽中展現了各自的風採,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矚目。
  • 義烏一高層電梯從17樓墜下?初步查明:系業主嬉鬧致電梯急停
    之後,有自稱是綠城業主的網友留言,表示在家聽到了驚叫聲,電梯事故勢必會給大家心理留下陰影。另有網友說,自己也曾與兒子碰見過一次類似的經歷,在事發電梯邊的3號電梯,從負一樓上行至某樓層後,電梯突然往下落。
  • 防止電動車乘梯上樓,電梯內擺長凳,聽聽業主、物業、消防怎麼說
    此外,電梯一側的牆上還懸掛著公安部於2017年出臺的《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細則。 記者觀察發現,該單元4部電梯中有3部電梯裡放有一個長約2米、寬0.5米的橘黃色的長凳,佔據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空間。「這個長凳是物業放的,就是為了防止電動車乘梯上下樓的。」採訪時,有居民介紹說,該小區於2014年交房,最初,業主可以把電動車用電梯運上樓。
  • 膠州綠城小學復工 教體局表示招生計劃不變
        5月13日,本報曾報導過膠州市第六實驗小學圍牆遭到拆除的情況,6月10日,曾撥打本報《膠州新聞》熱線提供線索的市民周先生又打來電話,稱經本報報導市政府關注後,目前綠城小學已經復工了。隨後記者聯繫綠城公司得知,他們已於上周復工,並且開始組織趕工,不會耽誤交付使用。
  • 哈市百年儷景小區多位居民反映:物業捆綁收費電梯卡被停回家難
    生活報12月16日訊 近日,不少居住在哈市百年儷景小區的業主都挺鬧心,因為他們回家挺難。居民辛大爺告訴記者,「我住17樓,我對物業的服務不滿意,不想交物業費,他們就把我的電梯卡給停了,我腿腳不好,根本上不去樓。」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 居民自行車「乘電梯」上樓(圖)
    然而,為了防盜,一些居民把自行車搬進樓道,還有一些住在高層居民的自行車堂而皇之地「乘電梯」,影響了其他居民正常乘梯。昨日,家住河北區川雲裡的李先生向本報反映,因為有些居民用原本就很窄小的電梯運送自行車,導致其他居民經常上不了電梯。為此,記者對本市部分高層住宅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發現,有60%住在高層的居民都將自行車、電動車利用電梯搬上樓。
  • 乘風破浪,綠城還是綠城
    更瞠目的是,所有的一切費用,並沒有動用業主的維修基金,而是綠城自己從結轉利潤中拿錢去做這件事。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但還有開發商,願意沉下心來,數年甚至十餘年如一日的將時間與精力花在「專注為業主做點什麼」之上。不禁感嘆,乘風破浪中,綠城還是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