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蟎是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溼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重要過敏原,清除蟎蟲是降低塵蟎過敏機率的最佳方式,因此近年來除蟎類家電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紫外線功能、拍打功能、加熱功能、大功率除蟎,林林總總的除蟎類產品,效果有何異同?
6 月 18 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 2020 年上半年關於除蟎儀(器)的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在相同測試條件下,20 款樣品除蟎效果差異較大,除蟎率最高的達到 96.52%,最低的僅 54.30%。
20 款樣品效果差異較大 除蟎率最低僅 54.30%
此次比較試驗,樣品共計 20 款。樣品品牌涉及美的、小狗、戴森、德爾瑪、萊克、米家、海爾、蘇泊爾、松下、萊克吉米、飛利浦、惠而浦、愛麗思、灑哇地咔等 14 個品牌。其中標稱為除蟎儀類的樣品為 13 臺,帶有除蟎吸頭的手持吸塵器類樣品 7 臺。價格為 159 元— 4990 元不等。
經過比較試驗,中消協發現,20 款樣品中,大部分產品的除蟎率達到了 80% 以上,個別樣品的除蟎率較低,其中松下 MC-WF350 除蟎儀僅達 54.30%。
13 款除蟎儀類樣品中,除蟎率高於 90% 的有美的、蘇泊爾;7 款帶除蟎吸頭的手持吸塵器類樣品,除蟎率達到 90% 以上的有戴森、飛利浦、美的。帶有除蟎吸頭的手持類吸塵器樣品除蟎效果整體優於除蟎機類樣品。
中消協發現,儘管部分樣品宣稱 " 大功率 " 帶來 " 高除蟎率 ",但實際效果並非如此,說明消費者不能僅憑產品標稱的額定功率大小判別除蟎效果的優劣。
實際使用中,除蟎效果與吸力大小相關,吸力越大,除蟎效果越好,基本與是否具有紫外線功能、拍打功能、加熱功能沒有直接關係。
11 臺樣品全符合安全要求 均存在微量紫外線洩露
在電商產品介紹頁面中,帶有紫外線功能的除蟎儀,普遍將紫外線滅菌功能與殺蟎效果捆綁。實際上,靠除蟎儀有限的紫外線輻照是無法殺死被褥內部的蟎蟲,其主要功效是殺死被褥表面的細菌。
本次試驗選擇了較為普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 11 款宣稱帶有紫外線殺菌功能的樣品進行測試。有兩款樣品動態除菌效果較差,其餘樣品除菌率均超過了 99%。除菌能力的差異主要與紫外線燈管長度和輻照強度相關。
紫外線燈對人眼有著較強的傷害,尤其是嬰幼兒。本次對 11 個樣品的紫外線防護進行了測試, 11 臺樣品雖然均符合 QB/T 5363-2019《除蟎機》標準安全要求,但是所有樣品均至少有一個測試點存在微量紫外線洩露情況,個別樣品有三處位置洩漏。
無繩樣品最大功率下 續航時間最短 7 分鐘
消費者選購無繩產品是看重其使用便捷性,可以不受電線長短的限制。但續航時間過短,也會影響使用體驗。
本次試驗分別在樣品最大功率、最小功率狀態下,測量自電池滿電狀態運行至自行停止時間,進行 3 次測試,取其平均值,獲得最小和最大續航時間。
在開啟最大功率時,11 款無繩樣品中,續航能力最好的是飛利浦 FC6908/82,達到 24 分 05 秒;米家、萊克 M11S、惠而浦 P9 均只有 7 分鐘左右。在開啟最小功率中,11 款普遍提升到 20 分鐘以上,最長續航為戴森 V11, 可以達到 85 分鐘。
遼瀋晚報 · ZAKER 瀋陽 記者 董麗娜
【來源:遼瀋晚報·ZAKER 瀋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