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通常影響孩子說話的有聽力障礙、發音器官不正常、智力低下、孤獨症(自閉症)、語言環境(隔輩人帶孩子或保姆不愛和寶寶說話)、心理問題等。如果寶寶的上述幾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如果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還是不會說話,那麼,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兒童語言測查。通過這些測試,可得出孩子的語言發展年齡與實際年齡是否相符。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孩子的語言發展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相符,應及早幹預,除了到專業機構進行針對性治療,孩子在家的日常訓練也非常重要。
1.和孩子說話時語言要簡潔,語速要慢,重點突出,不要複雜,每一個字都要說清楚。
2.表情、動作誇張有趣,與孩子互動,儘量以遊戲的方式進行。
3.家長多做示範,可以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文字來引導孩子說話。
4.不要對孩子做消極暗示,尤其當著陌生人不要說我的寶寶不愛說話等,那樣寶寶更加不會開口。孩子有缺點錯誤,不要當著陌生人指出,應尊重寶寶,多多表揚、讚美孩子,給孩子信心,鼓勵孩子多說話,多給孩子做積極的暗示,哪怕他只說出一個字,也要表揚他。
5.隨時隨地抓住一切機會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如當孩子注視一個物品或參加某個活動時,或在遊戲中、在音樂中、在馬路上、在公園裡……都是訓練孩子說話的好機會,告訴寶寶「爺爺在過馬路、奶奶在澆花、這輛汽車開得好快」等等。
6.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要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把寶寶抱在懷裡,一邊和他一起看圖畫書一邊念給他聽。這些規範化、具有韻律且優美的語言會在寶寶的大腦裡形成印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滲透,雖然寶寶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能幫助寶寶逐步建立語言方面良好的品位。對小一點的寶寶,家長可以重複書中反覆出現的詞語,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複述書裡的一句話,再大點的寶寶可以讓他複述書裡的故事,以此來練習寶寶傾聽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時間不用太長,每天十幾分鐘即可,但是一定要堅持。
7.讓寶寶多接觸小夥伴,培養與小夥伴說話的願望。
8.在寶寶說話時,家長不要打岔,讓他自己把話說完。如果有一個總替寶寶說話的快嘴媽媽,寶寶就可能永遠都不善於表達了。
9.給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家裡,爸爸媽媽儘量多講話,讓寶寶聆聽別人是怎樣表達的,要知道,寶寶的進步都是靠模仿和學習的。
最後,大部分家長平時總是關心孩子的身高、體重及學習情況,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這點是非常值得家長注意的。1至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大部分有語言障礙的孩子都是在這個時期被發現的。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兩歲仍不會開口說話,或者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詞,缺乏交流性的語言,就一定要馬上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