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祖孫事故中重傷所需"救命藥"多粘菌素B針已找到

2020-12-15 東方網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杭州公交車大火事件牽動人心,上海人謝師傅以及6歲外孫軒軒也在該事故中受重傷。前日,謝師傅家人向上海媒體求助,尋找一種稀缺處方藥——每支50萬U單位的美國產多粘菌素B針。昨天,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獲悉,這批「救命藥」已經找到了。

  在這次突發事故中,64歲的謝師傅全身76%深Ⅱ-Ⅲ度燒傷,吸入性損傷,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16位危重病人中情況最嚴重的一個。軒軒全身30%Ⅲ度燒傷,是三個住院小孩中傷得最重的,已做氣管插管。

  燒傷後,最怕的就是傷口感染。為此,謝師傅家人遍尋上海、杭州,尋找一種產於美國的藥物「多粘菌素B針」,但在兩地都未找到,甚至打電話到美國尋求幫助也沒買到。「尋藥」的消息經媒體披露後,在申城引起廣泛關注,愛心市民紛紛轉發。昨天中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傳來消息稱,在杭州市衛生部門的協調調配下,這批「救命藥」已經找到了。

  這種藥國內未上市其他抗生素聯合使用可替代

  昨日,這則「尋藥」的消息也引發一些不同意見,有網友認為這藥並不難尋,有醫學背景的網友認為,這種藥可用別的藥物替代。「多粘菌素B針是進口藥,在國內未上市,曾經有過類似國產藥,但目前已經停產。」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主任郇京寧教授告訴記者,該藥主要針對一些特殊菌株感染,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多發生在長期使用強效抗生素以後。滬上多家醫院多年前曾使用過這種藥物,當時國內使用的是由先鋒藥廠生產的多粘菌素E針,藥效和多粘菌素B針相似。當時給不少患者使用過這種多粘菌素E針,「有的患者用了兩三個星期,效果還可以,但是也出現了一定的併發症」,郇京寧教授說,這種藥物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了一定的損傷。近幾年來,多粘菌素E針在醫院已經不再使用了。遇到耐藥性較強的患者,醫院通過其他多種抗生素聯合使用的方式予以解決。

  傷者情況仍不容樂觀

  本報綜合7月5日下午,杭州7路公交車有人縱火,造成車上30人受傷住院,其中16人病情嚴重。

  據了解,在事件受傷的30人中,有19人被送到了浙醫二院,他們中大多數都是重度燒傷人員。

  這麼多天了,這些傷員有沒有好轉?昨天下午,浙醫二院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專家徐浩稱19個病人中,16個氣管都被切開,而其中6人還依靠呼吸機呼吸,說明吸入性損傷很嚴重。吸入性損傷造成的呼吸功能衰竭可能帶來較高的死亡率。

  該院燒傷科主任韓春茂表示,院方肯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救治傷者。韓春茂透露,犯罪嫌疑人包來旭已於前日完成手術,目前情況還算穩定,但仍然沒有意識。傷者在浙醫二院治療

相關焦點

  • 全國網友接力尋找多粘菌素B針 救命藥已經找到[圖]
    上海、北京、山東、浙江、廣東,全國網友紛紛加入到這場網絡找藥的大行動中來。網友的愛心也喚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昨天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方面向記者證實,確有尋藥一事,但多粘菌素B針的貨源已經找到,不僅對祖孫倆,對於所有的重症患者來說,這無疑都是一個好消息,生命也多了一份保障。
  • 話說「黑化」的多粘菌素B
    近年來,隨著革蘭陰性桿菌耐藥形式越來越嚴峻,多粘菌素B越來越廣泛的被臨床使用。但是使用多粘菌素B的患者出現頭頸部皮膚變黑的情況近期受到關注,作為此類藥物引發皮膚變黑的少見不良反應,臨床也曾一度被困擾:減量還是停藥?本文作者結合個人臨床工作體會及文獻報導,對多粘菌素B的基本特點、皮膚色素沉著的產生機制及處理措施做一簡要梳理。
  • 多粘菌素的前世今生
    多粘菌素的前世今生多粘菌素(Polymyxins)的前世發現於1947年,是由多粘類芽孢桿菌產生的抗菌多肽,有A、B、C、D、E等5種, A、C、D毒性大, B1成份活性最強,目前上市的產品主要是多粘菌素B(polymyxinB,PMB)和多粘菌素E(colistin,CST,又稱粘菌素),PMB於1947年由Bacillus polymyxa產生,CST 於1949年由B.polymyxa subsp.colistinus產生。
  • AAC:揭示綠膿桿菌對多粘菌素B的耐藥譜
    2012年10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著名雜誌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刊登了一篇題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lymyxin B resistom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研究報告,在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處的研究者揭示了綠膿桿菌對多粘菌素
  • 臨床藥師眼中多粘菌素 E 的五個看法
    多粘菌素 E 是以多粘菌素甲磺酸鹽(CMS)的前藥來作為臨床應用,其在體內被水解為多粘菌素 E。多粘菌素 E 本身(以粘菌素基本活性 [CBA] 測定)是由超過 30 種組分(多粘菌素 A 和多粘菌素 B 為主要組分)組成的陽離子多肽抗微生物劑。在文獻中報導多粘菌素 E,研究人員已經使用了多種名稱和劑量單位(如 CMS,CBA)和度量單位(如毫克,國際單位)。
  • 褪黑素可克服多粘菌素耐藥性 —新聞—科學網
    他們發現並揭示了膳食補充劑褪黑素可以通過多重策略有效克服MCR介導的多粘菌素耐藥性,為臨床中多粘菌素耐藥菌的防控提供了新方案。 論文通訊作者王志強告訴《中國科學報》,近年來多重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泛濫,特別是碳青黴烯類抗生素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出現,給細菌感染性疾病治療帶來了巨大挑戰。而肽類抗生素多粘菌素被認為是治療這類耐藥細菌感染的「最後一道防線」。
  • 救命藥全國告急 魚精蛋白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短缺
    「跪求放線菌素D、如果找不到這種藥,病人只能等死,多少錢都買。」「魚精蛋白誰能找到現貨?等著這個藥做手術,請朋友幫忙找找。」……自從加入醫療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中經常會看到大量緊急找藥信息,基本上都是「不惜代價的跪求」。
  • 一個能讓人皮膚黑化的抗菌藥-多黏菌素,為什麼會讓人皮膚變黑?
    而在控制感染的時候,中日友好醫院的醫生們使用了一個叫多黏菌素B藥物。那麼多黏菌素b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會用到這個藥,它又怎麼會使皮膚變黑呢?多黏菌素是多粘類芽孢桿菌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而多粘類芽孢桿菌在農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 杭州發生多車車禍致1死2重傷 事故現場已恢復通行
    杭州發生多車車禍致1死2重傷 事故現場已恢復通行 2014-11-08 00:21:05記者核實了解到,事發在杭新路留泗路路口以西路段,造成1人死亡,2人重傷。  多車連環碰撞殃及電動車 傷者倒地一動不動   從網友提供的事故現場圖片來看,這起事故涉及計程車、私家車和電瓶車。圖片顯示,一輛計程車尾部被撞凹陷,旁邊的司機車引擎蓋掀起,零部件外露。而路邊的電瓶車經過碰撞後變形,勉強能辨認出車架。
  • 再也不愁記不住: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的抗菌譜
    再也不愁記不住: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的抗菌譜 2020-08-2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確認一名浙江籍遊客身亡 美國猶他州事故已致4死11重傷
    浙江在線9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悅)當地時間9月20日11時30分左右,一輛載有三十多人的旅遊巴士在美國猶他州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附近撞上防護欄,然後發生翻滾。事故發生地12號公路隨後被關閉,救援人員趕往事發地點。目前車禍已經造成4人死亡,30餘人受傷,其中11人重傷。
  • 廉價孤兒藥斷供危及數十萬人 黑市救命藥從哪來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本來就已稀少的廉價藥正在從一些醫院藥品目錄中銷聲匿跡。更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在各大醫院都難覓蹤影的廉價救命藥、孤兒藥,卻在黑市上被黃牛高價兜售。  個案  廉價孤兒藥斷供危及數十萬患者  在廉價藥中,最受公眾關注的就是一些救命藥、孤兒藥,經常發生斷貨,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龐女士今年9月份被確診為眼肌重症肌無力,需要每三個小時服用一次溴吡斯的明片。但可怕的是,這種重症肌無力患者必備藥、孤兒藥已全國斷供。
  • 臺鐵出軌事故:大陸遊客1重傷1輕傷
    這是10月21日拍攝的列車出軌翻覆事故現場。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新華社臺北10月22日電(記者吳濟海、郭圻、金良快)據臺灣衛生福利部門22日7時許發布的統計,臺鐵6432次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事故造成的傷患名單中,包括1名大陸遊客重傷,1名大陸遊客輕傷。  其中,重傷的姚姓女士44歲,目前住進宜蘭聖母醫院加護病房。該院8時40分許介紹,正準備給姚女士手術。輕傷的潭姓55歲女士在花蓮就醫後,已出院。
  • 每日一句英語:露西在意外事故中受了重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英語:露西在意外事故中受了重傷 2013-07-24 09:3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糊塗村醫未做結核菌素試驗 半歲嬰兒竟被三次接種卡介苗
    然而,我省青岡縣青岡鎮樂園村村醫在為本村女嬰於潤鑫接種卡介苗時,連續兩次出錯,在6個月內將三針卡介苗注射到孩子體內。  雖然糊塗村醫和防疫部門已被告上法庭,然而,剛剛兩歲的小潤鑫卻要經常受到莫名發燒的困擾,依靠藥物維持。看著在痛苦中煎熬的孩子,年輕的父母為孩子將來身體狀況擔憂。  不幸從孩子滿月開始  1月10日,記者趕往青岡縣青岡鎮樂園村小潤鑫家。
  • 如何處理留置針引起的壓力性損傷
    經過描述: 患者3日前予左手背留置套管針,每日遵醫囑靜點補液治療約1 500 ml,過程順利。 1日前(2020年8月8日)責任護士查房中發現患者套管針回血暢,血管通透性增加,雖處於封管狀態但左手手背輕度水腫,故拔除套管針。
  • 江中牌乳酸菌素片上榜成為家庭常備藥!
    眾所周知,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大約99%由腸道吸收,80%的廢物及毒素由腸道排出,如果不好好保養維護,就會誘發一系列腸道疾病。而引起腸道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工作壓力增大、精神緊張,加之飲食不當,腸道內有益菌群數量減少,有害菌增多,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功能超前「老化」。
  • 義烏一女子滑草側翻釀事故 臉部毀容縫30多針
    楊女士說,當時她右臉的皮肉炸開,裡面的骨頭清晰可見,醫生縫了30多針才把傷口縫合好。滑到一半偏離軌道,女子當場破相9月28日,楊女士所在公司組織員工開展團建活動,來到馬畈奇幻樂園遊玩。「聽說滑草場試營業,可以半價購票。」楊女士和兩個同事從來沒有玩過,覺得好奇,就買了票想嘗試一下。
  • 大馬華裔攜家人返鄉過聖誕遇車禍 事故中1死3重傷
    大馬華裔攜家人返鄉過聖誕遇車禍 事故中1死3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