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諾貝爾獎得主面對面交流,聽他們分享成長經歷,聊科研之路,說生活趣事,這對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們來說不算新鮮的事。但通過選課的方式來聽諾獎得主上課,並要按學時計算學分,還要參加考試,這可就有驚喜了。
27日,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得主Efim Zelmanov教授獲聘電子科技大學榮譽教授,同時加盟該校「大師課」。據悉,該課將以選課的模式計入學分。
菲爾茲獎得主
首次在國內高校開課
27日,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Efim Zelmanov教授從電子科技大學校黨委副書記申小蓉手中接過榮譽教授的聘書,標誌著該校「大師課」正式啟幕。而這,也是該教授第一次在中國高校開設課程。
據了解,Efim Zelmanov教授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他因為在非交換代數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於1994年獲得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說到菲爾茲獎的評選條件,那是非常嚴苛,要求獲獎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截止2017年全球共有56人獲此殊榮。而這個數學大獎的權威性、國際性,以及所享有的榮譽都不亞於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數學中的諾貝爾獎」。
對於「大師課」的師資,電子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截止目前,已經有9為諾貝爾獎得主接受了學校的邀請,他們將在2018年內訪問成電。其中包括,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chrock教授,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Wineland教授,著名國際問題研究專家金燦榮教授,百家講壇主講嘉賓趙林教授等人將先後在學校開設課程。
納入學分體系
期末將憑成績拿學分
據了解,「大師課」是由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組織的、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課程,課程的內容以通識教育為主兼顧專業學術交流。最關鍵的,該課程將納入學分體系,課時為16個學時,按1個學分計算。「和其他課程一樣,學生們要通過期末考試合格了才能拿到學分」。
談到「大師課」的授課模式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主任劉惠介紹,將以「通識教育+專業交流」的形式開展。每天晚上開設通識教育課程,授課內容涵蓋科學發展史、科學典故和科學家介紹、中外教育制度比較、科研精神和科研方法等。在白天,授課人將走訪實驗室、教研室,與我校的科研團隊和專業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指導學術發展、尋求合作機會。
「我們把『大師課』納入學分認證體系,將它作為核心通識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人文和社會知識,拓展學生的眼界;另一方面通過授課老師與我校科研團隊的學術交流,也可以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 劉惠表示,「因為諾獎得主在中國高校開設課程的案例不多,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很少,也還在摸索階段。」
據了解,去年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共組織和舉辦了48場高水平的成電講壇,講座嘉賓包括將軍、部長、作家、主持人,其中有8位諾貝爾獎得主訪問該校開展學術交流和講座活動。劉惠說:「希望以講座和課程為載體,邀請和爭取更多的諾貝爾獎得主訪問成電,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了解成電、了解我們的科研和團隊,基於充分了解後開展更多的合作甚至加入成電育人隊伍」。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趙雨欣
圖片由電子科技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