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電子科大開課!16個學時1個學分

2020-12-17 紅星新聞

與諾貝爾獎得主面對面交流,聽他們分享成長經歷,聊科研之路,說生活趣事,這對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們來說不算新鮮的事。但通過選課的方式來聽諾獎得主上課,並要按學時計算學分,還要參加考試,這可就有驚喜了。

27日,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得主Efim Zelmanov教授獲聘電子科技大學榮譽教授,同時加盟該校「大師課」。據悉,該課將以選課的模式計入學分。

菲爾茲獎得主

首次在國內高校開課

27日,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Efim Zelmanov教授從電子科技大學校黨委副書記申小蓉手中接過榮譽教授的聘書,標誌著該校「大師課」正式啟幕。而這,也是該教授第一次在中國高校開設課程。

據了解,Efim Zelmanov教授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他因為在非交換代數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於1994年獲得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說到菲爾茲獎的評選條件,那是非常嚴苛,要求獲獎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截止2017年全球共有56人獲此殊榮。而這個數學大獎的權威性、國際性,以及所享有的榮譽都不亞於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數學中的諾貝爾獎」。

對於「大師課」的師資,電子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截止目前,已經有9為諾貝爾獎得主接受了學校的邀請,他們將在2018年內訪問成電。其中包括,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chrock教授,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Wineland教授,著名國際問題研究專家金燦榮教授,百家講壇主講嘉賓趙林教授等人將先後在學校開設課程。

納入學分體系

期末將憑成績拿學分

據了解,「大師課」是由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組織的、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課程,課程的內容以通識教育為主兼顧專業學術交流。最關鍵的,該課程將納入學分體系,課時為16個學時,按1個學分計算。「和其他課程一樣,學生們要通過期末考試合格了才能拿到學分」。

談到「大師課」的授課模式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主任劉惠介紹,將以「通識教育+專業交流」的形式開展。每天晚上開設通識教育課程,授課內容涵蓋科學發展史、科學典故和科學家介紹、中外教育制度比較、科研精神和科研方法等。在白天,授課人將走訪實驗室、教研室,與我校的科研團隊和專業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指導學術發展、尋求合作機會。

「我們把『大師課』納入學分認證體系,將它作為核心通識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人文和社會知識,拓展學生的眼界;另一方面通過授課老師與我校科研團隊的學術交流,也可以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 劉惠表示,「因為諾獎得主在中國高校開設課程的案例不多,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很少,也還在摸索階段。」

據了解,去年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共組織和舉辦了48場高水平的成電講壇,講座嘉賓包括將軍、部長、作家、主持人,其中有8位諾貝爾獎得主訪問該校開展學術交流和講座活動。劉惠說:「希望以講座和課程為載體,邀請和爭取更多的諾貝爾獎得主訪問成電,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了解成電、了解我們的科研和團隊,基於充分了解後開展更多的合作甚至加入成電育人隊伍」。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趙雨欣

圖片由電子科技大學提供

相關焦點

  • 跨越16個時區 3位諾獎得主「雲對話」江蘇企業家
    北京時間11月22日晚,一場別開生面、跨越16個時區的高端「雲對話」在南京舉行。圍繞著「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這一主題,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分別於義大利、美國芝加哥、美國加州在線發表精彩演講,並與江蘇近200名企業家大咖的代表展開視頻對話。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引入「諾獎」得主,不能只看「帽子」
    而這場報告會之所以如此受學生歡迎,原因僅僅是報告者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近年來,隨著高校和政府對於諾獎得主引進的重視,像這樣由他們帶來的學術報告已屢見不鮮,諾獎得主在高校承擔教學任務、帶領科研團隊或實驗室的現象更是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在「雙一流」戰略實施之後,國內高校的「諾獎熱」更是愈演愈烈。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前面的話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本文研究了小柴昌俊的科學貢獻,並從中總結了若干成功經驗。
  • 饒毅教授、方舟子、諾獎得主和上海交大……
    作者聲稱,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刺突蛋白)中發現了4個插入片段,這4個片段是新冠病毒所獨有的,其他冠狀病毒中沒有這些插入片段。所有的4個插入片段中的胺基酸殘基均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複製蛋白 gp120 或 Gag 中的胺基酸殘基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
  • 北大教授:每年1個諾獎,日本靠的是「票子」「帽子」嗎?
    今年,日本諾獎得主俱樂部再添一員,名城大學教授吉野彰與兩位美國科學家共享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至此,日本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已攀升至24人。自2000年以來,日本更是以平均每年1人獲得諾獎的速度,引發廣泛關注。日本諾獎「井噴」的背後是什麼在支撐?靠的是「帽子」「票子」和「位子」嗎?
  • 凌晨電話響起:諾獎得主是怎樣徵服病毒的
    Rice) 在接受諾獎官方採訪的時候都說了什麼?整理 | 思敏責編 | 崔箏「凌晨四點多電話鈴聲響個不停,我當時是窩著火接的電話。」202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一的奧爾特這樣說。在得知是諾獎委員會的來電,這份怒氣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十足的驚喜。
  • 預告 | 《風起雲湧的百年電子科技史》就要開課啦
    》課程性質:素質教育選修課學  分:1學分時  間:4-11周周三9-10節地  點:立人樓B102趙軻,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在讀博士,電子科技博物館籌建辦主任。任權東,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電子科技博物館籌建辦工作人員。課程簡介:該通識課旨在介紹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以及對社會生產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的巨大推動作用。
  • 19年19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日本教育?
    日本諾獎頻出背後又有著怎樣教育體制?我們又能從日本的教育中吸收和學習到什麼呢?01、70年代日本推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第三次教育改革為日本的發展奠定了教育基礎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技術的影響力在日本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被重視,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科學研究等領域都可以感受到科學技術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 2020年諾獎得主 學 歷 大 比 拼!
    文章字數:2663閱讀時間:5  min■ Summary 2020年的諾貝爾獎終於揭曉完畢在人們的印象中,這一盛典都是頂級學者們的「神仙打架」然而今年的諾獎得主中,Wilson)→本科:哈佛大學碩士:哈佛大學博士:哈佛大學現任教:史丹福大學運籌學教授諾獎: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改進拍賣理論並發明全新拍賣模式。」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回顧史上諾獎最年輕得主!
    而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保持最年輕諾獎得主頭銜長達99年!(歡迎在下文中找答案喲)諾貝爾獎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遺囑中將自已大部分財產設立化學、物理、文學、生理醫學以及和平獎的獎金,用於獎勵在這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1968年開始,瑞典中央銀行一直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提供獎金。
  • 諾獎得主天野浩受聘清華大學名譽教授
    諾獎得主天野浩受聘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清華新聞網11月14日電 11月6日晚,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野浩教授受聘為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儀式暨主題演講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供圖:電子系  薛其坤首先祝賀天野浩教授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鼓勵清華師生以天野浩為榜樣,勇于堅持自己的學術理想,今天的研究冷門亦有可能成為明日最有希望的學術領域。薛其坤表示,希望天野浩教授在受聘為名譽教授之後,能夠更多地和清華大學開展合作,為清華大學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做出貢獻。
  • 16位諾獎天才們關注區塊鏈:7位投身具體項目 14位來自諾貝爾經濟學獎
    而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外,互鏈脈搏觀察到,有2位物理學獎得主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謝爾登·格拉肖(1979年獲獎)參與了區塊鏈項目;喬治·斯穆特(2006年獲獎)曾在演講中提及區塊鏈技術。 因而,互鏈脈搏進一步統計了上述16位諾獎得主的區塊鏈實踐,以及他們圍繞區塊鏈發表過的觀點,以求探知諾獎得主如何看待區塊鏈。
  • 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原標題: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
  • 「全球一流科學家英雄榜」,電子科大亞洲前十!
    2018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發布在蓉高校19名學者入選其中電子科技大學入榜16人排在國內第四、全亞洲前十成都發布第一時間採訪了電子科大、川大相關負責人: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梁應敞教授等16名學者入選,入選人數僅次於清華、北大和浙大,位居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高校第四,進入亞洲高校前十。
  • 諾獎得主不懂英語的一記響亮耳光
    據日本《產經新聞》10月8日報導,日本科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摘得了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改變世界的理論竟然是洗澡的產物。同時,益川敏英的學術成果享譽世界,但他對英語一竅不通,從未走出過日本。
  • 嶽麓山高校「F3」學分互認來啦!研究生可以去隔壁「鄰居」家修學分
    紅網時刻8月7日訊(記者 賀衛玲 實習生 何珊珊)在湖南師範大學讀書,還可以去隔壁「鄰居」中南大學、湖南大學修個學分,嶽麓山高校「F3」學分互認終於正式來了!近日湖南省教育廳印發《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研究生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工作 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明確三高校「開設的校際修讀課程,原則上1個學分不少於16個學時。
  • 諾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發表主題演講
    諾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發表主題演講
  • 培養了55位諾獎得主,大學全球排名卻要跌出百大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個有趣的現象,大學排名是個什麼算法,為什麼大家所不知道的德國大學,走出過那麼多諾獎得主。 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諾獎得主聶魯達詩歌全集中文版首發呈現完整形象
    諾獎得主聶魯達詩歌全集中文版首發呈現完整形象 2014-09-21 16:37: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諾貝爾文學獎桂冠得主、哥倫比亞著名作家、諾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就曾公開讚頌聶魯達的詩歌:「聶魯達書寫任何事物都有偉大的詩篇,就好像彌達斯王,凡他觸摸的東西,都會變成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