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百色訊 (記者/凌聰 實習生/管苛)1月3日,23歲的鄉村醫生朱治強在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的衛生室為群眾看病。「村醫跟隨鎮衛生院醫生學習,在服務群眾的同時,又能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朱治強說,待遇提高加上發展有空間,百色越來越多的村醫紮根基層。
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引人難、留人難的問題,百色採取柔性引進人才、提高待遇保障、訂單定向培養、優化發展環境等措施,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目前,該市1703個村衛生室配備2649名鄉村醫生,全部達到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標準,全市實現行政村鄉村醫生服務全覆蓋。
放寬條件選拔人才。該市簡化招聘程序和放寬招聘條件,鄉鎮一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聘相關專業全日制專科及以上學歷或取得執業助理資格的醫學人才,採取直接面試、考察方式公開招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不設開考比例,年齡放寬至45周歲及以下。2019年全市共招聘衛生院醫生215人,2020年全市聘用鄉鎮衛生院人才533人。
「鄉聘村用」留住人才。該市實施村醫「鄉聘村用」制度,村醫身份由「個體戶」轉變為鄉鎮衛生院聘用的「單位人」,實現行政、業務、人員、藥械、財務、績效考核統一管理。「鄉聘村用」的村醫補助按當地村(居)委會副主任補助標準落實,激發他們工作積極性。
定向培養充實隊伍。該市出臺相關政策,計劃用5年時間培養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不少於2000名,包括臨床醫學等相關專業、專科、農村醫學專業(中專)等。目前,全市通過醫學院校訂單定向培養錄取醫學生2290人,其中本(專)科生1240人、中專生1050人。
暢通人才流動渠道。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所有用編人員實行「縣聘縣管鄉(鎮)用」,在聘期內,可以在全市鄉鎮衛生院流動;聘期滿後,可通過直接考察等公開招聘的方式在全市事業單位中流動,拓寬基層衛生人才個人職業發展空間等。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