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篝火旺 彞族歡慶火把節[組圖]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 四川涼山篝火旺 彞族歡慶火把節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在四川省西昌市,彞族人民歡聚一起,高舉火把,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達體舞,載歌載舞,歡慶彞族火把節。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晚,來自各地的遊客與當地彝族民眾相聚雲南石林縣,愉快度過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舉行,節期二至三天。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7月20日,雲南石林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拉開狂歡序幕,當地彝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扛起大三弦吹拉彈跳,迎接節日的到來。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於撒尼彝區的三弦舞稱「撒尼大三弦」,流傳於阿細彝區的三弦舞稱「阿細跳月」。彝族三弦舞又分「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兩種。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相關焦點

  • 火把燃燒異彩紛呈——盤縣彝族火把節
    傳統節日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最為隆重,彝族人民稱之為「過大年」,已歷時數千年,沿襲至今。武、乍兩支向南沿普渡河流域發展;糯、恆兩支沿金沙江流域逐漸進入四川涼山;克克、齊齊向中部地區發展到現在雲南省曲靖、宣威和貴州的興義、普安、安順、威寧、畢節一帶。唐代以前,慕克克率領遷徙的部落彝人進入盤(縣)普(安)等地定居生息、繁衍。
  • 2019中國西昌·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洛古波 看滿天星鬥落人間
    原標題:2019中國西昌·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 洛古波 看滿天星鬥落人間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高亢激昂的萬人大合唱在山谷迴蕩,響徹雲霄,將2019中國西昌·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洛古波鄉主會場火把狂歡活動推向高潮。
  • 雲南這幾個地方,夏天平均氣溫17度,當地人還要舉著火把取暖
    高鐵一路經漢中、四川、重慶、貴州最終進入雲南境內,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通車,實在是一條避暑專線。高鐵颼颼颼,越往南走越涼快。像貴州、雲南已是榜上有名的避暑勝地。而如今除了避暑,菊長還將告訴大家一條獨家攻略,即少有人知的火把路線。話說菊長昨日夜觀天象,然後回家翻了翻日曆,發現8月5日竟然是傳說中的火把節。火把節是什麼?
  • 這個美國大學生走進涼山,置身於火把節的日都迪薩
    為祈福燃起的熊熊火把,做火把的八十一歲婆婆,最後一個丟火把的巫師畢摩和漫山遍野觀鬥牛的人……這是涼山彝族的火把節,將平日安靜的日都迪薩妝點成生機勃勃的火把場。耶魯大學的美國學生柯亞華,在旅伴卡佳的帶領下來到涼山普格縣。他眼中的彝族,和莫西子詩吟唱的一樣嗎?
  • 彝(yí)族新年-火把節的傳說
    火把節對於彝族人民是個狂歡的日子,因為彝族的新年就是火把節。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楚雄和涼山自治州的彝族人民會點起火把,走上街頭,共同慶祝火把節。火把節狂歡傳說一 天降蝗災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間百姓生活太幸福了,心裡不平衡。於是就使壞,向人間撒下了很多的很多蝗蟲,啃食百姓的莊稼。百姓哪裡願意辛辛苦苦種的糧食被蝗蟲吃了。
  • 萬人狂歡:萬人狂歡鬧熱激情石林火把節
    出境記者 王小童號 宗上人:親愛的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 大家好 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石林火把狂歡節大三弦狂歡夜的現場 大家可以看到整個活動現場已經人流如潮顯然已經做好了嗨翻狂歡夜的準備 對 沒錯 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整個石林縣城已經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世界眾多外來遊客和當地的彝族人民一起點燃火把
  • 我是來自四川涼山的彝族人,有關我眼中的涼山民族和社會現狀,問我吧!
    我是來自四川涼山的彝族人
  • 彝族傳統節日:火把節——追求光明的象徵
    大家好我是朱賢敏,彝族的節日大體有信仰性節日,如祭龍節;物候性節日,如插花節、馬櫻花節等;時令性節日,如火把節、彝族年等。前兩類規模有限,涉及面較小,而後一類則已近形成全民性的盛大節日。今天跟大家講一講彝族的火把節。
  • 山野的美溫泉的柔四川涼山普格縣喬窩鎮螺髻山九十九裡瀑布溫泉
    碧波蕩漾的邛海、幹峰疊翠的螺髻山妙趣橫生的土林、「瑤池仙境」的瀘沽湖,杄杄酒的微醺誘人、火把節的歌舞狂歡,可以讓心飛起來。涼山的美麗粗獷豪爽,讓人忘卻塵世煩擾。D1: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四川瀘沽湖,可在湖畔民居處吃晩飯。
  • 三甲港火把節 沙灘露營群「驢」共舞
    沙灘露營火把節節目精彩紛呈,方式簡便有趣,最適合都市人放鬆身心。如舉火把許心願,主辦方將在沙灘上特製一塊許願牆,眾人可在牆邊舉著旺旺燃燒的火把,許下心願,寄託像海一樣寬廣的情懷;或在沙灘上舉著火把,圍著篝火圈,跳起左腳舞。
  • 涼山2021節假日安排出爐 共10個假休47天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近日,涼山州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7號)精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條例(修訂)》《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規定,經州政府批准,涼山州2021年部分節假日具體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二、春節: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
  • 火把節不止跳舞!來看看你錯過了什麼?
    玩出了新花樣巍山大型火把節歌舞表演只在地面玩?>森林草地上跳舞的觀眾們篝火晚會只是常規操作森林公園大草場上吃糯包穀比賽更是吸引了眾多賓客同場競技有的 「狼吞虎咽」有的則慢悠悠地品嘗急得場外觀眾直呼「加油」讓你擁有了一次不一樣的「玩火」體驗圖源:紅河日報看過如此多風格各異的火把節活動火把節到底咋來的呢
  • 食味涼山|火把節美食攻略:生態美味,品嘗地道彝族餐!
    鄒森 | 攝「飛吧張開你的翅膀,從那日出到日落,飛吧張開愛的翅膀,你就像山風一樣自由」跨過山川林海,赴一場與火的約會,火把節濃情啟幕,熱情與活力瀰漫整個涼山,如此盛宴,不整幾道彝家「硬菜」可不行!「煮/燒洋芋」同樣盛產高山洋芋的涼山,有著堪稱「馬鈴薯之王」的烏洋芋,澱粉含量更高,營養更豐富,最關鍵的是口感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好!可煮、可燒、可煎、可烤,反正就是怎麼做都~~好吃!「燒海椒」一般選用優質二荊條,用炭火將皮燒至虎皮狀,再淋上提前備好的料汁,一般用來搭配煮洋芋或苦蕎饃饃吃(提味)。
  • 捐贈100萬 拍拍貸第一所「愛心幼兒園」在四川涼山美姑縣動工
    圖說:拍拍貸第一所「愛心幼兒園」在四川涼山美姑縣動 採訪對象供圖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全國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有數據顯示,在涼山全州的49萬名學前兒童中,有49%左右的孩子不會說普通話。
  • 石林取消2020年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
    掌上春城訊 7月14日,石林彝族自治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於取消2020年「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的通告(第23號)》,《通告》指出,今年民族傳統火把節期間,石林縣範圍內不舉辦2020年「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
  • 火把節為什麼在中國如此盛行?不同民族的火把節又有什麼特點呢?
    雲南大理、昆明、曲靖都有著不同的傳說,但是火把節的來源也是展示了火把節具有著深厚的文化積蘊。四川省是具有著深厚火把節文化的地方,至今為止全國彝族文化保存最完善的地方莫過於此,在我國申報彝族火把節時,便是在此地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所有資料都是在此地採集。
  • 潑水節、草坪露營、篝火晚會、日月星辰……解鎖...
    潑水節、草坪露營、篝火晚會、日月星辰……解鎖揭西大洋度假區最新玩法! 篝火與音樂中 你可以縱酒言歡 篝火晚會起初是草原人民 一種傳統的歡慶形式 現在除了草原人民之外
  • 為什麼四川涼山森林火災頻發?
    2020年5月7日,四川涼山州冕寧縣與喜德縣交界處發生森林火災,約有800多人前往滅火。今年以來,四川涼山木裡縣、西昌市、冕寧縣、鹽源縣多地均發生森林火災。最嚴重的是,3月30日涼山西昌發生森林火災,造成19名撲火人員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