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培養數學思維的紀錄片,讓孩子從此無懼數學!

2020-12-25 布穀學習

數學有個現象很奇特,叫做"梯次掉隊":不是說低年級數學學好了,高年級就一定好。這是因為,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

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曾說過:「要幫助小學生學好數學,我認為必須掌握兩條:一條配合數學課本,適當地、有目的地添上一些引人入勝的內容,使少年學起數學津津有趣;一條是根據少年思考靈活的特點,循循善誘地介紹少量動腦筋的資料,為將來獨立思考打基礎。」

也就是說,要從小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孩子樂於動腦筋。

那麼,該怎麼做到呢?既形象又有趣的數學紀錄片就可以幫助孩子們。布穀聽聽在這裡推薦10部頂級數學紀錄片,無論作為興趣啟蒙,還是培養數學思維,絕對值得大家觀看和收藏!

1、地平線系列:一根繩子有多長?(2010)

涵蓋了多重領域的科普知識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0

適合年齡:6~12歲

影片簡介:

地平線系列紀錄片是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一檔一直流行並且播放已久的科學紀錄片。本系列紀錄片從多個方面,提供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們和哲學家們的觀點,並將他們對世界的新看法引入到我們的日常知識中來。

推薦理由:

一根繩子到底有多長?這個簡單到眾所周知的問題,正是BBC這部紀錄片要探討的對象。英國著名演員艾倫·戴維斯試圖回答,發現這個問題很快就變成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古怪難題。艾倫拜訪了數學界領軍人物馬科斯·杜·索託伊,他驚人地發現自己手中這根有限長度的繩子,在原子標度下,居然是無限長......

紀錄片還展現了不少有趣的知識,比如早期的埃及人喜歡用手肘到中指的長度作為標準等等。特別推薦一下BBC Horizon(地平線)系列的紀錄片,至今已有53年的歷史。內容豐富、講解生動,涵蓋了歷史、人文、宗教、地理、設計等領域的科普知識,非常適合給孩子啟蒙。

2、數學的故事(2008)

數學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0

適合年齡:6~18歲

影片簡介:

《數學的故事》是BBC的科學史紀錄片,在分析科學進步的同時,史詩般地還原了數學科學迤邐前行的整個進程,通過對東西方數學的衝突和融合中,直視科學思想史全景,再現文明瑰麗綻放的經典時刻。

推薦理由:

紀錄片共有四集,前兩集更多介紹了古代數學在各個地區的發展及各個古文明對數學的貢獻。後兩集主要介紹近現代數學史上做出貢獻的數學家。片中會涉及到一些數學知識,但是不會枯燥,很燒腦又很減壓。

孩子在歷史故事的講解中,可以真正理解數學到底解決了哪些難題,這些難題又是怎麼被數學大家們觀察到、提出來的,數學史能怎樣幫我們理解現在,數學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

3、新星:數學大謎思(2015)

接觸大自然最可愛的數學!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3

適合年齡:8~15歲

影片簡介:

數學一直是解釋世界基本原理的學科基礎。那麼數學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如此重要?這部片子帶我們探索數學運算究竟如何在大腦中運作,並思索為何數學在解碼宇宙的探索中是如此適用。

推薦理由:

把幾朵花放在一起,你可能會從中讀出13世紀希臘數學家發現的斐波那契數列:1,2,3,5,8,13……即相鄰的兩個數相加,總能得到下一個數。這個數列時常出現在大自然中,比如向日葵的種子、松果的底部。更讓人驚訝的是,動物的數學能力遠超人類的想像。

看似抽象的數學,散布在大自然的角落之中。有很多謎題,至今都無法解釋。本片就是從這些極富趣味的細節切入,帶觀眾接觸最可愛的數學,如果你家孩子以為數學是門枯燥的學科,提不起興趣,那一定要陪他一起觀看此片了,來一次別開生面的數學啟蒙。

4、概率知多少(2005)

即將步入初中的孩子必看!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6

適合年齡:9~14歲

影片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統計學的節目,主持人的幽默和帶領研究科學的實驗給了觀眾全新的興趣,還有兩個沒有名字的「數字狂人」做的生活實驗。大多統計出來的數字會讓觀眾大開眼界,籌集世界各地的奇人奇事奇物,但重要的是講述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從而拓展出另一些數學知識。

推薦理由:

影片中介紹了許多有趣的數學方法,比如說,你知道一張紙如果對摺50次,會有多厚嗎?答案出乎意料,居然高達1億5000萬公裡,相當於人類從地上到太陽的距離……這種不可思議的增長速度,就叫做「指數增長」,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數學方法。

片中的概率狂人形象非常有趣,影片也是以輕鬆幽默的氛圍來科普,孩子看著解壓,在消遣中就漲了數學知識,非常適合即將步入初中的孩子觀看。

5、約翰·納什:偉大的瘋狂(2002)

去欣賞一個人在某些方面的天賦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8

適合年齡:6~18歲

影片簡介:

數學家約翰·納什,曾患有長達30年的精神分裂。納什在事業一帆風順時罹患精神分裂症,面對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他通過意志力工作,最終戰勝心魔,並登上科研的巔峰。他的一生,在得與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推薦理由:

約翰·納什是電影《美麗心靈》的原型,比起藝術化的電影《美麗心靈》,這部紀錄片更值得一看,因為它更完整地記錄了納什的生平,並且對理論發現的全過程進行了深入探索。

這部紀錄片除了可以讓孩子看到一個傳奇的人生,也能讓孩子明白,要去欣賞一個人在某些方面的天賦。即使他有些古怪,但那些人看問題的角度與眾不同,會有真正非凡的洞察力。

6、危險的知識(2007)

為他們的數學精神而震撼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4

適合年齡:8~18歲

影片簡介:

在這部紀錄片裡,大衛·馬龍聚焦四位無與倫比的數學家:喬治·康託爾、路德維格玻爾茲曼、哥德爾和阿蘭·圖靈。他們的天才光耀千古,他們的智慧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我們。但是當同時代的人用尖刻地、猛烈地批評表達他們的反對意見時,悲劇性的結果產生了。他們精神錯亂,最終都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推薦理由: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數理科學的片子,更是一部關於信仰的片子,孩子除了可以看到四位天才對數學的探究過程,還能看到他們的瘋狂與執著。在這樣一段真實又殘忍的故事裡,孩子一定會為他們的數學精神而震撼。

此外,本片還與目前最著名的學者進行了對話,包括當代的數學家,他們仍在孜孜不倦地探尋世上到底是否有數學家不能弄明白的事。給孩子設立一個對未來的幻想吧,也許有一天,這些數學難題的解決者,就是他。

7、密碼(2011)

孩子很容易就會被吸引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6

適合年齡:10~18歲

影片簡介:

數學科普紀錄片《終極密碼 The Code》共3集,分別從「數字、形狀、預測」三個方向來探尋隱藏在宗教、建築、藝術、生物等大自然和人類生活中的終極密碼——數學。

推薦理由:

影片展現了對數學意義的探究。生命的歷程是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數學之所以吸引我們,就是因為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是生命真諦的呈現。

影片一集一個主題,除了數學知識,孩子還會得到一些基礎的物理科普,配樂非常好聽,孩子很容易就會被吸引進去。

8、統計的樂趣(2010)

跳出直覺,理性嚴謹地思考問題!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5

適合年齡:10~18歲

影片簡介:

看到「統計學」,你首先想到什麼?是讓人眼花繚亂的表格,還是各種晦澀難懂的術語?其實,統計學並不遙遠,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到處都有它的蹤影;統計學也並不枯燥,在本片中,明星教授Hans Rosling將用新奇的方式、先進的技術和幽默的語言,帶我們走進妙趣橫生的統計學世界。

推薦理由:

Hans Rosling 是一個有激情、熱愛所講內容的優秀講者。他在片中運用統計學結合電腦科技展現了很多讓人無法想像到的畫面。比如,平均數是統計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但是光看它,卻會得出一個荒謬結論:把馬雲和6個窮人放在一起,平均每個人都坐擁好幾個億的財富。

片中剪輯了很多TED的片段,用天馬行空的講解方式,讓孩子們看到,統計學並非簡單地處理數字,而是用相關性揭示一些人們忽略的原理。在片中,孩子可以學習到掌握分析數據的能力,跳出直覺,理性嚴謹地思考問題。

在很多人心中,數學是抽象而枯燥的,一提起它,就想起無窮無盡的題海與定理……事實上,數學誕生於生活,也幫助我們把很多問題化繁為簡,教會我們如何更理性地決策。

周末,是給孩子留白的時間。選一部數學主題的紀錄片陪孩子一起看吧,既能讓孩子放鬆又能激發出孩子的內驅力,也許孩子還會收穫更多心得與驚喜哦。

相關焦點

  • 8部趣味數學紀錄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呢?很多家長除了陪孩子一起培養動手能力、親手打造自己的「樂高小世界」之外,還會陪孩子一起看書看電影,比如我們都熟知的和數學有關的影片《心靈捕手》《美麗心靈》等等。除此之外,和數學有關的紀錄片對於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這些紀錄片既有生動地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又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
  • 5部培養數學思維的紀錄片,讓孩子愛上數學
    孩子越往上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怕就怕底層毫無建樹,只在上層疊加越來越多的知識(死記硬背?)。這種結構,遲早會因知識量的增多而崩塌。數不清的孩子因為這種崩塌,在不同的年級被淘汰,那時再來「補」就真是來不及了。現實裡,不少孩子只願意直接接受「知識」和「套路」,而放棄一切質疑、思考、探索。
  • 4部培養數學思維的紀錄片,讓孩子愛上數學~
    hi,大家好~我是柒柒數學能力的成長,至少有兩個主要層面:底層是思維能力,上層是知識積累。
  • 6部經典趣味數學紀錄片,激發孩子數學思維的秘訣(免費領取)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怎麼打?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
  • 5部培養數學思維的紀錄片,讓孩子愛上數學~
    數學能力的成長,至少有兩個主要層面:底層是思維能力,上層是知識積累。
  • 16部趣味數學紀錄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因此,學院君今天就為小學高年級孩子和中學生,推薦16部精品紀錄片,從統計學、數據、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
  • 8部高分數學紀錄片,和孩子補上咱們一直缺失的數學思維課!
    上周我們出了一份數學啟蒙動畫片榜單,就有花友問了,能不能也推薦一些給大孩子看的數學紀錄片呀,必須是能點燃孩子「求知」熱情的那種。當然沒問題啦!
  • 11部關於數學的紀錄片和電影,啟發孩子數學思維和創造力!
    研究表明,數學學得好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具有較強的探究動力、邏輯性強、思維靈活、專注度高、執著等特點。那麼,對於孩子正在小學、初中階段的父母來說,怎麼可以讓孩子學好數學?以下這幾部關於數學紀錄片和電影推薦給你們!
  • 培養孩子這些思維,無懼初中考試排名
    歸根到底,補課培養的是孩子的思維模型。而某些實用的思維模型,完全可以在平時培養。關注「洋茗侃考試」,我把這些思維模型都說給您聽。邏輯好的學生既能提煉出數學大題的主幹信息,又能依靠強邏輯性撰寫高分作文。所以那些學霸文理都強,很大程度上歸因於邏輯思維強;甚至平時吵架,邏輯好的人都能佔據主動。邏輯有很多種形式,其中對學習成績影響比較大的,是「歸納」和「演繹」。
  • 推薦|10部讓孩子愛上數學的經典紀錄片,值得收藏
    說起數學,很多家長都發愁,孩子對數學有牴觸和畏難心理怎麼辦?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對數學的興趣。孩子要想學好數學,需要儘早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不妨趁著暑假,和孩子一起看看下面這些影片,通過生動的講解,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 這八部數學紀錄片,堪稱激發孩子數學思維的「神作」| Power2Learn
    孩子苦惱:「為什麼數學這麼難學?一碰數學就頭疼!」父母發愁:「為什麼做了那麼多題,孩子還是對數學牴觸,成績總上不去呢?」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目前對數學既沒多大興趣,也缺乏基本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想要學好數學,需要儘早培養對數學的興趣,避免牴觸和畏難心理。要讓孩子真正地學好數學,還需要打好基礎並且鍛鍊自己的綜合思維能力。
  • 這10部關於數學的頂級紀錄片,告訴孩子數學跟枯燥不沾邊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怎麼打?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這裡有10部頂級數學紀錄片,無論作為興趣啟蒙,還是培養數學思維,絕對值得觀看和收藏!
  • 這6部頂級數學紀錄片,告訴你數學一點都不無趣!
    對於國內盛行的「數學無用論」,丘成桐嚴詞反對,「完全不懂數學,才會有『數學無用』的說法。所有的應用科學都從純科學而來,沒有哪一項數學成就是在10年之後無用處的。」學好數學,必須從娃娃抓起!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
  • 16部趣味數學紀錄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 資源
    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院(微信ID:youthMBA)少年商學院是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為中小學生提供一站式國際課程與實踐項目今天就為小學高年級孩子和中學生,推薦16部精品紀錄片,從統計學、數據、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相信可以一改課堂上數學枯燥、複雜的印象。
  • 數學思維紀錄片,想考名校的孩子寒假不要錯過~
    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怎麼打?觀看優秀的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我們在今年的暑假期間已經推薦給各位同學12部世界級頂級數學紀錄片無論作為興趣啟蒙,還是培養數學思維,絕對值得觀看和收藏!
  • 8部必看數學電影,幫孩子提升數學成績!
    孩子討厭數學,沒心思鑽研,一做數學題就一副鬱悶痛苦反應遲鈍的樣子,同樣的題型才講解過,稍微有點兒變化就又卡殼了,成績總也提不上去。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目前對數學既沒多大興趣,也缺乏基本的數字思維和邏輯,而這些都應該是更小的時候就啟蒙建立好的。
  •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喜歡數學的孩子覺得很容易,不喜歡數學的孩子,從嘗試到放棄只需兩步。其實這跟孩子是否擁有數學思維有很大關係,而2-12歲是孩子形成數學概念與培養思維能力最關鍵的時期。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19)原創:三丫講故事數學是我們身邊的一門科學,它離我們很近,幾乎沒有一天能離開數學。是嗎?我怎麼不知道?請看啊——吃飯了要不要放桌子?是不是無目的的隨意拿?不是,是按著參加就餐的人數向上拿的,這就無形之中數了數——用到了數學。還有我們每一天都要一日三餐,那麼每天每頓飯要做多少飯才能合適?既不浪費又可以保證每一個就餐的人吃好吃飽,這就需要計算糧食,油鹽醬醋味精等的量——用到了數學。既然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好數學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做到的。
  • 孩子的數學思維如何培養
    如今數學思維在幼兒階段成為熱潮。什麼是數學思維?培養幼兒數學思維的意義在於什麼?我從來都不覺得數學思維就是幼兒能計算到多少數字,或者心算能力有多強,它背後更重要的是對世界萬物的探索和解答過程。簡而言之就是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和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它包括:分類思維、對應思維、歸納思維、提煉概括能力、邏輯思考力、反應力和理解力等。
  • 豆瓣評分9分+,6部經典趣味數學紀錄片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所以,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怎麼打?觀看數學紀錄片就是個絕佳的選擇,既形象又有趣。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