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葡萄酒的 30 大誤區,你淪陷了嗎?

2020-12-13 紅酒百科全書1

葡萄酒的種類千千萬萬,很多消費者在購買葡萄酒時,會有特別多的疑惑,同時也會走進誤區。例如很多人認為:「法國酒是最好的」、「螺旋蓋的就是差酒」、「酒瓶越重,葡萄酒越貴」及「葡萄酒年份越老,品質越好」。那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今天小編就會大家盤點市面上購買葡萄酒的 30 大誤區,讓你買到更好的葡萄酒。

1、貴的葡萄酒品質一定好?

有些消費者認為葡萄酒越貴,品質越好,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例如,前幾年,有些地區,普通日常餐酒要賣到 300 元/瓶,有些銷售商更誇張賣到 500-1,000 元/瓶。這類葡萄酒雖然貴,但品質並不一定優秀,因為這是酒商從中謀取暴利。因此,貴的葡萄酒並不一定品質好,但品質高的葡萄酒價格通常都較貴。

2、法國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好的?

很多剛入門的葡萄酒愛好者,經常會有這樣的誤區:法國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好的,喝葡萄酒就要喝法國葡萄酒。其實這是錯誤的。法國葡萄酒的歷史悠久,出產很多高品質的葡萄酒,如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和羅曼尼康帝(La Romanee-Conti)等,但同時也出產非常低端的日常餐酒,如歐盟餐酒 VCE,日常餐酒 VDF,地區餐酒 IGP 等。

相對而言,歐盟餐酒 VCE、日常餐酒 VDF 和地區餐酒 IGP 並不是品質特別好的葡萄酒,市面售價也多為 100 元/瓶以下。這類葡萄酒品質很多不及澳洲、美國和智利等新世界國家葡萄酒的品質。因此,法國葡萄酒並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

3、南非、阿根廷等國家沒有好酒?

有些消費者會認為像南非、阿根廷這類的小眾國家,出產不了什麼頂級好酒,品質肯定一般。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南非的斯泰倫布希(Stellenbosch)號稱「南非的波爾多」,也出產很多頂級的乾紅葡萄酒,如薇芳酒莊(Vilafonte)等。就連羅斯柴爾德家族都跑去南非釀造葡萄酒。阿根廷門多薩出產世界上最好的馬爾貝克葡萄酒,如阿根廷酒王卡氏家族酒莊(Catena Zapata),國際均價達 3,135 元/瓶,多次獲得國際葡萄酒競賽大獎。

4、中國葡萄酒不考慮?

很多消費者對中國葡萄酒會有偏見,覺得國內釀造不出頂級的葡萄酒,很多都是「三精一水」的假酒。其實,中國葡萄酒品質已經節節攀升,尤其是以寧夏產區為代表的一些酒莊,多次得到國際認可,榮獲國際葡萄酒大賽的金獎,如賀蘭晴雪酒莊、銀色高地和鋮鋮酒莊等。

5、螺旋蓋的葡萄酒就是便宜貨?

不少人在送禮或招待貴客時,都不會選擇螺旋蓋葡萄酒,認為螺旋蓋葡萄酒就是便宜貨。其實,這也是錯誤的。木塞和螺旋蓋的使用目的不同,木塞是為了讓葡萄酒在瓶中能更好的緩慢熟化,而螺旋蓋更多是為了保留葡萄酒的果香和出廠時的風味,且開啟方便。很多頂尖酒莊也都採用螺旋蓋,如法國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也在嘗試用螺旋蓋,澳洲奔富酒莊(Penfolds)和紐西蘭雲霧之灣(Cloudy Bay)很多酒都採用螺旋蓋。所以螺旋蓋並一定是差酒。

6、蠟帽的葡萄酒一定很貴?

初次看到蠟帽的葡萄酒,很多消費者覺得這酒肯定很貴?其實,蠟帽的葡萄酒也不一定很貴。蠟帽只是在膠帽上淋上了一層蠟,成本並沒有提高太多。例如,很多普通的義大利葡萄酒,會用蠟封的帽子,但品質卻是很普通的葡萄酒。尤其是國內一些 OEM(貼牌)的商家,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弄上「高大上」蠟帽,將幾十元的葡萄賣上千元。所以蠟帽與葡萄酒品質之間也並沒有太大的聯繫。

7、瓶子越重,葡萄酒品質越好?

中國人講究面子,很多人認為葡萄酒瓶越重,葡萄酒品質越好,但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並不是這樣。如智利葡萄酒,通常採用上寬下窄的重型瓶,品質也只是普通葡萄酒而已,而如法國波爾多名莊酒,雖然瓶身不重,但品質卻非常高。所以瓶子重量與葡萄酒品質並無絕對關係。

8、浮雕瓶,葡萄酒更高貴?

有些消費者認為:浮雕瓶就是代表高貴,代表有皇室血統?其實,並非如此。剛開始,教皇新堡被評為法國第一個 AOC 原產地標識,也是教皇的用酒,因此名聲大振,隨後各種仿品開始出現。教皇新堡釀酒行業工會開始設計一種浮漂酒瓶,用羅馬教皇的三重冠與聖彼得的鑰匙作為主視覺,配上哥特體的「Chateauneuf-de-Pape Controle」字樣,大大拉高了教皇新堡葡萄酒的地位。但後來浮雕瓶漸漸失去了意義,更多是為了美觀作用,如普通羅訥河谷(Rhone Valley)葡萄酒也會用浮雕瓶,但品質卻不能和教皇新堡相提並論。所以,浮雕瓶並不一定代表著高貴。

9、平底瓶的葡萄酒,肯定很便宜?

市面上也會見到葡萄酒酒瓶是平底,沒有凹槽,很多消費者會認為這種葡萄酒無檔次,肯定很便宜?其實,並非如此。很多葡萄酒都需要在年輕的時候飲用,沒必要進行陳年,不需要凹槽來積攢沉澱物。如大名鼎鼎的路易王妃水晶香檳(Louis Roederer Cristal)就是平底瓶,但品質依然卓越。所以,平底瓶葡萄酒並不一定就便宜。

10、凹槽越深,葡萄酒品質越好?

很多消費者會認為葡萄酒的凹槽越深,葡萄酒的品質越好。其實,這也是錯誤的。葡萄酒在陳年過程中,會形成酒石酸沉澱,需要凹槽來積存沉澱。但一般的葡萄酒並不能陳年很久,大多數需在 3-5 年內飲用,需陳年數十年的葡萄酒並不多,所以很多葡萄酒帶有很深的凹槽並沒有太多意義。所以,凹槽與葡萄酒品質本身也並沒有絕對關係。

11、金絲線包裝的葡萄酒就是好酒?

在西班牙葡萄酒中,常常碰見酒瓶外面有金絲線網包裹著,這種葡萄酒也被消費者誤認為高端酒的表現。金絲線瓶剛開始設計的時候,主要是用來保護葡萄酒的品質。當時,西班牙頂級名莊瑞格爾侯爵酒莊(Marques de Riscal)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靠假現象,有人試圖把瑞格爾侯爵酒莊的酒標取下,貼到廉價的葡萄酒瓶,「狸貓換太子」。於是酒莊就設計出酒瓶外面包裹著金絲網線,這樣就不容易將酒標撕下了,這樣就保護了酒標,也保證了葡萄酒的品質。

後來很多西班牙酒莊看到:這種金絲線瓶的葡萄酒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於是紛紛效仿。演變到今天,金絲線瓶更多是為了一種美觀,而不一定表明就是高端酒。因此,金絲線瓶的葡萄酒不一定都是好酒。

12、葡萄酒年份越老,品質越好?

俗話說:酒越存越香,但這句話好像對葡萄酒卻並不管用。葡萄酒並不是年份越老,品質就越好。相反有時年份越老,葡萄酒早已經壞了。通常,除了少數產區的葡萄酒外,絕大多數葡萄酒並不能保存很多年。只有高單寧和高酸或高糖分的葡萄酒才能放置較長時間,而如法國日常餐酒 VDF,如果放置 10 年後再飲用,恐怕這酒已經壞了。因為它的酒體支撐不了這麼多年的陳年熟化,單寧早已經解體,更多呈現的是酸澀的風味。

13、酒精度越高,葡萄酒品質越好?

中國有很多白酒的酒友,他們喝葡萄酒的時候,也會有一個誤區:葡萄酒酒精度越高,酒品質越好。酒精度高能反映出葡萄的成熟度高,但不能與葡萄酒品質不能劃等號。在好的年份,葡萄成熟度越高,果實中糖分越高,其葡萄酒酒精度也越高,一定程度上酒質越好。但也有些國家和產區,在果實成熟度不夠的情況下,發酵過程中添加糖分也會增加葡萄酒的酒精度,但這種葡萄酒品質並不一定高。因為這種酒精會帶來一股濃烈的刺鼻味,會掩蓋葡萄酒的香氣,同時也會使得酒體變得粗糙,失衡。所以,酒精度高低與葡萄酒品質不能完全對等。

14、酒精度越低,葡萄酒品質越差?

很多酒友認為:葡萄酒酒精度低,說明葡萄原料成熟度越差,這樣的葡萄酒品質越差。其實這也是一種誤區。雖然在不好的年份,葡萄成熟度低,葡萄果實中糖分低,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酒精度低,品質相對較差。但對甜酒而言,為了保持酒液中的糖度,在發酵過程中會終止發酵,這樣也會造成葡萄酒酒精度低,但並不能說明甜酒的品質就一定差。

15、桃紅葡萄酒品質差?

有些消費者會認為桃紅葡萄酒就是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摻在一起,形成桃紅葡萄酒。他們覺得桃紅葡萄酒酒體不夠,層次性不夠,從而陷入一種誤區:桃紅葡萄酒一般品質都不好。其實這也是錯誤的,除了桃紅香檳外,桃紅葡萄酒是不允許用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慘在一起調配而成的。很多桃紅葡萄酒也具有香氣濃鬱(果香和花香),酒體飽滿,層次變化複雜等特點,如法國知名的普羅旺斯桃紅,南部的塔維爾(Tavel)和利哈克(Lirac)桃紅等。因此,桃紅葡萄酒也有好酒。

16、紅葡萄酒肯定特別澀?

剛開始接觸葡萄酒的消費者,會認為紅葡萄酒的感覺就是特別澀,從而以後形成一個誤區:紅葡萄酒肯定特別澀。葡萄酒中的單寧在味蕾上的確會帶來澀感,但葡萄酒的單寧也分為劣質單寧和優質單寧。其中劣質單寧的澀感會較重,但優質單寧通常澀感不會那麼重,反而會帶來絲滑細膩的感覺。如巴羅薩的老藤西拉葡萄酒,通常單寧較重,但口感卻非常平衡,不會帶來特別重的澀感,反而在餘味上還會帶來一絲甜感。

有些甜紅葡萄酒糖分高,會修飾單寧濃厚的感覺,也不會造成葡萄酒澀感特別強烈,反而會帶來甜感。所以紅葡萄酒不一定特別澀。

17、白葡萄酒很酸?

同樣,有些剛開始接觸葡萄酒的消費者,喝白葡萄酒覺得酸,從而形成誤區:白葡萄酒都較酸。其實白葡萄酒通常都帶有酸度,但與葡萄酒中糖度平衡好後,不會顯得口感酸,反而會帶來均衡細膩柔滑的感覺。

白葡萄酒也分為幹白、半乾白、半甜白和甜白。從口感上而言,通常半乾白、半甜白和甜白會帶來甜味,不會顯得酸度高。

18、獲獎葡萄酒一定比未獲獎葡萄酒品質好?

買酒時,經常會告知這款酒獲得**大獎,而另一款葡萄酒什麼獎項也沒有獲得,那是不是獲獎的葡萄酒一定比未獲獎葡萄酒品質高呢?也不一定。比如一款普通波爾多 AOC 的葡萄酒,獲得**獎項,而一款波亞克(Palliac)村級葡萄酒沒有獲得任何獎項,但論品質而言,波亞克村葡萄酒比普通波爾多 AOC 葡萄酒品質高。因此,獲獎葡萄酒並不一定代表比未獲獎葡萄酒品質高。

在同級別葡萄酒中,一般獲獎的葡萄酒會更加有保證。而不同級別葡萄酒之間比較,其獲獎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19、酒評家的高評分一定比低評分的葡萄酒品質高?

買酒時,通常酒評家打分越高的葡萄酒,其品質越好。但並不代表:評分高的葡萄酒一定比評分低的葡萄酒品質好,因為不同酒評家之間的評分標準不一樣,同時不同國家和產區的評分也不一樣。比如帕克給一款法國酒打 88 分,《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給一款西班牙打 90 分,並不能說這款法國酒一定比西班牙酒差,因為二者是不同國家產區之間的對比,風格完全不一樣,並沒有可比性。

而同一國家、同一產區和同一風格的葡萄酒,其同一酒評家的評分越高,一般葡萄酒的品質越好。如同為波爾多瑪歌村的葡萄酒,帕克分別給 95 和 90 分的評價,那通常 95 分的葡萄酒品質比 90 分要高。

20、葡萄酒沒有英文背標,是假酒?

有些進口葡萄酒沒有貼英文背標,很多消費者認為這是假酒,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葡萄酒沒有英文背標並不是假酒。進口葡萄酒報關時,中國法律只要求貼英文正標和中文背標即可,英文背標可有可無。

有些進口酒在裝瓶銷售時,就已經確定是哪個進口商進口,這樣裝瓶時,就直接貼上進口商備案好的中文背標即可,這樣就省去了英文背標的成本。所以沒有英文背標的葡萄酒,並不一定是假酒。

21、免稅店買酒,一定便宜嗎?

很多人認為在免稅店買酒,價格非常便宜,但真的如此嗎?通常在免稅店買酒,免去的只是關稅,但消費稅和增值稅還是包含其中,整體價格依然較高。並且從港澳入境,只能攜帶一瓶(750mL 以下)5,000 元以下的葡萄酒,而從其他國家入境,最多只能攜帶 2 瓶(1.5L)以下的葡萄酒。雖然在免稅店的價格會比市面或商超的價格便宜 10-20%,但如果普通的酒莊打個 7 折,還是會比免稅店便宜,所以不同渠道的售價也會不一樣。

如果你在免稅店買一瓶價格超過 5,000 元的葡萄酒,那超額部分還需要繳納 60% 行郵稅,所以,免稅店買酒並不一定會非常便宜。

22、小瓶裝的葡萄酒會更便宜?

通常葡萄酒容量為 750mL,消費者如果 1-2 個人喝,會喝不完,通常會選擇購買 375mL 葡萄酒。同時他們認為 375mL 葡萄酒價格是 750mL 的一半或更低。其實這也是個誤區,通常 375mL 葡萄酒價格會是 750mL 價格的 60%,雖然酒液分成二份,但要灌裝 2 次、同時需要 2 個瓶子、2 個塞子和 2 個酒標(正標和背標)等,這樣成本就會比一瓶 750mL 的成本高。從而 375mL 葡萄酒並不會特別便宜。

23、大瓶裝的葡萄酒會更便宜?

有些消費者認為:大瓶的葡萄酒會更便宜,因為少了瓶子和塞子,成本降低了。其實不然,大瓶裝的葡萄酒瓶身、木塞都要特別定製,酒標少量印製,再加上人工裝瓶,反而成本會更高。對一些頂級名酒而言,特別是一些老年份或優秀年份的大瓶裝頂級葡萄酒,其葡萄酒價格會更高,因為這樣的葡萄酒產量較少,同時大瓶裝葡萄酒熟化的速度越慢,有利於保存和升值。

24、綠色、棕色酒瓶的葡萄酒一定比白色酒瓶好?

綠色、棕色酒瓶一般裝陳年潛力較長的葡萄酒,而白色酒瓶一般裝即飲型的葡萄酒。從而有些消費者推論出:綠色、棕色酒瓶的葡萄酒品質一定高於白色酒瓶。但其實並非如此。雖然,綠色和棕色酒瓶對光線的過濾有較好的作用,但現在很多品質差的葡萄酒也裝在綠色和棕色酒瓶中,很多精品酒卻裝在白色酒瓶中。如很多普通的法國餐酒(VDT、VDP)等裝在綠色和棕色酒瓶中,而有些頂級貴腐酒裝在白色酒瓶中。

因此,酒瓶的顏色並不是葡萄酒品質高低的一種表現,更不能說綠色和棕色酒瓶葡萄酒品質一定高於白色酒瓶。

25、有沉澱的葡萄酒肯定壞了?

如果買酒時發現葡萄酒中有結晶的沉澱,很多人都不敢買,說這種酒已經壞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沉澱叫做酒石酸沉澱,是葡萄酒在陳年過程中單寧和酒石酸結合形成的沉澱,對人體無任何傷害作用。如一些頂級老酒,經過數十年的陳年,裡面酒石酸沉澱非常多,但葡萄酒並沒有壞。

26、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品質越好?

有些消費者挑酒的時候,會選擇顏色深的葡萄酒。他們認為:顏色深的葡萄酒,其單寧和多酚類物質含量越高,品質越好,營養價格越高。但其實並非如此,如勃艮第特級園黑皮諾葡萄酒,通常顏色較淺,但品質卻位列世界葡萄酒頂端行列。而澳洲東南澳西拉,顏色通常較深厚點,但品質並不一定會非常好。

27、只要帶「拉菲」字樣葡萄酒,品質肯定好?

「拉菲」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只要提到拉菲,人們就會想到電影橋段中的 82 拉菲。雖然拉菲集團出產的葡萄酒品質確實有保證,但國內很多品牌也打「拉菲」的擦邊球,如拉菲**園,**拉菲等。通常這些葡萄酒與拉菲沒有任何關係,品質有時更是不敢恭維,還不如普通的法國日常餐酒。因此,帶有「拉菲」字樣的葡萄酒,品質並不一定就好,還得看是不是拉菲集團生產的葡萄酒了。

28、品牌越響,葡萄酒品質越好?

市面上,很多消費者會認為這個品牌越響,其葡萄酒品質就一定非常好。但是不是這樣呢?例如**樂事,在中國這個品牌曾是大單品,耳熟能詳,但品質並不一定非常高。大品牌葡萄酒通常價格和質量會更加穩定,但並不代表葡萄酒品質就非常高。

29、橡木桶陳釀時間越長,葡萄酒品質越高?

橡木桶能賦予葡萄酒陳釀香氣(香草、巧克力、奶油、烘烤和香料等),還能增加葡萄酒的酒體,大多數情況下會對葡萄酒起到促進作用。一般經過橡木桶的葡萄酒,其成本也較高。

所以在買酒的時候經常會被告知:這款酒陳釀 18 個月,價格賣的高,這個酒沒有經過橡木桶陳釀,價格賣的低。從而消費者會形成一個誤區:經過橡木桶時間越長,葡萄酒品質越高,價格越貴。但這也是不正確的,尤其是對一些清新細膩的葡萄品種而言,並非橡木桶陳釀時間越長越好。

如紐西蘭長相思葡萄酒,通常喝的是長相思清新細膩的香氣和口感,而如果經過長時間橡木桶陳釀,會造成橡木味蓋過品種本身的香氣,這樣的葡萄酒品質反而不好。因此,並非經過橡木桶時間越長,葡萄酒品質越高。

30、起泡酒就是香檳?

很多消費者分不清起泡酒和香檳,認為起泡酒就是香檳。但其實這是二種不同的葡萄酒。只有在法國香檳省生產的起泡酒才能稱為香檳,而其他地方只能稱為起泡酒。二者的釀造工藝也有所區別,香檳是用傳統釀造法釀造而成,在瓶內進行二次發酵,陳年時間至少 15 個月,通常品質非常高。而很多起泡酒釀造方法簡單,不需要太多的陳年時間,價格通常較便宜。

相關焦點

  • 自釀葡萄酒不能喝?這些誤區要牢記,否則釀出的也許是毒酒
    這些誤區要牢記,否則釀出的也許是毒酒大家好,葡萄酒和啤酒、白酒不一樣,首先它的口感非常的柔順而且度數低,長期喝還有抗氧化和美容養顏的效果,很多女性朋友愛睡前喝一杯,既可以一個安穩睡眠,還有養生的功效。現在網上有特別多的釀葡萄酒的製作方法,大家就會跟著自己製作一些純天然的葡萄酒,大家一致認為完全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純天然葡萄酒非常的健康,而且自製的葡萄酒,讓人信心滿滿,但是卻不知道,其實自釀葡萄酒有些是不能喝的哦,為什麼呢?
  • 白葡萄酒的5大誤區,你知道嗎?很多人都不懂,難怪每次都喝錯!
    夏天到了,很多人跟我反應說,覺得紅酒燥的慌,那我們就可以轉戰白葡萄酒啊,很多人可能對白葡萄酒不太了解,更有人認為白葡萄酒不如紅葡萄酒,所以認為白葡萄酒不上檔次。小編在這裡想說,不要覺得白葡萄是小兒科,白葡你也得會喝也行。
  • 自釀葡萄酒能喝嗎?5個你不能不知道的誤區!
    「看報導說喝自釀葡萄酒的話,有一定的概率會中毒。這是真的嗎?還能不能自己釀葡萄酒喝了?」 02.甲醇超標很可怕 不鼓勵喝自釀葡萄酒,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它在你體內生成過量甲醇而你卻不自知。
  • 從保稅區、自貿區、免稅店和保稅店購買葡萄酒,會更便宜嗎?
    入駐保稅區的酒商主要是大宗進出口葡萄酒貿易商,主要以大宗葡萄酒交易為主,以櫃為單位。少量的葡萄酒交易一般較少。但不管購買多少量,葡萄酒同樣要繳納稅收,稅收費用與正常進出口稅收一樣,如法國進口酒進入國內需繳納 43.1% 稅收(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那保稅區的法國進口酒入境同樣要繳納 43.1% 的稅收。
  • 葡萄酒評分靠譜嗎?詳解各大葡萄酒評分體系
    評分的作用在於品嘗、評價並判斷葡萄酒的質量。品鑑的結果隨即會成為報刊、雜誌、博客或是指南上的報導主題。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並沒有機會像品酒師一樣品嘗如此多的葡萄酒以對其作出選擇。因此,在選購葡萄酒之前,人們通常會直接參考這些評分從而增強購買信心並作出選擇。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些評分必然會對消費者選購葡萄酒起到關鍵性的影響。
  • 康曼笛馬瑞爾:你知道葡萄酒的等級分類嗎?
    大家都知道法國的葡萄酒一直以來都是最好葡萄酒的產國,特別是波爾多,勃艮第和香檳這幾個法定產區的的葡萄酒受全國各地愛好者著迷。很多人在購買葡萄酒的時候都會先看是什麼等級的?你知道葡萄酒的等級分類嗎? 葡萄酒總共分為四個等級:日常餐酒、地區餐酒、優良地區餐酒和法定地區葡萄酒。
  • 進口葡萄酒,你有中文背標嗎?
    你知道嗎?進口食品,包括葡萄酒都應該在外包裝上有中文標籤!近日,《南方都市報》發表的《廣州市民買進口蝦包裝上沒中文 獲10倍賠償》一文,對普及食品知識和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 關於葡萄酒十大誤區
    實際上,紅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種,葡萄酒還包括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香檳、起泡葡萄酒、甜白葡萄酒(貴腐酒)、冰酒、雪利酒、波特酒、馬德拉酒以及各種加香葡萄酒(苦艾酒等)。二、葡萄酒加雪碧《夜宴》上映後,馮小剛導演說:「我想拍這麼一個電影,現在中國有錢人迅速分化成兩派,一邊是海歸派,一邊是本土派。
  • 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消費特徵: 購買渠道、考慮因素及偏好產地
    大部分受訪者從朋友/銷售人員獲取葡萄酒的知識,但年輕和家庭月收入較高的受訪者,通過葡萄酒專賣店/酒廊逐杯品嘗、酒展、品酒會了解葡萄酒知識比例較高。「口感口味」是受訪者在選購葡萄酒時首要的考慮因素,其次還包括「品牌口碑」和「葡萄品種」。至於產地方面,有75%的受訪者表示偏好法國的葡萄酒,其次是中國(46%)和義大利(30%)。
  • 西班牙葡萄酒的幾大世界之最,你了解嗎?
    說起西班牙葡萄酒,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便是,西班牙的葡萄酒因其高性價比的特點廣受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喜愛與追捧,且葡萄種植面積是世界之最,葡萄酒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但為什麼第一的種植面積產量卻排名第三呢?其中的奧秘,你又知多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一一給細數一番西班牙的幾大世界成就吧!
  • 你喝過民權葡萄酒嗎?這個牌子
    一 跨界須遵循的認知律做廣告和投資的天明集團,能跨界做好葡萄酒嗎?這是一個戴著有色眼鏡的提問,並不涉及企業的能力體系,但涉及顧客的認知分工。從霸王洗髮水到霸王涼茶的品類跨界,就是考驗顧客的認知承受能力。
  • 7大常見洗衣誤區,你中招了嗎?
    7大常見洗衣誤區你中招了幾個?趕快自查!誤區①洗滌劑越多,洗得越乾淨?很多人在洗衣服的時候都喜歡放大量的洗衣液、洗衣粉類的洗滌劑,覺得放多一點洗得更乾淨,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建議一般購買到的洗衣液或者洗衣粉,都會標註好對應的使用量,所以大家根據要洗衣服的多少,合理使用洗滌劑。誤區②洗衣液比洗衣粉、肥皂更好?以前用洗衣粉、肥皂的人較多,而現在很多人偏向選擇洗衣液,覺得方便還不傷手。其實三者各有優缺點。
  • 酒價:澳洲大袋鼠葡萄酒
    袋鼠葡萄酒一般指黃尾葡萄酒。黃尾葡萄酒產自澳大利亞,但其真正的銷量是在美國,是美國市場上黃尾葡萄酒外國葡萄酒產品中銷量最大的。那麼,您知道澳洲大袋鼠葡萄酒價格嗎?下面,名酒招商網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澳洲大袋鼠葡萄酒怎麼賣,澳洲大袋鼠葡萄酒批發價格。
  • 葡萄酒養生禁忌:揭秘八大飲酒誤區
    葡萄酒養生禁忌:揭秘八大飲酒誤區 那麼葡萄酒喝多後,要注意哪些飲酒誤區呢?  1、酒後服用利尿劑  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均有擴張血管作用,可增強血管擴張劑的療效。尤其應用噻嗪類等利尿降壓藥時,如果飲酒,可加重體位性低血壓。喝酒臉紅者代謝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發生危險,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時應避免飲酒。
  • 自學寶典:學習韓語的7大誤區你知道嗎?
    自學寶典:學習韓語的7大誤區你知道嗎?時間:2016-12-27 18:09   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自學寶典:學習韓語的7大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一 學習外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只有當你不想去學的時候它才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學習外語並不困難,它只是需要時間。
  • 購買魚線:常見的3大誤區,不要再被商家「忽悠」了
    購買魚線:常見的3大誤區,不要再被商家「忽悠」了魚線作為釣組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少釣友都會選擇質量好的魚線。但是很多人在漁具店購買魚線的時候,商家總是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實際效果卻沒有商家說的那麼神奇。
  • 使用學生證購買火車票的七大誤區及補救方法
    這裡我給各位學子講一講如何正確使用學生證購買火車票。最後會給大家講一講犯了此類錯誤的補救方法。誤區1:學生證沒磁。這種情況是出現最多的。每年學生證都能購買4次學生票,這4次機會是從今年9月份到下一年的9月份。
  • 中秋節送葡萄酒這些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捎上幾瓶洋氣的葡萄酒是不少人送禮的標配,親朋團聚小酌幾杯又實用又顯檔次。但是對於葡萄酒小白來說,面對琳琅滿目的葡萄酒時,到底該如何挑選呢?有哪些誤區是應該避免的呢?
  • 購買香水的5大誤區,特別是第二個,傻傻不要被忽悠了!
    很多小夥伴購買香水的時候,經常進入一些誤區,老是找不到自己的專屬味道,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購買香水,找到適合自己的味道! 一、香水剛噴出來,聞到一股怪味,不喜歡,就馬上否定!憑藉前調去購買或者放棄一款香水的不明智的選擇,香水的前調大概保持15分鐘左右,中調大概4個小時,尾調時間比較久大約12個小時。你剛剛噴香水幾十秒鐘,所聞到的是直達鼻腔的味道,一般都是比較衝,一款香水最精彩的部分是中調,我們噴香水,給別人聞的也是中調,很多優質的香水在前調轉入中調,會給你帶來一些驚喜,一個畫面感。
  • 2020全球10大醉具影響力的葡萄酒品牌,你服氣幾個?
    今 日:根日, 不 宜 飲 酒品 鑑本文 需 要4min葡萄酒市場分析網站「葡萄酒情報」Wine Intelligence近日發布了全球葡萄酒品牌指數Global Wine Power Index 2020,分析得出全球10大最具影響力的葡萄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