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思想火花 弘揚君子文化

2020-12-17 銅陵新聞網

激蕩思想火花 弘揚君子文化

——2020中國·銅陵第六屆君子文化論壇側記

11月28日,2020年中國·銅陵第六屆君子文化論壇在銅陵開幕。 記者 潘偉 攝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陳燕飛 姜蕊)初冬,細雨濛濛,美麗的天井湖畔宛如一幅大寫意的水墨畫卷。

11月28日至29日,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銅陵市委主辦的2020中國·銅陵第六屆君子文化論壇在天井湖畔舉辦。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優秀學者相聚銅陵天井湖畔,圍繞「立德樹人與君子文化」主題,分享各自研究成果,暢談君子人格風範,同沐君子之風,共享文化盛宴。

一場君子文化的思想交融與碰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君子文化有著恆久的魅力,本屆論壇將主題確定為「立德樹人與君子文化」,攜手探討立德樹人推動君子文化的實踐路徑。

師者,君子文化的傳播者、承載者,因而,這次盛會,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學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教師代表等150餘人來了,他們猶如一支支墨筆,在天井湖畔盡情「揮毫潑墨」,為銅陵這幅筆墨未盡的君子畫卷「添彩」,讓銅陵君子文化迸發出盎然「生機」。

《<論語>精神哲學形態及其中國氣派》《漢魏六朝君子人格美的演變》《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八大社會氣象解讀》《你給我一個翩翩少年,我換你一個謙謙君子》《君子如何養成》……論壇主旨發言激蕩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從學術到實踐,專家學者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家國情懷、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人格修養等「君子文化」,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暢談新時代下立德樹人與君子養成的重要內涵。專家學者金句頻出,觀點激烈碰撞,思想精彩砥礪,引得臺下觀眾掌聲陣陣。

「追溯君子文化的源頭,把握君子文化的脈絡,挖掘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學者的主題發言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一位與會嘉賓感嘆有深度、有維度。

此次君子文化論壇共收到各方投稿160餘篇,最終遴選出70餘篇參會論文。期間,還安排四個分論壇和銅官區第五屆「名師引領銅官論道」學術交流。「君子文化與當代實踐」「君子文化與古今名人」「君子文化經典闡釋」「君子文化與立德樹人」四個學術分論壇,開展著一場場君子文化的思想交融與碰撞。

一個挖掘君子養成教育路徑的寶貴平臺

君子文化論壇已成為影響廣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的重要學術平臺。今年落地銅陵,這和銅陵君子養成教育實施不無關係。銅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市,特別是近年來積極開展君子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君子教育養成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

銅官區君子養成教育課程發展中心主任、市龍山湖小學校長朱建華在論壇上做了《區域推進「君子文化進校園 實施君子養成教育」實踐與思考》主題發言,在他看來,銅陵君子教育養成工程成績顯著,但還需要「活水」注入,君子文化論壇是可貴的平臺。

「此次論壇主題是『立德樹人與君子文化』,這和我們教育工作者緊密結合,論壇的舉辦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很有意義,我們對君子文化的了解,更有助於我們對君子文化教育進一步理解和加深,更能夠讓我們知道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實施並完成我們的君子教育培養目標,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朱建華表示,盛會的舉辦對銅陵實施好君子養成教育,在方向、路徑和教育工作的方法策略等方面具有積極指導意義。

銅陵市實驗小學長西校區執行校長陸常波認為,專家學者對我市中小學開展君子養成教育活動的認可,極大地促進了銅陵君子文化、本地銅文化、人文文化的發展,論壇的舉辦對於促進銅陵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提升銅陵文化品牌、文化戰略更是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以文化的真誠發展文化」

君子文化論壇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參加論壇之餘,感受與眾不同的銅文化氣息。因此,對於銅陵而言,這還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推廣銅陵的機會。

「我雖然是第一次來銅陵,但這裡給我出乎意料的驚喜。」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樊浩在談及對銅陵這座城市的感受時說道,一路上他所見聞的銅陵人文自然景觀都很不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君子文化論壇舉辦對於銅陵意義深遠,樊教授認為,此次論壇在銅陵的舉辦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銅陵這座城市,進一步了解銅陵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

「以文化的真誠發展文化。」樊教授對銅陵的文化發展給予建議,他認為,銅陵應當保留、繼承傳統的地域文化,也就是保留那種從古至今的「集體記憶」,同時不斷創新創造發揚下去,成為「耐看」的精神家園,從而使這座城市銅陵既具有中國味,又飽含濃厚的皖韻風採。

相關焦點

  • 兩岸青年相聚花蓮:激蕩起交流的火花(圖)
    兩岸青年相聚花蓮:激蕩起交流的火花(圖) 2016年11月24日 15:5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浸潤在歷史長河中的君子文化
    先秦儒家有諸多對於君子人格的論說,樹立了君子人格的理想。這些關於君子人格的理想,構成了君子文化豐富的內涵,隨同整個儒家思想體系,在後世不斷得到傳承和發揚,並轉化為普遍的文化實踐,具有積極的歷史作用。    關於君子人格理想的論說,主要集中在先秦儒家典籍之中。
  • 碰撞思想火花 點燃發展未來
    碰撞思想火花 點燃發展未來 ——2019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側記 發布時間:2019-06-14 07:3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點建議
    講話內涵豐富,思想精深,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重要新觀點、新論斷。講話關於「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斷,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學習這個重要論斷,我認為,要著重領會以下要點。一、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處理好傳承弘揚傳統與跟隨時代前進的關係。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  作者:李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強調「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 張培合:培樹君子文化得從校園開始
    我們要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去研究儒家思想、孔子智慧,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國家發展的軟實力,首先把文化上升到國家發展的軟實力。實際上這是君子文化的實踐。這本身跟君子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2014年6月13日,這一天,《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署名文章《君子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中國哲學界、理論思想界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掀起弘揚君子文化、重新認識君子文化的這麼一股熱浪。
  • 君子人格的文化生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弘揚君子文化是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  站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文化自信基礎上,從關注道德衰微的生活現實出發,應當確認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導傾向是道德主義,而這一集中體現中華民族實踐理性精神的道德主義,應樹立人格理想以引導世道人心。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振奮中華民族精神
    增強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傳承、創新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是讓大家認識和認同優秀傳統文化,發揮文化在影響人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念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精神追求,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液,成為大眾的基本行為準則。
  • 西安航天一中學舉辦「君子文化高峰論壇」全國屬首次
    8月8日,首屆長安君子文化高峰論壇暨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推進會,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飛天大講壇」成功舉行。,就得抓「君子文化」,就得抓「美學教育」。中小學舉辦「君子文化高峰論壇」,航天一中在全國還是首次。
  • 長沙大夫第成為「湖南省君子文化踐行基地」
    (記者 黃民文)「立中華君子國風,揚核心價值正氣」,2月21日,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在長沙大夫第人文會館舉行「湖南省君子文化踐行基地」授牌儀式。此次活動由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魏忠勝主持。 授牌儀式上,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利君宣讀《關於同意授予大夫第人文會館「君子文化踐行基地」的批覆》,長沙大夫第人文會館董事長張偉真向來賓致歡迎詞,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利君、執行會長魏忠勝向長沙大夫第人文會館董事長張偉真授牌。
  • 衡水學院董子學院學者參加第三屆君子文化論壇
    12月3—4日,由光明日報社、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由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由浙江大學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
    本報曲阜11月26日電(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馮帆)11月26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山東省曲阜市舉行,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
  • 弘揚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正如習總書記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體學習時講話中所強調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有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提下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中國精神是什麼呢?
  • 何為君子?
    「君子」已不僅僅是一種人格的代表,也不單單限於倫理道德層面,事實上它已成為一種思想範疇,作為一種文化而深入人心,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但是,一直以來學術界對「君子」範疇的研究視域相對狹窄,多為個案研究,以普及性居多,君子理論的系統研究、君子內涵的深入發掘,特別是「君子文化」作為一個專有概念的提出,君子文化創新發展的研究,為當代社會構建新的君子形象、培養新的君子文化,仍是學術研究的一個空檔。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董興傑在當今世界相互激蕩的文化潮流中,對自身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建設與傳承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細讀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感覺獲益匪淺。在「總論」部分,作者通過東西文化比較來突出中國文化的特點,如在價值取向上,西方文化把科學精神奉為圭臬,而中國文化崇尚人文主義;在信仰體系上,西方文化以宗教信仰為主導,而中國文化尊天敬祖;在倫理道德上,西方重視個人自由,而中國主張社會本位;在內在品格上,西方文化突出競爭,而中國文化追求和諧,等等。這樣一種東西文化對比的闡釋方式,既使中國文化的特點更為突顯,又體現了作者開闊的研究視野。
  • 君子風範,山高水長
    「君子」、「小人」成為我們中國人評價一個人最常用的說法與評語,深深地植根於人們的腦海裡。人格的高尚與卑鄙,成為中國人衡量、評價一個人的主要標準,成為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分野。如果一個人品德高尚,有仁愛之心,有良好的文化修養,人們就會為之戴上君子的桂冠。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講...
    濟寧新聞網11月27日訊(記者馬文洋)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時,提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殷切囑託。昨天上午,一場以「儒家文化與新時代國家治理」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在孔子研究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和文化研究機構的儒學專家圍繞儒家思想的歷史發展和當代價值、儒家的德治思想對中國當代基層治理的啟示等話題作了精彩演講。
  • 楊朝明:弘揚傳統文化應著眼於築牢民族根基
    ,山東作為文化大省,應提高認識,加大力度,從培育和樹立文化信仰與價值追求的出發,著眼於築牢中華民族的深厚根基,認清根脈,把握精髓,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繼續「走在前面」。   認清中華文化的整體性與統一性   「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此前數千年歷史文化的高度凝結。」 楊朝明表示, 以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為主體的中華智慧,其產生和形成有廣闊的文化背景,了解孔子儒學的「集大成」意義,理解它與中國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層關係,才能更好地進行時代性轉化與發展。
  • 君子喻於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比如,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以德治國、以文化人;強調『君子喻於義』『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質』。」  君子原是對有權位、有財產的貴族統治階級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