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溪裡有很多溪石斑魚,只要方法對頭,這魚搶著上鉤

2020-12-20 騰訊網

家鄉有山有小溪,我的童年就是在家鄉的溪水裡長大的,當那些城裡的同齡孩子在上興趣班的時候,我們赤身裸體的在小溪裡玩耍正歡。家鄉的小溪很寬,水很清澈河床裡的石頭清晰可見,最可愛的是那些小魚。其實我更喜歡那些我叫不出學名的小魚們,它們伴隨我走過了整個童年,直到現在。

它就是石斑魚,溪澗石斑魚又叫光唇魚,生長在南方山區的溝澗溪流石縫,或者是深水潭的底部。光唇魚全身深青或棕褐色兩側有黑色斑紋,腹部顏色較淺。背部低而寬肌肉發達,魚鰭大而有力,在溪流中能夠朔流而上。這是一種只屬於小溪裡的魚,它在冷水中生長緩慢個體小,成魚體重不到2兩重,只停留在乾淨的水域裡。有些純潔有些清高還很漂亮,還很美味,肉多刺少而軟,肉質細嫩鮮美。雖然它的魚籽有毒不能食用。但是它身上的花紋足矣吸引漁者的注意。

我喜歡溪釣石斑魚,溪釣既不同於海釣,也不同於河釣,從不奢望釣什麼巨鯨大鯉的,只要有指頭大一尾的小魚頻頻上鉤,在山溪釣魚,水急灣多,水底複雜,普通的釣法無法舒展。本人一點經驗,希望能對廣大釣友有一點幫助。

溪河漲水、彎彎曲曲,高高低低,自然形成了一個個灘頭灘尾,垂釣時可選擇灘頭處下鉤必有所獲。溪流水質清亮,人和魚能互相看見,所以人影竿影不要在水面晃動。要用「岸上出竿,水中落線」的方法,人、竿都躲開水面,而且還將釣線拋向上遊,利用流水,慢慢將鉤墜推送到釣點上。

所以用漂要大,保證鉤和餌懸空,順流而下、拋鉤儘量往站位前方激流中拋,釣組順水而下時,如無魚索餌,收回再拋。這些小溪石斑,不似鯉鯽那麼斯文咬鉤,見到釣餌猛叼一口就撒嘴,所以垂釣時,只要見到有魚咬鉤,應立即提竿,完全靠手感操作。

溪釣石斑用餌不必追求精細,只求對路即可,一般而言,腥味最佳、臭味次之,香味位末。由於夏天炎熱,水溫高,所以大魚活動力小,多躲在石縫中,只剩精力旺盛的溪石斑魚在表層搶食。所以這時的餌我們用小草蝦。這種蝦並非溪蝦,他最大不過二公分左右就可產卵,可在溪邊水草中用細網撈很多。大型的溪石斑對這餌特別敏感,而小魚也較不會來吃這餌。

除此之外,可供溪釣的餌較多,直接用溪邊石頭下找到的昆蟲也可,也有農作物肉蟲如棉花卷葉蟲、石蝨子(蜉蝣幼蟲)、石棉蟲、泥蟲、肉蛆等,石蝨子效果最佳。這種水生昆蟲很普遍,只要是長年不斷流的溪溝裡都有,喜附著在石塊下活動。其捕捉方法是輕輕將石塊捧離水面後翻轉過來,即可捕捉之。掛餌要從昆蟲尾部穿入,使鉤包在昆蟲體內。

可以說溪釣石斑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於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旅遊與溪釣的壯舉。天地間區區如我,釣到的是一尾尾的溪石斑,逝去的卻是一寸寸如流水般永不回頭的光陰。

相關焦點

  • 小溪入水口,探釣野生石斑魚,500元一斤的名貴稀有魚獲全部放生
    小溪入水口,探釣野生石斑魚,500元一斤的名貴稀有魚獲全部放生,這裡好漂亮的風景,清澈的溪水,水裡緩緩遊動的美麗而動人的精靈,大山溪流美景真的就如一幅畫,美不勝收呀,美麗和諧,好山好水好風景,是每一個野外溪釣人的夢寐以求釣點。
  • 小溪石斑魚養殖技術
    小溪石斑魚是石斑魚的一種,它是屬於淡水魚裡的石斑魚,小溪石斑魚一般會在冬季進行產卵,產卵習性和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如果來養殖小溪石斑魚對於水質會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飼養小溪石斑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 農村利用山溪山泉山養殖溪石斑魚前景廣闊
    小溪石斑魚為鯉形目、鯉科魚類,學名叫光唇魚,生態習性是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澈、無汙染、礫石底質、水流湍急的小溪中,春夏喜在淺灘覓食,秋冬則入深潭過冬。餌料以底棲藻類為主,也能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小溪石斑魚味道鮮美,市場價格60-70元/斤,供不應求,具有很好的養殖前景。
  • 深山裡的「溪石斑魚」,棲息在清澈水潭裡,很多人沒見過
    比如湖南一位釣魚愛好者,就在天門山的深處,釣獲許多「稀奇怪魚」……水潭清澈見底,卻有許多山魚農村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在這山中卻不適應——這些溪流、瀑布衝擊而成的小水潭裡,雖然清澈可見底,且水面很小,但卻棲息了許多山魚。
  • 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
    我的童年就是在家鄉的溪水裡長大的,當那些城裡的同齡孩子還在父母的淫威之下「ABCD」的時候,我們赤身裸體的在小溪裡玩耍正歡。當你潛入水底時,能清晰地看見它們漂亮的泳姿,那時候我還叫不出它的學名,我們叫它「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溪的特殊魚種,它只停留在乾淨的水域裡,對水質要求很高。純潔有些清高還很漂亮,更是美味,伴隨我走過了整個童年,後來流域治理了,河道整治了,堤岸砌高了,垂楊砍掉了,一溜兒小魚也不見了。長大後,我在網絡上搜羅了些關於它的一點消息。
  • 桂林多地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溪石斑魚養殖
    美味的小小溪石斑魚越來越受到城鄉人民的追捧,市場價格一路走高,也推動了石斑魚養殖的快速發展,永福、靈川、興安等地相繼建設了多家石斑魚養殖場,利用山區溪流優勢開展流水養殖。山區溪流溪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小型淡水魚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這種魚養殖困難,主要靠天然捕撈。
  • 小溪裡的這種小魚,紅燒之後鮮香不腥,輕嚼幾口,齒頰留香!
    俗語說,水至清則無魚。其實說的是在清水裡,魚兒很難生長,但長出來的,必定肉嫩味美。比如,在農村水流清澈的小溪裡生長的石斑魚,我們那裡叫它溪水石斑魚。這種小魚一般生長在水流清澈的小溪裡,咬鉤兇猛,紅燒之後鮮香不腥,輕嚼幾口,齒頰留香!
  • 小溪裡的石斑魚好吃,營養高口感好,到底能不能養殖呢
    小溪的石斑魚可好吃了小溪石斑魚的養殖方法淡水石斑魚(Cichlasoma managnense),原產於中美洲尼加拉瓜,屬慈鯛科魚類。1988提引入我國臺灣省,是臺灣省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1999年引入濟南市淡水養殖科學研究所。
  • 這種叫「溪石斑」的小魚,以前很多,如今上百元一斤,你認識嗎
    小時候在小溪河裡抓魚的情景至今還記憶猶新。在農村野外的水域裡,有著很多的小雜魚,尤其是在環境良好,水質清澈的溪流裡,魚兒諸多,蝦蟹遊弋,是很多人兒時的玩耍樂園,捉魚摸蝦也是兒時最喜歡做的事情,那時候山清水秀,野生資源也豐富,隨便弄個捕魚的小工具就能收穫一餐美味,其中有一種叫「溪石斑」的小魚最常見,我們那時也不知它叫啥名堂,反正就叫它為「小魚仔」。
  • 龍巖人小溪裡的童年記憶……抓魚、遊泳
    在我的記憶裡,我們也常在這棵楓樹下玩泥巴、打泥仗。但更多的,是對溪水的迷戀,投身於溪水的懷抱中,盡情嬉戲、打鬧,遊泳、抓魚……樂在其中,仿佛記憶裡的孩童時光,幾乎全被這灣溪水所佔盡。以至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仍會經常感懷,感嘆一位遊泳健將從此埋沒人間。說來也怪,有些東西,很多時候,越有外在力量限制你不能這樣或那樣做的時候,你往往更有一種偏要這樣或那樣做的衝動。在我的記憶裡,孩童對溪水的眷戀便是如此,甚至更勝一籌。
  • 溪石斑,一種十分美味但現在並不常見的魚
    農村有很多的野味,雖然有的看起來十分不起眼,但卻讓孩子們有一個難忘的童年。那時,每個人都不會珍惜這些野味。他們總是認為它毫無價值,沒有市場價值。但是現在不同了。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這些野味也遭到了破壞,很難再看到它。
  • 深山小溪現捉的純野生小石斑魚,這樣吃才正宗,一般人沒機會品嘗
    先不說其他,就是這深山的小溪都夠你吃了。今天在小溪裡捉了一些小魚,太小的都放生了,但是這種魚不能放,你看著它不大,其實它本來就這麼小,一般長得最大也就20釐米左右,常見的都是怎麼大的,因為它身上有石紋一樣的紋理,所以我們叫它石斑魚,但是這種魚跟海裡的石斑魚還是有點區別的這種削石斑魚都是純野生的,而且深山裡沒有工廠等汙染源,環境絕對好,所以小魚也沒有任何汙染,絕對的純野生天然健康的小魚。
  • 自從學會了這道清蒸鱖魚和清蒸石斑魚,一上桌被全家搶著吃!
    自從學會了這道清蒸鱖魚和清蒸石斑魚,一上桌被全家搶著吃!大家好,我是美食小編,很高興在這裡能和大家一起交流美食,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兩道非常有特色的菜餚《清蒸鱖魚》和《清蒸石斑魚》。垂釣鱖魚一般選擇在有樹樁、木排或大亂石堆的區域。期間有小魚穿遊其間,成為釣鱖魚的天然魚場。可選用常見的沙裡爬,活泥鰍等小活魚作為魚餌。垂釣時,可選用魚鉤鉤在魚背處,保持魚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動。鱖魚捕食兇猛,上鉤時浮漂反應劇烈,一般不會脫鉤,但要注意它的背鰭,和胸鰭,要是被刺傷是極難受的。
  • 山澗小溪,爆釣一盆野生溪水魚,收穫300元一斤的「溪水石斑魚」
    偏遠深山溪流裡的魚真多,由於遠離人類的喧囂,溪流魚的品種多得我許多都叫不上名字,野外的釣魚人最喜歡釣的是溪水石斑魚,當地人一般都叫溪水節斑魚,溪水石斑生存空間有限,一般都生存在偏僻的山區溪水裡,對水質的要求極高,應該可以說水質基本都是零汙染的水源才會出現溪水石斑魚的身影。
  • 這小溪裡,水這麼少,魚又小,直接拉回來都得了,還遛魚乾啥
    試問釣友們,釣魚的時候,誰不想有魚上鉤呢,但是釣到小魚和大魚還是有區別的呢?平時釣上小魚了,如果沒有什麼阻礙的話,很多人都是直接拉回來或者是直接提竿甩上來,根本就不遛魚。但也有一些人並沒有這樣的哦,而是像釣大魚一樣,讓人無法理解。
  • 寧波鄉村田園野趣:梅雨天釣溪坑魚,據說市場上60元一斤…
    拿了釣魚棒和魚餌,拎了一個水桶,溪邊一站,魚杆一放,溪坑魚馬上上鉤了。網友說自己其實只是釣魚小白,這樣的收穫難免心裡一陣小激動。
  • 快來抓魚啦好大一群大魚在山腳下清澈的小溪裡活蹦亂跳遊來遊去
    家鄉的山腳下,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中的石頭都這樣的清晰可見,青青河邊草還有大樹襯託著清澈的小溪,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遊客們看見了就好像挪不動腿了,眼前的一切都像是一副人間仙境,真的太讓人喜歡了!大家看這裡的魚多不多,看的我這心裡痒痒的,真想一大網灑下去 ,來個大豐收。哈哈!我是一個出生和生長在農村的孩子,打小便喜歡漫山遍野的跑,是個野孩子。童年對於我來說充滿了童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在童年的諸多趣事中,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來到山腳下的小溪裡遊泳還有抓魚。
  • 夢見釣魚很多魚上鉤 夢見釣魚一釣就上鉤
    夢見釣魚很多魚上鉤 夢中看到有一群魚開心的遊來遊去,意指你的戀情老是停在原處,所以希望戀情有進一步的發展了。如果夢中你去拿魚杆想要釣魚,表示你太急躁了,有可能會嚇到對方,而如果夢中釣到的魚跑了,或是魚遊走了,是在警告你如果再不積極點,對方就不理你了。
  • 野釣高手首次透漏魚釣法。原來淡水石斑魚還可以這麼釣
    淡水石斑魚是典型的熱帶魚,在我國海南、廣東、一帶多有分布。淡水石斑魚喜歡水溫較高的水域,所以經常隨著水溫的變化而遊動到溫暖水域。夏季因為整體氣溫較高,所以都是有利於垂釣淡水石斑魚。若要真是有所變化和差異,那就應該是雨後更好。夏季雨後氣溫較涼爽,剛好能夠滿足淡水石斑魚的需要。而且雨後水裡的溶氧量明顯偏高,是浮遊生物活躍的旺季,也是垂釣淡水石斑最好的時候。按理說淡水石斑魚喜歡氣溫較高的環境,但是我國南方的夏季著實氣溫偏高,此時的淡水石斑魚也難耐炎熱,下沉到水底涼快去了。
  • 樹林裡的小水坑,釣到條魚,看著跟河裡長的魚不太一樣
    很多人喜歡到野外去釣魚,就算適合垂釣的地方不多,也不會隨便個小水坑就將就的釣吧?看樹林裡這小水坑,也不跟什麼河溪連通著,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下了多少場雨積成的,裡面可有不少落葉呢,看上去如死水一般。然而這地方男子卻饒有興致的垂釣,也不知道這老外是在玩新鮮感嗎,或許是別人越覺得不可能釣到魚的地方他們越是要嘗試吧;其實凡事不是絕對的,就像人們常說的「水至清則無魚」,然而在有些地方,水真的是好清澈,但還是有魚生存的呢,那男子能釣到魚嗎?行動才是最有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