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紫砂壺——泥料

2020-12-20 鬱岫閣茶談

紫砂礦是什麼?根據《宜興紫砂通鑑》對紫砂的定義:紫砂礦料:是指含有適量鐵質的、經地質巖化的、具有晶相砂性的陶土。很多陶土含有鐵元素,是礦產類都是經過地質巖化的。就是說;前兩個條件只能說明是含有鐵質的礦物或陶土;只有紫砂礦才有的、與陶土礦區別開來的本質特徵是後面的條件,就是具有晶相砂性。

三大類泥料,段泥的砂性最重,透氣性相對於紫泥和紅泥,是最好的,其次是紫泥,紅泥類的泥料透氣性是最差,砂性少,俗稱「肉多骨少」,泥嫩,所以它燒出來的緻密度很高,透氣性差,這也正是為什麼它最適合泡鐵觀音的原因,透氣性差,更能把茶葉中的香氣逼出來。

何為「本山」礦料

所謂「本山」礦料,狹義上是指黃龍山的原礦礦料,居江蘇宜興丁蜀鎮的人,把當地的黃龍山稱作「本山」,把出自黃龍山的紫砂礦料,稱作「本山泥」,然後再細分為「本山夾泥」、「本山綠泥」、「本山團泥」等。這是一種驕傲,當然也蘊含著「正統、正宗」的自豪。

但從廣義的概念上來講可以指宜興範圍之內的傳統礦區的紫砂礦料。而「外山」礦料指的是外地紫砂或者是外地跟紫砂類似的陶土。

宜興範圍內的傳統礦區包含哪些?除了黃龍山外,丁蜀地區的礦區還包含南山礦區、團山礦區、寶山礦區、降坡(崗坡)礦區、半坡礦區、趙莊礦區、小煤窯礦區,還有就是青龍山等礦區。在丁蜀往長興方向的湖滏也有紫砂礦區,大家熟悉的臺西其實也就是黃龍山山腳的臺西村,臺西礦井也就在1~5號井周邊

不同的礦區的泥料有無區別,哪個礦區更好?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定律,趙莊的朱泥,四號井的底槽清,寶山的紅黃泥,降坡崗的降坡泥,南山的紫泥,野山礦區的紅皮龍,每個礦區都有其自己的著名泥料,不存在哪個礦區的泥料最好。

比如最有名的大紅袍泥料,它的低張力,收縮比幾乎達紫泥系的三倍,製作時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於增添紅泥豔潤調色之用,為傳說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極品朱泥之一。燒制時易起節皺、開裂、塌陷、變形、窯溫輕者偏黃還原,重者變形起泡,成品率不及二成。燒成後質感綿密、緊實細緻,持之紮實沉重、紅潤豔麗,泥中極品;泥胚含少許原礦顆粒,衝淋熱水後色變極大,呈紅中帶紫,養壺易現「包漿」之美。窯溫約1080度,收縮比約30%。泥質細膩密度高、高結晶,泡茶柔順好喝,經過泡茶養成色澤豔紅非常討喜,此種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 喝據宜興紫砂礦料一書裡的記載,狹義上的大紅袍礦並非朱泥,而是一種紅泥,燒成後呈現朱泥的顏色,但泥料特性上卻是接近紫泥的,透氣性甚至勝過底槽青,這種狹義上的大紅袍泥料確實是可遇不可求了。市面上難尋。後來朱泥礦裡會挑選出少量色澤豔麗的料,也被大家約定俗成為大紅袍,這種朱泥大紅袍料產量雖說不多,但一噸朱泥礦裡怎麼也能挑出幾十斤的。雖說珍貴但絕算不得罕見甚至絕跡一說,。那麼大家聽紅袍色變的心理是怎麼來的?

還有一類壺很容易和紫砂壺混淆,那就是潮州手拉朱泥壺,那麼它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宋以後,潮州成為陶器生產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壺是潮州陶瓷一奇葩,從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壺便獨具一格,廣泛生產和應用,並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潮州朱泥壺主要的名家有以老安順為代表的章燕明、章燕城、章廣鑫,以及源興柄記的吳瑞深、吳瑞全。潮州手拉朱泥壺的製作工藝源於江蘇宜興紫砂壺,清初開始被引進到潮州楓溪。經三百餘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改進,潮州手拉壺工藝師的制壺技術和選料、制泥工藝發生了質的飛躍,本地製作手拉壺的泥料及工藝水準,不僅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逐漸趕超宜興紫砂壺。

相關焦點

  • 40目泥料和60目泥料的紫砂壺,有什麼區別?
    紫砂泥料的目數,就是在練泥的過程中,有一個篩的過程,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多少孔的意思。比如:50目的泥料,就是說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50個小孔(一英寸等於25.4毫米)目數這個數值越大,說明這個粉料越細,反之就越粗。 紫砂壺的目數,也有人稱為「碼數」,其實就是篩選紫砂泥用的篩網,上面每平方釐米中的小孔的個數。
  • 紫砂壺不掛水,加了碳酸鋇的泥料是化工壺?
    「壺表淋水後不掛水是泥料有問題嗎?」這加了碳酸鋇的泥料做出來的紫砂壺是不是就是化工壺?」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關於壺表掛水的問題。
  • 你手中的紫砂壺是原礦泥料手工製作的嗎?
    所以還在用火柴來鑑定紫砂壺的同學們要注意了哈,這個方法實不可行。那麼怎樣辨別紫砂壺的泥料是否純正呢?一是看顏色,純正紫砂的顏色,應具有玉石般的韻味,不論其自身是紫色、黃色、還是紅色,其顏色是自然內斂的,是黯淡之光,不會太豔麗和張揚。
  • 給你兩把壺:40目和60目泥料的紫砂壺,你選哪個?
    泥料的目數,是指在煉泥的過程中,將泥料研磨成粉後過篩的一個過程。目數的數字具體指篩網在一平方英寸上有多少個孔的意思。例如50目的泥料,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50個小孔(一英寸等於25.4毫米)。目數的數值越大,就代表泥料越細,反之就是更粗。
  • 詳解:12款稀有泥料|紫砂壺|宜興紫砂|烏金砂|黃龍山
    紫砂壺」泥「為首,紫砂泥除了紫泥、紅泥、綠泥、段泥這四大類,而又各自細分。如紫泥原礦大致可分:頭槽、二槽青、底槽青;紅泥又有原礦紅泥、原礦朱泥、原礦紅皮龍等,泥性有差別,礦層不同,顏色也不盡相同,可見紫砂泥品類之豐富。
  • 半個月沒用的紫砂壺居然發黴了,是不是泥料有問題?還能泡茶嗎?
    對於紫砂壺發黴這件事,想必很多壺友都遇到過。就隨手放置一邊半個月沒用,再次打開紫砂壺居然就發黴了。心中不禁疑慮重重,是不是自己的壺泥料有問題?畢竟,紫砂壺不是號稱:隔夜不餿,暑夜不起苔膩嗎?還有,發黴的紫砂壺是否還能繼續用來泡茶呢?
  • 自作多情的想法:紫砂壺水色越好,說明泥料越好,明針工越用心!
    【氿岕紫砂 · 掇球】 現在,有些壺友被灌輸這樣的觀念:「紫砂壺水色越好,說明它的泥料越好,明針工越用心。」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句話是沒錯的,但世事最怕過猶不及: 首先,談談「水色」對於一把紫砂壺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水色可以理解為紫砂壺的光澤度。
  • 真相探秘:「天青泥」是一種什麼樣的紫砂泥料?
    對於比較關注紫砂壺的壺友來說,應該能注意到,市場上有很多商家在銷售「天青泥」這種神秘泥料的紫砂壺。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泥料,它是紫泥大類中的一個分支泥料,這樣的泥料在目前還是存在很多爭議的。今天小蔣希望通過一些史料和實物的印證,來為壺友們解「天青泥」的神秘面紗。
  • 詳解:12款稀有泥料
    紫砂壺」泥「為首,紫砂泥除了紫泥、紅泥、綠泥、段泥這四大類,而又各自細分。 此種殷紅色的礦源,被稱為是龍的血脈,江南人把血稱為「旺」,故此種泥料製作的紫砂壺會帶來財運和福氣。 龍血砂近乎全顆粒,粘性差,即便粉碎到100目,經千錘百鍊仍然不易成型。故一旦燒成,透氣性比底槽清更勝一籌。燒成為陶,平淡無光;養成為玉,美不勝收。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算是真正的「老紫泥」呢?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老紫泥」這樣的泥料,一些商家把顏色較深的一類紫砂壺稱為原礦「老紫泥」。那麼這些都是真正的「老紫泥」嗎?到底什麼樣的才是真正的原礦「老紫泥」紫砂壺呢?小蔣就這個問題跟大家談下我的看法。 對於老紫泥的定義,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主要是這三種。
  • 紫砂壺「吐黑」是怎麼回事?紫砂壺如何去黑?
    那麼,紫砂壺「吐黑」是怎麼回事呢?紫砂壺如何去黑?一起來看看吧!紫砂壺「吐黑」是怎麼回事?關於紫砂壺「吐黑」一直有很多說法,有說是「吐黑」就說明紫砂壺是假的。其實這不是的,不只是紫砂壺,任何一種泥料用久了,都會出現一定情況的吐黑,有的之所以沒有明顯變黑,也只是因為紫砂壺的泥料顏色比較深,出現「吐黑」的現象就沒有那麼明顯被發現。如果是用顏色比較淺的段泥,一點點「吐黑」就很明顯了。還有說「吐黑」,再用來泡茶會對身體有害。
  • 紫砂壺的目數是什麼?該怎麼選擇
    目數是區分紫砂泥料顆粒粗細的一個概念,在紫砂壺行業,常見的目數有:16目(即在一英寸見方的面積的網篩內有16個篩孔),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如果有其他的特殊用途,還會增加別的目數,視情況而定。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製作需要的「膠水」,脂泥你知道嗎?
    紫砂壺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社會不斷的發展中,紫砂壺也演變了許多,無論是造型、裝飾、還是最基本的成型工藝以及技法。而對於紫砂壺來說,最最最基本也是獨特的,莫過於拍身筒、百件制壺工具以及神奇的「膠水」脂泥了。
  • 追壺人說,紫砂壺好不好跟泥料的粗細無關!
    網上關於紫砂壺有種說法:紫砂壺顆粒感越強,那麼證明泥料越好,這把壺就是好壺,透氣性強,泡茶好用。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以為真的是這樣,看一把紫砂壺,一看砂礫感沒有那麼強,就覺得這把壺不是好壺,你賣一千多?太黑了!
  • 市場上哪四種便宜的紫砂壺不能買?
    今天老李來跟大家分享下哪四種價格便宜的紫砂壺不能買。1,稀有好泥價格便宜有一些初級壺友在買壺的時候,喜歡去購買一些稀有罕見的泥料,想以此來彰顯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品味。但是在眾多的原礦紫砂泥料品種當中,越是稀有罕見的原礦泥料,價格註定是不可能太便宜的,始終無法違背物以稀為貴這樣的一個法則。由於初學者還未能掌握如何來分辨原礦泥料的方法,這就使得一些不法商家有機可乘。通過添加一些金屬氧化物配出來的泥料來冒充原礦絕世稀有好泥,所以這一類號稱稀有泥料製成的紫砂壺,價格確實比較便宜,從幾十元到數百元都有。
  • 懂壺人分享100目的紫砂壺好嗎?
    紫砂壺的目數相信你肯定聽說過,但是很多人對目數並不是特別了解。其實,紫砂壺的目數指的是在紫砂料篩選的時候,所用的網篩,在每平方釐米範圍內的小孔的個數。小孔越多,那麼孔就會越小,篩出來的泥料就越細,反之就越粗,所以紫砂壺的目數越大,泥料就越細膩、目數越小,泥料就越粗糙。
  • 五百塊和五千塊的紫砂壺,它們的價格差異在哪裡?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紫砂壺,價格從幾十塊到幾百上千塊不等。有很多壺友可能會問,五百塊和五千塊的紫砂壺,又有什麼不同呢?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紫砂壺的價格呢?其實,決定一把紫砂壺價格的因素無非是這幾點:泥料、做工、裝飾、職稱等方面。
  • 紫砂壺的時代發展特點:民國紫砂壺和現代紫砂壺的不同之處
    紫砂壺廣受歡迎,除供應國內市場,還遠銷國外,部分商號甚至在日本,新加坡等國設店。像利永等大紫砂公司,不僅建有龍窯,還有自己的註冊商標和自己的發行所,產,供,銷一條龍。
  • 紫砂壺除鐵,為什麼不用科學的方法?
    有朋友看完我往期的文章後,在私信留言中問我:去除紫砂壺表面的鐵質,一般會用什麼方法? 在處理泥料鐵質問題時,通常會採用傳統的物理方法!但總會伴隨以下常見問題:
  • 紫砂壺的價格,壺友,你真的了解嗎?
    我們經常講,一把紫砂壺的價格決定因素大致分為以下四個:第一點是泥料,第二點是制壺老師的製作水平,第三點運輸的成本,第四點是作品本身的製作工藝。當我們了解到四點之後的話,在我們以後選壺的過程中就可以針對性地尋找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作品。比方說自己是準備長期泡茶喝的。那你需要很關注第一點:就是紫砂壺的泥料好與壞,想想我應該花多少錢去買這個泥料就算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