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溫莎資本創始人 簡毅
大江大河奔騰七十載,多少英雄事。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喜可賀,可歌可泣。
然而,過去一年險象環生的外部環境,讓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去年的「中興事件」,今年的「華為事件」,為大家敲響了警鐘:空談只會誤國,實幹才能興邦;前一段甚囂塵上所謂的網際網路泡沫和資本寒冬,從一定意義上是資本市場的逐步理性所致。
在外部環境惡化的今天,需要的不再是做PPT,而是那些「坐穿冷板凳」、默默探索高精尖技術的企業,那些真正掌握核心專利而不至於被卡脖子的技術驅動型企業。
智能製造、生物製藥、5G通信、光伏產業等代表最先進科研技術的企業將分別在生產效率、萬物互聯、克服病魔、尋找替代能源等方面有巨大突破。所以說,在未來十年內,科技股的投資,尤其是在中國核心資產範疇內的科技股投資,將會取得巨大的回報。或者說,中國的資本市場,理所當然應該為中國的科技強國政策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而這份力量尤為關鍵。
隨著「房住不炒」成為政策和市場的共識,「土地財政」終將走到盡頭。那麼,再攀高峰的動力來自哪裡?近年來,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國有資本與其他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為共識。
國企,作為一個背負著特殊使命的群體,在改革開放40年後將會扮演全新的角色,變得更加開放包容,更加市場化、效率化、所有制形式多元化。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產業,要牢牢把握住國企混改的契機,抓住全新機遇切實服務好國有企業改革。
科技和國企改革,將會是未來十年內最具潛力的兩大投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