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能源汽車正在普及,對於新能源車主來說,充電配套設施是其最為關切的問題。
截至去年,白雲區共建設充電站點164個,充電樁2415個,覆蓋全區22鎮街,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公交車、計程車、社會車輛等充電需求。今年,白雲區將配合廣州市公交集團在區內選址建設公交充電樁,亦鼓勵社會投資主體在白雲區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充電設施覆蓋22鎮街
位於廣州體育館的恆充充電站可以看到,前來充電的車輛陸陸續續。其中,公交車充滿電需2個小時,小客車則需要40分鐘左右。
廣州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充電站自去年7月份投入使用,佔地面積約4800平方米,配備20臺180千瓦的直流充電樁,以及40臺80千瓦的交流充電樁,每日可為超過300輛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每天晚上10點至次日早上6點,充電站主要為100多輛電動公交車提供專屬充電服務,白天其他時間可為超過200輛的公交車、計程車、物流車、私人用車等社會車輛提供充電服務。」李鏡文說,目前每天充電量超過2萬度,減少碳排放量約3萬公斤。
廣州體育館充電站只是白雲區164個充電站點之一。自2015年8月啟動建設以來,截至去年白雲區共建設充電樁2415個,覆蓋全區22鎮街,其中同一地點充電樁數量達到10個以上(含10個)的集中式充電樁群共77個,主要由專業運營機構建設運營。在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建設公交充電設備建設方面,目前已建成石井潭村、廣州體育館、廣州綠盈石湖、廣州綠盈北村和羅衝圍5個大型公交充電站(其中直流充電樁360個、交流充電樁78個)和1個大金鐘路換電站。而由市公交集團牽頭建設公交充電設施有3個,包括二期凰崗、機場路站、夏茅客運站等共79個直流充電樁。
鼓勵社會主體參與建設
從今年起,廣州市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車將100%推廣使用純電動車,力爭在2018年底前全面實現公交電動化,這對公交充電設施的建設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據了解,今年廣州市公交集團還將在白雲區投資1.6072億元,建設西洲中路、石馬等6個充電站共464個直流充電樁,總功率為65240千瓦,均按計劃推進中。其中西洲中路、石馬將建地下1層地上8層的公交綜合立體充樁停車樓,以公交車輛停放、充電、維修保養為核心功能,兼具車輛清洗、消防、運營管理以及其它社會公共服務輔助功能。
區科工商信局工業科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白雲區正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服務網絡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場被普遍看好,亦鼓勵社會投資主體在區內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如上述的廣州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計劃在白雲區的太和、夏茅等地建設充電設施,以滿足更多純電動車輛的充電需求。
據悉,到2018年底,廣州市將初步建構起以專項規劃為指引、各項配套政策完備、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監控管理到位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基本實現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使用便利的充電服務,力爭各類充電樁保有量達到7萬個。區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白雲區也將緊跟廣州市政府的規劃,按照「統籌規劃、適度超前,自(專)用為主、公用為輔,合建為主、單建為輔,因地制宜、區域差別」的原則,加快構建充電樁設施服務網絡。
來源 | 區科工商信局、白雲時事 劉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