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面回應晶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面回應晶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

2020-12-08 21:55: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閆曉虹)近幾天「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的話題引起業界關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8日表示,車用高端晶片的供需矛盾並非新話題,多年前就已提及。汽車業內近一年來亦對此保持密切關注。中國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應該理性看待晶片供需失衡這一矛盾,市場層面的影響因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得到緩解。

  李邵華表示,作為汽車行業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一直在密切關注晶片供應事宜,始終與主要會員企業和供應鏈中代表性企業保持著密切溝通。在此次輿論發生之際,中汽協又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溝通方式,對具有代表性的逾60家整車生產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和相關科技公司等就晶片供應及其對企業生產的後續影響進行了集中調研。

  李邵華坦言,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媒體報導的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存在的,但並沒有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晶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

  結合調研企業的反饋,中汽協對部分企業出現晶片供應短缺的主要原因歸納如下:

  首先,近年來全球晶片行業產能投資相對保守,供需不平衡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經有所表現。疫情加劇了產能投資的謹慎,上半年晶片行業對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預測偏保守,對今年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趨好預判及準備不足。

  其次,在5G技術發展推動之下,今年消費電子領域對晶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晶片產能遇到挑戰,搶佔了部分汽車晶片的產能。且這種趨勢在2021年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同時許多晶片領域製造商都在消減汽車行業的必要的資本開支,提升價格,降低汽車行業晶片的生產配額。

  第三,歐洲和東南亞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主要晶片供應商降低產能或關停工廠的事件陸續發生,這進一步加劇了晶片供需失衡,導致部分下遊企業出現晶片短缺甚至斷供的風險。

  最後,伴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車用晶片的單車價值持續提升,推動全球車用晶片的需求將快於整車銷量增速,這也直接造成了晶片的供需失衡。

  事實上,車用晶片的供需失衡不是最新出現的矛盾,也不僅僅體現在中國汽車產業,這是一個全球汽車產業和相關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

  李邵華分析認為,由於晶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晶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他還提醒,由於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在加長備貨周期,加之短期內晶片產能依然不足,晶片價格出現上漲或將不可避免。

  同時,李邵華也強調,當前汽車生產企業已在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合理安排生產節奏,調整備貨周期,增加供應商選擇,優化供應鏈布局,中國汽車產業走過了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階段,相信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後疫情時代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回應晶片短缺:問題存在 但沒那麼嚴重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面回應晶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閆曉虹)近幾天「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的話題引起業界關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8日表示,車用高端晶片的供需矛盾並非新話題,多年前就已提及。汽車業內近一年來亦對此保持密切關注。中國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應該理性看待晶片供需失衡這一矛盾,市場層面的影響因素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得到緩解。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晶片供應短缺問題真實存在 但沒有那麼嚴重
    來源:央廣網央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針對「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一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8日進行回應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晶片供應事宜,始終與主要會員企業和供應鏈中代表性企業保持著密切溝通
  • 汽車產業的第一次晶片危機
    對此,大眾中國回應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穎稱,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也已經和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 中汽協回應晶片短缺:問題真實存在 部分車企明年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
    對此,大眾中國回應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近幾天,「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的話題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作為汽車行業組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晶片供應事宜,並始終與主要會員企業和供應鏈中代表性企業保持著密切溝通。
  • 汽車缺「芯」背後:危機真實存在 影響相對有限
    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汽車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日前,通過對逾60家整車生產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和相關科技公司的集中調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對近期行業內盛傳的「晶片斷供導致部分車企停產」的傳言進行了正面回應。
  • 短缺、被漲價、停產,汽車晶片被「卡脖子」之痛
    隨後,一汽大眾做出回應,「目前旗下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和捷達品牌仍在正常生產,未受到影響。」另一個當事方上汽大眾同樣很快做出回應表示,新車生產的確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企業並沒有外界所傳言的全面停產,早有相關準備。
  •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晶片供應問題可能影響到生產
    據彭博8日報導,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一些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受到影響。該公司通過電子郵件答覆問題時表示,這一問題導致汽車生產可能面臨中斷風險。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需求的復甦,情況變得更加嚴峻。
  • 車用晶片短缺 汽車製造斷供潮起
    來源:北京商報  12月6日,針對大眾在華「因晶片短缺面臨停產」傳聞,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以下簡稱「大眾中國」)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而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風險。
  • 大眾汽車承認「缺芯」 會否影響中國車市回暖?
    當時大眾中國回應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增長,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
  • 國內汽車晶片「卡脖子」嚴重
    近期,新能源汽車股集體上漲,整體汽車市場勢頭良好。 12月4日,中國汽車協會發布消息:11月國內汽車預估銷量將完成273.3萬輛,並表示11月後乘用車市場進入旺銷期,增長動力將進一步增大。 就在這種形勢下,大眾汽車國內合資車企卻被曝出因汽車晶片短缺將停產的消息。
  • 大眾汽車要停產?到底發生了什麼?官方緊急回應來了
    消息稱「缺芯」傳導至汽車產業  據媒體報導,半導體產業的產能緊張問題影響的不僅是消費電子行業,如今「缺芯」的問題也已傳導到了汽車產業。  本次短缺的汽車晶片將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即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受到晶片斷供影響,車企將面臨的停產風險。
  • 晶片短缺導致大眾停產?汽車半導體需要本土化
    在國內媒體報導「由於晶片短缺導致大眾停產」的新聞以後,這種由於晶片缺少導致汽車產量受限的情況引起了很多的討論。本文從兩個方面來探討一下:1.目前汽車晶片短缺的狀態;2.是什麼導致了晶片的供應和汽車需求的不匹配。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明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緩慢增長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11日在「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預計,總體而言,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500萬輛,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到2%以內,大大好於年初預期。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強大恢復能力。
  • 大眾受晶片短缺影響有限 零部件巨頭加速補齊產能缺口
    上汽大眾相關人士透露,「由於全球晶片產業供應短缺,上汽大眾個別車型的生產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不存在全面停產的情況」。大眾中國方面也表示,「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汽車晶片的供應能力不足是目前全球性的行業問題,對全球汽車廠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此,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科技表示,「目前正在加大投資,在奧地利建立一家新的晶片工廠,我們還將調整我們的全球製造能力」。上周五(12月4日),一則「南北大眾停產」的消息,將大眾汽車及其在華合資企業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 汽車行業「芯」問題或持續至明年 上下遊產業鏈齊漲價
    來源:中國經營報汽車行業「芯」問題或持續至明年 上下遊產業鏈齊漲價本報記者/陳燕南/童海華/北京報導當前,晶片短缺正成為汽車行業的普遍難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增長,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
  • 中國汽車產業「缺」的不只是晶片,還有這種看不見的東西
    最近中國汽車行業裡又爆出大新聞,說是有消息稱,因為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緊張,國內有合資公司已經面臨停產風險,「嚇」得另外一些車企主動跳出來表示自己晶片供應正常,生產沒有受到影響。說起來,晶片短缺對於中國網友來說算不上什麼新鮮事兒了,因為此前華為就因為手機晶片短缺被人掐住了脖子,至今餘波未平。
  • 疫情下的汽車銷量預測|汽車市場|汽車銷售|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從細分市場來看,乘用車、商用車、新能源汽車、卡車四大細分板塊產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按區域將世界各國(地區)劃分為以下四個區域,分別為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中東地區、非洲。近年來,汽車銷量最高的區域均為亞洲/大洋洲/中東地區,2017年此區域的汽車總銷量為48314672輛,2018年為47410253輛,同比下降1.86%。
  • 汽車的「芯」痛
    大眾中國對此表示,疫情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到一些特定汽車電子組件的晶片供應,中國市場全面復甦也推動需求增長,使得情況變得更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大眾中國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也已經和總部、相關供貨商展開協調工作,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上汽大眾也回應稱,新車生產確實受到一定影響,但未如外界傳言般已全面停產。
  • 導致晶片供應短缺背後的原因,自主晶片應用率不足10%
    ③歐洲和東南亞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主要晶片供應商降低產能或關停工廠的事件陸續發生,這進一步加劇了晶片供需失衡。 ④伴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推動全球車用晶片的需求將快於整車銷量增速。 技術壁壘是造成零部件短缺的核心原因 目前汽車零部件最缺乏的是功能晶片MCU(微控制單元)。
  • 大眾汽車「晶片荒」,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12月初,很多人都注意到這樣一條消息: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部分車型產線面臨停產風險,其主要原因就是某些汽車晶片的供應短缺。目前,短缺汽車晶片的元件主要是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發動機控制器)這兩個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