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提到坐月子,想來我們這些生過孩子的媽媽是最有話語權的。
老人常說「月子坐不好,留下後遺症,月子坐的好,輕鬆二回春」,這話是沒有毛病的,有毛病的是很多人對「坐月子」的傳統認知。
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先講述幾個真實的案例。
就拿我自己和我身邊最親密的人來做對比。
小妹結婚比較早,那個時候我大學還沒畢業,小妹「坐月子」絕對是嚴格按照老人的那一套執行的。
一個月不洗頭、一個月沒洗澡,六月的天不敢開空調,甚至風扇都沒有吹,不過好在那一年並不是特別熱,而她因為剖腹產之後身體確實虛弱,大夏天蓋著薄被子竟然不出汗。
別人生完孩子之後,沒多久就「活蹦亂跳」了,小妹則不同,生完孩子以後簡直沒了半條命,懷孕之前身體壯的像「小牛」,從來不打症吃藥,生完孩子以後,連說話都沒有了力氣,還經常腰酸背痛。
有人說這可能跟她剖腹產有關係,跟坐月子沒有關係。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大學的時候我們宿舍一共是四個人,前後差不多生下孩子,我和另一個女孩堅信「科學坐月子」,而其他兩位女孩信奉老人的話,月子裡大補、不洗澡、不洗頭、帶頭套,現在四個人站在一起差距真的很大,不像是同齡人,除了跟體型有關係外,最主要就是整個人的氣質變了,我和另一個女孩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而另外兩個身上添了不少病,看起來老氣橫秋。
當然了,坐月子肯定是一種因素,兩個好朋友狀態變得很差,顯得老氣橫秋,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之前也問過產科醫生,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1、 有人幫忙帶孩子
有人說月子坐不好,產後會留下腰酸背痛的後遺症,這種疼痛感會伴隨終生。
也有人說,打無痛針之後會留下腰酸背痛的後遺症,所以還是硬挺一挺一時痛苦,避免一生痛苦。
其實相對比而言,前者說法更準確一些,腰酸背痛的後遺症不是來源於無痛症,而是來源於產後休息不當。
帶新生寶寶是非常累人的,要經常保持一個姿勢抱著,尤其是母乳餵養,如果再沒有人幫忙照顧寶寶孩子幾乎一天到晚長在媽媽身上,擱誰誰都會腰酸背痛。
產後一個月是休養的最佳時期,月子裡最好有人照顧,才能避免過於勞累。
2、注意個人衛生
老話說,坐月子要避免沾水,否則會留下後遺症,所以經常性會聽說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的產婦,讓人想著就渾身難受。
月子裡不但要洗,而且要認真清洗,為的是保持清潔衛生,避免細菌感染。
不僅要洗頭、更要洗澡,還要勤換洗,才能保證清潔衛生。
不過要注意的是最好是淋浴,不要盆浴,避免感染。
3、多走動、多運動
月子裡要經常走動,如果可能做一些比較簡單的瑜伽,每天保證有定量的運動時間。
這樣做有助於排出惡露,有利於身體元氣快速恢復。
4、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調整心態
月子期間一定要儘量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遇到氣不順的時候,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
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時候,千萬不要鑽牛角尖,或者是認為產後抑鬱是正常現象一定要先讓家人來理解我們,我們要換個角度來思想,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要儘量少生氣,遇事坐下來好好溝通。
老人的話可信但不可全信,要科學辯證地對待,正確的汲取,不正確的拒絕。
1、切忌躺臥一個月不動彈
產後惡露還沒有排乾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有惡露存在,為了儘快排出惡露,快速恢復身材,要多運動才是正道理。
可是在老人的觀念中,產後身體虛弱,要躺夠一個月身體才能恢復,這種說法是錯上加錯。
2、切忌月子裡大補
分娩消耗了大量的元氣,產婦一定要大補,才能恢復元氣,這也是老人的一種觀點。
見過也聽過有不少產婦月子裡長了十幾斤肉、甚至是二三十斤肉的,每天大魚大肉、躺在床上不動彈,不長肉才怪。
而室友小雪孕期漲了30斤,生完孩子體重130斤,做完月子,體重到了160斤。
到現體重都無法下去,一個160斤的中年女人,狀態會好到哪裡去?
減肥的最好時機就是產後的三個月,這三個月只要我們正常進食,稍加運動,因為要餵養寶寶,體重會掉的非常快,我個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出了月子掉了十幾斤,產後3個月體重恢復到懷孕之前。
3、切忌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
產後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要不得,產後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洗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熱水洗澡洗頭,尤其是洗頭之後,及時用吹風機吹乾。
另外產後一段時間內身體還是虛弱的,儘量不要碰涼水,可以洗涮,但是用溫水最好,避免留下病根。
4、產後一個月最好不要平躺
分娩的過程是經過開骨縫的,而產後的女性一定存在胯骨變大的現象,但是慢慢地會恢復一些,有人恢復的好,有人恢復的差一些,這在於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是否有運動或者是積極恢復。
產後儘量採取側臥微屈的姿勢,這樣做一個是有效減輕腹壁的張力,另外如果是剖腹產還可以避免傷口撕裂,另外就是助於子G恢復,避免移位。
除此之外,想要讓「婦女跨」儘量恢復,需要藉助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以及針對性的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