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網上六點多看到全國一卷數學試卷,花了差不多80分鐘做完了,今天跟標準答案對了一下,除了導數題第二問跟標準答案過程有些不一樣,我的不夠嚴謹,其他地方基本差不多,我整體評價一下,今年的試卷相對於去年來說整體難度的確大一些,網傳是葛軍出的題目,但是有教育大v說不是他,已經證實過,這就無從得知,今年的試卷想對於去年有以下一些區別:
1.概率題地位有所上升,去年18年概率題分布列是倒數第二題,結合了導數考查最值,今年概率題放在了必做題的最後一道21,今年概率題第一問是比較常規的分布列,第二問的兩小問其實主要知識還是考察數列的綜合,特別是構造法證明等比數列,還有類似於累加法求p4,所以數列專題不夠紮實這道題恐怕難以得全分,很多同學看到這個題目長久會恐懼。
2.較以往圓錐曲線的計算量在減少,以往年來看圓錐曲線計算量是非常大的,今年的計算量相對較小,但是圓錐曲線的地位依然不變,依舊考了選擇,填空,解題題共22分。
3.今年考察內容中少了三視圖,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的考察,今年考題增加了很多文化元素,比如斷臂的維拉斯,還有古代的重卦等,很多學生對這兩題迷惑性較大,感覺生熟,今年極坐標第一問消參好多學生不會,平時對這類題目練得較少,第二問考察知識點跟方法跟去年差不多。
上午考完語文孩子們出來都笑容滿面,下午數學出來,有的都哭了,沒哭的也不見考的就好,好多孩子都懷疑人生了,這就是考試的真諦嗎?非得把孩子們都逼到了絕境,讓孩子們辛苦準備了三年,期待花開的時候,沒等開,就讓人為的給消滅掉了,真是有些悽慘,你這不是高考,你這是考誰的心大[捂臉]。
今年很多省份取消了三本,所以對學生的選拔肯定要改革,難度提高也在情理之中,沒有了三本,二本線肯定要降低很多。 最後一點,通過這次考試可以看出來,數學的難度很大,所以兩級分化會比較嚴重。 今年的語文和數學都有點難度,所以明天的理綜和英語肯定不會太難,所以不得不說的就是一定要整理好情緒,淡定下來才能在明天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網友點評:
網友1:我是一名35年前初中沒畢業的初中生,女神黃金分割題我列了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得出未知部分是42.06,選175對不對?沒上過高中,其他不會。
網友2:高考不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選拔優秀的數學方面的苗子,你面對的是千千萬萬的普通的孩子,難道不應該難易相當,既有基礎題,又有拔高題,這樣不是一樣可以拉開分數檔次嗎?如果都是難題,以後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專家不是閉門造車,更應該貼近一線教學!
網友3:因為有位老先生的一句話嗎?中國的人才機制確實有問題,怎樣才能真正選拔出人才,是需要深思的,特別是教育不公平問題,不是一紙試卷就能解決的,社會很多特權造假,已經把窮人的路堵死了,就像企業的希望在野孩子華為身上一樣,而不是嫡出的中興,人才的希望其實在那些吃苦耐勞的人們手裡。
作者觀點
從選拔人才來說考試就應該難,目前國家真正應該改革的是高考錄取規則的一些弊病,比如說院校為了保證生源提高提擋比例,就有一小部分考生可能退檔,服從專業調配不服從就可能滑檔,你服從調配了雖然錄取了,但可能調配到你一點不敢興趣的專業,根本就沒心思學,可能畢業都成問題,這種學上和不上有多大區別,大家要知道退檔和滑檔是什麼概念,要麼降低兩個學校層次或無學可上,所以說一系列的不公全部是考生承擔,我們看一下每年有多少高分落榜生和高分低就的調配生,其實這些弊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多就是考試院工作量大一點就可以避免。我的孩子今年考好考壞都結束了,希望國家改革更公正的制度,對以後的考生更公平公正一些,一個孩子寒窗苦讀十多年,還有十多年家長付出的心血就被錄取不公平的制度一瞬間就被付支東流,請問各位家長和考生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