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選舉委員會」表示,2016年「大選」選民約1,881萬人,滿20歲還沒投過「大選」的首投族約129萬人,佔總投票人口約6.8%。而2012年「大選」得票率最高和次高的候選人相差不到6個百分點,令首投族有可能左右選舉結果。有鑑於此,藍綠各「立委」候選人紛紛出招,務求能爭取到年輕首投族的選票。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搶攻青年選票,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盧秀燕問政內容偏向青年。盧秀燕表示,她在「立法院」問政內容偏向青年,第一個提出18歲投票修正案,要求政府延長青年成家方案。青年有思考、判斷力,會依獲得的資訊綜合判斷然後投票。
而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劉世芳建議「在家滑手機,不如出外滑水」,鼓勵青年勇於挑戰不可能任務。
政績也是爭取青年選票一大法寶,桃園市長鄭文燦(民進黨籍)說,桃園市年輕人的福利,在30歲到39歲施政滿意度相當高,從租金補貼、社會住宅、親子館、公託中心、生育補助一胎新臺幣3,000元與育兒津貼3歲以下一胎新臺幣3,000元等,計劃讓更多青年願回桃園創業。
此外,部分「立委」候選人在火車站發福袋、暖暖包、面紙與手機擦拭布等,給旅外返鄉學生或青年,透過柔性關懷訴求青年返鄉投票。亦有「立委」推出民歌演唱會,邀民歌手與選民同樂,吸引不少樂迷。
另據中通社報道,臺灣大學、政治大學等多所大學學生會串聯發起返鄉專車,透過線上募資贊助、優惠票價等方式,鼓勵學生返鄉投票。
為協助離家偏遠、搶不到車票的青年返鄉投票,「青年投票,翻轉政治」公民專車活動昨日下午召開記者會,代為發表聲明的陽明大學學生會長陳佳菁表示,2016大選首投族高達129萬人,佔總投票人口約6.8%,2012年「總統」大選得票率最高和次高的候選人相差不到6個百分點,可見首投族可能撼動選舉結果;由於青年多在外地就讀,因此發動返鄉專車,希望透過優惠票價減輕返鄉成本,鼓勵青年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