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卡內克·桑切斯·格瓦拉著,侯健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古巴傳奇革命領袖切·格瓦拉的外孫卡內克·桑切斯·格瓦拉的中短篇小說集,包括9篇作品。小說以革命後的古巴為背景,將社會比作每分鐘三十三轉、不斷循環播放的跳針唱片,人們日復一日面臨物質和精神的困境。小說風格多樣,富於實驗性,展現了古巴社會的眾生百態:普通職員、毒販、皮條客、嗜血藝術家、投機分子、搖滾青年……他們游離在現實與虛無的邊界,或默默忍受,或奮力掙扎,再現了革命激情與理想失落交織的年代。
《埃及四千年》[英]喬安·弗萊徹著,楊凌峰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本書囊括了古埃及四千年王朝興衰、沉浮、輝煌與落敗的歷史,英國古埃及研究權威、BBC首席講解員喬安·弗萊徹教授以其學識和熱情講解這段偉大而神秘的歷史。書中還配有古埃及地圖、45幅彩色考古實物照片和王朝年表,並深入探討考古實物,如壁畫、神廟、金字塔等,還原歷代帝王的生活、王朝榮枯的秘密和萬千大眾的世俗生活。
《奧威爾雜文全集(上、下)》[英]喬治·歐威爾著,陳超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本書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奧威爾一生中所創作的政論隨筆,囊括了多個膾炙人口的奧威爾名篇,如《論英國人》《政治與英語》《英式謀殺的衰落》《藝術與宣傳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戰爭》《我為何寫作》《作家與利維坦》等,以八十萬字的篇幅,呈現奧威爾雜文的全貌。
《餐桌上的修行》[韓]大安法師著,文慧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空空的碗裡,有滿滿的慈悲。寺院素食料理是供奉給佛祖的餐食,它滋養身體,讓因貪嗔痴生出硬繭的心漸漸融化。「讓我奉上一桌清淨、柔軟、如法的餐食,獻給最珍貴的你。
《大樹小蟲》池莉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一個是出生於富商家庭的鐘鑫濤,父母竭盡全力為其打造優裕的成長環境,終將其培養成為名校高才生,希望其繼承家業;一個是出生於高幹家庭的俞思語,被爺爺奶奶眾星捧月般呵護著,性格天真單純,不諳世事。這一場看似門當戶對、一見鍾情的自由戀愛,卻是眾人運籌帷幄、通力配合的精密部署。兩個人的結合,兩個家族的聯姻,延展出三代人近百年的跌宕命運。
《電影與新心理學》[法]梅洛-龐蒂著,方爾平譯,商務印書館|成都分館
1945年莫裡斯·梅洛-龐蒂在法國高等電影學院的演講《電影與新心理學》,代表了他有關電影美學的基本思想,即一種在新心理學目光審視下的電影美學。本書完整收錄法版《電影與新心理學》內容,包括其中 「從攝影到文本」與「文本解析」等闡釋性篇目。
《怪談錄音帶》[日]三津田信三著,陳鳳川譯,花城出版社
「我」早年做編輯時,為了策劃怪談系列故事,結識了作家吉柳。吉柳收藏了大量錄音帶,每一盤錄音帶都錄下了一個自殺者臨終前的聲音。「我」邀請他把這些內容聽寫出來編成故事集。不料吉柳在聽寫了三盤錄音帶之後音訊全無,幾個月後,「我」收到了吉柳寄來的錄音帶,裡面傳出了他自己的聲音……多年以後,「我」成了小說家,將自己經歷過的怪奇故事都記錄下來,編成了小說集。「我」用親身經驗告訴讀者,怪談往往潛藏在日常生活中。本格推理大獎得主三津田信三短篇力作。
《海蘭江畔稻花香》李春良著,時代文藝出版社
李春良先生最新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作者深入到延邊州下轄的光東村等地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調查走訪,從採訪素材中梳理和摘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村民和村幹部,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個人收入,甚至是個人回鄉創業的個案經歷入手,向讀者展示了農民的生活和思想變化。
《花萼與三葉》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著,四川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葉聖陶的三個子女(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在讀書時期所做的文學習作,經葉聖陶指導修改後結集。《花萼》是三人的散文集,著名學者宋雲彬為他們作序。《三葉》是小說集,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為他們作序。
《花樹下,我還可以再站一會兒》張曉風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散文家張曉風睽違八年全新力作,延續其一貫醇美、富有哲理的詩意風格,親近自然、品咂經典、感懷往事、追憶故人,皆從細微之處著墨,在時間彼岸細說人生的微妙與豐盈。
《華麗南北朝·伐魏》楚襄著,北嶽文藝出版社
一部用微博體撰寫的南北朝史,為你講述那個華麗如夢的大時代。內容上作者的創作以正史為基礎,以穿插倒敘等敘述方式展現複雜而離亂的中國南北朝史
《近世西洋十大音樂家故事》豐子愷著、繪,灕江出版社
豐子愷在音樂上的成就並不輸於他的漫畫、散文和翻譯,他於20世紀40年代始專事普及音樂常識,翻譯撰寫了多種通俗音樂讀物。本書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柏遼茲、蕭邦、舒曼、李斯特、華格納、柴科夫斯基等十位震撼世界樂壇的大音樂家的故事和逸話為中心,通過講述趣聞傳說,介紹西方知名的古典音樂家,向讀者普及西方古典音樂的基本知識。
《經山海》趙德發著,安徽文藝出版社
《經山海》是一部書寫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的現實主義小說,主人公吳小蒿,工作十年後,通過幹部招考,去了山海相間的楷坡鎮擔任副鎮長,七年經山歷海,她依靠組織、深入群眾,成長為有擔當、有情懷、有能力的基層幹部。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加拿大]馬歇爾·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譯林出版社
從印刷術到網際網路,媒介作為人器官與意識的延伸,長久以來與人類互相塑造,共同進化。我們如何獲取知識、協同工作、連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響。未來,技術的發展又將帶來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會被拓展至何方?在這本書中,麥克盧漢本質上探討的是技術、人類與社會的命題。理解媒介,終究是為了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態,在震蕩與革新中找尋自身的生存之道。
《獵舌師》房偉著,作家出版社
本書是青年作家房偉的系列抗戰小說,可看做是歷史短篇小說的「組合拳」,將短篇小說善於寫「點」的特長發揮出來,以點帶點,以點而細織而成「網面」,以具體歷史場景「橫截面」,造成對抗戰歷史「全景式」重新理解。作者在《中國野人》《幽靈軍》《副領事》《地獄變》《獵舌師》等十八篇小說中跳躍、穿梭,結成「歷史之網」,利用特色各異的短篇小說集合體,造成一種長篇小說效應,但又能保存每個短篇的獨立藝術和思想價值,從而捕獲那個飄蕩的「歷史蝴蝶」的精魂。
「羅曼·加裡作品」系列[法]羅曼·加裡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羅曼·加裡(1914—1980),法國作家。1945年發表處女作《歐洲教育》,一舉成名。長篇小說《天根》(1956)和《來日方長》(1975)均榮獲龔古爾獎。自傳體小說《童年的許諾》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該系列收入《歐洲教育》《天根》《來日方長》和《童年的許諾》四部代表作。
「名家經典散文集」張恨水、傅雷、廬隱、許地山、夏丏尊、鬱達夫、楊朔等著,北方文藝出版社
本套作品集收錄了張恨水、傅雷、廬隱、許地山、夏丏尊、鬱達夫、楊朔的散文作品,這七位作家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均佔有一席之地,
《山泉》[法]馬塞爾·帕尼奧爾著,馬忠林、孫德薌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法國當代經典作家、法蘭西學院院士馬塞爾·帕尼奧爾長篇小說代表作。法國電影史上不朽名片《戀戀山城》《泉水瑪儂》原著小說。小說分為兩部,主要講述了讓·弗洛萊特和他女兒瑪儂兩代人的真實故事。在《山泉:讓·弗洛萊特》中,父親一心想要過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最後卻走向不可逆轉的悲劇命運,最終導致妻女過上了流浪放牧的生活。而《山泉:泉水瑪儂》則是《山泉:讓·弗洛萊特》的續篇,女兒在發現令父親悲劇發生的緣由後,開始了一段復仇之旅。
《汪曾祺集》(十卷本)汪曾祺著,李建新編校,河南文藝出版社
這套《汪曾祺集》共十卷,包括:小說集《菰蒲深處》、《邂逅集》、《晚飯花集》、《矮紙集》、散文集《蒲橋集》《晚翠文談》《塔上隨筆》《獨坐小品》《旅食集》《逝水》,力求系統地展現汪曾祺的小說、散文創作。
《尋找朱莉美》連諫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妻子穆曉晨在提出與蘇猛離婚的當晚被意外謀殺,蘇猛被警方鎖定為犯罪嫌疑人。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蘇猛不停奔走查證,尋找能證明自己清白的目擊證人朱莉美,卻不料又被卷進了新一輪感情與道德的旋渦之中。
《雲中記》阿來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該長篇小說講述了汶川地震後,四川一個三百多人的藏族村落,傷亡一百餘人,並且根據地質檢測,村子所在的山坡將在幾年內發生滑坡,於是在政府的幫助下,整村搬遷至一個安全的地方。然而村裡祭師內心越來越不安寧,他總是惦念著那些死去的人,最終決定返回原來的村落,照顧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靈……
《在流浪與鄉愁之間》達達·尚著,百花文藝出版社
達達·尚原本是一名大學老師,幾年前,為了追求心中熱愛的藝術,她辭去工作,開始行走在路上。她走過蘭州、北京、上海、南寧、廣州、麗江、西安、三亞等地,走過日本、美國等,本書是她在路上的所見、所聞,有她對人生、對藝術、對文學的所思所想。
《昭隆傳統之大美:中國文化如何成為全球治理的建構者》邵則憲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在妙彩紛呈的東方大美雅境裡,本書帶你頓悟中國文化平視西方、走向復興的精妙之門。
《中國芯傳奇》孫博、曾曉文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全景展示了美國矽谷IT精英回歸北京中關村創業的經歷,再現「中國創造」的艱辛與榮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