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萊內·馬利亞·裡爾克著,馮至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這是裡爾克在其三十歲左右時寫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雖是寫給「青年詩人」,裡爾克卻不止於談論創作和詩藝,他在信中談及青年人內心面臨的諸多疑惑和愁苦:詩和藝術、兩性之愛、悲哀和懷疑、生活和職業的艱難,揭示了審美、信仰、寂寞、愛、悲哀等論題的本質。
《黑畫眉》老藤著,安徽文藝出版社
作家老藤的最新小說集,收錄了《黑畫眉》《上官之眼》《七七級》等八部作品。一隻叫黑畫眉的驢子喚醒了人們漸已迷失的本性,一窩貔子拯救了行將被人類毀滅的青山;七七級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不泯,海歸博士的創業經歷坎坷;天生異相的專家回歸健康清朗,無辜遭殃的獄警放下深重執念。這些故事,從不同的側面,刻畫出生活百態。
《交響樂》王筠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而創作的長篇小說,以志願軍某部軍直偵察營、某師醫院治療隊、某部穿插營和美軍某空降團戰鬥群特遣隊的戰鬥歷程為牽引,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連爾居》熊育群著,北嶽文藝出版社
魯迅文學獎得主熊育群首部長篇小說全新修訂版。作品以童年的視角講述發生在洞庭湖流域汨羅江畔的一個村莊連爾居的故事,用散點透視的方法描寫充滿生命元氣的人物。
《淚國》哥舒意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全書共有十五章,每一章節的故事內容既獨立成篇,又由於主要人物和敘述線索的彼此交叉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幻世界。機器男孩、獵人少女、木偶少年、黑巫女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從這個虛構的淚國大陸中紛至沓來,在命運的輪迴中不斷失去和得到、離開和尋找,愛與救贖則是至始至終貫穿全書的主題。
《拉薩河女神》馬原著,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馬原的中短篇小說集。在馬原筆下,西藏不是某種給人刻板印象的「聖潔神域」或「淳樸鄉野」,而是一片極具包容性的廣闊天地:在山林中,獵人與農民延續著最古老的生活習慣;在城市裡,年輕人吃著黃油蛋糕跳著迪斯科,盡享現代生活的樂趣。喜馬拉雅山巔的冰雪覆蓋著孤寂的靈魂,拉薩河水託起此起彼伏的笑鬧聲,八角街向熙來攘往的人群敞開雙臂,瑪曲村靜靜撫慰著與世無爭的麻風病人……
《沒有終點的列車》李飛熊著,作家出版社
周行健,馬洛,兩個特立獨行的人,生活潦草,但相信愛情。
有時候,我們的生活就像一班沒有終點的列車,找不到方向……
《你好,安娜》蔣韻著,花城出版社
一個黑羊皮筆記本失蹤四十年後物歸原主,帶回了遲到四十年的真相與原諒。作家走進青春的深處,人性的深處,講述上一輩人的故事,講述只屬於那個年代隱秘而熾熱的浪漫與犧牲。
《牽風記》徐懷中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徐懷中是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老八路,戎馬生涯,筆耕不輟,《我們播種愛情》《無情的情人》《西線軼事》《阮氏丁香》《底色》都是其佳作。年已九旬,又捧出了長篇新作《牽風記》。這部小說,既是作者對戰爭與人性的深刻沉思,也展現了他矢志不渝的寫作追求:「盡最後力量去完成精彩的一擊。」
《邱吉爾:語言的力量》[英]馬丁·吉爾伯特著,何美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書是從邱吉爾的著述、文章和演講中精選的大約200篇文章,再經過編者的相互勾連,構成了一部獨一無二的邱吉爾「自傳」。這本書的最大特點就是用邱吉爾本人的原話
描寫了他人生中的主要歷險、職業生涯中的主要危機、在議會的主要措施和創舉,以及他關於人生和人類存在的哲學思考。
《日本人的真面目2》卞毓方、林江東著,灕江出版社
散文家卞毓方和書畫家林江東走筆日本的「大文化」散文作品。本書以兩位作者為收集寫作素材的日本之行為線索,以紀實的手法解讀日本文化,既從該國的歷史、文化、風俗入手,又從語言、文學、繪畫切入,還從社會、經濟、政體等分析,進而解讀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
《然後》張小厚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音樂組合好妹妹張小厚首部成長隨筆作品,通過40篇文章記錄了好妹妹成長發展的初心和軌跡、張小厚個人生活經歷,與圈內文藝界明星的交遊等。
「詩畫譯叢」第一輯[法]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等詩,[法]勞爾·杜飛等畫,潘博譯,四川文藝出版社
「詩畫譯叢」包括《動物寓言集或俄耳甫斯的隨從隊列》《生來沒有母親的女孩的詩畫集》《直角之詩》三本,前兩本為中文版首譯。《動物寓言集或俄耳甫斯的隨從隊列》由20世紀著名詩人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和畫家勞爾·杜飛(Raoul Dufy)合作創作,以30首詩配以黑白木刻版畫的形式,融合抒情的意象與通俗的幽默,透露出充滿機智又略帶苦澀的人生洞察。《生來沒有母親的女孩的詩畫集》,由20世紀著名畫家和詩人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創作,收錄51首詩和18幅黑白素描作品。這本書影響了達達主義的倡導人查拉(Tristan Tzara),因此可將此書視為打開達達主義大門的鑰匙。《直角之詩》由20世紀「現代建築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創作,收錄19幅石版畫和配畫詩。全書以交錯排列的樹狀結構來建立,按字母A—G依次呼應環境、思想、肉體、融合、特徵、奉獻和工具7個主題。本書既可以被看作柯布西耶的世界視景的藝術實現,也可以被看作一種自畫像。
《世界家具藝術史》董玉庫、彭亮著,百花文藝出版社
本書以時間為順序,對世界範圍內各主要國家的家具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梳理,以近百萬文字和千餘幅圖片展現了東西方家具上下五千年的風格流變和藝術精華,並融匯歷史、建築、設計、美術等多個藝術門類,重點介紹了近百年來家具藝術領域的著名設計師及其作品以及知名家具企業和家具品牌,同時還涉及世界各國不同時期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審美觀念、科技發展等社會情況。
「世界名人名傳」叢書柳鳴九主編,河南文藝出版社
本叢書的傳主囊括世界各國多位思想界、文學界、藝術界的名人名流。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是無可撼動的宗師級人物,包括巴爾扎克、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尼採、勞倫斯、富蘭克林、華格納.......為您解讀世界文化名人的作品與命運,揭示他們性格的秘密、內心的怪癖,看他們如何走上人生巔峰,展現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生命的層級》[英]朱利安·巴恩斯著,郭國良譯,譯林出版社
先是在當下失去她,然後又在過往裡失去她。《生命的層級》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紀念愛妻的私密之作,追憶生命中的愛與失去。巴恩斯的妻子帕特·凱伐納是著名的文學經紀人,2008年因病逝世。她是巴恩斯創作生涯的見證者,也是他此前所有作品的促成者,為紀念愛妻,巴恩斯寫下了本書。「我們相遇時,我三十二歲;她去世時,我六十二歲。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作品寄託著巴恩斯對愛侶的深情哀思,也承載著他對記憶和存在深刻的省視。
《天地詩心:夔州詩五十首賞析》馬大勇、譚邦和主編,時代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舊體詩選,主編者是長期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者。全書以古代夔州府為中心,精選中國歷史上和夔州當地風土人情相關的詩作50首。時間上自魏晉南北朝,下至晚清至民國。
《她們生來不凡:民國才女傳記》林希美著,北方文藝出版社
叢書記錄了三位女作家張愛玲、三毛、林徽因傳奇的人生。作者林希美以歲月的流逝為經線,以歷史的變遷為緯線,向我們娓娓道來三位作家坎坷不易的經歷。
《唐詩素描》曾冬著,張淑平畫,湖南文藝出版社
本書以唐詩原詩為載體,在準確理解詩歌內涵的基礎上,運用豐富的聯想和富有表現力的散文語言,輔以中國著名書畫師張淑平為其專門配製的插畫,再現了古詩詞的意境和韻味。
《疼痛·中英文對照手稿本》趙麗宏著,[加]曹禪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羅馬尼亞「愛明內斯庫國際詩歌大獎」獲獎作品。本書詩畫結合,使讀者能直觀地感受到作品的美。詩人的視線落點從外部客體轉移到人本身的內部主體世界,寫作目的從描繪客觀世界轉變為探索人的心靈內在世界。
《我不可告人的鄉愁》林俊頴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在房地產公司廝殺多年的雄性工蟻,為尋求新生而逃離職場,開始為死者書寫生前事,逐漸與百年前毛斷(Modern)阿姑和少年陳嘉哉的戀愛,及其家族的、甚至整個鬥鎮的滄桑傳奇交織在一起,逐漸揭開東螺溪邊空宅的秘密故事……讓毛斷阿姑和少年陳嘉哉再戀愛一次,讓鬥鎮再活一次。當代的職場生活與古早的鬥鎮傳奇,宛如兩條河流各自向前流去,交匯於終章《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現代漢語與從閩南語方言中找回來的文字,互相輝映,此 「註解版」,作者對鬥鎮部分的方言作了一些註解,讀者可以更容易感受到閩南語方言的古雅可愛。
《夏日永別》[美]雷·布拉德伯裡著,由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華氏451》作者、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裡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部小說,一部關於童年夏天、時間與死亡的奇妙物語,也是作者成長小說代表作「綠鎮三部曲」的完美收官。
1929年夏末,昔日平靜的美國小鎮迎來了一場戰爭:為了爭奪對「時間機器」的控制權,一群少年組成軍隊,向老人們發起進攻,拒絕被時間困住、變成無聊的大人。少年們抗拒長大的同時,老人們則試圖躲避死亡。
《鹽的家族》繆克構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詩集充滿個人生命經驗的在場與唯美主義的哲理思考,並生成了飽含海洋氣息的新鮮而別致的意象與想像。
《致普希金》[俄]普希金著,劉文飛、姜江譯,商務印書館 | 成都分館
普希金詩歌精選集,由俄羅斯文學專家劉文飛編譯,涵蓋普希金創作的各個時期,見證了他坎坷多難而又輝煌燦爛的一生。書中還融匯了普希金的抒情詩、詩劇《葉甫蓋尼·奧涅金》節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普希金演說》以及多位學者和藝術家的訪談、文章,另附數十幀精美的普希金手繪插畫和上海紀念普希金晚會的演出劇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