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豬特殊的生理特點及飼養方法

2020-12-19 賽為養殖

哺乳仔豬出生前後,其營養物質吸收和廢物排洩都是不同的。哺乳仔豬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以後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水平。哺乳仔豬特殊的生理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消化器官容積小、胃內排空快

仔豬出生時,消化器官重量和容積都較小。比如仔豬出生時胃重僅有4~8g,僅能容納乳汁25~50g。但仔豬消化器官發育很快,在整個哺乳期,胃容積擴大了2~3倍,小腸容積擴大了50~60倍。胃內排空速度快,仔豬15日齡時,食物進入胃內約1.5h即可排空。

02消化機能不完善

仔豬胃內唾液酶和胃蛋白酶很少,同時胃底腺不發達,不能分泌鹽酸,胃蛋白酶沒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質,所以初生仔豬只能吃奶,不能利用植物性飼料。到35~40日齡時,胃蛋白酶才表現出消化能力,仔豬才可以利用植物性飼料。

03易發生消化道疾病

正常的腸道微生物能刺激機體的免疫機能,並能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生。產房仔豬由於在其哺乳期沒有形成正常的微生物區系,所以更易發生消化道疾病。

04健康水平依賴初乳

初生仔豬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只有獲得足夠的初乳,仔豬才能獲得被動免疫力。仔豬在主動免疫前主要依賴從初乳中獲取的母源抗體來抵抗疾病。

05體溫調節差

初生仔豬體溫調節及適應環境的應激能力很差,如果環境溫度過低易發生腹瀉等疾病,嚴重者會被凍死。主要因為仔豬的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加上大腦皮層調節體溫的機制發育不全,因此不能很好的調節體溫。

06生長發育快

仔豬初生重一般為1.2-1.5kg左右,10日齡體重可達出生時的2~3倍,30日齡達5~6倍。所以仔豬物質代謝是很旺盛的,對營養物質的數量和質量需求是相當高的,母豬奶水是否充足決定了仔豬是否能正常生長發育。

哺乳仔豬的上述生理特點,決定了其飼養管理的特殊性。我們在實際生產中應關注以下幾方面:

1、做好仔豬保溫工作,根據日齡增長控制好保溫箱內溫度,及時觀察仔豬表現判斷溫度是否適宜,可通過調節保溫燈高度或功率大小來控制。同時應避免過度保溫,引起產房環境溫度過高,導致母豬採食量不佳,進而引起一系列健康和發育問題。

2、及時吃上充足的初乳,是仔豬健康的保證。這裡須考慮三個重要因素:

①母豬免疫保證母豬抗體水平理想,其影響因素有母豬自身健康水平(如免疫抑制病)、母豬所用疫苗品牌及質量、免疫操作是否正確(打飛針、漏免現象)。

②控制母豬圍產期MMA,MMA發病原因主要有2個:以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為主的細菌感染和分娩應激誘發。所以可通過使用拜耳111方案+母豬分娩1-2頭仔豬時肌注或靜注科特壯10ml,抗生素防控細菌感染,強力拜固舒和科特壯控制分娩應激,從而達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③仔豬出生後要保障其採食足量的初乳。弱仔不能吮吸足夠的初乳,對豬群健康是一個極大的隱患,為此我們可以在弱仔出生第1天和第3天各肌注科特壯1ml/次,1次/天,從而有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刺激吮乳,提高弱仔活力,從而幫助仔豬獲得足夠的母源抗體。

3、仔豬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多。母豬自由採食、哺乳期料量高、奶水足是仔豬生長發育的基礎,我們可以在母豬日糧中添加力旺1kg/t,從而改善母豬泌乳量和泌乳質量。

4、應及時給予補料訓練使其及早開食,且堅持少餵多餐。儘早補料可訓練仔豬的消化系統,刺激胃酸的分泌,促進消化器官的發育,為斷奶後順利採食飼料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如何抓好哺乳仔豬三個關鍵時期及主要養育措施介紹
    仔豬是是肉豬生產最初的開端。通常可以將其整個生產發育期劃分成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兩個階段,因為在這兩個階段的仔豬,無論從生理上還是營養的需要以及對管理的要求上,都有它們截然不同的特點。哺乳仔豬階段養育最主要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哺乳期間的死亡,最大限度地爭取有良好的個體斷奶重和斷乳窩重。由此可見哺乳仔豬養育十分重要,是生豬養殖的第一關。
  • 哺乳仔豬豬瘟的診斷及控制
    50%的仔豬腎臟表面有針尖狀出血點,25%的仔豬脾臟邊緣有梗死灶,37.5%的仔豬膀胱有出血點。所有仔豬扁桃體、氣管、肺小葉、心冠脂肪有出血點,胃、小腸黏膜大片瀰漫性出血斑,回盲瓣附近淋巴濾泡有出血,未見紐扣狀潰瘍。?
  • 仔豬哺乳期腹瀉問題的產生原因
    在養豬的整個過程中,哺乳仔豬的高死亡率是養豬者最頭疼的問題。通常,我們缺乏全面的思考和合理有效的總體控制計劃。在這裡,小編將詳細闡述哺乳期間的腹瀉問題。
  • 哺乳仔豬什麼時候誘食好,該怎麼誘食?
    在與眾多的豬場管理者接觸中發現,有不少人對哺乳期仔豬誘食工作重視程度不高,他們也知道對哺乳仔豬誘食的有好處,但他們認為對仔豬的影響不大,所以就會導致在哺乳仔豬誘食工作上做的不夠認真。一、哺乳仔豬誘食的原因母豬從臨產開始泌乳到一直到產仔3周後達到泌乳高峰期,其泌乳量開始下降,而在這個時期仔豬個體越來越大(3-4周齡仔豬是初生數倍大),需要的營養也越來越大,母豬分泌的乳汁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
  • 湖北太湖原種母豬今日行情_曉紅仔豬
    湖北太湖原種母豬今日行情,曉紅仔豬,具有生長速度快、飼養報酬高、繁殖性能及胴體品質好、適應性及抗病力強等特性,是大中型專業養殖場飼養的理想品種,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我們有專業運輸車,和售後技術,深受客戶歡迎,誠信服務。湖北太湖原種母豬今日行情, 種母豬的養分計劃須要有差別的思量。
  • 哺乳期仔豬易腹瀉母豬竟是罪魁禍首?該如何預防?
    關鍵詞:哺乳仔豬腹瀉 仔豬腹瀉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是最令養豬人頭疼的問題之一,尤其是產後哺乳仔豬腹瀉,死亡率極高,稍有不慎就會脫水而亡。
  • 仔豬斷奶後的飼養管理:斷奶仔豬正確的飼餵方式,就是這3點!
    仔豬斷奶關不好過,很多養豬人都在這個節點吃了虧,造成了仔豬的傷亡,或者因為拉稀等原因造成了生長速度慢甚至是僵豬。本文,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斷奶仔豬正確的飼餵方式,幫助大家更好地度過仔豬斷奶關。1. 做好教槽很重要。
  • 淺談當代仔豬代乳粉的應用
    三元母豬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質好,但生殖器官發育不好,導致繁殖性能較差,因而三元母豬泌乳力低,奶水不足,奶水質量不好,哺乳習性差(往往拒絕哺乳),乳仔豬往往吃不到母乳或吃不夠母乳,吃了也容易發生拉稀的現象。仔豬代乳粉可以幫助仔豬喝到充足的奶水,保障仔豬生長,維持腸道健康,同時能夠提高母豬的利用率。
  • 怎樣保障哺乳母豬「高泌乳量」和「斷奶發情率」?
    豬場管理中哺乳母豬飼養管理是養豬生產過程中重要環節,有效飼養管理能夠確保哺乳母豬具有較好身體素質,保障哺乳母豬的泌乳與斷奶後母豬的發情配種,還影響仔豬的哺乳期成活率、斷奶成活率、斷奶體重和轉保育舍合格率,是保證豬場生產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
  • 如何才能提高哺乳期仔豬的成活率?4項措施可供養殖戶參考
    養殖戶在養豬的過程中,發現哺乳期的仔豬很難飼養,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生長發育不成熟,飼養難度增加,造成了成活率低的現象。一般來說,哺乳期的仔豬,成活率與體重有很大關係,體重越大,哺乳期間的仔豬抵抗力就越強,生長速度加快。除了初生體重,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也是決定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如何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幫助養殖戶降低養豬風險。
  • 孔雀幼雛的生理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
    孔雀幼雛的生理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幼雛是指孵化出殼至1月齡的小孔雀。剛孵育出的幼雛機體發育不完善,適應環境的能力低。這一階段飼養管理特別重要,它直接影響幼齡孔雀的成活率。因此,需要特別精心照料和管理。一、幼雛的生理特點要培育健康優質的幼雛,首先必須了解其生理特點,然後根據其特點進行飼養管理。
  • 哺乳仔豬都免疫哪些疫苗?圓環藍耳該如何免疫?
    哺乳仔豬的健康度,直接影響仔豬的成活率,和斷奶的合格仔數。 因此,那仔豬都需要免疫哪些疫苗呢? 1,支原體:活疫苗,1頭份/頭,出生當天滴鼻免疫。
  • 仔豬腹瀉病的鑑別診斷及綜合防治
    大腸桿菌和無乳症引起的腹瀉除見於生後頭幾天,也常見於3周齡的仔豬。各種日齡的仔豬發生急性嚴重腹瀉是地方流行性傳染性胃腸炎和偽狂犬病的典型特徵。無明顯發病時間並可感染各種日齡仔豬的不太嚴重的腹瀉可能是由大腸桿菌病和輪狀病毒性腸炎引起的。
  • 仔豬斷奶,巧妙吃料,你不知道的2個方法!
    仔豬斷奶,時間一般在4-5周齡。如何巧妙地讓仔豬吃料呢? 那小編又為什麼要告訴大家更巧妙的方法呢? 由於哺乳仔豬很難改變其原來的吃奶的習慣,因此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訓練仔豬吃補料。為什麼呢?因為哺乳仔豬的胃腸環境和酶系統與其他階段的豬有很大不同。
  • 解決初產母豬咬仔豬的六大方法!
    很多養殖戶飼餵母豬時經常遇到母豬拒哺發生咬仔豬的現象,這往往會造成仔豬的死亡。母豬為何會拒絕哺乳?母豬拒絕哺乳後,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證仔豬正常存活下來?首先我們來分析導致母豬拒絕哺乳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採取哪些措施能改善拒哺現象?
  • 仔豬腹瀉發生原因及防控方法
    隨著斷奶日齡不斷提前,對仔豬生長發育產生了諸多不良的負面影響,集中表現為生長速度減緩、生長緩慢、飼養利用率較低、抗病體質較低、水腫以及腹瀉等,其中腹瀉發生概率較大。如何全面做好腹瀉防控是大多數養殖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下面山東利邦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您全面剖析一下。
  • 仔豬篇:初生仔豬護理八大點,做好才能有效提高成活率
    1.合理接產如果母豬產程較長,要及時助產防止仔豬長時間在產道擠壓而窒息死亡。剛出生的仔豬身上會有黏液,甚至包裹有黏液,要及時清理掉,防止堵塞仔豬鼻腔而窒息。仔豬身上清潔擦乾後,及時把仔豬放入保溫箱,防止仔豬熱量散失過多形成弱仔。
  • 仔豬在產房沒事,一斷奶就拉稀,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斷奶前1~5d,逐日減少哺乳次數,直至斷奶,以減少心理應激影響。 斷奶後還應適當控制飼餵量,少餵勤添,逐步換料。可以使用液體料或者粥料慢慢過渡到乾料。我們是用溫開水衝開口料,類似小孩喝奶粉一樣,水與料的比例慢慢過渡到乾料。這樣可以減少應激。
  • 德陽市養殖2米4雙體母豬產床生產廠家設備三種方法
    而根據母豬的生長規律,可以分為後備母豬、妊娠母豬、臨產母豬、哺乳母豬還有空懷母豬五個階段。此外,早在2008年頒行的歐洲新食品法則中規定:要求實行食品供應鏈(即從農場到餐桌)的綜合管理及責任可追溯性,問題食品將被召回。    餵料系統(有料塔、料線)。不同階段飼養管理的好壞,都會影響母豬的整個生長繁殖以及價值。
  • 做到這幾條,能大大效降低仔豬死亡率!
    仔豬成活率低,一直是捆繞養豬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反映集約化養豬場生產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集約化養豬場的經濟效益。據報導,目前我國國內條件較差的農村農戶分散飼養的母豬, 其哺乳仔豬死亡率比較高,可達40%左右,中小規模豬場仔豬死亡率為20%-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