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母網的理想與中國傳媒業的未來

2020-12-20 環球網

無聲無息在六月份上線的媒母網至今依然無聲無息,立志於做中國廣告位媒介資源的分發平臺,店中店的理想以及大眾傳媒時代依然在以自己的腳步緩慢的爬行。

粗略了解其幾塊業務沒有一項不是可以顛覆傳統經營理念與思維方式的,但貌似也有往這方面發展的公司在某個城市經營著其中的某一個種類。整體行業也有往這方面發展的趨勢,所以說是顛覆顯然不合適,因為有些東西已經有了,那麼就只能說是整合創新。

下面我們來看看洶湧來襲的大眾傳媒時代浪潮究竟會不會影響到你我的生活,你我的工作。

第一塊:牛皮癬廣告

曾經58同城掃清天下牛皮癬的夢想沒有實現,媒母網規範天下牛皮癬的夢想會實現嗎?似乎難於上青天,但如果真的有人可以規範要租我家防盜門一塊巴掌大的地方貼個小廣告,我到挺願意樂見其成的。天下防盜門何其多?樓道、小區公共區域、這其中蘊含著永遠也挖不完的豐富寶藏。一個貼一個月5塊錢,一條防盜門可以貼十個左右,那麼水費基本上可以回來了。包括還有樓道的一些公共區域,嘖嘖,簡直一座金礦吆,何必全部清掃到網上呢?那不是把這個利潤也轉嫁到網上了嗎?呵呵噠。

第二塊:私家車傳媒

私家車可以做廣告嗎?不可以嗎?可以嗎?似乎可以,只是程序非常麻煩,還不一定能辦下來。那麼在未來會不可以嗎?就如同打車一樣,如果民生倒逼政策的進步是不那麼令人厭惡的又不需要對什麼造成損害的,似乎就沒有必要去阻止,順應時代潮流,不也是發展進步的契機和標誌嗎?所以,如果媒母網可以規範私家車傳媒市場,也是一項為民造福善莫大焉的事業。以目前的價位根據車體狀況來排序,那麼計算一輛車的傳媒價值是根據一個月中車在城市中的行駛裡程、車況、車的品牌、車的價位、以及車貼的大小來計算的。公平公正,作為獨立於供需雙方的第三方執行監督平臺媒母網要管理一個城市龐大的私家車群是一件不簡單簡直是艱巨的工作。並且面臨著巨大的政策風險成本,究竟能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第三塊:店鋪傳媒

所謂店鋪傳媒或店中店跨界經營用媒母網CEO馬來亞的話來說可以涵括所有的領域,因為經營中的商業總是為人們服務和有關聯性,比如餐飲的桌面可以出租貼小標貼二維碼,窗簾店可以做地磚衛浴的廣告甚至展品,鮮花店、通訊類店鋪、五金建材店鋪、酒店賓館、茶樓網咔,只要有人有商業行為的地方都可以在空白的牆面、空間等出租廣告位、展示展架、甚至代賣櫃,異業跨界經營。在錯綜複雜的異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並使之有序進行傳播產生商業衍生價值,整合資源,集約資源、疏導人脈、資金流;

這盤棋就很大了,如何規範和整理最適合事宜怕只有切實已在媒母網註冊感受並從中受益的單位或個人最有發言權。也許有bug,也許有服務不足,也許會有其它更多的同類行業出來競爭,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創新和持續創新的能力和動機是不是符合有利於市場?那麼一切用市場行為來說話,仿佛沒有比這更能檢驗創新價值了。

第四塊:傳統戶外廣告傳媒

高速高炮、城市戶外樓頂、城市小區公共區域、交通媒體、紙媒、村鎮牆體,所有這些都或被分散或被小部分集中在部分媒介公司手上,有些可能比如一塊城市戶外顯示屏,它的廣告是按行業分類在幾家傳媒公司手上,你負責投放房地產的,那麼酒類的可能被另外一家傳媒公司控制,那麼現在異地同行或直接客戶來投放是極度繁瑣的,這裡媒母網可能顛覆不了這種傳統,但是按照媒母網的業務分類,也許一個城市不管你大的小的,甚至餐飲足浴茶樓裡面是顯示屏都會集中在網上,那麼也許這些在以往被地方巨頭控制的資源將透明化,並且直接面對客戶群體,在媒母網就可以完成下單與事後的監督與投放的執行。為什麼京東會有企業採購,無外乎就是處於對這種心理的市場行為滿足。這樣可以明顯杜絕中間商和操辦人員的空間,防止 公司利益流失與浪費,花最小的錢,辦最大的事。媒母網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平臺賺取的利潤可能是廣告位提供者,也有可能是廣告位投放者,但是很明顯,無論是哪一方,都是公開、透明、和三方利益一起最大化的結果。那麼媒母網能否革新傳統戶外媒體行業?我們充滿期待媒母網在不遠的將來,能給我們講一個故事,一個長長的故事。

第五塊:信息流傳媒

新媒體這個詞在很多地方被無數次的引用或者說使用比較合適,因為確實新媒體一說,人們就會大致明白它們是什麼東西。甚至 在一些公關公司哪裡都被非常詳細的分門別類、明碼標價;不同格調和粉絲率的網紅、大V、公眾號、自媒體、APP、門戶、地方論壇、貼吧、行業門戶、遊戲、社區部落

等等,他們被捆綁在一起被稱為新媒體。

與媒母網的理念類似,不過他們體現在各自更為專業,不需要誰去推銷,需求的人們自然會找到他們理想中的媒體方式來傳播自己的成品或服務。各取所需,與人無尤,兩全其美嗎?是的,兩全其美,甚至三全其美四全其美,因為他們的價值可能需要通過公關或傳媒公司的中介來實行。

那麼在媒母網來說對於所有的這些傳媒形式,想一網打盡來規範和制定準則來執行供需雙方的行為需要任重而道遠的持續創新和努力。作為第三方獨立平臺是不是可以效仿淘寶的一些做法或者技巧性的設計?不是不可以,只是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呢?或許,我們大家都會很期待,畢竟這是無數奮鬥在最前線的新媒體抬抬筆、捏捏腳就會被攸關到的問題。為什麼?我抬筆的價值幾何?如何衡量和評估?我捏腳價值幾何?同樣如何衡量和評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媒介,他們只有一個共同點,都屬於新時代信息流傳媒。

媒母網,能夠成為天下媒介之母一般的存在嗎?母者,需要愛護她的每一個孩子,需要大公無私,需要無數碗水被穩穩的端平。

媒母網能做到嗎?做中國廣告位媒介資源的分發平臺似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想想都如一頭亂麻,無數的山頭、無數的想像不到的障礙……

第六塊:企業資源置換

企業資源置換包括:包裝置換、企業成品置換、企業活動置換、企業宣傳片置換等等;

包裝置換,在今年前段時間金灌加多寶在瓶體上印刷異業類廣告聯營就是個很好的列子。或者不聯營、不置換,直接出租,按照加多寶每一天的銷量來衡量其市場價值也是無法估量的一筆財富。推廣到其它產業領域,快消品、日用品,衣食住行等都可以有其所在領域上下關聯的想像空間。

至於活動置換,目前只有在北上廣可能比較活躍一些,皆是通過不同的渠道或者私人人脈來做這件事情,還只是非主流的境地,並未上升到企業經營財務節約的硬性指標來要求企業活動開展的經辦人員。

活動聯營無異於可以節約雙方企業的資金成本,甚至三方多方都可以,

同樣的理念,可以推及到企業宣傳片置換或者宣傳冊置換,連結企業上下遊或者異業跨界經營。

綜上,媒母網的藍圖、想像很豐滿,現實與將來會怎麼樣?

媒母網的理想與中國傳媒能走多遠?說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言之過早。

答案留給時間來給我們吧!

相關焦點

  • 我國傳媒業的發展之路
    (一)制度創新 中國的傳媒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雙轉」[1],「雙轉」即傳媒體制轉軌和形態轉型,是中國傳媒業目前所面臨的新的變革,一是體制轉軌,也可稱為「轉企改制」,二是形態轉軌,前者是指傳媒由事業單位逐步變為企業性質的單位,後者是指傳媒運作方式從單一向多媒體甚至全媒體轉變,從中國傳媒業的發展史來看,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制度創新。
  • 學者說傳媒業的邊界消失了。你怎麼分析?|清華大學真題解析12
    參考答案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等技術,正在推動新一輪傳媒業生態的重構。對於未來的傳媒業生態來說,用戶平臺、新聞生產系統、新聞分發平臺及信息終端是幾個關鍵維度。它們彼此關聯,每一個維度的每一個變化,都意味著更多非媒體力量的進入。
  • 新媒體生態下的傳媒業
    當下中國傳媒也面臨轉型危機,儘管中美兩國媒介生態環境差異很大,但相信這份報告會給思索中國新聞業前景的學者、新聞從業者和管理者帶來啟示。因此,我們組織編譯了這份報告,並改寫為新聞機構和專業記者兩部分,與讀者分享。  對傳媒業來說,這是一個同時經歷著災難和重生的時刻。
  • 泰國華文傳媒業的「百年滄桑」
    在復興期,剛剛曙光初露的泰國華文傳媒業就又暗流隱現。  中國大陸解放後,美國對華採取敵視政策,泰國當局依附美國,推行反共政策,使左派華文報首當其衝。1958年,泰國沙立政府登臺執政,再次關閉華文報自由開辦之門,宣告了華文傳媒業厄運的再次降臨;隨後,他儂政府也繼續執行限制華文報的政策。凡是稍有傳播中國大陸信息內容或稍為傾向新中國的報紙,都被予以查封。
  • 技術變革、媒體轉型及對傳媒業的新挑戰
    技術變革、媒體轉型及對傳媒業的新挑戰 2018年11月21日 10:35 來源:《編輯之友》 作者:周蔚華 楊石華 字號 內容摘要:新的信息傳播技術促使傳媒業發生了重大轉型,這種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的變化
  • 喧囂浮世 理想逆襲——記理想傳媒之「理想之旅音樂節」
    「理想主義」的旗幟曾在中國大地上獵獵作響,但隨著經濟洪流的肆虐,我們漸漸對「理想」二字嗤之以鼻,被誤讀和曲解的理想往往意味著清貧,意味著窮酸,意味著跟不上經濟前進的步伐而自甘沉淪。  當經濟終於如「熔斷」般冷卻下來,喧囂都市慢慢平息了往日狂躁,人們開始思索那些看似宏大的命題:人生的意義以及理想的價值。
  • 軟實力構建——傳媒業的使命與機遇
    國家正面形象的確立本身需要藉助一國的對外塑造能力——傳媒實力,另一方面傳媒實力的強大也將起到保衛國家利益的重要作用,否則,面對世界範圍的輿論「軟打擊」便只能被動承受。  對我國傳媒現狀的了解與分析可分為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也可以看作是衡量一國傳媒實力的基準:一是一個國家的傳媒硬體基建水平,二是傳媒體系滲透力和影響力所達到的實際效果。
  • 美國傳媒業資本運作的價值邏輯及啟示
    美國傳統媒體大多選擇新興數字媒體作為收購或注資對象,正是看好其未來的盈利潛力,我國傳統報業同樣可以選擇有潛力的小型數字媒體進行資本投入,這既可避免媒體內部激進的數位化轉型,又可將小型數字媒體作為試驗場,在推進數位化轉型的同時,規避轉型風險。因為小型數字媒體作為傳媒業的新秀,需要更加規範化的運營才能不斷壯大,接受大型資本集團或大型媒體集團的注資,不失為其可持續發展的捷徑。
  • 郭全中:「區塊鏈+」時代下的傳媒業新機遇與新挑戰
    [1]而具體到傳媒業,區塊鏈及其主要特徵是什麼?傳媒業自身發展為什麼需要區塊鏈?區塊鏈+將給傳媒業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該項獎勵的總額為社區行為TYT獎勵的30%,未來五年內每年遞減2%,五年後的比例保持為20%。四、區塊鏈+時代下的傳媒業新機遇與新挑戰區塊鏈未來作為整個社會的底層作業系統,區塊鏈+將給傳媒業帶來諸多新機遇,當然由於區塊鏈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區塊鏈+傳媒業仍然會面臨著不少嚴峻挑戰。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範以錦等——智媒時代的傳媒業
    2019年,5G進入商用元年,新技術滲透到傳媒業的各個環節,多種智能型傳媒產品誕生,傳播形式不斷創新,輿論陣地大範圍往基層延伸,縣級融媒體中心加快布局。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異彩紛呈,形成合作共贏的新業態。
  • 在融合中轉型的中國傳媒產業
    崔保國 侯琰霖 2011年是中國傳媒業比較平靜的一年,也是在平靜之中湧動著深刻變革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中國傳媒產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中央對中國傳媒長期發展的總體產業布局及自上而下推動深化改革的產業政策,為未來的傳媒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制度基礎。
  • 2018傳媒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有一份傳媒人能力需求報告
    巨大變局之下,傳媒行業希望吸納什麼樣的人才,需要他們具備什麼樣的技能?應對挑戰,傳媒人才需要磨練什麼樣「十八般」技能?我們帶來劉蒙之、劉戰偉兩位傳媒學者的最新調查報告,一覽傳媒業人才版圖。傳媒不斷變革,技術飛速更新,我國新聞傳播行業不缺人,真正缺少的是適合傳媒崗位需求的人才。人才圖景:傳媒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領袖遠東大講堂簡介
    7月2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遠東書院舉辦的「中國傳媒領袖遠東大講堂」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長達7天的活動圓滿結束。在7月19日至7月25日持續7天的時間中,來自業界和學界的19位中國傳媒領軍人物,為來自全國60多所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的200多名學員帶來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演講。
  • 中國傳媒大學: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
    日前,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做客新華網訪談間,介紹了學校全面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做法和體會以及學校創新思政教育的新舉措。主持人: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您覺得,新時代對於青年人有怎樣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 2018傳媒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騰訊新聞發布首份傳媒人能力需求報告
    傳媒不斷變革,技術飛速更新,我國新聞傳播行業不缺人,真正缺少的是適合傳媒崗位需求的人才。 人才圖景:傳媒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全國681所高校開設了1244個新聞傳播本科專業點,在校本科生約23萬人,在校教師約7000人。
  • 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慶祝建校65周年校友代表座談會
    一是人才培養,提出了「弘道崇德,經世致用」的人才培養目標,著力培養能夠應對未來媒體挑戰、馳騁於國際舞臺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媒體藝術創作者,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全球視野的數字創意人才,培養符合大數據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經管人才,培養智能媒體時代所需要的、具有融合跨界能力的高端媒體技術人才,培養密切跟蹤傳媒業大發展
  • 高通侯明娟:讓5G在傳媒業發揮作用,用技術傳遞信息的力量
    作為2020年世界5G大會的先導活動和10個高峰論壇之一,本次活動由科技日報社與中國外文局舉辦,廣邀中外知名媒體、科技企業、傳播學者和產業界精英,圍繞5G技術在媒體應用的前景與挑戰展開深入研討。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融合創新共贏未來——5G賦能信息傳播》的演講,分享了5G賦能媒體變革的生動案例。
  • 從慈文傳媒的易主,看影視遊戲業的冬天!
    商譽減值與遊戲業前面的財務報表,只是到2018年三季度的,而慈文傳媒的最新2018年的業績快報:2018年虧損10.84億元,不得不說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對於慈文傳媒而言,公司收購的子公司贊成科技,主營是網際網路與遊戲,由於遊戲版號暫停審批的影響,2018年將計提業績減值8.71億。去年,除了影視業受到稅收而影響外,遊戲業也是監管突然加碼的區域,遊戲版號暫停審批對很多上市公司尤其是手遊類的,影響都非常大。
  • 2020年中國美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的需求結構升級、社會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村城市化和城市社區化為中國美容經濟的興起創造了大好機遇。消費導向從以往的性價比為主,逐漸轉化得到以體驗感為主的過程式消費。所以,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趨勢是必然的。
  • 2020-2026年中國傳媒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技術融合使傳媒產業的邊界日漸模糊,傳媒業的外延在擴大,傳媒業與文化產業以及計算機軟體業、電子製造、電信、零售、物流、金融等行業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入,不斷催生新的商業模式,開闢新的市場。產業結構也在調整中升級,中國傳媒產業呈現穩步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