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變革、媒體轉型及對傳媒業的新挑戰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網
技術變革、媒體轉型及對傳媒業的新挑戰

2018年11月21日 10:35 來源:《編輯之友》 作者:周蔚華 楊石華

字號

內容摘要:新的信息傳播技術促使傳媒業發生了重大轉型,這種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的變化:媒體機構的平臺化、新聞媒體的社交化、內容產品的場景化、內容信息的專業化、媒介載體的多元化、信息發布的大眾化、傳媒受眾的個性化、產業形態的服務化、信息數據的資產化、。面對這些新變化,傳媒業面臨著變革傳媒的教育方式、提高從業者綜合素養以及強化媒體社會責任等多方面的挑戰。【關鍵詞】網際網路媒介技術傳媒業新變化新挑戰【作者】周蔚華楊石華【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雙一流」建設階段性成果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北京市數字出版平臺建設」(RMXY2018A001)。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摘要】網際網路的傳入開啟了中國傳媒業的新時代。網際網路技術、社交網絡服務技術、大數據技術、VR/AR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等極大地拓展了傳媒業的新領域。新的信息傳播技術促使傳媒業發生了重大轉型,這種轉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的變化:媒體機構的平臺化、新聞媒體的社交化、內容產品的場景化、內容信息的專業化、媒介載體的多元化、信息發布的大眾化、傳媒受眾的個性化、產業形態的服務化、信息數據的資產化、從業人員的創客化。面對這些新變化,傳媒業面臨著變革傳媒的教育方式、提高從業者綜合素養以及強化媒體社會責任等多方面的挑戰。

  【關鍵詞】網際網路 媒介技術 傳媒業 新變化 新挑戰

  【作者】周蔚華 楊石華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雙一流」建設階段性成果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北京市數字出版平臺建設」(RMXY2018A001)

相關焦點

  • 財新傳媒轉型帶來的媒體形態思考
    也正是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財新傳媒2013年整體廣告收入的增長才有了借鑑價值和分享意義。財新傳媒最為業界熟知的是一網兩刊(財新網、《財新新世紀周刊》《財新中國改革》),而財新對自己的定位是:財新傳媒不是一個有網站的雜誌傳媒公司,而是一個以財新網為旗艦產品,擁有雜誌出版、會議、培訓業務的網際網路公司。如今每個月有上千萬人瀏覽財新網,財新網的月度網頁瀏覽量超過一億次。
  • 我國傳媒業的發展之路
    (一)制度創新 中國的傳媒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雙轉」[1],「雙轉」即傳媒體制轉軌和形態轉型,是中國傳媒業目前所面臨的新的變革,一是體制轉軌,也可稱為「轉企改制」,二是形態轉軌,前者是指傳媒由事業單位逐步變為企業性質的單位,後者是指傳媒運作方式從單一向多媒體甚至全媒體轉變,從中國傳媒業的發展史來看,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制度創新。
  •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媒體人要有告別過去的勇氣 敢於迎接挑戰
    來源:華夏時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媒體人要有告別過去的勇氣 敢於迎接挑戰大雪小雪又一年。現在的時令正是小雪剛過,大雪將來。「小雪才過大雪前, 蕭蕭風雨紙窗穿。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宋人梅堯臣的這首詩,用來形容傳媒行業的現狀,似乎是那麼的貼切。經濟轉型時刻,其實沒有一個行業可以獨善其身,傳媒業也不例外。正如這次傳媒峰會的主題是尋找「中國經濟增長新空間」,其實,傳媒業這些年也是一直在尋找增長新空間。如何尋找增長新空間?可能各有各的經驗,也各有各的苦衷。我想,這正是《華夏時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一起召開這個峰會搭建這個交流平臺的背景和初衷。
  • 郭全中:「區塊鏈+」時代下的傳媒業新機遇與新挑戰
    [1]而具體到傳媒業,區塊鏈及其主要特徵是什麼?傳媒業自身發展為什麼需要區塊鏈?區塊鏈+將給傳媒業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二、傳媒業自身發展中存在的難題呼喚區塊鏈技術人類有史以來,傳播經歷了語言、文字、活字印刷術、網際網路技術四次傳播革命,傳媒業則經歷了報紙、雜誌、廣播、電視、PC網際網路媒體、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智能媒體的誕生和更迭,網際網路誕生以來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誕生以來,傳媒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全面迭代,但是也帶來了諸多自身難以突破的新難題
  • 學者說傳媒業的邊界消失了。你怎麼分析?|清華大學真題解析12
    針對這一現象,說說傳統媒體面臨的挑戰,以及傳媒業如何找到推動創新的力量答題思路「傳統媒體面臨的挑戰」是近年來新傳命題的一個大的考察方向,此題目問的較具體,按照給定題目的邏輯進行答題即可。參考答案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VR/AR等技術,正在推動新一輪傳媒業生態的重構。對於未來的傳媒業生態來說,用戶平臺、新聞生產系統、新聞分發平臺及信息終端是幾個關鍵維度。它們彼此關聯,每一個維度的每一個變化,都意味著更多非媒體力量的進入。
  • 謝耘耕:大數據挖掘成為媒體應對挑戰的新工具
    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鬥,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以下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7月27日上午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壇上的演講概況。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範以錦等——智媒時代的傳媒業
    2019年,5G進入商用元年,新技術滲透到傳媒業的各個環節,多種智能型傳媒產品誕生,傳播形式不斷創新,輿論陣地大範圍往基層延伸,縣級融媒體中心加快布局。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異彩紛呈,形成合作共贏的新業態。
  • 高通侯明娟:讓5G在傳媒業發揮作用,用技術傳遞信息的力量
    11月25日,「5G與媒體業之變革變局」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作為2020年世界5G大會的先導活動和10個高峰論壇之一,本次活動由科技日報社與中國外文局舉辦,廣邀中外知名媒體、科技企業、傳播學者和產業界精英,圍繞5G技術在媒體應用的前景與挑戰展開深入研討。
  • 緊抓5G時代發展機遇 媒體融合變革變局正當時
    5G推動媒體業變革發展是以新技術和數位化變革催生新發展動能的具體體現。11月25日,科技日報社和中國外文局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5G大會·5G與媒體業之變革變局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論壇邀請來自媒體界、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專家一起,探討如何利用5G技術促進媒體深度融合、講好科技創新故事。我們整理了每位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 第五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新媒體時代下的媒介變革
    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於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鬥,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
  • 新媒體生態下的傳媒業
    與其將它定位為關於"媒體和記者如何轉型"的思考,不如理解為"新媒體環境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新聞業"可能更恰當。  當下中國傳媒也面臨轉型危機,儘管中美兩國媒介生態環境差異很大,但相信這份報告會給思索中國新聞業前景的學者、新聞從業者和管理者帶來啟示。因此,我們組織編譯了這份報告,並改寫為新聞機構和專業記者兩部分,與讀者分享。
  • 後疫情時代,期刊業的轉型與創新未來可期!
    楊志軍:遼寧北方期刊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遼寧省期刊協會秘書長我們必須改變自己迅速投身變革之中,在未來才不至於掉隊,或者說才能享受到融合發展的紅利疫情給期刊業帶來的變化: 一是面對疫情下的業務窘境,期刊人的認識高度統一,必須走數位化轉型之路
  • 乘風破浪 | 變革轉型:安永智慧財務轉型與管理諮詢服務
    時代背景下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導致企業原有的戰略定位、盈利模式、運營管理等多個方面受到挑戰。  如何規劃和應用蓬勃發展的數位化新技術,並與現有體系有機協同?  從規範走向智能  隨著財務信息化進程的推進與RPA、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新技術的成熟,財務管理在規範、標準、集中的基礎上逐步走向自動化和智能化。財務部門應綜合考慮不同技術的成熟度與企業特點及管理基礎,積極思考新技術應用的管理場景。我們相信,財務管理的數位化應用將推動整個企業的智能化探索。
  • 變革時期 傳媒業如何前行
    勢  「希望通過交流研討,進一步明晰新時代我國傳媒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所以,VR技術就是我們正面臨的新的傳媒業發展節點。這就是挑戰。」他說,5G道路修通了,還有三個要素需要傳媒行業去挑戰:第一是硬體,第二是內容,第三是商業模式。  「我們這代編輯人遇到的變化,是前面那麼多代編輯人沒有遇到過的,我們面臨十年一個巨變,這個巨變簡直快得不得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白立華直言,一切都源於技術變化快。
  • 5G催生傳媒變革 視頻流將成為主要信息表達形式
    崔保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5G技術影響了傳媒變革的研究方法和維度。5G上網速率的提升使4K/8K視頻、全景直播成為可能,視頻流將成為主要信息表達形式。同時,5G技術將為媒體提供更多的展現方式。
  • 【盤點2014】印刷業:向文化創意轉型 玩轉電商 重視人才培養 建...
    編者按 當前,整體經濟形勢動力不足,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在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來臨之前,縱觀2014年印刷行業內的熱點話題——向文化創意轉型、玩轉電商、重視人才培養、建數字印刷園區、關注云集新技術新產品的展會……一種種敢為人先的「嘗試」令印刷業煥發出勃勃生機,也預示著來年印刷業的發展走勢。
  • 述評:在變革的大潮中交流合作、順勢而為——全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
    新華社上海11月19日電述評:在變革的大潮中交流合作、順勢而為——全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新華社記者  全球媒體面臨的複雜生態——跨界傳播改變媒體格局,移動終端成為傳播主流,技術革新重塑新聞業態,同時,虛假信息挑戰新聞倫理。
  • 專精型媒體、新聞時刻、音視頻轉向……2020全球新聞傳播有哪些新...
    從追逐亮點到內涵式創新:技術變革與傳媒轉型的社會意義近年來,大數據新聞、新聞機器人、傳感器新聞、VR/AR新聞,及人工智慧驅動下的AI主播和算法推薦等傳媒業創新不斷湧現。前沿科技的發展為傳統新聞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引發了媒體從內容生產到信息分發的全流程變革,由聲控智媒技術帶動的播客(podcast)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但與此同時,傳播技術變革的社會意義及其對傳媒業發展的深遠影響則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討論。過去一年異軍突起的「音視頻轉向」在2020年仍將得到深入發展。
  • 美國傳媒業資本運作的價值邏輯及啟示
    美國傳統媒體大多選擇新興數字媒體作為收購或注資對象,正是看好其未來的盈利潛力,我國傳統報業同樣可以選擇有潛力的小型數字媒體進行資本投入,這既可避免媒體內部激進的數位化轉型,又可將小型數字媒體作為試驗場,在推進數位化轉型的同時,規避轉型風險。因為小型數字媒體作為傳媒業的新秀,需要更加規範化的運營才能不斷壯大,接受大型資本集團或大型媒體集團的注資,不失為其可持續發展的捷徑。
  • 2018傳媒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有一份傳媒人能力需求報告
    巨大變局之下,傳媒行業希望吸納什麼樣的人才,需要他們具備什麼樣的技能?應對挑戰,傳媒人才需要磨練什麼樣「十八般」技能?我們帶來劉蒙之、劉戰偉兩位傳媒學者的最新調查報告,一覽傳媒業人才版圖。傳媒不斷變革,技術飛速更新,我國新聞傳播行業不缺人,真正缺少的是適合傳媒崗位需求的人才。人才圖景:傳媒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