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5G時代發展機遇 媒體融合變革變局正當時

2020-12-11 騰訊網

本報記者 周維海攝

編者按 5G賦能之下,華夏大地湧起創新新高潮。5G推動媒體業變革發展是以新技術和數位化變革催生新發展動能的具體體現。11月25日,科技日報社和中國外文局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5G大會·5G與媒體業之變革變局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論壇邀請來自媒體界、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專家一起,探討如何利用5G技術促進媒體深度融合、講好科技創新故事。我們整理了每位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數字經濟時代,5G技術將支撐媒體深度融合

李平(科技日報社社長):媒體在5G時代,特別是數字經濟時代,應該也必須成為「先行者」。要加快推進5G技術在媒體領域的應用;同時為5G技術的應用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用客觀、嚴謹的作品和不失溫度的講述方式,向廣大受眾傳播科學、理性的觀點。

在「萬物皆媒」的5G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將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5G促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具有幾大趨勢:一是5G等新技術與新業態高度融合;二是加快媒體去中心化進程;三是加劇媒體邊界消融。

目前,科技日報社正以「一庫兩翼三平臺」為核心,統籌內宣外宣,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新型主流媒體。報社將利用5G等新技術,聚焦「新聞 政務服務商務」,構建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向智能化、平臺化、視頻化和場景化方向發展。同時,加強內外宣聯動的傳播格局建設,將進一步發揮「國際科技傳播聯盟」的作用,提高科技信息國際化傳播效果,講好中國科技創新故事,促進中外科技創新合作。

方正輝(中國外文局副局長):5G技術驅動條件下,加快媒體深度融合要著重把握三個重點。一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新技術。5G技術等新技術將不可避免地推動傳統媒體加快邁向移動互聯時代,能否適應這種變革,將直接關係到媒體未來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二是以更加敏銳的視角跟蹤新技術。媒體要順應技術發展趨勢,從技術發展中獲益,就一定要時刻保持對新技術的求知慾和敏感性,始終關注前沿技術的發展,認真思考技術手段發展變革為媒體傳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敏銳的視角捕捉每一次技術發展變革帶來的推動力,積極將新技術運用於媒體傳播實踐,努力提升傳播效率和水平。

三是以更加包容的心態運用新技術。媒體應用5G等新技術的過程中,要敢於面對失誤甚至失敗,建立容錯制度、機制、文化和氛圍,讓創新者沒有後顧之憂,更好地使各方面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為新技術的運用探索出更多的路徑。

李旭東(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謀劃「十四五」發展路徑時,把「創新」放在首位來強調,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推動廣東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

廣東作為5G產業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積極推動5G產業應用發展,近年來在人工智慧、醫療健康、智能製造等新基建領域部署了一批科研攻關以及應用場景的項目,形成了5G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從5G發端,最先接觸、嘗試並相對廣泛應用5G技術的,無疑是新聞媒體。因此,當5G時代拉開帷幕並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和細節之後,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它將為傳媒行業帶來新的變革,為全國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加快新型主流媒體建設注入澎湃的動力。

應對變局下的挑戰,主流媒體積極應答顯擔當

趙建國(光明日報副總編輯):5G應用為主流媒體帶來更多可能。首先,5G技術將加速智慧融媒體建設,更好賦予主流媒體內容智能化特徵;其次,5G技術將助力主流媒體傳播手段創新發展,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最後,5G技術將助力媒體融合程度提高,打造立體互聯的集成產業矩陣。

與此同時,5G技術也給主流媒體權威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帶來了新挑戰,例如,信息形式多樣化將考驗輿論引導能力;傳播方式變革將考驗媒體工作者適應能力;內容泛化生產將考驗媒體監管能力。

為應對這些挑戰,主流媒體應加快創新發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主流媒體不僅要堅持價值追求,明晰思想文化大報定位,還要深耕傳播內容,打造特色產品。同時,抓緊技術風口,提升主流輿論影響,拓寬業務範圍,延展傳播渠道。

鄭波(經濟日報副總編輯):5G技術是一項能深刻改變各個產業和領域的顛覆性關鍵技術,給經濟發展帶來新增量。

5G的更大意義在於賦能媒體、製造、醫療等垂直行業。尤其是從5G技術進入試驗階段到正式商用以來,新聞傳播行業藉助5G技術大膽創新,推出了一系列融合5G技術的新產品、新模式。同時,各個主流媒體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來推動融媒體中心建設,體現了5G在新聞活動報導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潛力。

展望未來,我們也要看到,5G所引發的變革讓新聞傳播工作面臨著新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媒體業尤其是我們傳統媒體要以5G為契機,加快建設新型主流傳播平臺:推進智能化融媒體建設;加強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發揮主流媒體價值引領作用;用好5G平臺,提升全球傳播力。

薩維茨基·阿列克謝(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總編輯顧問):5G技術對於大眾傳媒發展的影響是有趣且多方面的。藉助更快、更強大的移動網際網路,世界各地的媒體不僅能夠提高傳輸信息的速度,而且能夠實時跟蹤觀眾對信息的反應。此外,媒體還將利用5G技術開發出新的新聞格式,主要是沉浸式格式。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已經有了許多移動項目。在5G技術的推動下,使用AR和VR技術的項目將展示出積極的發展趨勢。例如,VR項目就預測了第一個國際月球站的樣子。隨著5G的到來,此類項目的數量將穩步增加。此外,帶視頻和音頻內容的多媒體項目將會擁有新的發展前景。

隨著5G的引入,媒體將有很多機會來改善當前的項目,而且可以更好地依靠5G來驅動創新發展。記者將能夠更快地把事件現場的照片和視頻傳輸到編輯部,甚至進行現場直播,這將大大縮減向觀眾傳遞信息的時間。我們將能夠使用更複雜的視頻、音頻和照片格式。

房漢廷(科技日報社副社長):5G時代,特別是數字經濟時代,媒體是社會的風向標。從數據化驅動、智能化連接、媒體智庫化到場景化沉浸、泛中心化,再到生態性媒體,我們已經可以初步觀察到5G技術對媒體業多方面的顛覆式創新。例如,伴隨著數據化驅動的加深,數據背後的邏輯分析將成為數據新聞的新領域,一些智庫型、數據型、專家型的數據新聞生產者將逐漸成為「事件終結者」。

展望未來,5G技術必將引發媒體業變革。5G技術帶來了萬物皆媒的趨勢,每個媒體要想滿足多元傳播主體(人和智能設備)在新系統中的和諧共生的要求,必須要構造一個生態性體系。這個生態性體系只有滿足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和全效媒體的要求,才有機會在5G時代生存和發展下來。

5G催生傳媒變革,學術界時刻關注勤鑽研

崔保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5G技術影響了傳媒變革的研究方法和維度。5G上網速率的提升使4K/8K視頻、全景直播成為可能,視頻流將成為主要信息表達形式。同時,5G技術將為媒體提供更多的展現方式。通過整合多元化的媒體信息,藉助AR、VR等技術,5G推動媒體從平面化、被動式向全景化、參與式、多感官的沉浸化方向轉變,也讓用戶通過視、聽、觸覺一體化虛擬環境,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

5G技術也賦予傳媒產業深層改造。例如,多終端之間協同互助,以數據和算法為引擎,藉助5G等高速網絡實現融合化、精準化傳播;促使融合媒體信息全面覆蓋到社會各個角落和群體,實現全效和全時傳播。

未來,在5G技術推動下,人工智慧技術將助力傳媒業發展,數位化在各傳媒細分領域影響深遠,用戶生成內容時代來臨,而融合仍是傳媒業的重要主題。但同時,數據消費激增,數據隱私保護也將成為全球共識。

李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如今,5G作為新一代無線通信連接技術,以百倍於4G的高速率,加以低延遲、高容量的特質,從本質上改變了人類與世界的交流關係,推動信息傳播新方式的形成與成熟,帶來媒介的整體性變革,人類開始全面進入沉浸的媒介化生存。

基於5G的傳播從人與人的溝通轉向機器與機器的互聯,帶來媒介內容生產和分發的革命。4K/8K、3D視頻流和VR/AR等沉浸式內容將是5G技術的獲益者,泛在沉浸體驗將成為媒介消費的主流訴求。同時,5G的到來正式開啟「第三媒介時代」,人、媒介與世界互聯共生。社會的智能化水平極大提升,沉浸媒介將極大變革人類生產、生活和娛樂的方式,媒介化生存的時代到來。

5G推動媒介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發生智能化變革的背後,是全球範圍內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價值鏈條、關係網絡和社會生態的變革。網絡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有著堅實基點的新夢想。

推動5G媒體應用,企業界勇立潮頭有作為

璩靜(華為公共及政府事務部副總裁、中國媒體事務部部長):5G不只是技術的升級,除了聯接、雲、AI、計算和行業應用這五種技術的協同,還有包括媒體在內各行各業的努力,才有條件共同創造價值。

新技術在媒體融合發展中的應用,首先是要尋找剛需,即找到一套技術標準。其次是要「小步快跑」,即要制定長期系統的戰略,其實更多是從小步快跑,從小處入手,解決問題不斷迭代,才能提升價值。最後是要選擇夥伴。在5G時代,客戶需要的不僅僅是供應商,更多需求是深度合作的夥伴。華為願意也有能力成為大家共同的夥伴。

一直以來的投入,形成了華為的技術和創新能力。這不僅讓華為的5G登上了珠峰,也讓華為的計算集群能夠給實驗室提供每秒百億次的計算能力,這一速度超過當今世界最強大計算機的4倍以上。除了把技術做到極致,華為在服務客戶時,也能做到隨需應變。疫情期間,遠程會診、遠程B超、多功能智慧機器人等5G應用,也成功在海外落地。

最艱難的路才是捷徑。無論未來世界如何變化,華為始終會堅持自立自強,在技術上堅定不移地攀登珠峰,在商業上廣交朋友實現共贏。

侯明娟(高通全球副總裁):如今,5G在全球快速部署,2020年5G手機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億部,2022年5G手機出貨量預計將達到7.5億部。2023年全球5G連接數預計將超過10億,這比4G獲得同樣連接數的速度快了2年。預計到2025年,5G連接數將達到28億。

5G性能較4G實現了顯著提升。5G技術在不斷向前演進,會有更強的傳輸能力,毫米波技術讓一些潛能得以實現。如支持無延遲體驗的多人遊戲、4K多屏直播和分享、助力5G企業應用落地、行業變革等。

在5G快速發展中,從終端廠商到整個生態系統,都有中國廠商的身影。中國的智能終端已經進入到所有5G服務發布的第一現場。高通正在「攜手全球生態系統,助力5G創新」,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機會把5G技術開發得更好。

張軍(騰訊公司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5G時代,騰訊積極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微信不斷創新社交溝通方式。而視頻號的適時出現,串起微信生態形成閉環。視頻號在各行各業多領域被應用,在政府發布、媒體宣傳、文旅復甦、扶貧等各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5G 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門檻會不斷降低,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隨著5G技術的普及,視頻應用會迎來爆發式增長。例如健康碼的通行、人口普查的雲計算能力快速落地等。5G時代的到來,整個邊緣計算能力和網速的提升,都將給整個社會帶來新的發展。預計到今年年底,騰訊雲預計會部署300個邊緣計算節點。今後,手機裡雲端操作的應用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預期且十分有趣的未來。

吳駿華(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媒體融合」工程自2014年8月提出以來,經過3年多的學習與實踐,已被全國媒體人接受並運用。當前,媒體融合處在「網臺融合」向「AI 媒體融合」的發展階段。

未來的媒體融合將是「融媒」向「智媒」演進的過程。人工智慧技術在媒體領域的關鍵進階點是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機器翻譯、閱讀理解、軟體服務和核心技術平臺遷移。

人工智慧的發展,推動著整個全媒體的融合。採、編、播、審、存各個環節中,都體現著AI對全媒體數位化、智能化的賦能。從智能問答到融媒體的聚合、到大數據再到運營,人工智慧都會將其一體化打通。未來,科大訊飛將致力於推動AI與媒體融合,構建全新的傳播體系,從而為我們帶來新的傳播速度、分發機制和消費體驗。

(文字由張佳欣整理)

相關焦點

  • 2020年浙江省考公務員寫作題答案 大變局大變革大事件中困難與機遇...
    (二)根據你對資料5中########講話精神的理解,以「大變局,大變革, 限定話題限定了時代背景和特定問題 大變革是科技大變革,大事件是疫情大事件,而大變局則是整體,這就是實踐|現實,這個實踐|現實要求我們與時俱進,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歷史背景,時代條件。 注意,困難與機遇是一件事,過去了就是機遇,過不去就是困難。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教育發展機遇
    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處於「兩個一百年」的關鍵時期,越來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心。目前來看,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處於交鋒階段,新舊工業革命處於交替階段,新舊治理體系處於交換階段,新興經濟體興起與老牌發達國家衰落處於交匯階段……當今及未來,世界將處於一個不確定時期。面對著未來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一切皆有可能。
  • 直銷市場處於一個變革與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發展時期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原所長任興洲等嘉賓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  目前的直銷市場處於一個變革與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的關鍵發展時期。舉辦此次論壇的目的,就是要為變局中的直銷行業謀求創新、負責任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每日一詞∣媒體融合發展 integrated media development
    9月28日,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責任論壇在上海舉行,各界嘉賓圍繞「大變局時代網絡傳播的責任與行動」這一主題開展探討和交流。(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四全媒體」(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時代,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把握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激發深度融合力量,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是主流媒體必須承擔的職責使命。
  • GBAS科技大會|蓄能2021,5G智能視聽的變局與機遇
    所有這些內外部變化都給身處智能生態浪潮中的企業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2020年,也是技術升級爭先恐後的一年。5G新基建走向產業化應用,全球經濟正在經歷一個新的拐點,生產方式、消費行為和用戶需求都在持續演變,在這一過程中的視聽創新,必然會催生一些新興業務成長和發展。
  • 述評:在變革的大潮中交流合作、順勢而為——全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
    新華社上海11月19日電述評:在變革的大潮中交流合作、順勢而為——全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新華社記者  全球媒體面臨的複雜生態——跨界傳播改變媒體格局,移動終端成為傳播主流,技術革新重塑新聞業態,同時,虛假信息挑戰新聞倫理。
  • 網際網路+時代,混合教育正當時
    原標題:網際網路+時代,混合教育正當時  ■銳觀察   在網際網路+時代, MOOCs、翻轉課堂、微課、雲端大學等許多新名詞、新運動不斷興起。然而,教育專家指出,未來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將產生革命性影響,人類社會將邁向泛在學習,混合教學將成為未來大學教學變革的必然趨勢之一。
  • 陳昌鳳訪談:以新新聞觀推進媒體融合縱深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傳遞了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政策信息,並歷史性地首次以極高規格的會議研究出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政策文件。因此,第十四次深改會的意見,也具有將媒體融合戰略持續推進下一個階段的標誌性意義。人類的傳播是在不斷的融合中演進的,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這種融合有了質的飛躍。
  • 杜玉波:從時代變革中洞察高等教育的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聚焦高等教育發展變革與趨勢,共同探討高等教育的未來形態和教學模式革新,積極推進「線上+線下」雙向融合的會展模式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於9月14日在北京舉辦「疫情之下的高等教育變革學術論壇暨雲上高博會啟幕發布會」。
  •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經歷新變革
    西安網訊:隨著西安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消費總體規模和發展檔次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市場結構和商業空間布局日趨優化,與此同時,不斷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我市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5G時代新媒體巨變,或從馬欄山開始
    媒體破繭蝶變的必要條件也已經成熟,媒體變革時代的大幕已然開啟。正是在這個節點上,2019中國新媒體大會於11月29日上午在長沙一個叫馬欄山的地方開幕,1000多名行業大咖齊聚馬欄山,探討5G時代中國新媒體變革趨勢與發展未來。業內人士分析評價,此次大會將成為新媒體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若干年後,回望5G時代新媒體發展的歷程,人們一定會記住一個名字——馬欄山。
  • 讀懂中國|時代大變局中的廣東抉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巍 攝應對大變局:以改革開放之不變應萬變今天的世界,變局叢生——國際戰略格局深刻調整,大國競爭日益加劇,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戰愈發突出,世界正處於「多事之秋」。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磊 攝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廣東以改革開放之不變應萬變,搶佔「雙循環」新機遇,研究制定系統政策,探索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著力打通市場、產業、經濟社會循環,在國際形勢的亂雲飛渡中從容奏響廣東進行曲。
  •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與挑戰
    之後,他先後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會見外賓、出國訪問等國內外重要場合,豐富和發展關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論述,對中國外交工作提出總體要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可以發現,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我們要實現積極有為的外交目標,必須有效把握時代機遇併合理應對風險挑戰。
  • 北京電影學院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盛大舉行
    8月26日下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主題論壇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論壇作為北影節十周年之際的主論壇之一,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承辦。
  • 融合發展背景下的媒體變革之道
    新華網: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採編流程變革新華網超級編輯部。(中國網信網 郭洋 攝)  中國網信網報導(申麗)透過新華網的玻璃大門,輪軸-輪輻結構的超級編輯部直觀可見,這可以說是新華網媒體融合理念的集中外化。
  • 中文在線王京京:文化產業進入融合發展新時代
    來源:投資時報原標題:中文在線王京京:科技開路政策護航 文化產業進入融合發展新時代 中文在線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 王京京21世紀20年代即將開啟,對於文化產業來講,中國首部文化法《文化產業促進法》有望於近期出臺,新一輪政策利好將密集釋放,在科技進步和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
  • 緊抓新四化機遇!破解「卡脖子」難題!構建安全可控的汽車產業鏈要...
    ,也引起行業內的進一步關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新四化驅動改變了行業現有的格局,也加速了汽車供應鏈的變革。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 馬春生馬春生認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產業也進入了深度變革期,中國市場仍然存在巨大的發展機遇,要想抓住機遇
  • 以變革抓住機遇 用變革迎接挑戰
    人民日報10日一版發表任仲平文章《讓變革為我們贏得歷史的機遇——寫在兩個五年規劃交替之際》,在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網友留言表示,每一次大的時代變革對一個國家、一個黨、一項事業都是一種考驗。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我們沒有理由懈怠停滯,只有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才能不斷爭創新業績,開創新局面。  網友「楊越」:未來五年要想大有作為,必須善抓新的機遇。
  • 變局中開新局
    李彥教授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天府新區作為中國西部科技高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與戰略地位。準確把控,充分利用新區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政策優勢,心懷「兩個大局」,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波雲詭譎的大變局:網際網路家裝開啟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大時代
    當網際網路時代落幕成為必然的時刻,無論是家裝行業內部還是外部都有一種變革的情緒再滋長。變才是網際網路家裝的未來,當網際網路已經窮途末路的時候,這種趨勢更加明顯。新的徵程對於家裝行業來講充滿了未知,同樣讓家裝行業開始進入新的戰略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