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2016-12-02 13:57 來源:澎湃新聞
以辛辣漫畫和評論聞名的法國嘲諷雜誌《查理周刊》德文版開賣了,這次它能否用其獨特的幽默攻陷德國讀者?
12月1日起《查理周刊》德文版第一期面世,延續一貫的諷刺風格,德文版的首期就大膽地拿德國總理默克爾試水了。
雜誌封面上,一身粉紫色套裝的默克爾蹲坐在馬桶上,表情滑稽地看著《查理周刊》雜誌,並搭配文字「查理周刊,讓人放鬆的雜誌」,提醒一絲不苟的德國人要放鬆一下。
《查理周刊》發行人瑞斯(Riss)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幽默無所不在,即使是在德國。」瑞斯堅信,即使是嚴肅的德國人也會臣服在《查理周刊》的幽默中,找到那些能夠捍衛雜誌的讀者對他們來說也是種實驗。
自1970年創刊以來,《查理周刊》就是自由和諷刺媒體的象徵,通過具有諷刺、挑戰色彩的漫畫對政治人物,包括宗教領袖進行嘲諷。去年1月7日,其巴黎總部遭襲,12人死亡,瑞斯本人也在當天的襲擊中受到攻擊而身受重傷。經歷短暫休刊後,這份刊物再次整裝上陣。
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遇害者悼念現場如今《查理周刊》的辦公地點選在了一個隱秘的地方。瑞斯康復後,也用了近半年的時間來準備德文版的發行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封面畫中默克爾手持的《查理周刊》封面,取自血案當天遇難的周刊前總編夏伯(Charb)的親筆作品。
根據瑞斯的介紹,德文版創刊號將發行20萬份,接近法文版每周的發行量。此次《查理周刊》德文版共16頁,大部分內容譯自法文版,部分內容針對德國讀者,瑞斯希望它能激勵德國漫畫家也參與製作。
《查理周刊》發行人瑞斯Minka Schneider是德文版的一位編輯,這是她的化名,恐怖襲擊後不少編輯使用了化名。Minka Schneider在接受《南德意志日報》的採訪時說:「災難發生後,由此興起的『我是查理人』團結運動在德國受到了很大的支持和關注,槍擊後的一周雜誌賣了7000冊。」
從接近法文版的發行量上看,《查理周刊》顯然雄心勃勃。然而要打開外國市場,漫畫的文化差異是最大的挑戰。法國讀者以外的人群知道這本雜誌大多源於那場恐怖襲擊,德國讀者是否能從文化根本上認同《查理周刊》,還有待觀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查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