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因禍得福:發行量與捐款大增

2020-12-27 人民網國際

人民網1月14日訊 據法新社報導,《查理周刊》一般發行量為6萬份,對國外發行只有4000份。此前稍早的消息曾經報告《查理周刊》特刊主要在法國國內銷售,印數為100萬份。但現在擴大到300萬份,在全世界25個國家以16種語言發行。幾天來該期刊收到的訂單不斷增加,有的定數高達數千,訂戶中包括有政府、企業、劇場及在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外的訂戶。

《查理周刊》表示,特刊將從1月14日到19日向法國一共27000個期刊銷售點供貨,銷售將持續8周。 一名歷史學者Patrick Eveno向法新社表示,300 萬冊的發行量在法國出版界實屬罕見,他說一般在遇到重大事件時,報紙的發行量通常會達到100萬到150萬份,如在戴高樂逝世當天,《法蘭西晚報》曾發行到220萬份,據他表示,這對於非娛樂性的期刊來說更是罕見。

另據法新社消息,對《查理周刊》的經濟捐助也在迅速增加,據負責匯總捐款的協會表示,到13日為止,《查理周刊》已經受到來自14000個個人捐款,在最近3天來,僅以銀行卡在網站捐款的總額就已經達到100萬歐元。(老任)

相關焦點

  • 《查理周刊》是一本怎樣的雜誌
    周三(1月7日)是《查理周刊》的出版日,所以總部大樓中工作人員較為集中。另悉,在遭襲擊前的一個小時,《查理周刊》在推特上發布的最後一條信息是一個關於「伊斯蘭國」(IS)領導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的漫畫。
  • 紀如澤:查理周刊500萬份,《紐約時報》不嫉妒
    觸目驚心的鮮血和此起彼伏的槍聲,測試著各國的態度,也考驗著每個編輯部的智慧 巴黎人用500萬份發行量回應查理編輯部的槍聲世界傳媒老大,灰貴婦《紐約時報》2013年的日發行量僅186萬份。看起來,《查理周刊》贏了。而拒絕刊登漫畫的《紐約時報》發行量恐怕會繼續下跌。但灰貴婦與「查理漫」的區別,也許恰恰在於前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法國總統奧朗德挽起四十國政要的手臂在街頭擺拍,當法國前總統薩科奇從後排硬擠到政要前排,他們只是在悄悄詮釋法國人的張揚、熱情與莽撞。
  • 《查理周刊》德文版創刊號開涮默克爾,德國人欣賞這種幽默嗎
    12月1日起《查理周刊》德文版第一期面世,延續一貫的諷刺風格,德文版的首期就大膽地拿德國總理默克爾試水了。雜誌封面上,一身粉紫色套裝的默克爾蹲坐在馬桶上,表情滑稽地看著《查理周刊》雜誌,並搭配文字「查理周刊,讓人放鬆的雜誌」,提醒一絲不苟的德國人要放鬆一下。
  • 被蒙面槍手襲擊的法國《查理周刊》,是一本怎樣的諷刺雜誌
    《查理周刊》槍擊事件發生後,警方對傷者展開救援。       法國雜誌《查理周刊》位於巴黎的總部1月7日發生槍擊事件,至少12人在事件中喪生,其中2名為警員,其餘為該周刊工作人員。法國總統奧朗德已趕往現場,並將召集緊急內閣會議。
  • 《查理周刊》諷刺時政系傳統 曾多次遭襲
    2006年,當《查理周刊》轉載諷刺伊斯蘭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畫時,曾引起許多伊斯蘭教徒的不滿。該漫畫原來刊登在一家丹麥報紙上。2011年11月,《查理周刊》還曾遭到過燃燒彈襲擊。  據悉,《查理周刊》的「推特」還在最近登出過「伊斯蘭國」極端組織頭目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的漫畫。此外,《查理周刊》的編輯查波涅爾曾經收到過死亡威脅,因此有警察保護。
  • 譯名答疑:是「沙爾利周刊」,還是「查理周刊」?
    但在中文媒體報導中,出現了對該雜誌社的兩種譯名——「查理周刊」與「沙爾利周刊」。孰對孰錯?新華社參考消息譯名室的專業人士指出,正確譯法應為「沙爾利周刊」。 新華社參考消息譯名室龍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遭到襲擊的這家法國周刊名為Charlie Hebdo,按照法文名字音譯的話,應譯為「沙爾利」,Hebdo在法文裡是周刊的意思。
  • 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麼
    [摘要]《查理周刊》在首都巴黎的辦公室1月7日遭到3名槍手襲擊,造成12人死亡。另有10人左右受傷。《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麼?《HARAKIRI》的編輯和記者迅速創辦了新的刊物,即《查理周刊》。《查理周刊》從創刊開始就沒有大賣過,1981年起甚至一度停刊。不過,得益於頭版漫畫以及「標題黨」風格,這家雜誌逐漸成為報刊亭以及火車站書亭的必備刊物。BBC在巴黎的記者說,法國新聞有諷刺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查理周刊》是繼承這一傳統。
  • 林書友:從戴高樂到中國 誰解查理周刊赤子心
    「查理」漫畫的「大尺度」|「放肆」更多時候體現了一種快意恩仇。 回顧《查理周刊》的歷史,你就會發現這是一部持續長達45年的「挑釁史」。奧朗德、薩科齊、默克爾、羅姆尼、羅馬教皇,甚至遠在平壤的金正恩——從各國最高領導人到耶穌,都沒有逃過他們的嘲笑。在恐怖襲擊中喪生的主編沙伯尼爾說過,「《查理周刊》拒絕逃避責任。
  • 我是「查理」嗎? ——《查理周刊》事件有感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站出來說,我們反對暴力,但我們不是查理。這年頭幾乎很難有一個禮拜聽不到極端伊斯蘭主義者的恐怖暴力。1月7日,一位自殺炸彈客在葉門首都至少炸死了37個人。可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事件,因同一天在巴黎,兩位全副武裝的法國穆斯林高喊「真主偉大」的口號,衝進《查理周刊》的編輯部,把編輯、漫畫家、記者等工作人員全部擊斃。
  • 原來,"死亡"漫畫又來自《查理周刊》
    原創 徐蕾 觀察者網5年過去,《查理周刊》槍擊案的陰霾仍未從法國的上空散去,分裂、仇恨與暴力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洲,持續蔓延。群情激奮的畫面,也一遍遍給深陷難民危機、恐怖主義的法國敲響警鐘:《查理周刊》事件沒有隨著時間過去,社會分裂、仇恨、偏見和暴力,在這些年繼續侵蝕著法國,也許比過去更甚。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師被「斬首」不到一個月前,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男子用切肉刀襲擊並打傷了兩名正在抽菸的人,而地點就是《查理周刊》2015年遇襲的辦公室外。
  • 法國總統奧朗德稱《查理周刊》已獲得「重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14日報導,法國嘲諷刊物《查理周刊》最新一期6萬份印刷周刊在數小時內銷售一空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堅稱,《查理周刊》已獲得「重生」,其價值觀將活下去。奧朗德稱,《查理周刊》仍然活著,並將繼續存在。他說:「你可以謀殺男性及女性,但是你決不能謀殺他們的思想。」
  • 埃爾多安對法國《查理周刊》提起刑事訴訟
    當地時間10月27日,法國政治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公布了其最新雜誌封面,該封面以漫畫的形式描繪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低俗形象」。這一行為激起了土耳其的嚴重不滿。土耳其總統府表示,法國這一行為「令人作嘔」。
  • 法《查理周刊》原辦公點發生持刀襲擊
    法《查理周刊》原辦公點發生持刀襲擊王宏彬2015年遭遇恐怖襲擊的法國政治諷刺雜誌《查理周刊》25日疑似再次成為襲擊目標。巴黎警方說,該雜誌原辦公地點「門外」發生持刀襲擊事件,至少2人受傷。實施《查理周刊》恐怖襲擊的兩名兇手的遺孀定於25日晚些時候出庭作證。2015年1月7日,兩名武裝分子闖入《查理周刊》總部,用衝鋒鎗向在場人群掃射,造成12人死亡。2天後,兩人逃進一家印刷廠,劫持人質與警方對峙,後被擊斃。「基地」組織一個分支後來「認領」襲擊。
  • 《查理周刊》慘案追溯:積怨已久 射殺無差別
    人民網1月9日訊 綜合媒體報導,在購物狂歡剛上演的時刻,以巴士底廣場聞名的巴黎十一區——法國的首都核心地帶,發生了極其瘋狂的殺戮:多名嫌犯衝進諷刺漫畫周刊《查理周刊》總部,持槍掃射,已造成十二人死亡,系法國四十年來最慘重的襲擊悲劇。 遍地烽火?
  • 法國《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案宣判 涉案被告被判刑
    來源:中新網巴黎重罪法庭當地時間16日對法國《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案進行宣判,14名涉案被告被判刑。巴黎重罪法庭當天對14名涉案被告作出判決。相關被告被認為間接參與《查理周刊》恐怖襲擊,包括提供武器、資金和住所等方面的協助。庭審從9月2日開始,原計劃進行兩個半月,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遲一個月。根據當天的判決結果,下落不明而缺席審判的主要被告是貝胡辛(Mehdi Beihoucine),他被判處無期徒刑。
  • 法國紀念《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五周年
    中新社巴黎1月7日電 (記者 李洋)當地時間1月7日,法國紀念《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五周年。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巴黎市長伊達爾戈、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內等當天出席簡樸而莊重的紀念活動。紀念活動首先在《查理周刊》前巴黎總部所在地舉行,奧朗德等人向紀念牌獻花,宣讀死難者姓名並默哀。《查理周刊》巴黎總部2015年1月7日遭恐怖分子襲擊。12人在襲擊中死亡,另有11人受傷。參加悼念活動的人們隨後來到附近的理察·勒努瓦大街,紀念警察艾哈邁德·梅拉貝。2015年1月7日,梅拉貝為制止製造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庫阿希兄弟逃跑而被槍殺。
  • 《查理周刊》刊登諷刺埃爾多安「低俗漫畫」,土耳其真怒了!
    當地時間10月28日,土耳其副總統福阿德·奧克塔伊就法國《查理周刊》刊登諷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低俗漫畫」一事發聲,其猛烈抨擊該雜誌封面內容,譴責該周刊為「不道德的出版物」。 (左:埃爾多安;右:《查理周刊》) 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查理周刊》的封面上,被「醜化」的埃爾多安穿著緊身上衣和內褲坐在扶手椅上
  • 《查理周刊》嘲諷俄空難 俄:褻瀆和嘲弄空難死者
    俄羅斯衛星網11月6日消息,法國知名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周四(5日)刊登了兩幅諷刺俄羅斯空難的漫畫,引起了俄方的不滿。 據了解,這兩幅漫畫是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紙質版《查理周刊》中,並沒有在其網站上出現,有網友將漫畫拍下發布在推特上,後引起了廣泛關注。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伊戈爾·莫羅佐夫稱這兩張畫是對空難死者的褻瀆和嘲弄。莫羅佐夫說:「嘲弄發生在西奈的空難是不能被容許的。《查理周刊》追求個性的行為只令人震驚。這不由得讓人想起2015年1月在該雜誌社發生的悲劇。
  • 《查理周刊》刊登埃爾多安漫畫 法土繼續惡鬥
    據法新社報導,《查理周刊》27日晚間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了最新一期刊物的首頁,上面描繪著埃爾多安身穿短褲、手拿啤酒、掀起一名戴頭巾女性的裙子,口中大喊「噢!先知!」圖說標註「在私生活方面,他是挺逗的」。 這幅諷刺漫畫引發了安卡拉方面的憤怒。
  • 《查理周刊》褻瀆空難引俄惱怒 考慮對其發起索賠
    屢次發表爭議作品的法國《查理周刊》又一次因「管不住畫」被推向風口浪尖。這次被其「褻瀆」的對象是俄羅斯客機墜機事件,並在俄羅斯激起頗多不滿。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9日批評《查理周刊》的挖苦和諷刺沒有界限,其侮辱他人的行為「是怯懦,不是壯舉」。俄國家杜馬俄共議員索羅維耶夫致函俄外交部,要求將《查理周刊》的工作人員列入制裁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