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者」何罪之有?

2021-03-02 言之有李


有人過得不幸福

是因為老盯著別人看

卻不願意多看看自己

文 / 李勁波 ID:Talkwithlee

專毀三觀的不正經心理學家

獨立思考者的朋友


— 1 —

周三發的那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的反響,有些朋友表示支持,也有些朋友給予了不同且理性的觀點。我記得上一次評論區這麼熱鬧,應該還是我吐槽《穹頂之下》的時候吧?

當然,評論者裡也有一些不怎麼理性的,在他們的觀念裡,「理性」其實是個貶義詞,同義詞還有「麻木」、「冷血」、「被圈養」、「機械化」之類。

也有些朋友說我不夠理性,因為我的文章有偏向性,不夠中立。在他們看起來,一個理性的人必須是中立的,兩者是一個意思。如果你說傳道授業解惑不需要也不能夠中立,他們就會說你咬文嚼字。

我一直以為哲學和邏輯的基礎是數學,現在看來,語文也是相當重要的一課,而且我們在這方面的缺失可能更嚴重些。

但我最想吐槽的,是另一個詞:既得利益者。

在絕大多數的環境中,這也是個貶義詞。

那麼問題來了:「既得利益者」們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壞人?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 2 —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清楚另一個問題:既得利益者是指誰?

花上三秒在網上搜一下,就能得到「標準答案」:

所謂既得利益者,就是指原有的上層建築中擁有廣泛利益的群體,他們通過統治者的政策和政權本身的性質獲取較大的利益,甚至大大獲取對被壓迫者極不公平的權利

哇,這麼看來,既得利益者真是惡人的代名詞,為了世界的和平和安寧,必先除之而後快,推翻他們讓自己當家做主人。

這個定義還沒完,後面還跟了另外一句:既得利益者一般傾向於維護現行政治和經濟制度,不希望當前制度被顯著改變

結果,這句話一下子讓既得利益者的範圍變得廣大了。在鍵盤俠們的推波助瀾之下,不僅僅是上層建築,連中產階級和一些特定利益的獲得者也屬於既得利益者的範疇——後者比前者更接近他們的生活。

比如,我出生在上海,有上海戶口。這個上海戶口給我帶來了很多好處,包括教育、工作、福利甚至兩性關係——僅僅是因為我的出生地在上海。

這公平嗎?當然不,但這個世界從來不是,也不應該是絕對公平的。

我相信和我一樣的人都會感謝這份幸運,也不希望有一天政策突然改變,把這一切好處從我們手上剝奪。

又比如,一個人從現在開始白手起家,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並選擇了自認為最好的資產配置。他/她當然不希望第二天醒來的時候被通知新政策要多繳30%的稅,讓之前的辛苦積累都因此毀於一旦。

再比如,我們可以花大價錢讓自己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那些有條件讓自己享受更好服務的人,必然不會去支持「所有醫療服務必須公平地維持在同一個標準」的建議。

如果你去網上看看論壇的評論,就會發現這些都屬於「既得利益者」。

實際上,如果去歸納一下噴子口中的「既得利益者」,就會發現有更好的定義:享受比自己更多的資源,卻不肯拿出來無私分享的人。

憑什麼呀?


— 3 —

當然,未得利益者會對既得利益者如此反感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這個相對和平而又穩定的社會裡,階級和社會資源的更替遠遠不如動蕩的年代,而且差距一定會越來越大。

而且很明顯,現有的資源分配形式無法讓他們滿意。面對顯而易見的差距,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想的不是盡人事、聽天命,先把手上有的牌給打好,而是幻想著輕鬆而又迅速地改變這一切,當上CEO,迎娶白富美,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你能怎麼做?革命?還是穿越?

不過如果這一切真的成了現實,接下去的故事就會有點尷尬了:他們自己變成了既得利益者,接下去該怎麼破?

所幸,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未得利益者也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有人焦慮。

何以解憂?

先得想清楚一個問題: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你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

不管是誰,都沒有一分錢是輕鬆得來的,更遑論幸福了。


— 4 —

為什麼我不想當弱者的朋友?

因為弱小,其實是一種罪惡

可能會有人說,有些人弱小,但並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沒有選擇。

或許事實是這樣沒錯,但其實我並不是針對他們。他們確實令人心生同情,但,弱小本身就是罪惡。

有人相信「人性本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歷史學、人類學、心理學、腦科學、基因科學等等眾多的學科都已經證明了,人性之中有善有惡,只是在不同的土壤裡開出了不同的花朵而已。

什麼樣的環境最容易滋生罪惡?並非充斥著流氓惡霸的環境(令人驚訝的是,在那樣的環境裡時不時會冒出一點人性的光輝),而是既貧窮又充滿弱者的環境。

實際上,「人性之中有善有惡」的說法有失偏頗,因為善和惡的標準都是人定出來的,每隔一兩個世紀,善惡觀就會有極大的變化。

人性從來都沒變過,變的是它們的展現形式。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自大地分清善惡,而是利用人性創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舉個例子。

現在全世界邁入了有史以來最為和平的時代。那這份和平的基礎是什麼?愛心嗎?宗教嗎?還是文明呢?

別開玩笑了,這些都是讓世界陷入戰爭的罪魁禍首。

正確答案是,核武器和全球性的經濟制裁。

如果現在爆發世界大戰,誰都沒有好果子吃。所以除了某些地區還處於戰爭狀態,大多數人都安居樂業,也不希望有戰爭——順帶一提,有時這些人也會被稱為「既得利益者」。

所以,善良其實是一種選擇,只在有實力的時候才可以展現

弱者沒什麼資格討論善良,就像從來沒有錢的人說自己視金錢如糞土,或是從來沒有嘗過權力滋味的人說自己有了權力一定會造福民眾一樣。

— 5 —

為什麼我要在這裡和你討論人性的問題?

因為我不希望你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用善惡這種簡單粗暴的標準來考慮問題。

再說一遍,人性沒有善惡之分,利用得當,這個世界可以成為天堂,反之亦然。

絕大多數的既得利益者並沒有什麼不好,他們誰也不欠。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一代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如果不幸沒有如願,至少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以前,得做一個對得起自己手上這些牌的人。

— END —

推薦配套閱讀:

1.不公平的世界更美好

2.這個世界需要極端

3.論規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是一個專毀三觀的公眾號

如果您覺得哪些不合理的三觀需要被破除 

或是對本號有其他見解

都可以通過留言回復內容

我們會儘快處理

或許您的看法就會出現在下篇文章中

相關焦點

  • 惠銘生:誰是「既得利益者」
    「敵」不是階級鬥爭社會中的專有名詞,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博弈,往往是為了一方的利益而損害他方的利益,也稱「敵」,即俗稱的「既得利益群體」。最近一段時間,「房妹事件」在網上熱炒多日,但一度不曾見官方權威解釋。對此,地方有官方人士坦陳——當地並不想再查此事,因為牽扯的人太多,一查就得罪人。
  • 社科院原副院長:說既得利益者阻礙改革是胡說八道
    所謂兩極分化,是指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是不公正。過去這20年,雖然差距拉大了,但即使最貧困的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們現在的差距是共同提高速度上的差距。再一個看我們的貧困人口,1978年剛剛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世界銀行按國際標準調查,我們有6.4億人口是絕對貧困的。到2003年世界銀行再調查的時候,我們的絕對貧困人口降到2.2億,而當時我們的人口已經漲到13億。
  • 專訪: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既得利益者——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
    新華社德國林道8月29日電 專訪: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既得利益者——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邁爾森  新華社記者沈忠浩 胡小兵  「對美國而言,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並非不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傑·邁爾森近日在德國林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因對華貿易逆差而指責中國
  • 當平行進口車絕跡,誰將會是最後的「既得利益者」?
    因為繼國家開始扶持平行進口車行業發展之後,平行進口車的存在已經嚴重「侵害」了許多傳統4S店的既得利益。例如曾被一汽豐田國產,後來卻被平行進口車「吊打」,最後無奈停產的國產陸巡。原因很簡單,國產後的陸巡人氣雖高,但以一個接近奔馳S級的價格購買一輛帶有「一汽豐田」銘牌的SUV車型,的確很難令消費者接受。
  • 章開沅請辭資深教授:我是既得利益者 內心不安
    章開沅:是這樣,工作同過去差不多,過去我不好長時間離開,得寫報告,以後就不存在這問題了,我是閒散人員,是退休金的領取者,那我就非常自由了。  新京報:退休金的領取者,是種自嘲嗎?  章開沅:這不是自嘲,別人先用了。北京有個退休教授對我很有好感,在路上碰到我,認出來了,留了名片。
  • 獨特視界:00後父母扔新生兒於窗外,試問,新生兒何罪之有?
    二是無知者無畏。十月懷胎自己的親骨肉都狠心扔下,於心何忍,那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就像一個玩偶或物體,因此被任意拋窗。試問,新生兒何罪之有?深究其原因,在於青春期性教育與法律意識嚴重缺失。3【主題】新生兒何罪之有?
  • 專家解讀三中全會:衝破既得利益的藩籬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成為中國第二次改革的象徵,而第二次改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不能戰勝既得利益。因為目前的基本事實是,既得利益實際上已經成為阻撓改革的最大危險。  一、既得利益成為阻撓改革的最大危險  那麼究竟什麼是既得利益,在分析上述問題之前,首先需要對其的基本內涵給予鑑定。
  • 阻礙我們發展的往往是我們的既得利益
    既得利益集團是不願意看到自身利益受到傷害的。好在中央政府及時出手,中央出錢,對香港人民進行全員新冠檢測。中央政府以香港人民的利益為行動的準則,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在疫情面前不值一提。其實,在人的意識中也存在既得利益。有時候,我們明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是,考慮到自己的某些既得利益需要維護,就有可能缺乏理性地維護既得利益。
  • 俠客島:「既得利益者不想改革」催生了姚明
    比如舉辦賽事這樣的行為,必然就會形成既得利益,而自身則是沒有改革動力的,當然願意把資源拿在手裡——畢竟,要讓自己革自己的「命」,是比較難的。在這裡,我們且先不說可能滋生的腐敗、裙帶等問題。單純從事業角度看,也是有障礙的——在國內,用半市場、半行政的方式去做事的案例,我們已經見過了太多的失敗。在這個意義上,此次姚明的就任就顯得饒有興味。
  • 11月12日理論學術動態導讀 反腐最大阻力不是來自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李永忠:反腐最大阻力不是來自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指出 ,我黨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不同的反腐載體。打天下時是以戰爭為載體的反腐,新中國成立後是以運動作為反腐的載體,第三個階段是權力反腐。習總書記關於「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的重要論斷,就預示著十八大後或將進入制度反腐階段。
  • 得罪既得利益者 後果很嚴重:1911年晚晴洋務代表盛宣懷被判死刑始末
    曾經在官商兩界的左右逢源,成了左右為難,裡外不是人……得罪既得利益者你砸別人的飯碗,別人就有可能砸你的鍋,區別並不在於道理,而在於實力。作為一位精通顯規則及潛規則的政治高手,盛宣懷顯然不可能不知道有很多高壓線是不能碰的,比如鐵路國有,雖然大可作為,但是,絕對不能得罪既得利益集團。
  • 阿富汗平民痛斥澳軍人暴行:「我們何罪之有?」
    可能他們以為我們是塔利班,但我們家裡既沒武器也沒彈藥,我們何罪之有?」 死者母親瑪麗安哭泣著說:「我和我的小孫子們一起在屋子裡,士兵們都長得很高,拿著武器。我請求他們不要碰我兒子,但他們殺了他。我的兒子一直在等待婚禮的到來。我所剩下的只有對他的回憶了。」 據當地人說,當天澳大利亞人還殺死了另一個人,與死者相熟的人說,他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也沒有任何關係。
  • 給中美貿易算筆帳丨第四筆:算利益 誰是中美貿易的既得利益者?
    今天來算第四筆帳,誰是中美貿易的既得利益者?
  • 英語習語:a vested interest「既得利益」
    Idiom of the Daya vested interest既得利益Today: Sun, 04 Oct 2020
  • 超越既得利益藩籬,是自貿區的「大考」
    對一些重大改革事項,地方和部門如何超越既得利益的藩籬,並保持方向的一致,也是對自貿試驗區的一大考驗。對正在擴容中的自貿試驗區而言,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初心依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加入自貿試驗區,就得先有這樣的身份自認。(王琳)
  • 「既得利益陷阱」才是真問題
    他坦言,學術界出現了顯著的既得利益格局,老一代學術中堅力量佔據豐富資源,既與新一代存在利益衝突,又成為部分年輕學人謀求晉升之道的「榜樣」,在學術與社會一同平庸化的時代,真正懷有學術雄心者已鳳毛麟角。起碼在人文學科的各個學術領域中,總體而言,出身「七七、七八級」者並未顯示出更大的優勢,或有更突出的貢獻,平心而論,那些出身「工農兵學員」、而再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者,在許多領域裡同樣具有很大的影響,同樣成績斐然。
  • 中大教授:「既得利益陷阱」才是真問題
    作為恢復高考之後中國學術40年的親歷者,陳春聲先生指出,中國學術研究整體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真正能歷史留痕的思想發明卻未同步增長,中國知識界的自信心也未同步增強。他坦言,學術界出現了顯著的既得利益格局,老一代學術中堅力量佔據豐富資源,既與新一代存在利益衝突,又成為部分年輕學人謀求晉升之道的「榜樣」,在學術與社會一同平庸化的時代,真正懷有學術雄心者已鳳毛麟角。
  • 石應康 醫院管理革新者
    改革總是會引起過去既得利益者的不滿和別人的非議,這一點我很清楚,但評價是留給歷史的」120年前,在四川成都四聖祠北街12號,加拿大醫生啟爾德(O.L.Kilborn)建起一個小診所。120年間,以這個小診所為起點,一個擁有4300張病床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崛起,單點規模名列世界第一。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就是現任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
  • 為了掩蓋成功本質,既得利益者編了太多成功學雞湯
    正如廣告客戶所明白的,成功的彩票得主或是成功的減肥者不僅掩蓋了成功的困難性,同樣很容易過度簡化或歪曲成功背後的真正原因。想想諮詢顧問柯林斯和波勒斯,他們在暢想書《從優秀到卓越:為什麼一些公司會完成跨越……而其他則不會》(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and Others Don’t)中所說的。
  • 月經,何罪之有?-虎嗅網
    通過對 190 個國家、9 萬多受訪者的調查發現,為了避免在男性面前提及這件私密的事,這顆星球上的女性絞盡腦汁,創造了大約 5000 個關於「月經」的含蓄說法,比如「畫家來了」「鯊魚周」「血腥瑪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