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靈芝常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民間甚少流傳。但靈芝作為祥瑞之物,能工巧匠仿其形,製成「如意」,寄託著世世代代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現存最古老的中醫藥典籍《神農本草經》裡記載365種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靈芝位列人參之上,為上上藥。
道光《武夷山志》載:彭祖「商賢大夫,即所謂老彭,隱居是山,善養生術,壽七百七十歲。子二,曰武,曰夷,同居於此。或曰:山因是得名。」
彭祖精於養生,傳說因常食武夷靈芝,壽及八百仍然貌似童顏、不見衰老,史稱「茹芝飲瀑,遁跡養生」。
《神農本草經》將靈芝列為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上上藥,認為靈芝具有益心氣、安精魂、補肝益氣、堅筋骨的作用。
依照約二千多年前中國最早的中草藥典籍—《神農本草經》的記載 ,對中草藥依其藥性可分為上等藥,中等藥及下等藥。
1、歸類為上等藥的,都有共同的特徵,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則養生,它們不具任何毒何的毒性及副作用,而且可以長久使用,無時間的限制。
2、歸類中等藥的,就是要針對某種疾病的治療而使用,它們可能有些副作用,當疾病痊癒後就要立刻停止。
3、歸類下等藥的是具有毒性,僅可使用在絕對必需要使用的時機,而且是特定的某個時間點,像化學治療的藥品就可以歸類為這一項。
靈芝仙草承襲三千年曆代的經驗和智慧,加上迄今超過五十年的當代科學研究,靈芝於傳統、生化、醫藥、學術上的地位已十分明確。研究成果常刊載於各大學、醫療、研究機構等所出版的相書籍、科學及醫學等等之各類學術期刊和論文。
靈芝也已被收錄於《美國草藥藥典和治療綱要》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亦正式將靈芝(赤芝和紫芝子實體)列為法定中藥材。
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365味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20種、中品120種、下品125種。靈芝位列上藥中的最高品級,是十大名藥之首,名副其實的「上上藥」。
那麼,什麼是"上上藥"呢?
這要從中藥的藥性說起。中藥的性能又稱藥性,主要包括四氣、五味。其中的四氣是指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它反映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傾向,是說明藥物作用性質的重要概念之一。
知道藥物的溫熱寒涼,醫生才根據病情能遣方用藥,「熱則寒之,寒則熱之」。之所以稱之為藥,就是它有很強的偏性。靈芝之所以被列為"上上藥",是因為靈芝「性平,無毒」。
性平是指其無偏向性,寒、熱、溫、涼都不佔,適合於任何體質任何季節,並且無毒副作用。味苦,即是指靈芝味道有點苦,無毒是說靈芝無任何副作用。
《本草綱目》把靈芝寫入大典中,同時也把靈芝列在菜部,就是提醒人們可以像吃菜一樣的吃靈芝,靈芝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品。其功效就是《本草綱目》所說的「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
主胸中結的意思是胸中因血氣滯結造成的一切疾病,也就是五臟六腑的病都能治,可以調理全身,使陰陽平衡,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益心氣是指靈芝可以使一切心理疾病得以康復。
補中是說靈芝能夠補中氣、補元氣。
增智慧,不忘是指服用靈芝能增強記憶力,增加智慧。
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則是指靈芝能長久服用,可以治病、防病、延年,達到無疾而終,達到健康長壽。
上藥「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正因為靈芝具有扶正固本祛邪的功效,從古至今人們都將靈芝作為強身健體的神藥。服用靈芝後人的體質好了,疾病就少了,就達到了「防病於未病」的最高境界。